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不正性弱视行视知觉学习治疗对视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8年4月90例儿童不正性弱视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常规方法治疗,视知觉学习组则予以视知觉学习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视知觉学习组疗效、矫正视力水平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知觉学习治疗儿童不正性弱视的疗效确切。

  • 标签: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 视知觉学习治疗 视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矫正法对青少年近视的治疗作用,探究矫正法对青少年近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轻度近视青少年随机分为矫正组和对照组各30名(矫正组儿童单眼视力矫正至1.0),对所有儿童矫正前后进行验光,屈光度测量以单眼1.0为准,观察两组儿童屈光度的变化。结果两组青少年的眼睛近视度均有所增加,矫正组儿童增加的度数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眼睛度数改变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我国青少年普遍有眼睛近视的情况,及时矫正对近视儿童视力下降的控制有重要作用,矫正法对于青少年近视的治疗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青少年近视 屈光矫正 临床效果
  • 简介: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电子产品的广泛普及应用,用眼负荷增加,这导致了成年性近视眼的人数逐年增加。而我军招飞规定参加招飞选拔的人员均为正视眼。二者之间的矛盾极大地影响了我军对飞行员的选拔。有研究显示,在近10年间因眼科疾病停飞的飞行员中主要人群是中青年空军飞行员,不正是最主要的眼科停飞疾病,其中,低度数近视及近视散光比例最大[1]。

  • 标签: 屈光不正 角膜切削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学龄前儿童不正性弱视矫正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不正性弱视学龄前儿童94例(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的对照组(47例)与弱视综合治疗仪治疗的对照组(47例),观察患儿治疗效果及家长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家长满意度评分高,P<0.05。结论:在学龄前儿童不正性弱视矫正治疗中,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弱视综合治疗仪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且家长满意度高,值得借鉴。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屈光不正性弱视 矫正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性参差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从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之间开始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32例,年龄8~16(11.2±2.2)岁,随访时间2年。双眼等效球镜度(SE)差值≥1.00 D,滴用睫状肌麻痹剂后的SE范围为-0.75~-6.00 D。分为高屈光度眼组(两眼中屈光度较高眼)和低屈光度眼组(两眼中屈光度较低眼),均配戴角膜塑形镜。观察双眼戴镜前以及戴镜后半年、1年、1.5年,2年的眼轴变化。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双眼眼轴差值由戴镜前的(0.46±0.24)mm下降到戴镜2年后的(0.33±0.2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8,P<0.001),高屈光度眼组戴镜2年后眼轴变化量[(0.38±0.21)mm]小于低屈光度眼组眼轴变化量[(0.51±0.2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2,P<0.001)。结论:青少年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可以减小近视性参差双眼之间的眼轴差值,减少参差量,可以更有效减缓近视屈光度较高眼的眼轴增长,配戴角膜塑形镜是改善参差的一种有效方式。

  • 标签: 近视 屈光参差 角膜塑形镜 眼轴 儿童青少年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遮盖时间对治疗单眼轻中度不正儿童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3-6岁此类90例患儿随机分成A、B两组经验光配镜;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遮盖时间+目力训练治疗,其中A组每天的遮盖时间是B组的两倍。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比较两组患儿视力改善情况。结果 A、B两个小组在经过1个月的治疗时视力矫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屈光参差性弱视 遮盖疗法 最佳矫正视力
  • 简介:目的:分析总结2.5g/L马来酸噻吗洛尔眼液(timolol)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后回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准分子中心2007—08/2008—08接受LASIK手术病例1400例2650眼,随访0.5a以上,发生回退者有53例66眼,按手术时间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使用2.5g/L马来酸噻吗洛尔眼液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1g/L玻璃酸钠眼液进行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wk,治疗结束后将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视力提高行数)。结果:试验组视力提高-1~4(平均1.45±1.09)行,对照组视力提高.2~2(平均0.61±0.86)行,行成组t检验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0,P〈0.05)。结论:马来酸噻吗洛尔眼液2.5g/L对LASIK术后回退具有显著疗效。

  • 标签: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屈光回退 噻吗洛尔滴眼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善近视矫正手术后人工晶体度数的计算方法。方法:研究纳入2021年2月-2021年8月医院收治的60例行近视矫正手术患者,按照眼轴长短分组A组以及B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均由同一名专业医生利用同一台设备进行操作,并且完成手术操作的全过程。完成近视矫正手术后为患者进行前房灌注。观察患者术前1d以及术后30d的眼角膜力,计算术后屈光度数与术前预测差值。结果:正常眼轴组患者在手术后眼轴,角膜力,屈光度等指标均优于长眼轴组,说明前者改善近视矫正水平更加理想(P<0.05)。正常眼轴组手术后患者视力0.05~<0.30,0.30~<0.50显著好于长眼轴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视矫正手术后人工晶体度数计算是保证手术安全性以及有效性的关键,以IOL Master自带软件中的SRK-T生物公式进行计算,发现其对于提升手术效果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实践。

  • 标签: 近视 屈光矫正手术 后人工晶体度数 计算方法 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验光配镜在不正引起视疲劳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主要择取我院收治的110例因不正引起视疲劳患者进行实验分析,时间选自2020年3月-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正在综合验光仪和电脑自动验光的联合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用综合验光仪和电脑自动验光对我院66例不正的患者进行检测,分析其检测具体情况。结果:对于不正的检出率,联合检测的检出率为90.91%,而单一性的电脑自动验光的检出率为69.70%(P0.05);但球镜屈光度值相比,前者明显较低,后者较高(P

  • 标签: 综合验光仪 电脑自动验光 屈光不正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地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疗效情况。方法疾病为子宫异常出血,随机抽取96例患者,其中最早就诊于我院的时间为2020年5月,最晚就诊于我院的时间为2021年5月,通过抽签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例数为48、方案为戊酸雌二醇疗法,观察组的例数为48、方案为地孕酮疗法。选取的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情况。结果月经紊乱、腰骶酸痛、头晕耳鸣以及手足心热等临床症状积分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较优。结论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患者采用地孕酮疗法,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出血现象得以缓解,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子宫异常出血 围绝经期 地屈孕酮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AUB)患者治疗中采取地孕酮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诊治的AUB患者66例,其中挂号尾号为偶数的患者33例为对照组,挂号尾号为奇数的患者33例为观察组,分别采取炔诺酮,地孕酮治疗,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性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月经量以及月经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子宫内膜厚度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 炔诺酮 地屈孕酮 性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高度弱视(不正性)治疗中应用角膜接触镜(透气性、硬性)的价值。 方法: 分析对象选择我院于 2018.6~2019.6 期间收治的高度弱视(不正性)患者 88 例,以不同治疗方案为依据实施分组分析, 44 例予以眼镜的患者纳入对照组, 44 例应用角膜接触镜(透气性、硬性)的患者纳入实验组,对 2 种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进行对比和分析。 结果: 相对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提升明显,对比数据差异性显著( P<0.05 )。 结论: 高度弱视(不正性)治疗中应用角膜接触镜(透气性、硬性)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建议推广。

  • 标签: 屈光不正 弱视 角膜接触镜 透气性 硬性 矫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状态下不同药物散瞳检影对屈光度的效果作用。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行散瞳检影的患儿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共计患儿96例。首次行阿托品眼膏散瞳检影,设定为A组,并根据此结果对上述患儿进行分类,即近视患儿、远视患儿、单纯散光患儿。30d后复查时给予患儿托吡卡胺眼药水散瞳检影,设定为B组,且同时进行验光复查。对比分析不同药物散瞳检影对屈光度的影响。结果近视患儿、远视患儿、单纯散光患儿分别占38例、42例、16例。近视患儿中A组屈光度较B组略低,但P>0.05;高、低度远视患儿A组屈光度较B组略高,且P<0.05;单纯散光患儿的A、B两组屈光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状态下不同药物散瞳检影对屈光度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区别,需要临床医生根据患儿的不同年龄选择合适的药品进行散瞳检影,以此最大程度地恢复患儿视力。

  • 标签: 阿托品药膏 托吡卡胺眼药水 散瞳检影 屈光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视引起的儿童双眼不正性弱视的矫正方法的矫正治疗措施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眼科门诊接受治疗的210例420眼由于远视引起的双眼不正性弱视患儿的资料进行调查,在规范的验光条件下进行配镜矫正,根据矫正处方的不同分为全矫组、欠矫组以及渐变多焦镜组各70例,均进行戴镜治疗。结果:三种矫正方法的平均治愈时间为全矫组(18.16±5.12)mo、欠矫组(19.26±5.24)mo、渐变镜组(15.68±4.27)mo,渐变多焦组数据与其他两组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远视 屈光不正 弱视 矫正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深度学习模型对彩色眼底图像中的玻璃膜疣进行自动判读,并进一步探讨不正与玻璃膜疣的相关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1─12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行健康体检且年龄大于50岁的参与者,共1 035例(2 055眼)的彩色眼底图像,使用DeepSeeNet深度学习模型对彩色眼底图像进行自动分析判读,按玻璃膜疣大小进行分组。同时随机选择392张(19.1%)彩色眼底图像采用人工阅片方法对玻璃膜疣大小进行判读,采用Cohen's Kappa检验比较2种判读方法的一致性。根据电脑验光数据计算等效球镜度(SE),并分为中重度远视(>+3.0 D)、轻度远视(+0.51~+3.0 D)、正视(-0.5~+0.5 D)、轻度近视(-3.0~-0.51 D)、中重度近视(<-3.0 D)。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不正与玻璃膜疣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深度学习模型对玻璃膜疣大小判读与人工阅片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κ=0.67,P<0.001)。在矫正性别、年龄等因素后,SE向正方向增加与大玻璃膜疣发生风险相关(OR=1.03,95%CI:1.01~1.04,P<0.001)。中高度近视为玻璃膜疣的保护因素,与正视者相比,中重度近视者发生大玻璃膜疣的风险为0.89(95%CI:0.82~0.97);相反,中高度远视为危险因素,与正视者相比其发生大玻璃膜疣的风险为1.20(95%CI:1.03~1.39)。结论:不正与玻璃膜疣的发生相关。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技术,除了可以增强医师临床诊断的速度和精准性,同样可以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相关的科研提供线索。

  • 标签: 屈光不正 黄斑变性,年龄相关 视网膜玻璃膜疣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矫治方式对近视眼单眼调节幅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60例我院在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治疗的近视眼患者,根据患者矫治方式不同分为角膜接触镜组,框架眼镜组,未矫正组,光手术组。再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视组。各组的患者均使用近点尺检测单眼调节幅度的情况。结果在近视眼的单眼调节幅度方面,框架眼镜组,角膜接触镜组,光手术组以及未矫正组,正视组之间比较差别较大(P<0.05)。其中,框架眼镜组,角膜接触镜组,光手术组,正视组的单眼调节幅度高于未矫正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光手术组与角膜接触镜组的单眼调节幅度与正视组相比,没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近视眼的单眼调节幅度受到矫治方式的影响,其中实行合适的矫治方式有利于维持正常的单眼调节幅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屈光矫治方式 近视眼 单眼调节幅度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