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基于肝缺血灌注损伤相关研究,综述了成功制作大鼠肝缺血灌注损伤模型后大鼠肝脏微循环、病理形态学等方面的变化。探讨大鼠肝缺血灌注损伤模型制作成功与否的评价方法,简要归纳分析了血清学评价、病理形态学观察等模型评价方法,提出了评价大鼠肝缺血灌注损伤模型的适宜方法,为肝缺血灌注损伤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肝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模型 评价
  • 简介:摘要心肌缺血/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I/RI)是缺血性心脏病、心脏手术中常见的病理过程,缺血/灌注过程中线粒体损伤和功能障碍是MI/RI的重要原因。目前发现将功能完整的线粒体移植到病变组织后,通过其内化、与内源性线粒体融合等途径来替代或修复受损的线粒体,从而增强组织能量代谢,挽救心肌细胞,恢复组织功能。文章介绍了外源性线粒体的分离技术、输注方法、线粒体内化和融合的相关机制,就线粒体移植对MI/RI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心脏移植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线粒体移植为保护MI/RI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 标签: 线粒体移植 心肌保护 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摘要2015年中国新发恶性肿瘤数据统计表明,30岁以下女性患者为3.88万,这些恶性肿瘤患者急需得到医生关于生育力保护和保存的建议,而卵巢组织冷冻方法是保存内分泌功能和生育能力的最佳方法。目前影响卵巢组织存活的关键是解决卵巢组织移植后的缺血灌注损伤问题,本文将从卵巢组织移植后缺血灌注的机制,以及抗氧化剂、促血管生成和远处缺血预处理等干预方法进行系统地文献梳理,有助于结合生物技术与医疗技术开发更有效、安全和可操作的解决方案,以改善卵巢移植后缺血状态,解决日益增长的女性生育力保护需求。

  • 标签: 卵巢组织移植 缺血再灌注 血管再生 女性生育力保护
  • 简介:摘要肾缺血灌注损伤是导致急性肾损伤和移植肾存活率降低的重要原因,早期发现肾缺血灌注损伤,是保证临床及时干预治疗的关键。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可以从水分子扩散、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氧合水平等方面无创动态评价肾功能的改变。作者通过综述肾缺血灌注损伤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以期为临床早期评估、无创诊断提供更多的方法和证据。

  • 标签: 肾功能 再灌注损伤 磁共振成像 扩散成像 血氧水平依赖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改良大鼠肺灌注(IR)损伤模型,评估其病理生理表现,探讨其可行性和重复性。方法28只成年SD大鼠,每组1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肺IR损伤组(IR组)。IR组全麻下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仰卧位开胸,找到解剖标志物支气管软骨,暂停通气并置入止血夹,恢复通气,阻断肺门30 min后开放IR 45 min。SHAM组全麻下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分离肺门相同时间后关胸。术后抽取动脉血气,肺组织进行大体及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测定干湿比,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氧化应激通路p38MAPK及NF-κB信号通路、炎性因子TNF-α、内皮细胞功能标志物eNOS表达水平。结果肺IR损伤可见气管内粉红色水样分泌物,肺大体呈水肿、淤血征象。肺泡炎评分显著升高,干湿比升高,伴p38MAPK、NF-κB信号通路激活,TNF-α表达显著升高,eNOS表达显著下降。结论左侧夹闭肺门、双侧IR损伤模型是一种实用动物模型,该改良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安全性及可重复性高。

  • 标签: 肺再灌注损伤 大鼠 氧化应激 内皮细胞功能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坏死性凋亡在下肢缺血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9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n=9)、缺血灌注组(IR组,n=9)、Nec-1+缺血灌注组(Nec-1+IR组,n=11)。制备下肢缺血/灌注模型,Nec-1+IR组在灌注前1 h,灌注后1、4 8 h腹腔注射Nec-1(1 mg/kg)。24 h后处死大鼠,取血浆及比目鱼肌标本,检测血浆中肌酸激酶(CK)、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和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蛋白表达水平;光镜观察肌肉组织显微结构。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MDA及CK含量升高, 而SOD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IR+Nec-1组相比,IR组MDA及CK含量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OD含量降低,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显示Nec-1+IR组RIPK1和RIPK3表达量明显低于IR组。光镜下可看到IR组肌肉组织间隙明显水肿,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较Nec-1+IR组及Sham组增多。结论坏死性凋亡参与下肢骨骼肌缺血灌注损伤,给予Nec-1可减轻大鼠下肢缺血灌注损伤

  • 标签: 坏死性凋亡 缺血再灌注损伤 受体相关作用蛋白 肢体
  • 简介:摘要肺缺血/灌注损伤(lung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LIRI)是缺血肺组织恢复血供后,组织损伤反而加重的现象。LIRI可致肺动脉高压、低氧血症等,甚至造成呼吸衰竭。迄今为止有关LIRI方面的研究很多,文章回顾了国内外有关LIRI方面的研究,简述了LIRI的机制及相应的肺保护策略,总结了当前LIRI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肺保护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氢气对老年患者肢体缺血灌注致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脊椎-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65~75岁,身高155~180 cm,体重50~75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吸入氢气组(H组)和对照组(C组)。H组患者麻醉完成后经鼻导管吸入67%氢气-33%氧气至术毕;C组患者麻醉完成后鼻导管吸入33%氧气至术毕。分别于麻醉前和止血带放气后60 min时采集桡动脉血标本,行血气分析,记录PaO2和PaCO2,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氧合指数和呼吸指数;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和IL-6浓度。记录患者ICU停留时间和术后7 d内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H组止血带放气后60 min时PaO2和氧合指数升高,呼吸指数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清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和IL-6浓度降低,ICU停留时间缩短(P<0.05),术后7 d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气可减轻老年患者肢体缺血灌注致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 标签: 老年人 再灌注损伤 下肢 肺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ypoxia-inducible factor prolyl hydroxylase inhibitor,HIF-PHI)预处理小鼠能否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缓解肾脏缺血灌注损伤。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灌注损伤(IRI)组、IRI+HIF-PHI组,每组6只,其中IRI+HIF-PHI组提前1周隔天灌胃罗沙司他20 mg/kg。建立肾脏缺血灌注模型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肌酐(sCr)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肾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损伤评分;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评估肾组织细胞凋亡;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反应检测肾脏组织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白介素1β(IL-1β)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分别检测HIF-1α,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表达情况。结果与IRI组相比,IRI+HIF-PHI组小鼠sCr水平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损伤情况明显改善,肾小管损伤半定量评分更低(P<0.01),凋亡细胞减少(P<0.01),TNF-α和IL-1β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相较于Sham组,IRI组HIF-1α的mRNA表达增加不明显(P>0.05),免疫荧光显示IRI组肾脏组织HIF-1α在髓质区表达增加,皮质增加不明显,而HIF-PHI预处理后,HIF-1α的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肾皮质HIF-1α的表达明显增加,但其髓质区HIF-1α表达弱于IRI组。结论HIF-PHI能够提高HIF-1α表达水平,并减弱炎症因子表达,减轻炎症反应,达到抑制细胞凋亡、改善肾功能、缓解肾缺血灌注损伤的作用。

  • 标签: 缺血再灌注损伤 低氧诱导因子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藻糖是否对肝脏缺血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数字随机分为无缺血组、缺血灌注组、海藻糖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缺血90 min后于灌注的0h和6h,收集血液和肝组织,通过分离血清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功能指标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2(IL-2)炎症因子水平和肝组织病理改变研究海藻糖在肝脏缺血灌注损伤中的作用;AML12小鼠肝细胞系构建缺糖缺氧-复糖复氧细胞模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根据给予的海藻糖浓度不同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照组无海藻糖,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水平以研究海藻糖对肝脏缺血灌注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蛋白印迹法检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和Bcl-2蛋白水平以研究海藻糖在肝脏缺血灌注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中的分子机制。结果体内动物实验显示肝脏缺血灌注后,缺血灌注组ALT、AST及TNF-α、IL-1β和IL-2等肝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升高(P<0.05),且肝组织发生坏死;而在给予海藻糖处理后,ALT、AST、TNF-α、IL-1β和IL-2等水平较生理盐水对照组降低且肝组织坏死面积也减少(P<0.05)。体外细胞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肝细胞凋亡水平下降;且实验组活化的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水平下降、抗凋亡蛋白Bcl-2水平升高。结论在体内和体外条件下海藻糖对肝脏缺血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肝脏缺血灌注损伤诱导的炎症发生和抑制Caspase-3的活化并促进Bcl-2的表达,减轻细胞凋亡,从而保护肝脏缺血灌注损伤

  • 标签: 缺血再灌注损伤 海藻糖 凋亡 炎症
  • 简介:摘要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是一种由断裂的单链DNA激活的核酶,活化的PARP1将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裂解成烟酰胺和ADP核糖,并将ADP核糖共价偶联到核受体蛋白上,继而调控细胞内的多种生物学功能。最近研究表明PARP1在肾脏缺血灌注损伤之后表达异常,其抑制剂在动物模型中能够改善肾脏缺血灌注损伤程度,但其中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肾脏缺血灌注损伤指的是肾脏在缺血的基础上恢复血流供应后,损害程度反而加重的现象,这在肾脏移植手术中严重影响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预后。本文就PARP1对于肾脏缺血灌注损伤的作用进行总结,进一步阐明PARP1在肾脏缺血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为防治肾脏缺血灌注损伤指向一个新方向。

  • 标签: 再灌注损伤 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抑制剂
  • 简介:摘要细胞焦亡是近年来发现并被证实的一种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它的特征是依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1,caspase-1)并伴随大量炎症因子的释放。细胞焦亡参与了包括感染性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作为一种新的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近年来细胞焦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新近研究发现,细胞焦亡也参与了心肌缺血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过程,文章就MIRI中细胞焦亡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细胞焦亡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性小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缺血时间对小鼠肾脏缺血灌注损伤(IRI)后肾功能的影响及与肾脏损伤分子1(KIM-1)的关系。方法选取雄性C57BL/6小鼠36只,异氟烷吸入麻醉下阻断双侧肾蒂血管,建立双侧肾脏IRI模型。根据肾缺血时间将小鼠分为四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阻断28 min组(28 Min组)、30 min组(30 Min组)和32 min组(32 Min组)。术后动态监测各组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的变化。术后48 h取肾脏组织行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近端肾小管细胞(PTCs)中KIM-1的表达。术后6周取肾脏组织行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法检测小鼠肾纤维化程度。结果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出现术后Scr及BUN升高,Scr和BUN的达峰时间为24 h,随后缓慢下降,至术后2周达稳定水平。IRI急性期评估提示,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术后48 h PTCs表达KIM-1明显上调,且KIM-1的表达量与肾损伤程度及热缺血时间成正比。慢性期评估表明,Sham组和28 Min组术后6周无明显肾纤维化,而30 Min组和32 Min组出现明显肾脏纤维化,且纤维化程度随热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术后6周观察期内,Sham组、28 Min组和30 Min组均无小鼠死亡,而32 Min组有50%小鼠死亡。结论小鼠肾脏IRI的损伤程度随热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IRI导致的轻微肾损伤是可逆的,急性期后肾功能可逐渐恢复正常。而严重的肾损伤会明显增加小鼠病死率,且会长期影响肾功能。KIM-1可用于监测IRI引起的肾损伤,并评价肾脏损伤的严重程度。

  • 标签: 再灌注损伤 模型,动物 小鼠 热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柚皮素(naringenin)对缺血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为探究柚皮素的肾脏保护作用,大鼠经柚皮素预处理后,使用经典的双侧肾蒂夹闭法构建IR-AKI大鼠模型,HE染色检测大鼠病理损伤程度,苦味酸法检测肾功能,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炎症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进一步通过差异基因分析和蛋白质互作网络筛选IR-AKI过程中的枢纽基因,预测其转录因子并构建调控IR-AKI的转录因子蛋白库,经反向分子对接筛选可与柚皮素结合的转录因子并对其结合模式进行进一步分析以探究柚皮素对IR-AKI的保护机制。最后通过实验方法验证生物信息学结果。结果与AKI组相比,柚皮素预处理组大鼠肾脏病理明显改善,肾小管损伤评分减少(P<0.01),血肌酐水平及肾损伤分子1(KIM-1)mRNA表达明显下降(均P<0.05),证实柚皮素对IR-AKI的预防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柚皮素预处理可减轻IR-AKI后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均P<0.05),即柚皮素对IR-AKI的炎症损伤具有抑制作用。对GSE98622数据集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得到359个差异基因。反向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在IR-AKI中,柚皮素可与NFKBIA、BCL3、NFKB2、RELA等主要富集在NF-κB相关炎症通路中的转录因子结合,且显著升高AKI后BCL3的表达量(P<0.05),抑制RELA、NFKB2表达(均P<0.05)。结论柚皮素可预防由IR-AKI导致的炎性反应,其机制与促进BCL3表达从而抑制NF-κB通路有关。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再灌注损伤 NF-κB 炎症 柚皮素 分子对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红素结合蛋白(HPX)在大鼠脑缺血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7~8周龄,体重25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组,n=36)、脑缺血灌注组(I/R组,n=36)、溶剂对照组(V组,n=24)和HPX组(n=24)。采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制备脑缺血灌注损伤模型,缺血120 min后恢复灌注。S组和I/R组分别于灌注6、12和24 h时,处死4只大鼠,取同侧大脑皮质缺血半暗带,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HPX表达水平。于灌注即刻,I/R组、V组和HPX组侧脑室分别注射0.9%生理盐水、0.1% NaN3和1.86 mg/ml的HPX各10 μl。每组取8只大鼠,分别于灌注1~7 d时,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于灌注1和7 d时,每组处死8只大鼠,取脑组织,测定梗死体积,计算梗死体积百分比。结果与S组比较,I/R组灌注24 h时大脑皮质缺血半暗带HPX表达上调,I/R组、V组和HPX组灌注1~7 d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灌注1和7 d时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升高(P<0.05);与I/R组比较,HPX组灌注1~7 d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升高,灌注1和7 d时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降低(P<0.05),V组和I/R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X表达上调是大鼠脑缺血灌注损伤的内源性保护机制。

  • 标签: 血液结合素 再灌注损伤
  • 简介:摘要细胞焦亡是一种新型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并伴有大量促炎症因子的释放。在心肌缺血灌注损伤(MIRI)过程中,炎症反应贯穿着心肌损伤的整个病理生理过程。细胞焦亡由于具有高度促炎性,近年来研究者将其与MIRI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本文深入了解细胞焦亡的调控机制,以及对目前细胞焦亡在MIRI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MIRI的临床防治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 标签: 心肌再灌注损伤 细胞焦亡 促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对小鼠心肌缺血/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I/RI)时心肌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S组)、缺血/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组(I/R组)、阿司匹林+I/R组(A+I/R组)。小鼠心肌I/R模型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 LAD)30 min后恢复血液灌注24 h建立。阿司匹林按100 mg/kg于术前2 h及灌注结束前2 h通过腹腔注射分别给药。伊文蓝及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 3, 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TTC)双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RT-qPCR)检测心肌组织中TNF-α、IL-1β、IL-6 mRNA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阿司匹林诱生型脂氧素A4(15-epi-lipoxin A4, 15-epi-LXA4)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甲酰肽受体2(formyl peptide receptor 2, FPR2)蛋白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和A+I/R组心肌缺血面积及心肌梗死面积增加,TNF-α、IL-1β、IL-6 mRNA水平升高,血清15-epi-LXA4水平升高(P<0.05);I/R组心肌损伤加重,炎症细胞浸润明显;A+I/R组FPR2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I/R组比较,A+I/R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小,心肌损伤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减少,TNF-α、IL-1β、IL-6 mRNA水平降低,血清15-epi-LXA4水平升高,FPR2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阿司匹林可减轻小鼠MI/RI,其机制可能与阿司匹林促进15-epi-LXA4合成以及激活FPR2受体发挥抗炎作用有关。

  • 标签: 阿司匹林 心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脂氧素类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浓度常压氧干预治疗对大鼠肾脏缺血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1只,均切除右侧肾脏建立孤肾模型,2周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假手术组(S组)、缺血灌注组(I/R组)、高浓度常压氧+缺血灌注组(NBHO+I/R组),S组仅分离左侧肾蒂,不给予缺血处理;I/R组和NBHO+I/R组分离左侧肾蒂并用无创动脉夹致左肾缺血45 min,灌注24 h后,将3组大鼠置于密闭氧舱中,S组和I/R组吸入常规浓度氧气(21%),NBHO+I/R组吸入高浓度氧气(60%),每天1次,每次2 h,持续7 d。术后第7天,通过大鼠眶静脉取血测量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取大鼠左侧肾脏,测量肾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通过实时定量PCR(q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脏组织中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mRNA和蛋白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肾脏组织中Keap1和Nrf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相比,I/R组和NBHO+I/R组大鼠血清尿素氮[(10.7±1.7)mmol/L、(8.4±1.0)mmol/L比(6.1±1.3)mmol/L,均P<0.05]和肌酐[(81.0±3.7)μmol/L、(62.9±3.4)μmol/L比(48.3±2.9)μmol/L,均P<0.05]水平均增加,但NBHO+I/R组较I/R组降低(均P<0.05);I/R组和NBHO+I/R组肾脏组织MDA含量[(10.5±1.0)μmol/L、(8.6±0.8)μmol/L比(6.5±0.5)μmol/L,均P<0.05]均增加,但NBHO+I/R组较I/R组降低(P<0.05);I/R组和NBHO+I/R组肾脏组织SOD含量均下降,但NBHO+I/R组较I/R组增加(P<0.05)。与S组相比,I/R组和NBHO+I/R组肾脏组织中Keap1 mRNA和蛋白含量均降低,其中NBHO+I/R组下降最多(均P<0.05);I/R组和NBHO+I/R组肾脏组织中Nrf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其中NBHO+I/R组增加最多(均P<0.05)。术后病理结果提示,与S组相比,I/R组和NBHO+I/R组肾脏组织病理损伤均加重,但NBHO+I/R组损伤程度较I/R组减轻。结论高浓度常压氧干预治疗可能通过激活Keap1-Nrf2信号通路,对大鼠肾脏缺血灌注损伤产生保护性作用。

  • 标签: 再灌注损伤 高浓度常压氧
  • 简介:摘要本研究将30只健康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灌注组(IR组)和吡非尼酮处理组(PFD组)。留取各组大鼠左肺静脉血及左肺组织标本,检测并比较各组氧分压(PaO2)、肺组织湿重与干重比值(W/D)、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活性氧活性;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同时采用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I);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肺损伤评分。结果显示,吡非尼酮预防性用药对大鼠肺缺血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