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肉组织中mir-93的表达变化及化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10例正常骨组织及13例人骨肉组织标本,用原位杂交和Real-timePCR方法检测标本中miR-93的表达情况。结果原位杂交结果显示A组(新辅助化疗前骨肉活检组织)mir-93的表达高于B组(新辅助化疗后骨肉手术切除组织),P<0.05;A组mir-93的表达高于C组(正常骨组织),P<0.05。Real-timePCR显示A组mir-93表达高于B组,P<0.01;A组mir-93表达高于C组,P<0.01;B组mir-93表达高于C组,P<0.01。结论发现骨肉组织中mir-93呈高表达,化疗后其表达降低,初步说明mir-93可以作为一个辅助诊断骨肉和监测骨肉化疗效果的新指标。

  • 标签: miRNA miR-93 骨肉瘤
  • 简介:骨肉(osteosarcoma,OS)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约占全部骨肿瘤的15%,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1]。OS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高位截肢治疗,随着影像学、辅助化疗、外科技术及生物力学工程学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OS的治疗由单纯高位截肢术发展为以保肢手术、新辅助化疗相结合的综合保肢治疗,OS患者的截肢率显著降低、5年生存率较过往有所提高,然而,

  • 标签: 骨肉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药物耐受性 综述
  • 简介:摘要总结了50例骨肉患者进行甲氨喋呤、顺铂、多柔比星(ADM)/吡喃阿霉素及异环磷酰胺大剂量联合化疗的新辅助化疗护理,经过化疗前、化疗时的对症护理,患者的预后得到显著改善。

  • 标签: 骨肉瘤 化疗 生存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截肢术加化疗对骨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为了促进当前进行截肢术加化疗治疗的骨肉患者护理水平的提升,研究就综合护理干预的具体应用效果展开深入的探讨,将本院40例骨肉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并在分组后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护理后得到的不同护理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肉患者治疗期间,采用截肢术加化疗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截肢术 化疗 骨肉瘤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骨肉诊断的过程中,分别使用X线平片、CT、MRI对于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60例骨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采用X线诊断的归为X线组,采用CT检查的归为CT组,采用MRI检查的归为MRI组;每组中各包含20例患者,通过不同的检查后,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判断其诊断价值。结果X线检查和CT检查准确率进行比较发现,组间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MRI检查的准确率和CT检查以及X线检查比较,组间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是MRI检查的准确率均高于CT检查和X线检查。结论X线平片、CT、MRI检查对于患者均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同时可以应用到临床中对于患者的病情引导治疗,我们也可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检查方式对患者进行判断,以期帮助患者更加准确的介入治疗,从而使得患者获得更为准确的治疗。

  • 标签: 骨肉瘤 X线平片 CT MRI 诊断
  • 简介:骨肉细胞氧化苦参碱凋亡,5.32mmoL/L的氧化苦参碱对OS732骨肉细胞相对抑制率分别为16.4%,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作用于培养的OS732骨肉细胞

  • 标签: 凋亡实验 实验研究 氧化苦参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自体骨灭活后回植重建踝关节治疗胫骨远端骨肉的可行性及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6例胫骨远端骨肉患者资料,男4例,女2例;年龄(16.8±4.4)岁(范围10~22岁)。6例均经穿刺活检确诊为骨肉,EnneckingⅡa期4例,Ⅱb期2例;术前接受4个疗程新辅助化疗。行瘤段切除,肿瘤骨灭活后回植内固定重建术,术中瘤段被完整切除,将骨段巴氏消毒法进行灭活,即65 ℃下质量浓度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中浸泡45 min;取出后在瘤段骨缺损处填充骨水泥,并安置钢板螺钉和锚钉等内固定材料;最后回植灭活骨内固定复合体(auto-graft-fixation composite,AFC),重建软组织。术后石膏固定3月后接受康复治疗;术后2周开始继续接受化疗。术后3、6、12个月随访摄胫骨下段正侧位X线片,评估骨愈合率和骨愈合时间;评价瘤段截骨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世界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评分(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 Ankle Society,AOFAS)评估踝关节功能;同时统计肿瘤学结果。结果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5)个月(范围12~28个月),无一例发生深部感染、内固定机械性失败或肿瘤局部复发等并发症。至末次随访,6例的MSTS评分为(26.7±2.6)分;AOFAS为(82.3±8.5)分;VAS评分为(2.7±1.3)分。3例在术后发生伤口皮肤局部溃疡,换药后愈合;5例在随访期间可观察到形成骨痂愈合。所有病例均对治疗结果满意。结论采用肿瘤骨灭活回植内固定重建踝关节后不但能根治肿瘤,而且具有满意的肢体功能,是较理想的保肢重建策略。

  • 标签: 骨肉瘤 胫骨远端 骨重建 内固定器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肾间叶性软骨肉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本文报道1例,患者因体检发现左肾肿瘤7d入院,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经病理和基因检测诊断为左肾间叶性软骨肉。术后6个月复查,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和转移。

  • 标签: 肾肿瘤 间叶性软骨肉瘤 机器人手术 肾部分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骨外黏液样软骨肉(EMC)是一种罕见的分化不确定的恶性间叶性肿瘤,分子遗传学上以NR4A3基因重排为特征。组织学特点为多小叶结构、丰富的黏液样基质和条索状或簇状稀疏分布的肿瘤细胞,少数病例出现富于细胞型的高级别组织学特征。富于细胞型的骨外黏液样软骨肉其形态和免疫表型与小圆细胞肉瘤均有重叠,且在穿刺标本中观察到的组织形态局限,使得鉴别诊断颇具挑战性,此时分子检测则尤为重要。本文报道1例NR4A3及EWSR1基因重排阳性的富于细胞型骨外黏液样软骨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骨肉的诊断中X线检查、CT及磁共振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在我院选取20例经穿刺及手术病理所证实的骨肉患者,记录并分析所有患者所做X线检查、CT及磁共振成像的影像学表现。结果20例骨肉患者行X线的影像学表现情况为16例被确诊,确诊率80.0%,4例为漏诊及误诊,漏诊及误诊率20.0%;20例患者CT检查骨质破坏区的旁软组织出现肿块影的患者为15例,可见明显肿瘤骨的形成为11例,肿块和周围肌肉的分界不清患者为10例。可见骨膜三角的为4例,骨膜三角检出率20.0%;20例患者的磁共振成像检查都表现出肿瘤组织取代了骨髓腔内的正常骨髓高信号,中央出现坏死囊变的患者为5例,可见骨膜反应的患者为7例,可见骨膜三角的为6例。肿瘤侵犯的骨髓、关节软骨、骺板、周围肌肉、肌间脂肪的范围均显著大于CT与X线检查显示范围的为9例。结论X线检查为首选的对骨肉进行诊断的方法,其具有简便易行、空间的分辨率较高等优点;显示结构较复杂的且有较多重叠部位的骨肉利用CT进行诊断优势较明显;磁共振成像可以较准确的判断肿瘤范围,详尽提供给临床治疗的方案与预后判断的准确依据,综合上述,在骨肉的诊断中利用X线检查、CT及磁共振成像结合诊断,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骨肉瘤 X线 CT 磁共振成像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肉不同分型X线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011年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肉的X片。结果40例骨肉,单发38例,常规型骨肉32例(80.0%)有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肿瘤骨及软组织肿块;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2例(5.0%)主要为膨胀性溶骨破坏,较少有瘤骨及软组织肿块;小细胞型骨肉1例(2.5%)主要为溶骨性骨破坏。皮质旁骨肉3例(7.5%)肿瘤骨明显,骨破坏轻微;多发2例(5%)原发多源性骨肉多有成骨表现,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少见。结论绝大多数骨肉依据X线检查可做出正确诊断,本文旨在总结原发性骨肉X线表现,加深对骨肉分型及特征性表现的认识。

  • 标签: 病理 骨肉瘤分型 X线征象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截肢术加化疗治疗骨肉的护理效果的研究分析。方法选取于2013年2月-2016年8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21例骨肉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行传统截肢术,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跟踪随访6个月~3年,平均(16.3±5.20)个月,不足12个月1例,患者在手术以后第3年死亡11例,其余9例患者没有出现转移灶存活。结论对骨肉患者采取截肢术联合化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生存质量进一步提高。

  • 标签: 截肢术 化疗 骨肉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外黏液样软骨肉(EMC)的临床特征、病理形态特点、免疫组化表达、分子遗传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例骨外黏液样软骨肉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表型,随访并文献复习。结果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8岁及58岁,肿瘤分别位于左腹股沟区及踝部。镜下:例1,细胞异型性小,核圆形、卵圆形或短梭形,核仁不明显、未见核分裂像,胞浆丰富、嗜酸性。排列成条索状、网格状,较稀疏,基质淡蓝黏液样,散在分布少量薄壁小血管。例2,踝部复发灶除上述特点外,细胞异型性较明显,稍密集,可见核仁,核分裂<1个/10HPF,胞浆嗜酸、部分空泡状,部分有假腺泡状结构;大腿转移灶呈富细胞型,核圆形或卵圆,空泡状,核仁明显,核分裂易见,热点区域>10个/10HPF,胞浆较少,界限不清,缺乏黏液样基质。免疫组化阳性表达:例1,Vimentin+,NSE部分+,S-100部分+,ki67<1%。例2,踝部复发灶Vimentin+,NSE部分+,ki67(5%);大腿转移灶Vimentin+,NSE部分+,Syn部分+,ki67(30%)。例1随访32个月复发,例2随访25个月后死亡。结论骨外黏液样软骨肉是罕见间叶源性肿瘤,好发于中年人,男性多见,常见部位大腿、下肢及躯干。确诊主要靠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必要时辅于分子病理检测。临床预后较好,易复发和转移。

  • 标签: 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 临床病理学特征 免疫组化 分子遗传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肉患者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骨肉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顺铂治疗(PDD),观察组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MTX)联合顺铂(PDD)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2.5%,观察组有效率为90.0%,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1~3年生存率比较,1年生存率比较无差异,2~3年生存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骨肉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顺铂治疗效果良好,提高远期疗效效果。

  • 标签: 骨肉瘤 甲氨蝶呤 顺铂 联合化疗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全程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在治疗骨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84例骨肉患者,将患者简单随机化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n=42)。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全程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2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情况、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90%,低于对照组的42.86%(P<0.05);干预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康复护理在骨肉患者治疗中取得良好临床疗效,能够减轻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中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骨肉瘤 康复护理 术后并发症 不良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设计并合成抗人骨肉Periostin基因的siRNA分子,观察基因沉默效应。方法根据GenBank上获取的PeriostinmRNA序列合成4条siRNA分子,用脂质体介导转染体外培养的肉瘤细胞MG-63细胞,培养48h,采用ELISA评估、RT-PCR检测和Westernblot检测分析基因沉默效果。结果不同实验组之间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52,P〈0.01),与对照组相比,4条PeriostinsiRNA均下调Periostin蛋白表达的水平,其中以PeriostinsiRNA3效果最好,抑制率分别为58.06%、61.78,75.33%和51.67%。结论靶向PeriostinsiRNA均有效抑制Periostin蛋白的表达水平。

  • 标签: 小干扰RNA 骨膜蛋白 骨肉瘤 构建
  • 简介:骨肉是骨科临床最常见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骨肿瘤,好发于青少年。常伴随截肢、肺转移、死亡等后果,其单纯手术治愈率仅15%~20%[1]。随着新辅助化疗的发展,骨肉患者5年生存率已提高至70%左右[2]。凋亡异常以及耐药性的产生(尤其是多重耐药性)导致肿瘤迅速进展是骨肉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3-4]。调控细胞凋亡异常,降低骨肉的耐药性,从而提高骨肉治疗效果,是降低骨肉死亡率,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的重要途径。笔者对近年来有关骨肉凋亡以及耐药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试图为探索骨肉凋亡、耐药的发生机理提供新思路。

  • 标签: 骨肉瘤 细胞凋亡 抗药性 肿瘤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