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乙醇对肝细胞脂肪酸氧化速度和细胞中脂肪含量的影响,研究乙醇对肝细胞的脂肪酸氧化速度的影响,同时检测乙醇对肝细胞脂肪酸β-氧化速度的影响

  • 标签: 乙醇小鼠 原代肝细胞 小鼠原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手术BCLCB期肝细胞的疗效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分析本院2008年至2011年共100例肝癌临床病例资料,对其外科治疗的复发率、生存率以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0例肝癌患者中,3年中的复发率为36%,总体生存率为97%。结论BCLCB期肝癌患者术后经多因素分析,AFP≥398ng/mL,肿瘤直径≥10cm,肿瘤包膜不完整是影响其手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BCLC 肝癌细胞 预后危险因素
  • 简介:肿瘤和炎症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直是长期争议的焦点。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多种肿瘤与慢性炎症相关,即慢性炎症增加了罹患肿瘤的风险并促进了肿瘤的进展。肝细胞癌是典型代表,机体在感染因素(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以及非感染因素(酒精、黄曲霉素的体内蓄积及代谢性疾病)的长期刺激下形成了一种慢性炎症状态,在这种背景下有利于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但是肝癌和慢性炎症之间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本文将从肿瘤炎症微环境、炎症相关信号通路以及临床上与预后相关的系统炎症指标等方面,就慢性炎症和肝细胞癌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肝细胞癌 慢性炎症 进展
  • 简介:摘要影像组学是对拥有高通量特征的医学图像进行定量化分析的医工交叉学科。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因其时间空间上的异质性,适用于影像组学分析。为了提高影像组学的可重复性和泛化能力,开展大型多中心研究成为近年来影像组学的热点方向。该综述主要总结了基于影像组学的肝细胞癌多中心研究最新进展。

  • 标签: 影像组学 肝细胞癌 多中心研究 术后预测 图像标准化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复发快,整体预后差。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腺外科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手术治疗的37例肝细胞癌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肝肿瘤大小、转移淋巴结数目及分布、手术治疗方式等对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结果表明肝细胞癌淋巴结转移患者整体预后差,单发淋巴结转移患者手术后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多发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易短期内复发、转移,术后生存时间短,靶向治疗可能是肿瘤复发后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子靶向药物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手段,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有效、安全地应用靶向药物,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根据相关临床研究及用药经验,历经多次讨论和修改,最终形成本共识。

  • 标签: 癌,肝细胞 靶向治疗 合理应用 安全管理 共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华支睾吸虫被认为是胆管细胞癌的一级致癌物,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其与肝细胞癌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综述了华支睾吸虫的发现和流行情况、历史研究、重点区域研究、动物模型及并发症,总结了华支睾吸虫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可能的分子机制,以期深入了解华支睾吸虫与肝细胞癌的相关性,为华支睾吸虫感染对肝细胞癌的影响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癌,肝细胞 华支睾吸虫 相关性 进展
  • 简介:摘要分子靶向药物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手段,近年来,肝癌分子靶向药物研究取得众多新进展。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有效、安全地应用靶向药物,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根据相关临床研究及用药经验,结合循证医学证据等级,历经多次讨论和修改,对肝细胞癌分子靶向药物临床应用(临床治疗推荐、使用方法等)中国专家共识进行了完善和更新。

  • 标签: 肝细胞癌 靶向治疗 合理应用 安全管理 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合并胆道癌栓患者的手术疗效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6例HCC合并胆道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6例均行手术治疗,患者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31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9%、45.5%和13.6%。单因素分析显示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饮酒史、AFP≥200 ng/ml、肿瘤切除联合胆管切开癌栓取出、肿瘤未分化/低分化、肿瘤直径≥50 mm、AJCC 8th Ⅲ/Ⅳ期、病灶数目≥2是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饮酒史、肿瘤未分化/低分化、肿瘤直径≥50 mm、AJCC 8th Ⅲ/Ⅳ期是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HCC合并胆道癌栓患者行积极的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生存预后。

  • 标签: 癌,肝细胞 胆道 癌栓
  • 作者: 李勋 李静 李莉 李为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武警广西总队医院外一科,南宁 530003,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4医院心内科,桂林 541002,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桂林 541002,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4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桂林 541002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早期诊断对患者有重要意义。液体活检通过分析循环肿瘤成分,如循环肿瘤DNA、循环肿瘤细胞细胞外囊泡来检测肿瘤情况,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肝癌早期诊断工具。液体活检样本获取方便,诊断肝细胞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好。本文就近年来液体活检在肝细胞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肝细胞癌早期诊断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癌,肝细胞 肿瘤细胞,循环 液体活检 循环肿瘤DNA 细胞外囊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荟萃分析系统评价微血管侵犯(MVI)对于微小肝细胞癌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系统性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22年1月。中文检索词为"肝癌"、"肝细胞癌"、"2 cm"、"微血管侵犯"、"预后"。英文检索词为"small"、"solitary small"、"up to 2 cm"、"< 2 cm"、"liver"、"hepatocellular carcinoma"、"microvascular invasion"。比较MVI(+)组和MVI(-)组微小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差异。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7篇文献纳入系统评价,总计1 319例患者。所有纳入文献改良后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分均≥7分。荟萃分析结果显示,MVI(+)组与MVI(-)组1年总生存期(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3.14,95%CI:0.92~10.72,P=0.068)。MVI(+)组患者5年OS短于MV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34,95%CI:1.62~3.36,P<0.001)。MVI(-)组1年和5年的无病生存期均优于MV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年:OR=3.09,95%CI:1.75~5.44,P<0.001;5年:OR=1.76,95%CI:1.24~2.51,P=0.002)。结论MVI(+)的微小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较差,与MVI(-)患者相比,其术后复发率高,远期生存率低。

  • 标签: 癌,肝细胞 肝切除术 预后 微血管侵犯
  • 简介:摘要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目前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然而,重复进行无效的TACE治疗可能会加重肝功能损伤而影响患者预后。“TACE抵抗(TACE failure/refractoriness)”这一概念,即是在此背景下为避免进行重复无效的TACE治疗而提出的。但已有的多个“TACE抵抗”定义彼此间尚存在分歧,且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中国HCC人群是否适用也有待商榷。由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Chinese College of Interventionalists,CCI)成立的“TACE抵抗”协作组结合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及国内专家意见,于2021年提出了符合中国临床实践的“TACE抵抗”CCI定义及专家共识,旨在使“TACE抵抗”概念更具科学性,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以进一步提高中国HCC患者TACE治疗的受益率。

  • 标签: 癌,肝细胞 栓塞,治疗性 抵抗
  • 简介:摘要昼夜节律主要受机体生物钟基因的调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在维持生物正常结构和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当昼夜节律受到干扰或失调时,就会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健康后果。除了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研究外,目前有研究发现生物钟基因介导的昼夜节律紊乱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中也起着关键地调节作用,是潜在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文对不同生物钟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靶向生物钟基因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以及尚存在的问题。

  • 标签: 生物钟 基因 昼夜节律 肝细胞癌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和验证用于预测晚期肝细胞癌总生存期和癌症特异性生存期的Nomogram模型。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SEER数据库中2010—2015年病理诊断为晚期肝细胞癌的患者,共2 382例,使用R语言函数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n=1 191)和内部验证组(n=1 191),并采用χ2检验验证两组间可比性。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的62例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作为外部验证组。基于建模组中的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6个月和12个月的总生存期和癌症特异性生存期的Nomogram预测模型。一致性指数(C-index)、校准图、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检测Nomogram模型的评估能力,并在内部验证组、外部验证组中进行验证。通过决策曲线分析(DCA)衡量模型的临床效用。结果基于COX回归分析构建Nomogram模型,纳入模型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组织学分级、T分期、N分期、M分期、肿瘤大小、骨转移、甲胎蛋白、原发部位手术、放疗和化疗。总生存期模型中,建模组、内部验证组和外部验证组的C-index分别为0.729(95%CI:0.711~0.747)、0.721(95%CI:0.705~0.737)和0.860(95%CI:0.831~0.889),癌症特异性生存期模型中分别为0.732(95%CI:0.714~0.750)、0.725(95%CI:0.707~0.743)和0.862(95%CI:0.829~0.895)。校准图、ROC曲线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Nomogram模型有良好的预测能力,DCA显示Nomogram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优于其他传统临床模型。结论构建了用于预测晚期肝细胞癌总生存期和癌症特异性生存期的Nomogram模型,并进行了验证。

  • 标签: 列线图 肝肿瘤 模型,统计学 肝细胞癌 总生存期
  • 简介:摘要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是影响肝细胞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患者预后及治疗密切相关。然而MVI只能通过病理学确诊,通过MRI检查精确预测MVI对选择治疗措施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及发展前景。目前已经提出了较多基于MRI检查的成像特征用于MVI的预测,包括肿瘤大小、数目、包膜不完整、边缘不光滑、动脉期瘤周强化、肝胆期瘤周低信号等。影像组学作为新兴的领域,可能是预测肝细胞癌患者MVI的准确而有效的工具,近年来也被研究者们用于探索与MVI之间的联系。本文就术前MRI检查及基于MRI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肝细胞癌MVI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扩散加权成像 预后
  • 简介:摘要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对象是生命活动的直接执行者——蛋白质,蛋白质在人体的发育生长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标志物类型,也是最直接的药物作用靶标。近年来,以色谱和质谱技术为核心的蛋白组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蛋白质组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快速发展,其在肝细胞癌临床队列样本研究中的应用,开启了“蛋白质组学驱动的精准医学”新时代。现对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研究凸现的新技术、新方向和在肝癌研究中的新发现做一综述,为临床医生了解蛋白质组学,并利用蛋白质组学助力疾病的诊断和个性化治疗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精准医学 肝细胞癌
  • 简介:摘要大型肝脏手术及肝移植手术时常伴随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HIRI),其与围手术期病死率、术后并发症等密切相关。既往研究均已证实预处理可通过调节体内肝细胞自噬水平来减轻HIRI。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通过调节肝细胞自噬水平减轻HIRI的预处理方式及其简要的生物学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上采用合理的预处理方式以减轻HIRI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肝 细胞自噬
  • 简介:肝移植(1ivertransplantation,LT)是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最有效措施,尽管经过严格的选择标准,但术后常常发生复发,影响着患者的长期存活。据报道,肝移植术后复发(recurrenceafterlivertransplantation)的发生率估计在6%-50%,并且在移植后的前两年中更常发生。本文就肝移植术后复发的多学科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癌 肝移植 术后复发 多学科治疗
  • 简介: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目前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其特点是肝脏内脂肪大量堆积(脂肪变性)。肝细胞因子指由肝脏分泌的具有自分泌、旁分泌或内分泌活性的蛋白质,主要功能为调节脂质和葡萄糖代谢。研究发现,在发生肝脏脂肪变性时,许多肝细胞因子的表达会发生变化,包括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性激素结合球蛋白、adropin、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胎球蛋白A、视黄醇结合蛋白4、hepassocin、硒蛋白P和白细胞衍生趋化因子2等,它们抑制或者促进NAFLD的形成,在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肝细胞因子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脂肪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