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血液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在输血机构质量管理项目中提出输血机构应建立一个覆盖生产和服务所有过程并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强调血管到血管整个输血链条过程的控制,即建立在过程方法模式上。

  • 标签: 新法规 采供血 关键质量控制点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对肝损伤小鼠模型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0只清洁型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仅用生理盐水处理;LPS/D-galN组:仅用LPS/D-GalN处理(LPS50mg/ml,D-GalN500mg/ml);LPS/DgalN+复方甘草酸苷(CG)组:在LPS/D-GalN诱导2,4,8h腹腔注射5mg/ml的CG注射液3次;LPS/DgalN+复方苷草酸苷和血浆(CG和Plamsa)组:在LPS/D-GalN诱导2,4,8h尾静脉注射150μl血浆3次,并腹腔注射CG注射液3次。12h牺牲小鼠,收集血清和肝组织样本,利用AST和ALT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中AST和ALT的水平,ELISA法检测肝组织中IL-6、TNF-α和NF-κB的表达变化;肝组织进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LPS/D-GalN组对比,LPS/D-GalN+CG组和LPS/D-GalN+CG和Plasma组能够显著降低血清中AST和ALT水平(P〈0.05);炎症相关因子IL-6和TNF-α,转录因子NF-κB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浆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通过抑制炎症相关因子IL-6和TNF-α,并降低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改善LPS/D-GalN诱发的小鼠肝损伤

  • 标签: 肝损伤 复方甘草酸苷 血浆 肿瘤坏死因子-α NF-κB
  • 简介:目的:检测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UHA)患者免疫治疗前后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变化,探讨其变化在UHA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丈夫淋巴细胞的方法治疗UHA患者;应用ELISA法检测正常非孕妇女30例和UHA妇女30例免疫治疗前后血清EGF水平变化(Pg/mL)。结果:UHA患者血清中EGF水平(107.5±47.9)明显低于正常非孕妇女(169.1±56.6),P<0.01;免疫治疗EGF水平(152.3±63.9),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血清EGF水平降低可能与UHA的发生相关,免疫治疗可上调UHA患者血清中EGF水平,利于胎盘胎儿生长,使妊娠成功。

  • 标签: 流产 习惯性 EGF 血清 主动免疫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2010-2015年石家庄市无偿献血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评估血液筛查经输血传播HIV的风险并探讨现有筛查策略的效果。方法:收集2010-01-2015-06无偿献血人群HIV确证阳性结果,分别计算首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HIV流行率,并用流行率/窗口期数学模型法计算经输血传播HIV残余风险度评估。结果:2010-01-2015-06共检测血液标本545761份,确认阳性标本73份,流行率为0.0134%。首次无偿献血者HIV流行率为0.0099%(39/395352),重复无偿献血者HIV流行率为0.0226%(34/150409)。计算经血液筛查,阴性血液传播HIV危险度为1∶251889。结论:石家庄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流行率较低,但仍存在经血液筛查残余风险,故应进一步采取措施,保证血液安全,降低经输血传播HIV残余风险。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无偿献血者 残余风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