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肌缺血灌注损伤是影响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其可引起心肌顿抑、无复流现象、灌注心律失常,甚至不可逆的心肌细胞死亡。调节性坏死是新近发现的一类有别于凋亡的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包括坏死性凋亡、焦亡、铁死亡等多种形式,在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及心肌缺血灌注损伤等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望成为疾病干预的新靶点。该文就调节性坏死在心肌缺血灌注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心肌 再灌注损伤 调节性坏死 坏死性凋亡 焦亡 铁死亡
  • 简介:目的研究积雪草苷(AC)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4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血灌注模型组及积雪草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积雪草苷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2.5、5.0、10.0mL/kg体质量的剂量连续ig药液14d,药液质量浓度1.5mg/mL。其他各组同时点ig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使心肌缺血30min,灌注60min。用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心肌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2基因(Bcl-2)和与Bcl-2相关的x蛋白(Bax)的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积雪草苷各剂量组均能降低血清中LDH、CK-MB活性及MDA的量(P〈0.05),升高血清中SOD活性(P〈0.05);降低血清中CRP水平(P〈0.05);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P〈0.05);积雪草苷各组凋亡基因Bcl-2表达水平上升(P〈0.05),Bax表达水平下降(P〈0.05),Bcl-2/Bax比值升高(P〈0.05)。结论积雪草苷预处理能通过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抗脂质过氧化物产生及抗炎症反应等机制,对心肌缺血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 标签: 积雪草苷 缺血再灌注 心肌细胞凋亡 C反应蛋白 脂质过氧化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西孟旦预处理在减轻大鼠在体肺缺血灌注损伤(LIRI)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在体LIRI模型,将50只SD大鼠(购自安徽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随机均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灌注损伤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左西孟旦预处理组(Levo组)、IPC+Levo组,检测各组动脉血气结果、计算呼吸指数(RI),检测肺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的表达,湿/干比值(W/D)并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不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ukey检验。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RI值显著升高,肺组织MDA含量明显增加、SOD活性显著降低,TNF-α、IL-6、IL-10表达升高,W/D明显升高[RI:0.65±0.15比0.29±0.05;MDA:(8.42±0.44) nmol/mg比(2.40±0.12) nmol/mg;SOD:(5.86±0.91) U/mg比(25.93±1.42) U/mg;TNF-α:(253.83±6.11) pg/ml比(68.59±1.63) pg/ml;IL-6:(4.99±0.35) pg/ml比(1.68±0.16) pg/ml;IL-10:(29.75±5.51) pg/ml比(18.06±3.51) pg/ml;W/D:6.66±0.47比5.08±0.25,P<0.05];与I/R组比较IPC组和Levo组RI值显著降低,肺组织MDA含量明显减少、SOD活性显著增高,TNF-α、IL-6表达降低,IL-10水平升高,W/D明显降低(F=50.741、584.433、493.650、187.000、322.733、52.176、42.87,P<0.05);IPC组各指标与Levo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IPC组比较IPC+Levo组RI值明显降低,肺组织MDA含量明显减少、SOD活性显著增高,TNF-α、IL-6表达降低,IL-10水平升高,W/D明显降低[RI:0.36± 0.08比0.45±0.12;MDA:(4.32±0.31) nmol/mg比(6.41±0.37) nmol/mg;SOD:(12.56±1.54) U/mg比(9.66±1.25) U/mg;TNF-α:(143.42±6.23) pg/ml比(154.00±5.76) pg/ml;IL-6:(2.47±0.14) pg/ml比(3.13±0.24) pg/ml;IL-10:(48.54±7.74) pg/ml比(43.79±6.72) pg/ml;W/D:5.31±0.13比5.78±0.32,P<0.05]。结论运用左西孟旦预处理后可以减轻LIRI,其肺保护的机制可能与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及炎性细胞的浸润有关。

  • 标签: 肺损伤 缺血预处理 肺保护 左西孟旦
  • 简介: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肺缺血-灌注损伤(PIRI)时Fas/FasL配体(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兔单肺原位缺血-灌注模型。实验兔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n=10)、肺缺血-灌注组(I-R,n=10)和肺缺血-灌注加参麦注射液组(SM,n=10)。分别于灌注3h取左肺组织,观察Fas/FasLmRNA定位表达、凋亡指数(AI)、肺组织湿干重比(W/D)、肺损伤组织学定量评价指标(IQA)及光镜、电镜下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SM组Fas/FasLmRNA在肺小动脉内(外)膜、肺小静脉内膜、肺泡上皮及肺支气管上皮呈弱阳性表达,明显低于I-R组(P<0.05);AI、W/D和IQA值显著低于I-R组(P<0.01和P<0.05);肺组织形态学异常改变程度减轻。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下调肺组织Fas/FasLmRNA的表达而减轻细胞凋亡,对PIRI发挥积极的防治作用。

  • 标签: 再灌注损伤 FAS/FAS配体 细胞凋亡 参麦注射液
  • 简介: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后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映血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30~330g.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B组(n=6):假手术组(sham组):只穿线.不结扎;缺血灌注组(CON组):缺血30min.灌注120min,灌注前5min单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缺血后处理组(IpostC组):缺血30min末行缺血10s.灌注10s,重复3次后灌注120min;舒芬太尼后处理组(0.1SpOStC组~10SpostC组):灌注前5min分别单次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0.3,1、3.10ug/kg.5min后灌注120min。于结扎线缝好后平衡30rnfn(T0)、缺血30min末(TI),后处理末(T2).灌注120min末(T3)记录MAP-HR.并计算血压心率乘积(RPP)。计算心肌梗死面积(1S)与缺血危险区(AAR)比值(IS/AAR)。选取最佳剂量舒芬太尼后处理组.sham组.CON组.IpostC组于T3时取颈动脉血2ml。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丙二醛(MDA)浓度.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CON组比较.IpostC组、0.3.1.3、10SpostC组IS/AAR降低(P〈0.05)。其中舒芬太尼后处理组中1SpostC组降低最为明显;与IpostC组比较.0.1SpostC组IS/AAR增加(P〈0.05)。舒芬太尼剂量-效应关系si9mOidal方程为:Y=0.3749+0.4872/。(1+10^1.502-x).ED50为0.03174ug/kg。与sham组比较,其余三组血清MDA浓度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与CO嘲比较.IpostC.、SpostC组MOA降低.SOO话性升高(P〈0.05)。结论:舒芬太尼可模拟缺血后处理减轻在体大鼠心肌缺血灌注损伤.并且呈剂量依赖性。

  • 标签: 舒芬太尼 缺血后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梗死是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引起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种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因为其高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为我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炎症反应是缺血性脑损伤病理过程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NLRP3)炎性小体通过促进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释放以及诱导细胞焦亡,在加剧脑梗死后缺血性脑损伤炎症反应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研究调节NLRP3炎症小体的相关机制能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脑缺血 缺血再灌注损伤 NLRP3 炎性小体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究川芎治疗心肌缺血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数据库收集药物的活性成分并进行筛选,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活性成分的靶点,利用GeneCard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检索疾病靶点,将药物活性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药物作用于疾病的目标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绘制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通过富集分析预测作用机制。结果:筛选出川芎的活性成分7个,潜在治疗靶点86个,主要治疗靶点8个。蛋白互作分析结果显示,59个靶点存在相互作用关系。GO富集分析主要涉及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PPAR信号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结论:川芎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作用于心肌缺血灌注损伤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敬钊缨毛蛛毒素对小鼠脑缺血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2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蜘蛛毒素组,每组各5只。应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小鼠脑缺血灌注损伤模型。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比色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RT-PCR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环氧化酶-2(COX-2)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蜘蛛毒素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血清SOD活性明显增加,MD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COX-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敬钊缨毛蛛毒素对脑缺血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提高脑缺血后细胞抗氧化能力和下调COX-2表达量。

  • 标签: 蜘蛛毒素 脑缺血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环氧化酶-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对小鼠心肌缺血-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C57小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 SO组)、MIRI模型组(RI组)、MIRI模型MSC治疗组(MSC+RI组)、MIRI模型MSC治疗合并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清除组(MSC+RI+PC61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心脏中Treg的比例,ELISA法测血清中肌酸激酶(CK)、肌钙蛋白(TNI)、B型钠尿肽(BNP)、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的含量,HE染色观察小鼠心肌组织学改变,TUNEL染色测定心肌细胞凋亡指数,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数据。结果MSC+RI组较其余实验组相比小鼠心脏中Treg的比例、血清IL-10和TGF-β的数量最高,CK、TNI、BNP值最低(P<0.01),并且该组的心肌炎症细胞浸润,心肌凋亡指数和心肌梗死面积比,组织纤维化均最少(P<0.01)。结论MSC通过诱导Treg的产生,增加抑炎型细胞因子IL-10、TGF-β的释放,减轻心肌缺血-灌注后的炎症损伤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调节性T细胞 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肾缺血灌注损伤常发生于需阻断肾脏血供的手术中,是影响肾功能恢复及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活化的NLRP3炎症小体可通过介导多种促炎因子的成熟与释放,参与肾缺血灌注损伤中的炎症反应,从而调节机体炎症及相关的细胞功能。本文对肾缺血灌注损伤中的NLRP3炎症小体介导炎症的机制进行总结,为肾缺血灌注损伤的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再灌注损伤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 炎症
  • 简介:摘要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UPRmt)是一种线粒体蛋白毒性应激反应,调节着从线粒体到细胞核的通讯,在线粒体内大量积累未折叠或者错误折叠蛋白质时UPRmt被激活。UPRmt的激活可导致一系列伴侣蛋白和蛋白酶的表达增高,从而维持线粒体蛋白的稳态及功能。线粒体在维持心肌细胞稳态中起着重要作用。心肌线粒体的损伤导致遭受缺血/灌注损伤的细胞代谢紊乱,是心肌细胞死亡的关键机制。本文主要对UPRmt的调节通路及UPRmt在心肌缺血/灌注损伤(MIRI)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MIRI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 心肌保护
  • 简介:摘要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 MT)是一类富含半胱氨酸残基的低分子量金属连接蛋白,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心肌缺血/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I/RI)严重威胁着心血管疾病患者生命安全,其机制尚不明确。文章描述了MT的结构及生理作用,MI/RI的发生机制,MT减轻MI/RI的可能机制以及MT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C)和锌预处理心肌保护策略中的相关机制。未来对MT的研究可能涉及其在后处理保护策略中的作用机制与其他抗氧化通路的关系。

  • 标签: 金属硫蛋白 心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灌注(I/R)损伤中miR-30a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血管内栓线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脑组织中miR-30a的表达变化;大鼠侧脑室注射miR-30a慢病毒后,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Bederson法检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组织3-硝基酪氨酸(3-NT)和一氧化氮(NO)浓度,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和1型血红素氧合酶(HO-1)蛋白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30a与Keap1的靶向关系。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脑I/R后miR-30a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下调。而miR-30a过表达可在病理水平减小大脑梗死组织面积,功能水平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子水平降低脑组织3-NT、NO、Keap1水平,增强Nrf2和HO-1表达。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也显示miR-30a可与Keap1 mRNA靶向结合。结论MCAO大鼠脑组织中miR-30a的表达下调,并且miR-30a可通过靶向Keap1缓解大鼠脑I/R损伤

  • 标签: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氧化性应激 微RNAs Kelch样ECH相关蛋白1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BX7抑制剂(UNC3866)对肾脏缺血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成年雄性小鼠分为六组:假手术组、缺血组(IR组)、缺血+二甲基亚砜(DMSO)组、缺血+2.5 mg/kg UNC3866组、缺血+5 mg/kg UNC386组、缺血+10 mg/kg UNC3866组。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构建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后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组、缺氧+DMSO组、缺氧+UNC3866组。比较六组小鼠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的变化,采用HE染色及TUNEL染色比较六组小鼠的肾脏病理学改变以及损伤的组织病理学评分,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和体外培育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相关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的Scr和BUN显著升高(P<0.05)。用不同浓度的UNC3866处理后,IR组的Scr和BUN水平以及Jablonski等级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在UNC3866处理后,IR造成的细胞形态学的改变出现了改善,以10 mg/kg浓度时改变最小,同时,IR造成的凋亡细胞数量减少,以10 mg/kg浓度效果最佳。IR损伤后小鼠肾脏组织中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及其mRNA的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提高(P<0.05),使用10 mg/kg的UNC3866处理后,IR组的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及其相关mRNA水平降低(P<0.05)。用HK-2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模型模拟肾脏细胞IR损伤后,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及相关mRNA水平显著提高,在培养基中加入UNC3866细胞后,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及mRNA的水平降低。结论CBX7抑制剂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来减轻肾脏IR损伤

  • 标签: 再灌注损伤 CBX7 内质网应激
  • 作者: 吴伟强 李灵宝 陈福扬 黄星华 陈新 何武兵 柯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创伤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州 350001 福建省立医院急诊创伤外科,福州 350001,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州 350001,福建省急诊医学重点实验室,福州 350001,福建省立医院病理科,福州 350001,福建省立医院急诊创伤外科,福州 350001,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州 350001 福建省立医院急诊创伤外科,福州 3500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缺血预适应(IPC)模式对大鼠骨骼肌缺血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雄性SD大鼠,采用动脉夹夹闭一侧股动脉的方法构建大鼠骨骼肌IR损伤模型。IPC模式采用夹闭右侧股动脉10 min后松开动脉夹灌注10 min,重复3次进行预适应。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常规IR组、IPC即刻组、IPC24 h组、IPC48 h组和假手术组,每组8只。常规IR组夹闭右股动脉3 h后松开动脉夹灌注3 h;IPC即刻组为预适应后即刻行常规IR组相同处理;IPC24 h组为预适应后缝合皮肤,放回笼中喂养24 h后行常规IR组相同处理;IPC48 h组为预适应后缝合皮肤,放回笼中喂养48 h后行常规IR组相同处理;假手术组钝性分离右股动脉但不夹闭。在灌注终点,收集胫前肌组织、腓肠肌组织和血清;计算胫前肌组织湿重/干重比值(W/D),评估组织水肿情况;HE染色后观察腓肠肌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并对腓肠肌组织损伤程度进行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丙二醛(MDA)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腓肠肌组织中低氧感受器(EGLN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模式IPC后,组织水肿程度均较常规IR组减轻(P均<0.01),常规IR组、IPC即刻组、IPC24 h组、IPC48 h组W/D分别为6.05±0.19、5.70±0.12、5.25±0.13、5.50±0.08,高于假手术组的3.80±0.08(P均<0.01);与IPC即刻组、IPC48 h组比较,IPC24 h组水肿程度最轻(P<0.05或0.01)。假手术组肌纤维排列整齐,结构清晰,余各组肌纤维均出现不同程度损伤和炎性浸润。IPC即刻组、IPC24 h组、IPC48 h组的组织损伤程度评分总分分别为(8.15±0.15)分、(6.15±0.38)分、(6.90±0.19)分,低于常规IR组的(9.60±0.50)分,高于假手术组的(0.16±0.16)分(P均<0.01);与IPC即刻组比较,IPC24 h组、IPC48 h组组织损伤程度评分总分降低(P<0.05或0.01),但IPC24 h组与IPC48 h组组织损伤程度评分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检测显示,不同模式IPC后,血清TNF-α、IL-1β、MDA水平较假手术组升高(P均<0.01),从高到低依次为常规IR组、IPC即刻组、IPC48 h组、IPC24 h组、假手术组;与IPC即刻组、IPC48 h组比较,IPC24 h组IL-1β、TNF-α、MDA水平降低(P均<0.05)。qRT-PCR检测显示,EGLN1 mRNA表达由高到低依次为常规IR组、IPC48 h组、假手术组、IPC即刻组、IPC24 h组;与常规IR组、IPC即刻组、IPC48 h组比较,IPC24 h组EGLN1 mRNA表达下降(P均<0.01)。不同模式IPC后,HIF-1α 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增加(P均<0.01),由高到低依次为IPC24 h组、IPC即刻组、IPC48 h组、常规IR组、假手术组;与常规IR组、IPC即刻组、IPC48 h组比较,IPC24 h组HIF-1α mRNA表达升高(P<0.05或0.01),IPC即刻组与IPC48 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缺血预适应模式能够通过减轻组织水肿、炎性症状和氧化应激反应等,减轻大鼠骨骼肌IR损伤,其中IPC后灌注24 h模式减轻IR损伤的效果相对最佳;EGLN1、HIF-1α可能参与IPC减轻大鼠骨骼肌IR损伤的过程。

  • 标签: 缺血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 肌,骨骼 炎症
  • 简介:长链非编码RNA在转录、转录后和表观遗传水平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关于非编码RNA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作用,多围绕于心肌梗死、纤维化及肥厚等方面,对其参与下的心肌缺血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的报道甚少.本文旨在对心肌缺血灌注损伤过程中,长链非编码RNA的调控和参与做一综述,为灌注损伤的病理机制及缺血损伤中的分子调控网络提供新的研究和治疗方向.

  • 标签: 心肌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长链非编码RNA 氧自由基 钙超载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异丙酚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脑缺血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急性脑梗塞患者2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拟行数字减影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术,随机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0)。观察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和异丙酚1mg/kg,继之以异丙酚4~6mg/(kg?h)和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维持麻醉。对照组仅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继之以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前即刻(T0)、灌注后1h(T1)、灌注后3h(T2)各取静脉血测定内皮素(ET)和丙二醛(MDA)浓度。结果术前两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正常值有显著性升高(P<0.05),T1时两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术前均有显著升高(P<0.05),T2时观察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2h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T1?和T2时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塞时,异丙酚麻醉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丙二醛浓度,对人体脑缺血灌注损伤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异丙酚 脑梗塞 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槲皮素对大鼠缺血灌注NF-kB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四组肝损伤组(A组)、槲皮素干预组(B组)、假手术组(C组)、空白对照组(D组)。检测肝组织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MDA(丙二醛)含量及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及IL-1(白细胞介素-1)含量;应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NF-kBmRNA表达量及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NF-kB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B组肝组织MDA含量降低及SOD活性升高(P<0.05)及肝组织TN-α和lL-1活性明显下降(P<0.05);而且B组肝组织NF-kBmRNA表达量增强和NF-kB含量增加。结论槲皮素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来抑制NF-kB的表达,减少TN-α和lL-1生成,进而发挥保肝作用。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和白介素-1 再灌注损伤 核转录因子 槲皮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