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介绍我院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肺结核空洞4例。病例1:患者某男,25岁。2002年8月胸部CT见:双肺上叶可见斑片状、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不清,右肺上叶空洞形成,可见支气管扩张。2002年10月(口服抗痨药治疗2月)胸部CT复查见:双肺病灶范围缩小,空洞缩小,支气管扩张无变化。2002年10月5日开始加局部用药,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手术治疗共计6次,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肺结核空洞 支气管扩张 介入手术治疗 胸部CT 右肺上叶
  • 简介:患者,男,60岁,系“突发中上腹痛1天”入院。平素吸烟,有慢性咳嗽史,服用抗生素咳嗽可以减轻。近两天咳嗽明显,自服“红霉素,每次0.2,共三次”治疗,入院当天晨突感中上腹痛,呈阵发性,伴恶心,无腹泻,无发热,无胸闷,无胸痛,无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在当地输液对症等治疗,并停服“红霉素”,无明显效果。

  • 标签: 支气管肺癌 首发症状 突发腹痛 慢性咳嗽 中上腹痛 停止排便
  • 简介: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该病属于祖国医学“哮证”、“喘证”范畴。近年来,中医药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上的特色越来越受到重视,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以下是近几年中医外治法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临床研究概述。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中医外治法 临床研究 治疗 气道上皮细胞 慢性炎症性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对胸部影像学正常咯血患者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对178例胸部影像学正常咯血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结合支气管镜下所见、镜下活检、刷检和灌洗液的病理及细菌学检查结果,进行病因分析。结果178例患者经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诊断166例,阳性率为87.6%,前三位的病因为:炎症83例(46.63%)、结核29例(16.29%)、肺癌24例(13.48%),其他依次为支气管扩张8例(4.49%),霉菌感染4例(2.25%),异物3例(1.69%),支气管腺瘤2例(1.12%),血管瘤2例(1.12%),息肉1例(0.56%),尚有22例(12.36%)原因不明。结论支气管镜检查能提高胸部影像学正常咯血患者的病因诊断率,尤其对肺癌、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异物、支气管息肉、支气管血管瘤等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支气管镜 胸部影像学 咯血 病因
  • 简介: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联合采用多种取材方法对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肺癌患者,经纤支镜检查采用钳夹、刷检、灌洗联合取材方法,获取标本,经病理学检查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肺癌,比较三种不同取材方法及联合取材方法获取肺癌诊断阳性率。结果钳夹、刷检、灌洗对肺癌诊断的阳性率分别是82.02%、69.44%、55.96%,三种方法联合总阳性率为98.86%,联合取材与单一方法取材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纤支镜检查是确诊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联合取材可以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联合取材 肺癌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SBAC)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2007年5月收治的20例SBAC,均在初诊时误诊,总结其发病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19例手术切除,1例延误致丧失手术机会,术后随访至2007年5月,5例死亡,2例失访,术后5年生存率57.9%。结论SBAC发病率低、无特征性临床表现,纤支镜及痰液细胞检查阳性率低,故易误诊,及时手术可达较好治疗效果。

  • 标签: 肺泡细胞癌 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我院支气管镜诊疗中心与感染科,自2002年8月至2006年12月随机采样监测细菌培养,每次持续时间4周,共98次。3456例患者检查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的电子气管镜,对其表面、内腔注入洗脱液、进行随机采样检测,结果有2例患者使用过的电子气管镜,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电子气管镜、活检通道,电子气管镜,经消毒培养阳性,阳性率0.06%,检出细菌数都符合〈20CFU/件,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 戊二醛浸泡 监测管理 消毒效果 电子气管镜 细菌培养
  • 简介:目的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镜下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我院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239例肺癌,对其病理类型与纤支镜下病变特点、病变部位、年龄、性别、吸烟等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39例肺癌中,鳞癌占46.0%,腺癌占23.0%,腺鳞癌占2.1%,小细胞癌占16.7%,其他肺肿瘤占12.1%;管腔生长型改变是最常见的肿瘤生长方式,占63.6%,且多为鳞癌;肺癌多侵犯1个部位,占93.7%,鳞癌、腺癌、小细胞癌等侵犯肺上叶多于下叶;男性鳞癌的发病率最高,占50.3%,女性腺癌发病率最高,占45.2%;肺癌的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增加,50~69岁为发病高峰,70岁以后开始下降;男性鳞癌患者吸烟率达75.8%,腺癌吸烟率为69.4%,小细胞癌患者吸烟率最高,占80%。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支气管肺癌的镜下表现及临床特点均有所不同,但存在一定规律。

  • 标签: 肺癌 纤维支气管镜 鳞癌 腺癌 小细胞癌
  • 简介:目的探讨肺不张的原因,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180例肺不张病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分析肺不张形成原因、不同疾病肺不张的好发部位及分布。结果肺不张形成的疾病以肺癌71例(39.44%),炎症56例(31.11%),结核31例(17.22%)多见。结论支气管镜检查是了解肺不张病因的重要方法。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 肺不张 检查结果分析 不同疾病 好发部位 回顾性
  • 简介:目的:观察两种麻醉途径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用2%利多卡因,分别经鼻腔和咽喉部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在经不同途径麻醉,在有效麻醉时间、麻醉药物使用量、麻醉效果、出现不良反应程度及各时点(麻醉检查前(T0)、支气管镜进入声门时(T1)检察时(T2)及检查0.5h(T3)的HR、MAP、SpO2的比对。结果①实验组患者在有效麻醉时间、麻醉药物使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实验组麻醉效果优良率达82.5%,显著优于对照组(6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实验组不良反应率达19%,对照组为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实验组各时点各项生命体征均比B组平稳,两组在T1时点HR及MA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T2时点MAP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经鼻腔喷射麻醉优于咽喉部喷雾麻醉。

  • 标签: 麻醉 途径 纤维支气管镜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68例老年哮喘患者给予吸入舒利迭和异丙托溴铵喷雾剂,疗程为1个月。比较50例健康体检者及哮喘患者治疗前、治疗FeNO、肺功能变化,采用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评价其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治疗前FeNO、Eos、N水平明显升高,各肺功能指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PEF、FEV1、Eos、N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完全控制组、部分控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未控制组,完全控制组FeNO、Eos、N水平均明显低于部分控制组(P〈0.05);治疗前,哮喘组患者FeNO水平与Eos、N呈正相关(P〈0.05),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P〈0.05),但治疗,FeNO水平与Eos、N呈正相关(P〈0.05)。结论FeNO水平在哮喘患者中明显升高,结合肺功能检查,有助于提高老年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水平。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老年 呼出气一氧化氮 肺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1例不明原因恶性胸腔积液均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进行检查,其中32例采取胸腔粘连术,评价其诊疗效果。结果49例获得组织学诊断,准确率为96.1%,30例胸腔粘连术疗效满意,满意率93.8%。结论电子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检查操作简便,创伤小,诊断率高,胸腔粘连疗效良好,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 恶性胸腔积液
  • 简介:目的探讨193例肺癌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指导肺癌早期诊断。方法回顾研究193例肺癌病人胸部CT、纤支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本组193例肺癌有28例直径2cm以下早期肺癌,其胸部CT常见恶性征象出现率:分叶征57.1%、毛刺征39.3%、空泡征25%、胸膜牵拉征28.6%;2、193例肺癌纤支镜下形态特征共分四型:腔内增生型40.9%、管壁浸润型21.2%、管外压迫型33.6%、未见异常型13.5%。管内增生型以鳞癌为主占50.7%;管外压迫型以腺癌为主占58.5%;3、管内增生型肺癌的钳检检出率高达97.2%,与刷检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胸部CT、纤支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结合分析,可提高早期肺癌诊断阳性率。

  • 标签: 肺癌 胸部CT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病理
  • 简介:目的探讨硫酸镁佐治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和血清干细胞因子(stemcellfactor,SCF)的影响.方法10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治疗,治疗后分析效果,治疗前后测定患者FeNO和SCF.结果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患者FeNO和SCF均有明显降低,并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硫酸镁佐治重症哮喘可以减少FeNO和SCF,从而改善病情.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硫酸镁 呼出气一氧化氮 血清干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在早期识别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于安徽省儿童医院呼吸一科住院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100例患儿,按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everemycoplasmapneumoniaepneumonia,SMPP)诊断标准,分为普通组(n=60)和重症组(n=40),分别行支气管镜检查,观察两组患儿支气管镜下表现,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儿支气管镜下黏膜均可见不同程度充血、肿胀及粘性分泌物产生,普通组炎性水肿导致管腔狭窄者4例(6.7%)、粘液或痰栓堵塞3例(5.0%)、气管黏膜纵行皱襞2例(3.3%)、黏膜表面结节样凸起1例(1.7%)、黏膜糜烂1例(1.7%),重症组则分别为12例(30.0%)、12例(30.0%)、2例(5.0%)、5例(12.5%)、5例(12.5%)。上述各气管镜表现,除纵行皱襞出现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表现出现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PP患儿支气管镜下主要表现为炎性狭窄、粘液栓堵塞、黏膜表面结节样凸起及黏膜糜烂,为临床表现不典型SMPP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支气管镜 重症 支原体肺炎 早期识别
  •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X线胸片演变过程,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及影像诊断.用100MA床边摄片机拍摄床边胸片.结果两肺透亮度局限性增高,两肺见斑片状条索状影及多囊状透亮影,以下肺近肺底处明显.结论早产儿多见,X线胸片是诊断该病的首选.肺越不成熟越宜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且下肺较上肺严重,多囊状透亮影是诊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重要征象.氧疗时间越长病情越重.

  • 标签: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X线分析 临床 影像诊断 X线胸片 床边摄片机
  • 简介:结核病化疗特点是多药联合较长期使用,大多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有不同程度毒性.通常用转氨酶作为观察指标,当转氨酶(AST、ALT)升高就会给抗结核治疗带来困惑.现报导抗结核治疗中发生AST升高的100例处治方式:

  • 标签: 肝脏毒性 结核病 合理用药 抗结核治疗 转氨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