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结合SBAR沟通模式在内科危重患者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内科危重患者护理交接班规范率”为活动主题,应用查检表对护士交接班规范率现状进行调查,绘制柏拉图,找出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运用前的护理交接班规范率低的主要原因,圈员共同拟定对策,遵循PDCA原则,实施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的护理交接班,采取建立内科护理交接班标准化流程和标准化内容、设立内科交接班质量评价量化表和内科危重患者病情掌握情况评分表、集中培训与结合实境培训并实施。比较干预前后,护士对内科危重患者护理交接班的规范率、护士对危重患者病情掌握情况评分和护士临床综合能力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结合SBAR沟通模式后,护士在内科危重患者护理交接班的规范率明显提高,由干预前53.2%提升为干预后的87.99%,目标达成率为111.90%;护士对危重患者病情掌握情况评分明显上升,由干预前81.48±1.68提升为干预后的90.04±0.59;团队凝聚力和积极性、沟通协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护士临床综合能力都有明显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布替尼维持治疗原发或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防治。方法:对20例行奥布替尼维持治疗的原发或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对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干预,确保治疗的按时进行及疗效。结果:一线、二线及三线化疗有效率分别为66.7%,66.7%和50.0%。20例患者72h奥布替尼浓度均降至安全范围。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和中重度血小板减少、重度血红蛋白降低、轻中度肝功能损害及中度口腔溃疡,经干预均得到缓解。结论:基于奥布替尼方案的维持治疗在老年或体弱CNSL患者中是安全且有效的,可以有效延长其PFS,是一种新的维持治疗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艾曲泊帕联合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强化免疫抑制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艾曲泊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8(IL-8)、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端粒长度及DyskerinmRNA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常规组有效率为73.33%,试验组有效率为93.33%,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高于本组治疗前,IL-8、IFN-γ、TNF-α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端粒长度,DyskerinmRNA表达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曲泊帕联合强化免疫抑制治疗AA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血常规指标、外周血T细胞和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强化免疫抑制治疗。
简介:摘要:“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首次阐述了伟大建党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纳入大会主题,彰显了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的坚定信念。弘扬传承建党精神是增强中国共产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关键所在。
简介:【摘要】视频记录是现代仪器辅助记录法的一种方式,即运用录像机、摄像机等加以辅助,针对幼儿游戏中发生的行为进行记录,并为教师对游戏中的参与者及材料投放等深入分析提供有效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