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是一种急骤发生的特殊类型内斜视,伴随复视。近年来,患病人数具有明显增高趋势。伴随着年龄和屈光状态的不同,儿童和成年人患病特征和自然病程在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分型、屈光状态、眼位、双眼视功能方面各具特点。然而,目前关于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重点探讨了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包括屈光不正、集合痉挛、眼外肌相关以及可能参与的视觉中枢机制,并建议与颅内和全身疾病无关的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按照发病的主导机制重新进行分类。

  • 标签: 急性病 内斜视 复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微小RNA-1(miR-1)和微小RNA-155(miR-155)的表达与ACI疾病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台州市立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ACI患者173例为研究组,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78例)、中度组(54例)、重度组(41例)三个亚组。同期选取体检健康者1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miR-1和miR-155表达水平。根据90 d内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与预后良好组。评估血清miR-1和miR-155表达对ACI预后的预测效能以及ACI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高血压史[56.65%(98/173)]、收缩压[(134.02±27.35)mmHg]、舒张压[(88.45±9.52)mmHg]、总胆固醇[(3.78±0.8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08±0.73)mmol/L]、血清miR-1(2.07±0.37)和miR-155(1.56±0.32)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9.44%(71/180)、(119.37±22.14)mmHg、(81.46±14.13)mmHg、(3.59±0.68)mmol/L、(1.74±0.69)mmol/L、(1.01±0.22)、(1.02±0.2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4±0.22)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1.31±0.26)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462,t=5.542、5.429、2.373、4.498、32.865、17.982、2.725,均P<0.05);随着疾病程的增加,ACI患者血清miR-1、miR-155表达水平逐渐升高(t=10.212、13.050、3.092、7.027、3.983、4.099,均P<0.05);预后不良组高血压史[64.47%(49/76)]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42.27%(41/97)](χ2=8.419,P<0.05),收缩压[(136.51±12.56)mmHg]、舒张压[(89.53±6.65)mmHg]、NIHSS评分[(7.26±0.58)分]、血清miR-1(1.32±0.15)、miR-155(1.21±0.12)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42.27%(41/97)、(132.19±9.32)mmHg、(86.34±5.62)mmHg、(6.44±0.62)分、(1.01±0.07)、(0.99±0.05)](t=2.597、3.418、8.880、10.695、4.633,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血清miR-1和miR-155表达预测ACI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4(95%CI:0.745~0.884)、0.839(95%CI:0.780~0.897),二者联合对预测ACI预后的AUC为0.944(95%CI:0.912~0.976);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入院NIHSS评分、miR-1与miR-155升高是ACI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miR-1和miR-155表达水平与ACI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可能是ACI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 标签: 脑梗死 卒中 核糖核酸酶类 基因表达 高血压 胆固醇 预后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发病年龄、脑白质微结构及抑郁症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脑白质微结构在发病年龄与抑郁症严重程度之间的作用。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设计。对镇江市精神卫生中心收集的60例抑郁症患者(早发性抑郁症组26例、晚发性抑郁症组34例)进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扫描,并应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方法(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进行分析。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抑郁症严重程度。采用两样本t检验和广义线性模型比较早发性抑郁症组和晚发性抑郁症组的白质微结构。发病年龄、差异性白质微结构、抑郁症严重程度三者的相互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差异性白质微结构在发病年龄与抑郁症严重程度潜在联系中的作用。结果早发性和晚发性抑郁症组的发病年龄与抑郁症严重程度均呈显著性正相关(r=0.512,P=0.007;r=0.435,P=0.010)。与早发性抑郁症组相比,晚发性抑郁症组左侧内囊、右侧矢状层(包括下额枕束和下纵束) FA值显著降低(P<0.05)。在控制协变量后,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在控制协变量后,抑郁症患者左侧内囊、右侧矢状层(包括下额枕束和下纵束)FA值分别与发病年龄、HAMD评分呈显著性负相关(r=-0.434,P=0.001;r=-0.594,P=0.001;r=-0.565,P=0.001;r=-0.370,P=0.004)。中介效应模型显示左侧内囊FA值在发病年龄和抑郁症严重程度之间存在显著性中介效应(ab path=0.155,SE=0.055,95% CI:0.059~0.276)。结论左侧内囊FA值介导了抑郁症患者发病年龄对抑郁症严重程度的影响。

  • 标签: 抑郁症 发病年龄 白质微结构 抑郁症严重程度 扩散张量成像
  • 简介:摘要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MTM)是高度近视最常见的黄斑病变,其进展缓慢,黄斑区视网膜劈裂、黄斑区视网膜脱离和黄斑裂孔是其主要表现。在各种牵引机制的综合作用下,MTM可能表现为解剖结构稳定、病情进展或自发好转。MTM自发好转可能性小且BCVA改善程度不一,而MTM的恶化风险随其程度发展而提高。临床上应注意患者的随访,适时手术治疗,以防病变进展至威胁患者视觉的严重阶段。

  • 标签: 近视 视网膜劈裂症 视网膜脱离 综述 自然病程
  • 简介:摘要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不同原因引起视网膜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导致的视网膜血循环障碍性疾病,其眼部并发症包括黄斑水肿、视网膜缺血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目前RVO的治疗手段和方法众多,部分医师对各种治疗方法的价值定位不明,甚至只是单纯针对黄斑水肿进行治疗。本文从RVO的病情评估出发,强调RVO的诊疗应建立在针对系统性病因和危险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综合策略,同时着眼于其三大眼部并发症制定治疗方案,并定期动态随访观察患眼缺血程度的变化,以完成全病程管理。(中华眼科杂志,2020,56:246-249)

  • 标签: 视网膜静脉闭塞 血管生成抑制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激光凝固术 糖皮质激素类 综合疗法
  • 简介:摘要CP作为一种进行性的慢性疑难疾病,病程总体上有疼痛先发,而后依次出现内外分泌功能障碍及多种并发症的特点。由于其病程复杂多样,诊治策略目前争议颇多,涉及多学科协作治疗(MDT)。MDT指能够独立为某一特定患者提供诊治意见的不同专业专家,在特定时间(线上或线下)共同讨论患者诊治方向,是目前复杂性疾病的有效诊治模式。CP的MDT一般从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开始,进而讨论内镜治疗、外科治疗或两者的联合治疗。本文拟对MDT在CP中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结合长海医院CP诊治的MDT经验,以期提升CP病程管理质量。

  • 标签: 慢性胰腺炎 多学科 诊治模式 临床病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腓骨头高度与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和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以2019年1至6月行标准全下肢负重位X线检查的无关节炎或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618例(618膝)为研究对象,男184例、女434例,年龄(61.12±10.98)岁。依据Kellgren-Lawrence分级标准评定膝关节是否有骨关节炎:0~Ⅰ级诊断为无骨关节炎,Ⅱ~Ⅳ级诊断为骨关节炎。于X线片上测量关节线会聚角(joint line convergence angle,JLCA)、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及髋-膝-踝角,评估膝关节内翻畸形程度。测量腓骨头上缘至外侧胫骨平台的距离,定义为腓骨头高度。以Kellgren-Lawrence分级将患者分为0~Ⅳ级共5组,比较组间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质指数、腓骨头高度、内翻畸形程度(JLCA、MPTA及髋-膝-踝角)的差异。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法分析腓骨头高度与Kellgren-Lawrence分级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腓骨头高度与JLCA、MPTA及髋-膝-踝角的相关性;进行因子分析降维提取JLCA、MPTA、髋-膝-踝角的主成分得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腓骨头高度与内翻畸形程度主成分得分的相关性。结果Kellgren-Lawrence分级0级68例、Ⅰ级66例、Ⅱ级97例、Ⅲ级98例、Ⅳ级289例,即无骨关节炎者134例,骨关节炎患者484例。随Kellgren-Lawrence分级升高,腓骨头高度和MPTA呈现减小趋势(F=129.076,24.875;P<0.001),而JLCA和髋-膝-踝角呈现增大趋势(F=414.346,105.996;P<0.001)。年龄、体质指数、腓骨头高度是Kellgren-Lawrence分级的影响因素,其OR(95%CI)分别为1.116(1.093,1.141)、1.363(1.060,1.754)、0.617(0.575,0.662)。腓骨头高度与JLCA、髋-膝-踝角均呈负相关(r=-0.641,-0.478;P<0.001),与MPTA呈正相关(r=0.320,P<0.001);年龄、腓骨头高度与内翻畸形程度主成分得分之间有相关性(β=0.274,-0.457;P<0.001)。结论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腓骨头高度小于非骨关节炎人群。除年龄、体质指数外,腓骨头高度是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病的危险因素;腓骨头高度越小,骨关节炎严重程度越重、内翻畸形程度越重。

  • 标签: 骨关节炎,膝 腓骨 膝内翻 数据相关性
  • 简介:摘要肝囊型棘球蚴病(HCE)是全世界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棘球蚴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因学、流行病学、免疫学、影像学和治疗方案等方面,而忽视其自然衰亡病程的系统研究。现代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普及使研究者能够获得HCE病程不同时期、不同影像学特征及不同病理学状态的临床资料。笔者基于CT检查影像学特征和临床实践,探讨HCE的自然衰亡病程,为其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囊型包虫病 自然病程 死亡 胆瘘 感染 破裂
  • 简介:摘要门静脉高压规范化诊疗应强调早筛早诊、三级预防、急诊救治等链条式全病程管理。针对临床实践中关键科学问题或热点难点问题开展高质量研究并转化应用,是实现门静脉高压患者个体化、精准化管理的有效手段。纷繁复杂的门静脉高压全病程管理需要依靠一个个终点明确、严格纳排、良好对照的临床研究,加之一个个有效转化、客观评价、良好推广的产品技术,才有可能不断优化现行诊疗实践——至繁归于至简。

  • 标签: 门静脉高压 全程管理 临床研究
  • 作者: 杨欣荣 孙惠川 谢青 张万广 荚卫东 赵明 赵海涛 刘秀峰 周乐杜 严盛 徐立 王楠娅 丁元 朱小东 周俭 樊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脏外科 肝癌研究所,上海 20003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上海 200025,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中心,武汉 43003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脏外科,合肥 23000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微创介入治疗科 华南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6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北京 100730,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肿瘤科,南京210002,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肝脏外科,长沙 410008,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杭州 310009,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脏外科,广州 510060,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
  • 简介:摘要甲磺酸仑伐替尼是一种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4、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以及转染重排基因等靶点的口服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该药于2018年9月4日经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截至2023年2月,仑伐替尼已在我国上市4年余,积累了一系列临床研究证据。为了临床上更加合理、有效使用仑伐替尼,国内相关领域的多学科专家学者,采用德尔菲法,根据仑伐替尼上市前后的临床实践,参考其他抗血管生成抑制剂的使用经验,经过多次共同讨论,反复修改,最终形成《仑伐替尼肝癌全病程应用中国专家指导意见》,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 标签: 肝肿瘤 仑伐替尼 肝细胞癌 系统治疗 全程管理 合理应用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病程甲状腺相关眼病(TAO)视盘及黄斑区血管密度特征及其与视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6至9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的36例TAO患者及同期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2名。其中TAO临床活动性评分≥3分的12例患者为TAO活动期组,患有甲状腺相关眼病视神经病变(DON)且病程≤6个月的12例患者为DON急性期组,患有DON且病程>6个月的12例患者为DON慢性期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研究均取右眼数据进行分析。每组男性、女性均为6人。所有受试者行最佳矫正视力及视野检查,最佳矫正视力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进行分析;采用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采用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测量视盘及黄斑区血管密度。分析各组间视盘及黄斑区血管密度的差异及其与不同因素的相关性。统计学方法主要采用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及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4个组受检者年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DON急性期组最佳矫正视力为0.1(0.0,0.2),较对照组0.0(0.0,0.0)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14.000,P<0.05)。DON急性期组及DON慢性期组整体视盘全层血管密度(54.70%±2.31%、54.31%±3.65%)均低于对照组(57.54%±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4,2.636;均P<0.05)。TAO活动期组、DON急性期组和DON慢性期组黄斑区整体浅层血管密度(46.07%±3.06%、42.26%±5.05%、45.63%±3.87%)均低于对照组(49.34%±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4,4.147,2.603;均P<0.05)。4个组间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及黄斑区深层血管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AO活动期组视盘及黄斑区血管密度与视野平均缺损值、RNFL及GCC厚度均无相关性(均P>0.05)。DON急性期组整体视盘全层血管密度与视野平均缺损值呈负相关(r=-0.591,P<0.05),与RNFL、GCC厚度呈正相关(r=0.595,0.693;均P<0.05);DON慢性期组整体视盘毛细血管密度与视野平均缺损值呈负相关(r=-0.673,P<0.05),黄斑区整体浅层血管密度与RNFL、GCC厚度呈正相关(r=0.732,0.712;均P<0.01)。结论TAO活动期仅黄斑区浅层血液供应减少。DON急、慢性期黄斑区浅层和视盘的血液供应均减少,且血管密度越小,RNFL及GCC厚度越薄,视野缺损越严重。(中华眼科杂志,2020,56:824-831)

  • 标签: Graves眼病 视神经疾病 视盘 黄斑 局部血流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occupational medicamentosa-like dermatitis due to trichloroethylene,OMDT)的病程分期,了解该病的病程特点,为临床诊治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6月,采用连续抽样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且病程记录完整的35名OMDT患者资料,分析其从入院至2019年5月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资料,选择连续监测指标进行分析,包括临床表现指标、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等肝功能指标、血清乳酸脱氢酶活力等心肌酶指标。根据指标标准化值对研究对象以周为单位的病程时间点进行聚类分析,结合指标变化趋势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病程分期;比较各指标在不同病程分期中的阳性率或平均水平,分析患者体质特征、疾病特点和治疗措施与各病程分期时长的相关性。结果OMDT患者一般病程可分为急性期(3.0±1.5)周和慢性期(11.0±4.4)周,慢性期又分慢性前期[平均(5.0±3.0)周]和慢性后期[(6.5±3.7)周]。与慢性期患者比较,急性期患者临床表现指标、白细胞分类计数(除嗜酸性粒细胞数)、肝功能指标(除总蛋白和白蛋白浓度)、心肌酶指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蛋白、白蛋白浓度降低(P<0.05)。与慢性后期患者比较,慢性前期患者临床表现指标(除发热)、白细胞分类计数(除淋巴细胞数)、肝功能指标(除总蛋白和白蛋白浓度)、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蛋白、白蛋白浓度、肌酸激酶活性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期时长与开始使用激素时长呈正相关(rspearman=0.62,Padjust<0.01),慢性前期时长(rspearman=0.96,Padjust<0.01)、慢性后期时长(rspearman=0.91,Padjust<0.01)均与期内使用激素时长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综合多项客观指标确定了OMDT患者的一般病程分期,并分析了各期主要指标变化特点和病期时长的可能相关因素。

  • 标签: 三氯乙烯 病程 病期 聚类分析
  • 简介:摘要圆锥角膜是以角膜扩张、中央区角膜基质变薄、呈锥样突起为特征的疾病,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现有对遗传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连锁分析、候选基因分析及线粒体基因组等,酶学研究主要是对裂解酶及抑制成分。此外,细胞凋亡、炎性反应及慢性角膜损伤(揉眼、角膜接触镜的配戴、紫外线)等也与圆锥角膜的发病有关。(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04-309)

  • 标签: 圆锥角膜 遗传学 酶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病程多学科营养管理对食管癌放疗患者骨骼肌指数丢失值及放疗进程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3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接受放疗治疗的102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均实施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病程多学科营养管理进行干预。入院及随访至放疗6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体重、BMI、骨骼肌指数值(SMI)、肌肉放射衰减(MRA)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延迟时间差异性。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食管癌放疗患者不同时间体重、BMI、SMI、MRA以及放疗延迟时间存在组间、时间以及时间与组间的交互效应(P<0.05)。结论全病程多学科营养管理可提高患者营养水平,延缓体重及BMI降低速度,减少SMI丢失,保证放疗的顺利进行。

  • 标签: 食管肿瘤 全病程多学科营养管理 放疗 骨骼肌指数丢失值 放疗进程
  • 简介:摘要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SDB)是睡眠过程中出现上呼吸道功能异常的综合征,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原发性打鼾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于中重度OSAS,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而原发性打鼾及轻度OSAS的治疗指征存在争议,转归尚不明确,对其进行保守治疗是否合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了解自然病程及加速疾病进展的因素将会为以后的治疗提供一个更科学的方法,为轻度SDB患儿是否需要早期干预提供指导意见。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 自然病程 风险因素 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
  • 简介:摘要门静脉血栓形成(PVT)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但其自然病程和治疗管理尚未得到国际指南和会议共识的明确建议。既往研究表明PVT可自发再通,而抗凝治疗明显有利于PVT的再通。由于肝硬化患者本身存在凝血功能受损和门静脉高压带来的出血风险,目前对于肝硬化患者PVT的抗凝治疗存在争议。然而,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抗凝治疗对肝硬化伴PVT患者是安全的,且有利于血栓再通。现基于肝硬化患者PVT的自然病程和抗凝与止血平衡,对肝硬化伴PVT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再通 抗凝治疗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早期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输注与重症脓毒症患儿器官功能障碍持续时间相关这一假设。设计单中心前瞻性观察研究的二次分析。采用多变量负二项回归分析确定脓毒症发病48 h内红细胞输注与发病14 d内器官功能障碍(organ dysfunction,OD)或多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MODS)天数之间的关系。场所一家四级儿童医院的PICU。对象纳入符合共识标准的18岁以下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儿。排除脓毒症发病前输注红细胞的患者和脓毒症发病48 h内接受体外膜氧合支持的患者。方法和主要结果纳入94例患者,中位年龄6(0,13)岁,61%为男性;78%有脓毒性休克,41例(44%)在脓毒症发病后48h内输注红细胞(早期输注红细胞)。多变量分析显示早期输注红细胞与OD天数增加44%独立相关(校正相对风险ARR 1.44,1.04~2,P=0.03),尽管风险因疾病严重度(交互P=0.004)和休克严重度[血管活性变力评分(vasoactive inotrope score,VIS)交互P=0.04,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交互P=0.03]而不同。MODS天数相对风险随休克严重度变化(VIS交互P=0.008,SI交互P=0.01)。休克严重程度最低的儿童早期输注红细胞相关风险最高。结论与之前研究一致,早期输注红细胞与器官功能障碍持续时间延长独立相关。本研究是首批根据临床可用的休克严重度评估方法记录不同输血相关风险的研究之一,表明在休克较轻的儿童中输血相关风险更大。更大规模的验证这些相互作用的多中心研究对于设计目前急需的重症脓毒症患儿红细胞输注试验是必要的。

  • 标签: 儿科 多器官衰竭 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免疫系统 红细胞输注
  • 简介:摘要多数遗传性视网膜疾病(IRDs)可造成永久性视功能严重损害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2017年全球首个IRDs的基因治疗药物Luxturna获得美国FDA批准,为该类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IRDs发病早、患者数量相对少,以往对自然病程的认识有限。IRDs的基因治疗研究必须基于对疾病发病机制、自然病程的深入认识,对基因疗法实施最佳"治疗窗"的选择是治疗成功的前提。目前,用于基因治疗的主要基因传递载体为重组病毒载体,其组织免疫原性、成瘤性及其与宿主细胞整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决定了治疗的结局,故亟待建立IRDs基因疗法的临床评价技术。眼科疾病的基因疗法还涉及法律法规、伦理道德、产品流程、人种和地域环境、疾病进展过程、基因突变种类、患者获益和风险比等多种因素的考量。因此,充分考虑IRDs人群的需求,尤其是儿童患者的特殊性,积极开展我国IRDs的自然病程研究,对于科学、规范地开展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有效确立基因治疗临床研究的终点结局指标、遵循国际规范的伦理准则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基因疗法 遗传性视网膜疾病 自然病程 病毒载体 伦理
  • 简介:摘要门静脉高压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常见并发症,是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门静脉高压可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腹水、自发性腹膜炎、肾功能不全、脾功能亢进、肝肺综合征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的出现;肝静脉压力梯度是间接反映门静脉压力的临床最佳指标,是目前诊断临床显著性门静脉高压的金标准,并且肝静脉压力梯度在预测肝硬化程度、门静脉高压静脉曲张出血风险及结局、腹水的产生、降低门静脉高压药物以及抗病毒药物疗效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基于门静脉压力梯度的个体化治疗在门静脉高压患者的全程管理中具有重要理论和临床意义,为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 标签: 门静脉高压 肝静脉压力梯度 全病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病程进行分类,为临床早期诊断AD提供辅助工具。材料与方法将AD病程分为正常认知者、早期轻度认知障碍、晚期轻度认知障碍和AD 4组,收集这些研究对象的结构磁共振成像(structur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MRI)数据,在此基础上加入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然后分别基于两个数据集用L1正则化支持向量机(L1 regularized support vector machine,L1-SVM)算法进行特征选择得到对分类组贡献最大的特征,将提取到的特征子集放入误差逆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分类,并且与逻辑回归、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3种机器学习模型作对比。用十折交叉验证法比较4种模型的准确率并给出最优组合模型的特异度、敏感度和AUC值。结果加入3项人口统计学指标和MMSE评分的特征集优于仅具有sMRI的特征集,此外,BP神经网络算法与L1-SVM特征选择算法结合的分类准确率优于其他机器学习模型,尤其是在从正常认知功能向AD转化的过程中,BP神经网络的准确率高达98.90%,敏感度98.75%,AUC值1.00。不同分类组之间略有差异。结论L1-SVM和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可以用于AD早期诊断,并且AD进展转化的每一阶段的相关特征数据为临床基础研究和病理变化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机器学习 结构磁共振成像 阿尔茨海默病 L1正则化 逆传播 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