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输血科实习是输血医学生和检验医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并最终转变为工作能力的重要一步。自2008年作者担任带教教师以来,输血科先后承担了不同层次的临床实习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进行了积极地探索,现将在输血专业实习生与检验实习生带教过程中的些许体会总结归纳如下。

  • 标签: 输血 检验 实习 带教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输血科(血库)标准化准入验收与输血安全。方法2014年对本地6所新申请用血医院输血科(血库)进行审核,现场审核依据为《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卫生部颁发的制度规范。对新申请医院审核完成后,统计审核结果并分析,针对输血安全状况进行探讨。结果本次参与审核6所医院2次审核合格率(75.00%)显著高于1次审核(33.33%),差异p<0.05。1次审核各项目合格率比较用血管理制度合格率最低16.67%(1/6),与其他项目相比,差异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其次为硬件设施33.33%(2/6),再次为无害化处理设备及执行50.00%(3/6)。结论医院输血科(血库)应安装标准化准入验收准则强化用血管理制度,并完善相关设备配置等硬件设施,以提高验收合格率,并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 标签: 输血科(血库) 标准化准入验收 输血安全管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的合理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进行大量成分输血的患者16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输血的类型进行对比,分析红细胞悬液、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成分的使用情况。结果通过对患者的输血成分进行分析后发现,进行红细胞悬液输入的患者最多,占所有患者的51.23%,其次为血浆输入,占25.93%,血小板输入的患者和冷沉淀输入的患者各占12.96%,9.88%。结论在对需要大量输血的患者进行成分输血时,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出血量以及检查结果来确定成分血的选择,同时进行成分输血能够使患者的输血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血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有着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成分输血 大量输血 急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大剂量常规输血及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间接收的需要输血的患者78例,根据输血方式分为两组,其中39例给予大剂量常规输血,为对照组,39例予以白细胞输血,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输血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13%)小于对照组(2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输血在大剂量输血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大剂量常规输血 去白细胞输血 不良反应 发热 过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输血中运用凝聚胺技术与其它的输血技术使用的异同之处,从而找出凝聚胺技术的优势及实际应用价值,并为日后进行该技术的改善研究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5年度内我院接收的需要输血治疗的500名患者,并将其各分为人数250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盐水法进行交叉配血,实验组则采用凝聚胺技术进行交叉配血。结果将两组数据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后,我们发现实验组进行交叉配血后的相合率(P<O.05)高于对照组。结论凝聚胺输血技术优势显著,灵敏度较高。

  • 标签: 凝聚胺技术 其他输血技术 临床输血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临床安全输液的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7日~2018年3月2日期间我地区某医院收治的2000例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统计筛查结果,并对抗体进行鉴定,探讨抗体的特异性。结果共筛查出13例(0.65%)不规则抗体阳性,同种抗体8例,所占比61.5%;自身抗体4例,所占比30.8%;同时存在同种抗体与自身抗体1例,所占比7.7%。结论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能够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采用高敏感度的方法检测出具有临床意义的抗体,可避免因输血带来的风险因素,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

  • 标签: 输血 不规则抗体筛查 临床安全 意义
  • 简介:目的:分析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检测的阳性频率及其特异性,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时的临床意义,分析输血前的有效处理方法,以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对2012-02-2014-02输血或手术备血的7231例患者应用微珠凝胶技术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阳性的标本送烟台市中心血站进行抗体鉴定,分析抗体特异性。结果: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27例,阳性率为0.37%,其中自身抗体3例,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同时存在1例,同种抗体23例。结论: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临床安全输血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敏感度高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尽可能检出有临床意义的抗体,以减少输血风险,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 标签: 不规则抗体 安全输血
  • 简介:摘要:现如今,我们国家正处于发展中国家,我们国家的经济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在这一背景条件下,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以此同时,医疗卫生问题也渐渐地得到了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关注。当前,采血站也是为人民大众提供相关医疗服务的最关键的组织机构,因此,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当下采血站中输血方面提出的要求,血站在输血检验的整个过程之中一定要注重质量的管控以及安全性,全方位的完善输血流程,如此才可以提高血站在血液服务方面的质量以及专业方面的技术水平。本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当前医疗机构血站,在输血检验的过程当中,如何更好地管控其质量问题,并且针对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针对性有效的策略,同时分析在输血检验方面采取质量控制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研究,希望本篇文章的讨论结果可以为血站将来输血检验其安全性和高质量方面提供一些科学的参考意见。

  • 标签: 输血科室 质量控制 血站 安全性
  • 简介:摘要在血型实验室中实施针对性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输血安全和减少输血安全事故。基于此,本文对提高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的措施进行详细分析,了解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输血安全的重要作用。

  • 标签: 血型 实验室 输血检验 质量控制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输血前给予预防性药物对输血时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输血的148例输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输血前不采用预防性用药,观察组则给予预防性用药,然后对比统计两组输血者在输血时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输血者有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对照组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输血者有1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9%,两组输血者不良反应率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在输血前对输血者给予预防性用药对输血者发生不良反应并无明显影响。

  • 标签: 预防性用药 不良影响 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分输血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49例发生成分输血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9例发生成分输血不良反应的病例中,输注红细胞出现输血反应共24例,占49.0%,输注血浆类出现输血反应23例,占46.9%,输注血小板类出现输血反应2例,占4.1%。输血反应类型主要以过敏反应为主,共38例,占77.6%,其次为发热反应共9例,占18.4%,恶心、胸闷反应各1例,占4%。结论导致成分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和反应类型较多,临床医务人员应增强成分输血安全意识,采取积极的预防控制措施,避免和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成分输血 输血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输血患者在输血前传染病的感染情况,避免医源性感染,医疗纠纷的发生及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方法对我院准备输血的患者在输血前抽取其血样,检测血样的HBSAg、抗-HCV、抗-TP和抗-HIV1/2等四项指标,对比男女四项感染率、两年四项传染性疾病的首次发现率和增长率。结果男性输血患者输血前检测的传染性指标阳性率(12.56%)对比女性(9.72%),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四项传染性疾病首次发现率对比,2012年的乙肝首次发现率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三项的首次发现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标志物检测非常重要,是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输血前,传染病,肝炎表面抗原 梅毒螺旋体抗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院输血科规范化管理与临床输血安全的有效措施。方法根据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颁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及《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另外查阅本省相关的一些制度,依照本省医疗临床用血统计法对血液用量进行计算。结果2014年全血使用量较2013年明显减少,2014年浓缩红细胞使用量明显增加,成分输血率增加;2014年3季度和4季度的输血申请单以及输血回报单合格率明显高于1季度和2季度。结论通过对医院输血科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强质量控制,使临床输血工作质量逐步提高,用血工作更加的科学合理,保证了临床输血工作的安全,也使得接受血液输送的患者健康得到真正的保障。

  • 标签: 医院输血科 规范化管理 临床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血患者交叉配血方法及输血后溶血状况。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来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凝聚胺法,给予观察组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将两组患者的交叉配血准确度、灵敏度与输血后溶血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交叉配血准确度、灵敏度显著较高,溶血性及不溶血性不良反应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输血患者应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而且溶血与非溶血不良反应较少,兼具准确性与安全性,临床上推广很有价值。

  • 标签: 输血 交叉配血 溶血状况 凝聚胺法 微柱凝胶法
  • 简介:目的分析在血型实验室输血过程中应用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输血患者共106例,将其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接受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对照组患者未接受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结果输血不良事件的控制情况方面,干预后,实验组53例患者输血不事件的发生率为9.43%,而对照组53例患者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4.53%,实验组输血不良事件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型实验室输血过程中应用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的效果更显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输血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故方案推广意义大。

  • 标签: 血型实验室 输血检验质量 输血安全
  • 简介:目的:①对我院输血科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评价;②从输血反应的层面,探讨输血发展的方向。方法:回顾2003年3月—200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输血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的情况,结合相关报道进行分析。结果:①未发现溶血性输血反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和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总计917人次;②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已成为个例,而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确是大面积存在,且不受重视。结论:①我院输血科很好地保障了临床的安全用血任务;②控制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是以后输血发展的方向。

  • 标签: 溶血性输血反应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输血反应发生率 发展方向
  • 简介:摘要现如今,我们国家正处于发展中国家,我们国家的经济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在这一背景条件下,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以此同时,医疗卫生问题也渐渐地得到了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关注。当前,采血站也是为人民大众提供相关医疗服务的最关键的组织机构,因此,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当下采血站中输血方面提出的要求,血站在输血检验的整个过程之中一定要注重质量的管控以及安全性,全方位的完善输血流程,如此才可以提高血站在血液服务方面的质量以及专业方面的技术水平。本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当前医疗机构血站,在输血检验的过程当中,如何更好地管控其质量问题,并且针对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针对性有效的策略,同时分析在输血检验方面采取质量控制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研究,希望本篇文章的讨论结果可以为血站将来输血检验其安全性和高质量方面提供一些科学的参考意见。

  • 标签: 输血科室 质量控制 血站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