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表现出不正症状的人越来越多,患病人群年龄也越来越低,人们对它的关注也越来越大。不正基本包括了近视,远视和散视三种。该文先将表现出不正的眼球与正常眼球相对比,结合形成原因,较全面地探讨了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少年的原因,并告诉人们如何健康用眼和预防不正。

  • 标签: 屈光不正 预防及矫正 健康用眼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儿童患有不正,对于弱视、斜视情况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在我院进行不正所致疾病检查的小儿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这20例患者,罹患弱视、斜视的人数,以及发生率。结果不正与弱视、斜视,之间具有着紧密的联系,其出现不正的患儿有较高的几率出现这两种常见眼部视力不良情况。在所有的28只出现不正的患眼中,弱视和斜视的罹患人数分别为7、10例。结论因此针对儿童群体极易发生的不正问题,需要家长加强重视,及时对小儿的该种视力异常,进行筛查与预防性的治疗,降低儿童弱视、斜视的发生率。

  • 标签: 屈光不正 弱视 斜视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术在成人不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光手术患者200例(386眼),所有入院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RK组、LASIK组两组,每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裸眼视力、等效球镜屈光度、眼压及角膜厚度。结果PRK组、LASIK组术前视力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术后1、3、6、12个月,两组平均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其中,术后1、3、6个月PRK组视力显著高于LASIK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术后12个月,LASIK组视力显著高于PRK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RK组、LASIK组术前屈光度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后1、3、6、12个月,两组屈光度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其中,术后1、3、6、12个月,PRK组屈光度显著高于LASIK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RK组、LASIK组术前的眼压、角膜厚度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RK组、LASIK组术后眼压、角膜厚度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PRK组、LASIK组术后眼压、角膜厚度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术在成人不正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明显提高视力、改善屈光度、降低眼压及角膜厚度,且PRK、LASIK两种术式各具优势,可根据临床适应证选择合适术式。

  • 标签: 屈光不正 成人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 PRK LASIK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状态儿童弱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弱视儿童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基点分实验组和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实施矫正与精细训练法治疗,实验组以常规组为基础采用弱视综合治疗仪治疗,两组患儿检查结果、视疲劳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视疲劳评分及检查结果改善程度较好,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对弱视儿童采用弱视综合治疗仪加以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其病情早期康复,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屈光状态 儿童弱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状态儿童弱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弱视儿童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基点分实验组和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实施矫正与精细训练法治疗,实验组以常规组为基础采用弱视综合治疗仪治疗,两组患儿检查结果、视疲劳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视疲劳评分及检查结果改善程度较好,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对弱视儿童采用弱视综合治疗仪加以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其病情早期康复,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屈光状态 儿童弱视 临床效果
  • 简介:参差是常见的不正类型之一,国内外学者研究较多。但是,对于生理性参差就鲜有人研究。生理性参差会引起一眼或双眼的反应性调节;双眼的反复的反应性调节会导致反应性调节拮抗。反应性调节拮抗导致睫状肌和眼外肌的紧张甚至痉挛。生理性参差是近视形成的很重要的因素。

  • 标签: 屈光参差 生理性屈光参差 近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婴幼儿发育的规律,为Suresight筛查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从6个月至36个月定期进行Suresight监测的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的球镜值和柱镜值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18个月以后下降较慢,18个月以后每半年进行一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6个月远视程度的加重,36个月出现远视的比例逐渐增加(P<0.05)。随着6个月散光程度的加重(P<0.05),36个月出现散光的比例逐渐增加。结论对于婴幼儿应进行动态监测,如果Suresight筛查仪提示高度异常,而18个月仍未得到改善,则可考虑进行早期诊断干预。

  • 标签: 婴幼儿 Suresight 屈光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儿童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到9月间到我院就诊治疗的不正性弱视患儿141名(共268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的散瞳验光结果等给予不同的治疗,跟踪其治疗效果,评价其影响因素。结果141例患儿(268眼)经一年的治疗后,基本痊愈105例(207眼),进步22例(36眼),无效14例(25眼),治疗有效率为90.07%(按眼数计算为90.67%)。年龄越小、采用综合疗法、依从性好、近远视性不正性弱视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类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弱视早期即采用综合疗法对近远视性不正性弱视患儿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家长等应该耐心指导患儿完成训练,提高治疗依从性。

  • 标签: 儿童 屈光不正性弱视 治疗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近康汤治疗不正性视疲劳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7月接收100例不正性视疲劳患者资料予以分析,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以珍视明滴眼液治疗,实验组50例予以近康汤治疗,对比两组视疲劳评分与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视疲劳评分2.63±1.10分均较对照组的5.50±1.09分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8.00%均较对照组的80.00%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近康汤治疗应用于患者中,可于很大程度上改善其视疲劳状况,且可显著提升其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近康汤 屈光不正性视疲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铁路信号集中监测技术的飞跃,研究其采集曲线异常处理,对于提升监测效果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本文介绍了集中监测系统构成,研究了25HZ相敏轨道电路采集原理及故障曲线分析处理,望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

  • 标签: 铁路信号 集中监测 采集曲线 异常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准分子激光在治疗不正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不正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准分子激光进行治疗,对比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1年患者的裸眼视力、状态。结果术后1个月平均裸眼视力(0.91±0.16),等效球镜屈光度(-0.24±0.75);术后随访一年,患者眼部评估分级均为0级,患者平均视力(1.32±0.34),等效球镜屈光度(-0.75±0.85),差别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在治疗不正效果显著、安全可靠,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视力问题。同时在术前需要准确计算分析切削量、矫正屈光度及预留屈光度,保障患者眼部不受损伤。

  • 标签: 准分子激光 屈光不正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正性儿童弱视采取阶段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不正性弱视患儿80例(80眼),都采取阶段性弱视治疗方案,治疗3个月为1个阶段,经治疗4阶段(12个月)观察最佳矫正视力的变化,对4阶段疗效分别进行比较。结果采取阶段性治疗后,80例患儿任一次复诊最佳矫正视力均与前次存有显著差异(P<0.01),经4个阶段的治疗后,患儿T1~T4各阶段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不正儿童弱视分阶段治疗存在一定的疗效差异性,矫正视力的提高与治疗阶段的增加不一定完全一致,但其总体有效率随分阶段治疗的延长而增加。

  • 标签: 屈光不正性儿童弱视 矫正视力 阶段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化就诊流程对缩短不正儿童患者候诊时间的具体影响。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接诊的78例不正儿童为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就诊流程,而研究组则采取优化就诊流程,分析比较两组候诊时间,以及患儿配合效果。结果研究组候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配合率(94.87%)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就诊流程的有效开展,利于候诊时间的减短,以及患儿配合度的提高,效果显著,值得使用。

  • 标签: 屈光不正 优化就诊流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青少年不正视废劳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涉及的患者例数为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安慰剂治疗,观察组采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检测数据差异较小,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检查结果明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极大,p<0.05,但是在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极小,p>0.05。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青少年不正性视疲劳的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情况,同时缓解视疲劳。

  • 标签: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 青少年 屈光不正视废劳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双眼调节等量同步训练在参差性弱视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参差弱视患者30例(51只患眼)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25只),观察组15例(26只),两组患者均接受规范不正矫正检查、配镜,并同时展开健眼的遮盖治疗,完成3D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综合疗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依据患者视力功能检查表现,增加双眼的视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视力进步时间(13.65±5.79)d,治愈时间(33.79±13.52)d明显短于对照组(32.97±12.85)d、(59.13±16.15)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眼调节等量同步训练应用于参差性弱视的治疗中确有较好效果,有助于提升患眼的治疗效率,缩短视力及患眼的恢复时间,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双眼调节 等量同步训练 屈光参差性弱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不正儿童睫状肌麻痹前后角膜地形图。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2017年3月收诊的90例(180眼)不正儿童为研究对象,在麻痹前后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比较麻痹前后的参数变化情况。结果远视儿童的要睫状肌在麻痹前后,其Kf(D)、Ks(D)、Ks-Kf(D)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儿童睫状肌麻痹后与麻痹前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儿童近视眼和远视眼在进行睫状肌麻痹后,其角膜散光和SRI、SAI没有明显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睫状体麻痹前后,角膜力、散光轴向、SRI、SAI无明显变化,所以在进行不正儿童的检查中,麻痹并不会影响其检查结果,麻醉前后都可以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

  • 标签: 屈光不正 睫状肌麻痹 角膜地形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状态弱视儿童治疗效果的差异性,并分析相关指标。方法选取状态弱视儿童4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为2013年1月10日-2016年5月30日,根据其疾病情况进行分组,即15例混合散光组、15例远视组、15例近视组,同时根据儿童的弱视程度进行分组,其中轻度弱视儿童24例,中度弱视儿童15例,重度弱视儿童6例。所有弱视儿童均接受相应的治疗,对其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远视组儿童的治疗疗效优于近视组和混合组,近视组儿童的治疗疗效优于混合组(P<0.05);轻度弱视儿童的治疗疗效优于中度弱视儿童和重度弱视儿童,中度弱视儿童的治疗疗效优于重度弱视儿童(P<0.05)。结论不同状态弱视儿童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远视性弱视儿童的治疗效果最好,轻度弱视儿童治疗难度小于中重度弱视儿童。

  • 标签: 屈光 弱视 儿童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不正性弱视行视知觉学习治疗对视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8年4月90例儿童不正性弱视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常规方法治疗,视知觉学习组则予以视知觉学习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视知觉学习组疗效、矫正视力水平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知觉学习治疗儿童不正性弱视的疗效确切。

  • 标签: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 视知觉学习治疗 视力 影响
  • 简介: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电子产品的广泛普及应用,用眼负荷增加,这导致了成年性近视眼的人数逐年增加。而我军招飞规定参加招飞选拔的人员均为正视眼。二者之间的矛盾极大地影响了我军对飞行员的选拔。有研究显示,在近10年间因眼科疾病停飞的飞行员中主要人群是中青年空军飞行员,不正是最主要的眼科停飞疾病,其中,低度数近视及近视散光比例最大[1]。

  • 标签: 屈光不正 角膜切削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矫治方式对近视眼单眼调节幅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60例我院在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治疗的近视眼患者,根据患者矫治方式不同分为角膜接触镜组,框架眼镜组,未矫正组,光手术组。再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视组。各组的患者均使用近点尺检测单眼调节幅度的情况。结果在近视眼的单眼调节幅度方面,框架眼镜组,角膜接触镜组,光手术组以及未矫正组,正视组之间比较差别较大(P<0.05)。其中,框架眼镜组,角膜接触镜组,光手术组,正视组的单眼调节幅度高于未矫正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光手术组与角膜接触镜组的单眼调节幅度与正视组相比,没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近视眼的单眼调节幅度受到矫治方式的影响,其中实行合适的矫治方式有利于维持正常的单眼调节幅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屈光矫治方式 近视眼 单眼调节幅度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