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全角膜力(TCRP)的人工晶状体(IOL)力计算公式计算异常角膜后前曲率半径比(B/F)值的白内障患者IOL力的精确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连续选取角膜异常B/F值的白内障患者51例(51眼)。高B/F值组:B/F值≥85%,24例(24眼),B/F值为(86.2±0.5)%;低B/F值组:B/F值≤78%,27例(27眼),B/F值为(76.6±0.6)%。使用TCRP Method计算,角膜力采用Pentacam测量的以瞳孔为中心,中央3 mm范围的区域性的TCRP,采用IOLMaster 500测量眼轴长度和前房深度。术后3个月行裸眼视力(UCVA,logMAR)、电脑验光检查。所有患者、高B/F值组、低B/F值组这3组,组内TCRP Method、Higis、Hoffer Q、SRK/T、HolladyⅠ公式的绝对预测误差(APE)总体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Friedman检验法。各组中TCRP Method的APE分别与Haigis、Hoffer-Q、SRK-T、Holladay-Ⅰ进行两两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术后3个月UCVA:高B/F值组为0.19±0.09,低B/F值组为0.19±0.08,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7,P=0.435)。术后3个月采用TCRP Method计算的平均绝对误差(MAE):高B/F值组为(0.38±0.16)D,低B/F值组为(0.42±0.19)D。所有术眼术后3个月按照TCRP Method、Higis、Hoffer Q、SRK/T、HolladyⅠ公式计算的MAE分别为(0.40±0.17)D、(0.64±0.25)D、(0.73±0.27)D、(0.98±0.32)D、(0.84±0.25)D,5种公式的APE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7,P=0.023)。进一步将TCRP Method的APE与Haigis、Hoffer Q、SRK/T、HolladayⅠ公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97、3.53、4.01、3.75,均P<0.05)。高B/F值组和低B/F值组:5种公式的APE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35、13.21,均P<0.05)。结论:对于角膜异常B/F值的白内障患者,使用常规公式计算IOL力的精确性较差,使用基于TCRP的IOL力计算公式精确性高,术后视力佳。

  • 标签: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屈光力计算 角膜后前曲率半径比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单纯矫正治疗对儿童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治我院于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就诊的不正性弱视儿童 70例为观察对象,将之随机分配为两组,即对照组( n= 35)、观察组( n= 35),对照组儿童应用常规视觉刺激训练方式治疗 ,观察组儿童应用单纯矫正方式治疗,比较两组儿童经视力矫正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弱视治疗总有效率 91.4%明显更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80.0%, P< 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视力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对照组患儿明显缩短, P< 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儿童不正性弱视应用单纯矫正治疗,可在较短时间内帮助患者视力恢复,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普及。

  • 标签: 单纯屈光矫正治疗 儿童 屈光不正性弱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12岁儿童参数发育特点,分析其与不正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共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3~12岁儿童600例(1 200眼),通过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及光学生物测量仪(IOLMaster)获得等效球镜度(SE)、眼轴长度、角膜力、前房深度,并计算晶状体力。按年龄分成3组,分别为3~6岁组,7~9岁组和10~12岁组。按SE分成5组,分别为远视组、正视组、轻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年龄、力与各参数的关系。结果:3~6岁组,7~9岁组和10~12岁组SE(F=131.5,P<0.001)及晶状体力(F=276.4,P<0.001)随年龄增长逐渐变小,眼轴长度(F=235.02,P<0.001)、前房深度(F=228.7,P<0.001)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角膜曲率(F=0.01,P=0.66)变化稳定。3组SE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r=-0.80、-0.85、-0.81,均P<0.001),与晶状体力呈正相关(r=0.98、0.92、0.91,均P<0.001)。轻度近视组,眼轴长度及晶状体力与SE存在相关性(r=-0.545、0.601,P<0.001);高度近视组眼轴长度及晶状体力与SE存在相关性(r=-0.675、0.784,P<0.001)。矫正年龄和性别后,眼轴长度解释了SE 73.6%的变异,晶状体力可解释SE 86.5%的变异。结论:眼轴长度与晶状体力是影响发育和近视发展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儿童 屈光不正 近视 眼轴长度 晶状体屈光力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Pentacam测量角膜中央3 mm前表面曲率(Ra)、后表面曲率(Rp)及中央角膜厚度(CCT),根据测量结果,探讨角膜力及角膜指数的计算方法。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7年2─10月在湘潭市中心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医院接受角膜光手术或白内障手术术前检查的患者419例(419眼)。术前采用Pentacam对眼前节进行检查,采集角膜中央3 mm Ra、RP及CCT的相关数据,计算Ra与Rp比值(AP ratio)、角膜前表面力(Ka)以及后表面力(Kp),按照厚透镜高斯光学公式计算角膜总力(KGOF)及角膜指数(Ncal)。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各种K值之间的差异。结果:Pentacam测量所得Ra、Rp、Rsimk、CCT、SimK分别为(7.73±0.27)mm、(6.34±0.24)mm、(7.73±0.27)mm、(537±33)μm、(43.65±1.52)D。AP ratio为1.220±0.026,角膜指数Ncal为1.328±0.001。结论:利用Pentacam测量角膜参数计算所得角膜指数可以提高角膜总力及角膜后表面力预算的准确性。

  • 标签: Pentacam 角膜屈光指数 角膜屈光力
  • 简介:摘要不正性视力损害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儿童及青少年的近视防控工作已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建立目标人群的视力健康档案、开展不正的筛查是儿童及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措施。长期以来,由于国内外均缺乏相关的筛查标准,我国在相关筛查工作中存在开展筛查工作的主体资质和管理混乱、筛查指标欠合理及其界值不统一、筛查质量控制不佳、操作方法不规范和结果反馈不科学等问题。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推动和支持下,推荐性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T 663-2019《中小学生不正筛查规范》于2020年1月11日正式发布并定于2020年6月1日正式实施,为我国规范性开展儿童及青少年的不正筛查工作提供技术标准和指导意见。依据《中小学生不正筛查规范》积极开展儿童及青少年的不正筛查和防控是现阶段我国各级医疗和教育机构的重要任务和责任。

  • 标签: 屈光不正,中小学生 筛查 近视防控 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中学生发生不正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学生不正提供依据。方法自设问卷调查表,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入学的中学生,调查中学生的用眼行为,分析学生发生不正的因素。结果问卷调查的2 481名(共计4 962眼)学生中,不正者1 791名(共计3 406眼),占72.2%;其中视力下降轻度有521眼、中度有1 408眼、重度有1 477眼。其相关因素:课余学习时间>3 h(χ2=47.776)、每天玩电脑时间>1 h(1~3 h、χ2=30.712,>3 h、χ2=10.012,均P<0.05)、年龄增长和年级越高(χ2=87.268、166.172,P<0.05)、喜好甜食(χ2=18.304,P<0.05)。结论学生发生不正与课余学习时间长、玩电脑时间长、喜好甜食、年龄增长等有关,是可控因素,应从婴幼儿着手培养孩子良好用眼习惯、饮食习惯等予以积极防控。

  • 标签: 中学生 屈光不正 相关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职业特勤人员不正的检出率,为相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2 394名特勤人员按照职业不同分为飞行员、空中战勤人员、潜艇艇员和潜水员、舰员,比较不同职业特勤人员不正的检出率。结果2 394名特勤人员不正的检出率为8.98%(215/2 394),空勤人员检出率(4.37%)低于海勤人员(3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舰员不正的检出率最高(37.50%),飞行员的检出率最低(1.85%),与空中战勤人员、潜艇艇员和潜水员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海勤人员不正的发生率不容乐观,需要进一步加强海勤人员的视力保健。

  • 标签: 特勤人员 屈光不正 检出率 卫勤保障
  • 简介:摘要: 目的 : 研究不同状态儿童弱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 选取 2017 年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87 例弱视患儿随机分组为远视性弱视组、近视性弱视组以及散光性弱视组各 29 例,对三组患儿采用相同的矫正治疗,在经过治疗后对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 远视性弱视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近视性弱视组和散光性弱视组患儿( P < 0.05 )。结论 : 在不同状态的儿童弱视进行治疗中,远视性弱视有着相比近视性弱视和散光性弱视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屈光状态 近视性弱视 远视性弱视 散光性弱视
  • 作者: 刘勃实 崔伟娜 牛瑞 陈琼 聂泽彤 魏娇婷 胡博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27
  • 出处:《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0年第11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眼视光学院、眼科研究所 天津市视网膜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300384,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眼视光学院、眼科研究所 天津市视网膜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300384(现在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眼科 301800)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眼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IOL植入手术(联合手术)后状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行联合手术的IMH患者51例5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7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66.79±4.33)岁。所有患眼均行BCVA、检影验光以及眼轴长度(AL)测量。根据SRK-T公式计算IOL度数,预测屈光度(预测值)。患眼平均BCVA为0.20±0.13;平均前房深度为(2.89±0.28)mm;平均△角膜散光度(0.73±0.43)D;平均AL为(22.92±0.70)mm;平均屈光度预测值为(0.10±0.66)D。所有患眼均行标准经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25G联合手术。手术后6个月,采用与手术前相同的设备和方法测量手术后屈光度实际值(实际值)。预测值与实际值差异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手术后6个月,患眼平均屈光度实际值为(-0.19±0.64)D;与手术前屈光度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5,P=0.102 );实际值与预测值差值为(-0.33± 0.81 )D。结论IMH患眼联合手术后状态发生近视漂移;手术前IOL度数预算时可适当预留+0.3 D左右远视。

  • 标签: 视网膜穿孔/外科学 玻璃体切除术 屈光,眼
  • 作者: 吕静 2.韩燕 新疆军区总医院北京路医疗区 新疆 乌苏 833000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0-07-16
  • 出处:《护理前沿》 2020年第08期
  • 机构:【摘 要】目的: 探究 ICL植入术治疗屈光不正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44例高度屈光不正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 TICL植入;试验组: ICL植入,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试验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结论: 应用 ICL植入术治疗屈光不正,临床效果显著, ICL植入术耐受性强、有效性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眼角膜光手术后对侧眼视力及状态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收集济南市明水眼科医院2018年1月至12月进行单眼角膜光手术60例(60眼)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A组,33眼,为双眼等效球镜度-2.50 D及以上的近视性参差者;B组,27眼,为双眼等效球镜度-2.50 D以下的参差者,均进行单眼角膜光手术,手术方式为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及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结果术后两组术眼裸眼视力均有升高,非术眼中共有49眼(81.67%)裸眼视力低于术前。A组非术眼视力下降幅度较B组明显。视力变化的患者中日常不戴镜或偶尔戴镜者35眼(71.43%)。两组术眼平均等效球镜度数术后均降低(P<0.05)。而非术眼的等效球镜度数术后均升高(P<0.05)。结论单眼角膜光手术矫正近视性参差术后,对侧眼裸眼视力有不同程度下降,屈光度升高,且术前参差程度越大,视力下降及屈光度变化趋势越明显。

  • 标签: 手术,屈光,角膜,单眼 变化,视力,对侧眼 屈光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正治疗中实施阿托品制剂浓度不同呈现的不同效果。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2018.2~2019.2期间在我院就诊的98例不正患者,以阿托品制剂浓度不同为依据实施分组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硫酸阿托品滴眼液进行治疗,而49例阿托品浓度为0.01%的患者纳入实验组,49例阿托品浓度为0.1%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对2种治疗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经过1年的治疗,对疗效进行评价,2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性并不明显(P>0.05),而相对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明显,2组对比差异性显著(P

  • 标签: 屈光不正 阿托品制剂 浓度 0.1% 0.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后3个月的状态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中心行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简称青白联合术)的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51例(51眼)。术前用药后眼压≤21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作为正常眼压组(24例),>21 mmHg作为高眼压组(27例)。所有患者术前使用AL-scan测量前房深度(ACD)、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并通过该仪器内置的SRK-T公式预测术后屈光度。随访至术后3个月行综合验光。根据术后误差(RE)将患者分为近视误差组(RE<-0.5 D)、远视误差组(RE>0.5 D)、无误差组(-0.5 D≤RE≤0.5 D)。正常眼压组与高眼压组患者术后误差分布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近视误差组与远视误差组患者术前生物参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手术前后生物参数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正常眼压组患者术后近视误差4例(17%),远视误差3例(12%),无误差17例(71%);高眼压组患者近视误差7例(26%),远视误差16例(59%),无误差4例(15%)。高眼压组患者术后AL缩短程度大于正常眼压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8,P<0.001)。远视误差组患者术前ACD浅于近视误差组患者,术前AL短于近视误差组患者,组间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t=3.226,P=0.03;t=4.993,P<0.001);近视误差组与远视误差组间的角膜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3,P=0.263)。术后RE与术前ACD、AL均呈负相关(r=-0.32,P=0.023;r=-0.52,P<0.001),与术前角膜曲率无相关性(r=0.15,P=0.101)。结论:相对于术前眼压正常的PACG患者,术前高眼压患者青白联合术后误差发生的比例更高,且大多是远视误差。另外,PACG患者青白联合术后总体上存在术前ACD越浅,AL越短,术后状态越倾向于远视的趋势。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 屈光误差 生物学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术前研究不同散光类型的白内障,对其术后状态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 2018年 12月至 2019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12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术前角膜散光轴向将其分为顺规散光组、逆规散光组与斜轴散光组,每组各 40例。观察三组患者术后 1个月球镜、柱镜以及角膜散光差异等相关情况。 结果:顺规散光组、逆规散光组与斜轴散光组术后矫正球镜度数无显著差异(P> 0.05)。顺规散光组、逆规散光组患者术后矫正柱镜度数与术前差异不明显(

  • 标签:
  • 简介:摘要双眼视觉问题虽然不是光手术后主要的并发症类型,但诸多证据表明其确实发生于光手术后。评估术前双眼视觉状态可以预测和规避术后双眼视觉异常的发病风险。目前临床上眼科医生往往对双眼视觉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可能低估了光手术相关双眼视觉问题的影响。本文将围绕光手术相关的双眼视觉问题进行总结,并分别对光手术相关的双眼视觉异常的风险筛查方案和风险预测分级、双眼视觉检查指标的正常参考值及常见的双眼视觉异常分类诊断标准及合理的治疗策略提出建议。

  • 标签: 屈光手术/不良反应 双眼视 融合,眼科/生理 聚散度,眼科/生理 风险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学龄儿童发育相关的眼球生物学参数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镇江市区6~12岁儿童共1 091例,采用IOL Master测量眼轴长度(AL)和角膜曲率(K),并计算角膜曲率半径(CR)和AL/CR,使用质量分数0.5%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扩瞳验光后,根据等效球镜度数(SER)分为远视、正视和近视,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和状态组间各生物学参数并分析影响各参数和屈光度的相关因素。结果1 091名儿童各年龄组间的AL、SER和AL/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2.34,P<0.01;F=33.69,P<0.01;F=2.19,P=0.04),随年龄增加状态向近视过度,AL增长且AL/CR增大;男生的K值小于女生,CR、AL和AL/CR均大于女生,男生和女生的K值、CR、AL和AL/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8,P<0.01;t=-7.48,P<0.01;t=-8.08,P<0.01;t=-2.14,P=0.03);不同屈光度组间的AL和AL/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2.68,P<0.01;F=143.15,P<0.01),近视组AL和AL/CR数值较大;父母不近视、每周户外活动时间>14 h、每周完成作业时间<20 h、每日睡眠时间>9 h的儿童AL更短,AL/CR值更低,屈光度更偏向远视或者正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更大、女性、身高更高、父母近视、每周用于完成作业的时间更长以及更少户外活动时间的6~12岁儿童可能更容易近视;更长的AL或更大AL/CR值则与较大的年龄、男性、更大的BMI、更高的身高、父母近视、更长的作业时间以及更少户外活动时间有关。结论镇江市区6~12岁学龄儿童SER随年龄增加向近视化漂移,AL、CR和AL/CR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年龄更大、身高更高、父母近视、每周用于完成作业的时间更长以及更少的户外活动时间与SER增加明显相关。

  • 标签: 学龄儿童 屈光发育 近视 眼球生物学参数 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半径比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延续护理模式对角膜术后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医院眼科收治的 92 例行角膜术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 n=46 ,延续护理)和对照组( n=46 ,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延续护理模式在 角膜术后患者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延续护理模式 角膜屈光术 用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天津市中新生态城的中小学生的状态。方法横断面调查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小学部和中学部2018年11月至12月纳入的4 218名7~18岁学生。检查裸眼远视力,自然瞳孔下电脑验光,应用IOL-Master检查眼轴。结果本调查中总近视发生率为65.03%(2 743/4 218),不同年龄的近视发生率7~12岁者为59.61%(1 974/3 312),13~15岁者为81.45%(460/565),16~18岁者为80.87%(276/341)。右眼占59.60%(2 514/4 218),左眼占55.10%(2 324/4 218)。女生为68.67%(1 405/2 046),男生为61.60%(1 338/2 172),右眼较左眼近视率高,女生较男生近视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近视发生率逐渐增加,9岁开始近视发生率明显增高,但到17岁时稍有下降。平均等效球镜度:正视者右眼为(-0.09±0.25)D,左眼为(-0.07±0.25)D;近视者右眼为(-2.54±1.76)D,左眼为(-2.46±1.71)D。平均眼轴长度:正视者右眼为(23.31±0.78)mm,左眼为(23.30±0.78)mm;低度近视者右眼为(23.96±0.92)mm,左眼为(23.99±0.91)mm;中度近视者右眼为(25.01±0.96)mm,左眼为(25.08±0.87)mm;高度近视者右眼为(26.05±1.01)mm,左眼为(26.08±0.99)mm。屈光度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r=-0.68,P<0.001),随着眼轴的增长,屈光度负值越大。结论天津市中新生态城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高,以低度近视为主,随年龄的增长,发生率逐渐增加。

  • 标签: 学生,小学,中学 状态,屈光 发生率,近视 调查
  • 作者: 元力 万博 鲍永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15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 眼病与视光医学研究所 视网膜脉络膜疾病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院 100044 万博为硕士研究生,现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眼科 10114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近视眼人群中双眼间近视度数及散光度数大小与主视眼分布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就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近视眼门诊的1 503例双眼近视眼患者。记录患者的主觉验光球镜度数和柱镜度数,使用卡洞法确定主视眼别,比较主视眼和非主视眼的近视屈光度数,分析主视眼分布与双眼间近视度数及散光度数差异的关系。采用配对t检验及χ²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 503例双眼近视眼患者中男性527例,女性976例;年龄17~49岁,中位数为24岁;右眼主视者992例(66.00%),左眼主视者511例(34.00%)。主视眼的球镜、柱镜度数分别为(-5.01±1.91)、(-0.70±0.68)D,非主视眼的球镜、柱镜度数分别为(-5.10±1.99)、(-0.76±0.73)D,主视眼与非主视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76,4.319;均P<0.01)。双眼等效球镜度数(SE)差值绝对值(|ΔSE|)≤0.50 D、0.50 D<|ΔSE|≤1.00 D、1.00 D<|ΔSE|≤2.00 D及|ΔSE|>2.00 D患者中,较低近视度数眼为主视眼的比例分别为49.37%(355/719)、51.10%(163/319)、58.48%(100/171)、65.56%(59/90);|ΔSE|越大,较低近视度数眼为主视眼的比例越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1.588,P=0.009)。当|ΔSE|≤0.50 D时,双眼柱镜度数差值绝对值(|ΔCyl|)≤0.25 D、0.25 D<|ΔCyl|≤0.50 D及|ΔCyl|>0.50 D患者中,较低柱镜度数眼为主视眼的比例分别为53.94% (89/165)、65.66%(65/99)、69.70%(46/66),|ΔCyl|越大,较低柱镜度数眼为主视眼的比例越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6.414,P=0.040)。结论近视眼人群双眼中较低近视程度眼更多表现为主视眼,这种相关性随着双眼间近视度数(SE)和散光度数差异的加大而增强。(中华眼科杂志,2020,56:693-698)

  • 标签: 近视 散光 屈光,眼 优势,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性参差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从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之间开始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32例,年龄8~16(11.2±2.2)岁,随访时间2年。双眼等效球镜度(SE)差值≥1.00 D,滴用睫状肌麻痹剂后的SE范围为-0.75~-6.00 D。分为高屈光度眼组(两眼中屈光度较高眼)和低屈光度眼组(两眼中屈光度较低眼),均配戴角膜塑形镜。观察双眼戴镜前以及戴镜后半年、1年、1.5年,2年的眼轴变化。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双眼眼轴差值由戴镜前的(0.46±0.24)mm下降到戴镜2年后的(0.33±0.2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8,P<0.001),高屈光度眼组戴镜2年后眼轴变化量[(0.38±0.21)mm]小于低屈光度眼组眼轴变化量[(0.51±0.2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2,P<0.001)。结论:青少年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可以减小近视性参差双眼之间的眼轴差值,减少参差量,可以更有效减缓近视屈光度较高眼的眼轴增长,配戴角膜塑形镜是改善参差的一种有效方式。

  • 标签: 近视 屈光参差 角膜塑形镜 眼轴 儿童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