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支气管扩张即支气管壁肌肉和弹力支撑组织的破坏而引起的中等大小的支气管不正常扩张,常继发细菌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脓痰和反复咯血。支气管扩张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可以引起肺毁损,表现为反复的慢性支气管、肺化脓性感染,无力排痰,可引起咯血,部分可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肺心病,严重危害人体的身心健康。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治疗
  • 简介: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常引起吸人性肺炎、营养不良,脱水、心理障碍等并发症,严重者窒息。文献报道,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发生率为51~73%。通常认为卒中出现吞咽困难是由于损伤脑干或双侧皮质延髓束,但研究发现,皮质、皮质下核团、皮质下行传导纤维、小脑、锥体外系等部位的损伤都有可能造成吞咽障碍。本文对我院2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住的267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脑卒中损伤部位与吞咽障碍发生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损伤部位 脑卒中后 吞咽困难 脑卒中吞咽障碍 脑卒中急性期 吸人性肺炎
  • 简介: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经转录调节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凋亡和免疫应答等。miRNAs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心肌缺血多种miRNA。异常表达,它们在介导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调控心肌缺血保护环节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诊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

  • 标签: 循环miRNAs 心血管疾病 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在心梗发生的90分钟内让病人堵塞的血管恢复通畅,能够使心肌坏死程度减到最轻,大大的降低心功能衰竭和死亡的几率。治疗越早,预后就越好。这需要急诊室、心内科和心外科医师的紧密合作。所以,对于症状明显的心梗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 标签: 血运重建 心梗 外科医师 紧密合作 急诊室 心功能衰竭
  • 简介: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是人类致残率和病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1921年Kraepelin就曾提出,脑卒中患者常常伴发心理障碍及行为异常,然而,直至1977年Folstein等才首次报道脑卒中常见的伴随症状是抑郁,并称之为卒中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

  • 标签: 卒中 抑郁 发病率 认知障碍 脑白质疏松症 抗抑郁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股骨骨折术后发生谵妄的相关因素及全程护理干预对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分析总结15例高龄患者股骨骨折术后发生谵妄的临床资料、相关因素并给予全程护理干预。结果15例患者除1例转相关专科治疗外,余14例经过积极有效的对症处理谵妄症状均消失,高龄股骨骨折术后谵妄的原因与年龄、低氧血症、手术应激反应、术后疼痛、睡眠紊乱、药物毒性作用、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因素相关。结论对于高龄股骨骨折患者需进行全面系统评估,积极治疗其合并的基础疾病,一旦发现谵妄患者,护理人员要尽早的采取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高龄患者 股骨颈骨折 术后谵妄 全程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于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股骨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前VAS评分,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相当,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VAS评分,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褥疮、便秘等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为8.O%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0%,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O%,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股骨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其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股骨颈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脑白质颅内分布范围不同,病变导致临床表现有很大差异。脑室周围脑白质病变多呈帽状、细线状或月晕状。较小的帽状或点状可无症状,进展较慢;深部脑白质病变多呈点状、片状或大片融合状。其病变后进展迅速,可产生认知功能障碍、情感波动异常、步态不稳、小便失禁等多方面临床表现,为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和家庭问题。

  • 标签: 脑白质病 进行性多灶性 高血压 高血糖症 血脂异常 血脑屏障
  • 简介:《今日医学要闻》报道,在欧洲超声心动图协会会议上,两组研究人员报道,“无需磁共振成像(MRI)进行诊断,单纯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应变便可判断由心肌梗塞引起的心脏损伤范围”。其中一项研究表明,与肌钙蛋白高峰浓度作为粗略估计以及MRI诊断作为参考相比,超声心动图3D斑点追踪周向应变可独立预测梗塞面积,而第二项来自保加利亚的研究表明,超声心动图2D斑点纵向应变是梗塞面积最佳的预测指标,虽然周向应变和径向应变也显著相关。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MRI诊断 心脏损伤 测量 径向应变 梗塞面积
  • 简介:目的评价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冠心病的可能关系。方法共纳入72例患者,38例为冠心病、34例无冠心病,对所有患者进行颈动脉B超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冠心病患者颈动脉IMT与无冠心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左室肥厚患者相比,左室肥厚组颈动脉I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T增厚预示心血管疾病的存在。

  • 标签: 肥大 左心室 动脉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证明顺皮纹美容切口较传统切口在表浅脓肿切开引流术中给患者带来的诸多益处,对体表脓肿切口引流术的治愈有了一个新的方法和创意。方法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将142例典型的表浅脓肿切开的患者,82例为对照组,60例为治疗组,从病人的疼痛程度、治愈时间、瘢痕形成情况、组织恢复的平坦对称程度及患者的满意度均经过统计学处理,其P<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该项研究打破了传统的横向一字型、纵向一字型、十字型切口,首先根据具体部位的皮纹采用顺皮纹即平行皮纹切口,并且不再是原来的一律垂直切开皮肤的方法,而是将手术刀片向顺皮纹方向倾斜10~15度的角度,该角度正好吻合皮肤的正常松弛度且符合美容手术的要求,使得切口与皮纹保持平行一致。结论与传统切口比较,患者均反应疼痛轻、痛苦小、出血少的特点;脓肿切开换药时间和治愈时间明显缩短;经复诊和问卷调查,愈合复发率明显降低。大部分患者反应瘢痕非常轻甚至无瘢痕,无一例瘢痕影响美观的现象,该研究为患者节约了治疗费用,护理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为提高护士地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 标签: 顺皮纹 美容切口 表浅脓肿 切开引流术
  • 简介:目的探讨靶血管局部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浓度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rimary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PCI)治疗后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纳入行PPCI治疗、并行血栓抽吸术的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148为研究对象。冠状动脉造影前,经动脉鞘取血3mL;PPCI治疗前.采用ExportXT血栓抽吸导管在靶血管内抽吸血栓,过滤栓子等成分,分离血清备用。按照常规方法植入支架。主要终点为术后心肌呈色分级(myocardialblushgrades,MBG),次要终点为血流心肌梗死溶栓(thrombolysisinmyocardialinfarction.TIMI)分级和ST段回落幅度。血清MPO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结果MBG0~1级患者局部MPO浓度为(79.3±8.7)ng/L,MBG2级为(73.7±10.4)ng/L,MBG3级为(53.2±9.8)ng/L,不同MBG分级间血清MPO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TIMI3级患者局部MPO浓度低于TIMI1~2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6±8.8)ng/L%(72.9±7.6)ng/L,P〈O.05]。ST段回落≥70%患者局部MPO浓度低于sT段回落〈70%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3±7.3)ng/Lvs(82.7±8.1)ng/L,P〈O.05]。外周动脉血中的MPO浓度与MBG分级、TIMl分级和sT段是否完全回落没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PPCI治疗后心肌灌注不良伴随靶血管局部MPO浓度升高,全身的MPO浓度与术后心肌灌注无明显关系。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肌灌注 髓过氧化物酶 氧化应激 血栓抽吸
  • 简介:目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的同时行非选择性、肾、骼动脉造影,从而研究冠状动脉与、肾及髂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103例在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行、肾及髂动脉非选择性造影的病人,分析、肾及髂动脉粥样病变的检出率、危险因素及与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的相关性.结果:、肾、及髂动脉粥样病变的总检出率分别为14.6%(15/103)、21.4%(22/103)、20.4%(21/103);冠心病患者中、肾及髂动脉粥样病变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肾及髂动脉粥样病变的发生率随之增加(P<0.05).结论:、肾及髂动脉粥样病变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对于有脑血管病症状、顽固性高血压、下肢缺血性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应在冠脉造影后行、肾及髂动脉造影,除外周围血管病变.

  • 标签: 动脉硬化 冠状血管造影术 颈动脉 肾动脉 髂动脉
  • 简介:血管性认知障碍及痴呆(VCID)是一类因血管性病因引起的以执行功能、学习和记忆能力进行性减低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实质上是由血管性病因通过损伤脑白质、皮质灰质或皮质下灰质,造成解剖网络连接及功能网络连接完整性破坏的结果。作者从分子及细胞水平的微观层面,至脑结构及功能网络,以及临床疾病水平的宏观层面,对近年来VCID相关认知功能网络损伤的研究进行概述。

  • 标签: 认知障碍 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网络 连接组学 综述
  • 简介: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危重病患者心肌损伤的可能机制,并对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心肌损伤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心肌肌钙蛋白T和肿瘤坏死因子两指标测定,对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内15例APACHEⅡ≥16危重病患者和20例健康献血员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危重病患者心肌肌钙蛋白T浓度明显高于健康献血员,其中死亡组又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②危重病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亦显著高于健康献血员,且其中死亡组也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③在危重病患者发病后第4、24小时心肌肌钙蛋白T与肿瘤坏死因子浓度间存在正相关(r4=0.7215P<0.01,r24=0.7705P<0.01)。结论①在危重病患者中存在着急性心肌损伤,且与心肌损伤患者的预后相关。②肿瘤坏死因子在危重病患者心肌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损伤机制 危重病 心肌损伤 心肌肌钙蛋白T 肿瘤坏死因子
  • 简介:目的探索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在血液透析相关心血管疾病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5例规律血液透析24个月以上,血液透析前无心血管疾病的非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和MPO活性,横断面研究MPO活性与血液透析合并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4例在血液透析发生心血管疾病,与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比较,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MPO活性和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更高,但年龄、性别和血压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MPO者透析时间更长.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更高.MPO活性和C-反应蛋白(r=0.306,P=0.013)及透析时间(r=0.392,P=0.001)相关.在单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中,MPO活性和C-反应蛋白水平是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MPO活性每增加10单位,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23.5%.在多变量模型中,经C-反应蛋白水平校正后,MPO活性每增加10单位,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增加20.4%.结论MPO活性反映了血液透析相关的炎症-氧化应激水平,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相关.

  • 标签: 过氧化物酶 血液透析滤过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报告2例脑瘫患者烧伤的护理,加强对脑瘫烧伤患者综合性护理。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创面护理,皮肤护理及康复锻炼,保持正确姿势,预防泌尿系感染。患者创面无明显受压、感染、加深,21天痊愈出院。

  • 标签: 脑瘫 烧伤 护理
  • 简介:目的对中交感神经节阻滞在神经性耳聋耳鸣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50例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共65侧耳,分为两组:30侧耳为治疗组、35侧耳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中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再使用中交感神经节阻滞进行治疗,1次/d,1个疗程包含10次,相邻两个疗程之间需要间隔7d,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交感神经节阻滞在神经性耳聋耳鸣治疗中的应用,不仅中交感神经节阻滞的成功率较高,而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且安全性较高。中交感神经节阻滞在神经性耳聋耳鸣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 神经性耳聋耳鸣 治疗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