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骨肉术后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将122例骨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直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3.2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综合护理 骨肉瘤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软骨肉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例软骨肉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软骨肉MRI增强的影像学特点。结果22例患者均伴有软组织肿块,其中来源肋骨11例,肩胛骨6例,骨盆5例,MRI表现软组织肿块呈分叶状,等或长T1、长T2信号,T2WI高信号内见低信号间隔,增强扫描小叶间隔呈环状、弧状或不规则强化,小叶则无强化。结论MRI增强扫描能够清晰地显示软骨肉尤其软骨小叶间隔的信号特点,对临床诊断与鉴别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软骨肉瘤 小叶间隔 增强扫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肉微环境中的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对骨肉SOSP-960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原代培养获得骨肉来源的CAF及癌旁组织正常成纤维细胞(NF),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AF和NF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的表达。收集CAF、NF的培养液,制备为相应条件培养液。将SOSP-9607细胞分为对照组、NF处理组、CAF处理组,分别应用新制备的未经处理的培养液及CAF、NF条件培养液处理。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SOSP-9607细胞各处理组细胞增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SOSP-9607细胞组cyclin D1表达水平。结果CAF中α-SMA和FAP阳性率分别为(86±5)%和(74±8)%,NF中分别为(15±3)%和(10±1)%,CAF与NF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83,P<0.05;t=14.30,P<0.01)。MTT法检测显示,CAF处理组SOSP-9607细胞培养24 h后能够促进细胞增殖;96 h后490 nm处吸光度值达到1.83±0.26,NF处理组为1.40±0.17,对照组为1.35±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9,P<0.05)。CAF处理组SOSP-9607细胞培养48 h后,cyclin D1 mRNA相对表达量上升至1.57±0.13,NF处理组为1.05±0.15,对照组为1,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09,P<0.05),同时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增强。结论CAF能够促进骨肉SOSP-9607细胞增殖,并促进cyclin D1基因的表达。

  • 标签: 骨肉瘤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蛋白D
  • 简介:摘要:目的 采用综合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骨肉患者预后预测模型。 方法 从国际公开的数据库收集骨肉转录组原始数据。采用 R语言分析基因表达量与预后关系。筛选预后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构建风险模型。结果 筛选 9个基因预测模型。结论 构建的预后风险预测模型可预测骨肉患者预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肺原发性骨肉1例。患者男,77岁,CT表现为左肺下叶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密度不均,内见多发囊状低密度影及点片状致密影,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未见强化。病理诊断:肺原发性骨肉

  • 标签: 骨肉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腔鼻窦软骨肉的治疗方法、病理亚型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1994年1月至2018年5月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诊治的鼻腔鼻窦软骨肉患者47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8例,年龄7个月至71岁,中位年龄38岁。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肿瘤侵犯部位、治疗方法、病理亚型、复发及预后情况进行收集和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疾病特异性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 Rank分析预后相关因素,采用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除1例患者行肿瘤活检术后放弃治疗,其他46例患者均接受了根治性的手术切除,包括31例鼻内镜切除术和15例鼻外入路切除术。根据术后病理结果,39例诊断为常规髓内软骨肉(其中Ⅰ级24例,Ⅱ级15例),6例诊断为间叶性软骨肉,2例诊断为黏液软骨肉。在术后平均56.1个月(17~156个月)的随访时间中,5例患者失访(包含活检术后放弃治疗的1例患者),23例患者出现复发(54.8%,23/42),复发患者中9例行二次手术;5例死亡,37例生存,其中无瘤生存者25例。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4.7%和34.3%。肿瘤侵犯颅底是影响患者无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95%可信区间1.089~5.825,P=0.031)。结论根治性手术切除是鼻腔鼻窦软骨肉的首要治疗方式。其病理亚型最常见为常规髓内软骨肉。鼻腔鼻窦软骨肉具有较高的局部复发率,完全切除病变后长期预后良好,无法控制的局部疾病并侵犯相邻的关键结构是导致患者死亡最重要的原因。

  • 标签: 鼻腔 鼻窦 软骨肉瘤 复发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FOXD2-AS1在骨肉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36例骨肉组织与癌旁组织中FOXD2-AS1的表达量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检测FOXD2-AS1在骨肉细胞株(MG63,Saos-2,U2-OS,143B)和人成骨细胞株(hFOB1.19)的表达,并选取两种高表达的细胞株敲降其表达,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碘化丙锭(PI)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检测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并通过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RNA-IP)、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ChIP检测FOXD2-AS1对EZH2和p21的影响。结果FOXD2-AS1在骨肉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t=17.900,P<0.01);并且在体积大、TNM分期高的骨肉组织中表达量更显著(χ2=4.208、9.257,P<0.01)。FOXD2-AS1在骨肉细胞株中的表达量均高于人成骨细胞株(t=14.540、9.970、5.890,P<0.01),尤其是在MG63和Saos-2细胞株中,敲降FOXD2-AS1的表达能够抑制增殖(P<0.05)、促进凋亡(P<0.01)和抑制侵袭和迁移(P<0.01)。RNA-IP、Western blot和ChIP结果显示FOXD2-AS1与EZH2互作,敲降FOXD2-AS1降低了EZH2和H3K27me3与p21启动子区的分子结合。结论FOXD2-AS1能够提示临床预后不良,促进骨肉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与EZH2互作,从而抑制p21的表达实现的。

  • 标签: 骨肉瘤 长链非编码RNA 组蛋白修饰 FOXD2-AS1 EZH2 p21
  • 简介:摘要间叶软骨肉是一种较少见的恶性肿瘤。现报道1例上颌骨间叶软骨肉患者的诊疗过程,并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该例患者女,31岁。反复血压升高、下肢麻木乏力3年,外院CT血管造影提示腹主动脉肿物。多次行腹主动脉内肿瘤切除术,术后多次复发。北京协和医院会诊切除肿物,大部分由轻度异型性的软骨细胞及蓝灰色软骨基质构成,局部可见高度异型的肉瘤成分,二者界限清晰。诊断符合高分化软骨肉,部分可见去分化成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藻糖A对骨肉细胞增殖转移能力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骨肉细胞(上海传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分别分为4组。空白组细胞不使用药物干预,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分别采用含0.25、0.50、1.00 μmol/L海藻糖A的培养基培养干预不同时间,检测细胞增殖、转移以及相关蛋白表达。然后分别在4组细胞中5.00 μmol/L转化生子因子-β(TGF-β)培养24 h再次检测细胞存活率、转移以及相关蛋白表达。采用方差检验及t检验。结果空白组细胞增殖抑制率(0%)、转移抑制率(0%)显著低于药物干预组[(62.45±23.54)%、(84.15±20.10)%,t=14.111、7.95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钙黏蛋白(N-cadherin)、编码锌指蛋白转录因子(Snail)、锌指转录因子(Slug)、波形蛋白(Vimentin)(100%、100%、100%、100%)表达量显著高于治疗组[低剂量组:(72.56±12.25)%、(65.34±10.56)%、(70.41±16.96)%、(71.45±18.96)%;中剂量组:(62.36±10.58)%、(53.47±9.85)%、(51.89±18.47)%、(42.47±9.56)%;高剂量组:(21.17±8.56)%、(19.19±5.56)%、(17.49±6.25)%、(10.77±3.25)%,t=8.246、9.163、8.035、7.44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干预组细胞随着药物浓度升高存活率(15.25%、28.22%、39.45%)、转移抑制率显著升高(10.36%、18.45%、45.25%,t=8.644、8.60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cadherin、Snail、Slug、Vimentin表达量显著下降。各组细胞在接受TGF-β干预后增殖抑制率和转移抑制率均显著下降,上述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结论海藻糖A可以有效抑制骨肉细胞增殖转移,其作用与抑制TGF-β/Smad2/3信号通路相关。

  • 标签: 骨肉瘤 海藻糖A 转化生子因子-β Sma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外黏液样软骨肉(EMC)的临床特征、病理形态特点、免疫组化表达、分子遗传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例骨外黏液样软骨肉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表型,随访并文献复习。结果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8岁及58岁,肿瘤分别位于左腹股沟区及踝部。镜下:例1,细胞异型性小,核圆形、卵圆形或短梭形,核仁不明显、未见核分裂像,胞浆丰富、嗜酸性。排列成条索状、网格状,较稀疏,基质淡蓝黏液样,散在分布少量薄壁小血管。例2,踝部复发灶除上述特点外,细胞异型性较明显,稍密集,可见核仁,核分裂<1个/10HPF,胞浆嗜酸、部分空泡状,部分有假腺泡状结构;大腿转移灶呈富细胞型,核圆形或卵圆,空泡状,核仁明显,核分裂易见,热点区域>10个/10HPF,胞浆较少,界限不清,缺乏黏液样基质。免疫组化阳性表达:例1,Vimentin+,NSE部分+,S-100部分+,ki67<1%。例2,踝部复发灶Vimentin+,NSE部分+,ki67(5%);大腿转移灶Vimentin+,NSE部分+,Syn部分+,ki67(30%)。例1随访32个月复发,例2随访25个月后死亡。结论骨外黏液样软骨肉是罕见间叶源性肿瘤,好发于中年人,男性多见,常见部位大腿、下肢及躯干。确诊主要靠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必要时辅于分子病理检测。临床预后较好,易复发和转移。

  • 标签: 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 临床病理学特征 免疫组化 分子遗传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透明细胞软骨肉(clear cell chondrosarcoma,CCCS)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组织学特征、诊断陷阱、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23例收治并手术治疗的透明细胞软骨肉患者资料,其中男21例,女2例;年龄(45.78±16.19)岁(范围:27~72岁)。21~40岁8例(35%),41~60岁10例(43%),61~80岁者5例(23%)。发病部位股骨8例,骨盆7例,胸腰椎4例,骶骨3例,胫骨1例。术前穿刺及术后大体标本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5%硝酸脱钙处理,石蜡包埋,行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法),收集术前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术后显微镜下病理组织学表现及免疫表型,归纳总结透明细胞软骨肉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形态学特点。结果23例透明细胞软骨肉中影像学均显示骨质破坏,部分病例为境界相对清楚的溶骨性破坏,部分病例有硬化缘。7例术前有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肿瘤组织大体灰白灰红色,部分病例可见瓷白色软骨样区域。镜下肿瘤细胞圆形、多角形,部分胞浆透亮,境界清楚,部分胞浆嗜酸性,细胞核圆形、居中,核分裂像罕见。常常可见结节状分布的软骨样基质及幼稚的编织骨,散在多核破骨巨细胞样巨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可不同程度的表达S-100、D2-40、EMA、Vimentin、p16、SATB2,表达不具备特异性。治疗主要通过外科手术整块切除,术后出现复发10例(43.5%),无远处转移病例。结论透明细胞软骨肉是软骨肉的一种少见亚型,具有低度恶性生物学行为,准确诊断需要临床、影像学和病理三结合,外科整块切除预后较好。

  • 标签: 软骨肉瘤 病理学 疾病特征 外科治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辅助外科技术应用于骨盆软骨肉精准切除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采用计算机导航辅助外科技术手术的骨盆软骨肉患者54例,男27例,女27例;年龄(34.00±1.41)岁(范围23~72岁)。47例为原发骨肿瘤,7例为复发骨肿瘤;肿瘤位于髂骨(Ⅰ区)15例,主要侵及髋臼(Ⅱ区)35例,耻骨(Ⅲ区)1例,侵及骶髂关节(Ⅳ区)3例。行穿刺活检45例(83.3%),切开活检4例(7.4%),5例未取活检,其中2例为多发骨软骨瘤恶变、2例为骨盆软骨肉复发、1例经影像学检查诊断骨盆恶性肿瘤。病理分级:Ⅰ级36例,Ⅱ级15例,Ⅲ级3例。计算机导航引导下按术前设计完成肿瘤切除手术,其中保肢术49例(90.7%)、截肢术5例(9.3%)。采用切除肿瘤标本大体外观和肿瘤最大径剖面检查评估肿瘤外科切除边界。分析术前肿瘤状况、性别、肿瘤分型、活检方式、肿瘤位置、截肢或保肢、不同外科切除边界患者复发率的差异。结果切除边界为广泛切除39例,边缘切除13例,囊内切除2例。52例(96.3%)按术前计划的外科切除边界完成手术,2例未完成。5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4.00±93.34)个月(范围12~150个月)。存活45例,术后发生肺转移而死亡9例。局部骨与软组织复发8例(14.8%,8/54),其中保肢者复发7例(14.3%,7/49)、截肢者复发1例(20.0%,1/5)。不同外科切除边界患者局部复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22,P=0.001);边缘切除复发的风险是广泛切除的8.222倍[95%CI(1.297,52.140)]。按美国肌肉骨骼系统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93肢体功能评价体系进行评估,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率为90.00%±4.71%(范围60.00%~100%)。术后发生并发症13例(24.1%),其中感染7例(13.0%)、术区及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3.7%)、伤口皮缘坏死延迟愈合4例(7.4%)。保肢术49例中,复发后截肢2例,5例患者肿瘤巨大侵及血管、神经而选择了半骨盆截肢手术,最终保肢率77.8%(42/54)。结论计算机导航辅助骨盆软骨肉精准切除技术可行,有利于完成术前计划,提高肿瘤切除的准确性,从而降低局部复发率并有效恢复肢体功能,其局部安全性不低于截肢术。

  • 标签: 软骨肉瘤 骨盆 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毛藤多糖对骨肉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海南省文昌市人民医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接收的骨肉患者30例,经病理检测确诊为骨肉,将骨肉细胞分为对照组、白毛藤多糖低、中、高浓度组、pcDNA3.1组、pcDNA3.1-Ebp11组、白毛藤多糖+si-NC组、白毛藤多糖+si-Ebp1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ErbB3结合蛋白1(Ebp1) mRNA表达水平。两组比较行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白毛藤多糖低、中、高浓度处理的骨肉细胞中细胞增殖抑制率[(16.39±1.68)%、(37.25±3.44)%、(58.14±5.71)%比(0.00±0.02)%,F=485.673,P<0.05]显著升高,细胞迁移数[(115.69±10.25)、(81.29±8.34)、(62.33±6.24)个比(136.25±11.21)个,F=117.477,P<0.05]、侵袭数[(87.32±8.33)、(69.65±6.58)、(51.26±5.22)个比(113.54±9.87)个,F=106.720,P<0.05]显著降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0.49±0.05、0.37±0.04、0.24±0.03比0.62±0.06,F=110.791,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0.58±0.05、0.44±0.04、0.32±0.03比0.71±0.07,F=104.091,P<0.05)、MMP-9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46±0.04、0.34±0.03、0.21±0.02比0.59±0.05,F=176.444,P<0.05),p2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0.49±0.04、0.63±0.05、0.76±0.07比0.31±0.03,F=135.364,P<0.05),Ebp1 mRNA(3.71±0.33、3.05±0.31、2.61±0.26比1.01±0.09,F=169.406,P<0.05)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0.52±0.05、0.67±0.06、0.81±0.08比0.39±0.04,F=84.660,P<0.05)。骨肉组织中Ebp1 mRNA(0.42±0.04比1.00±0.09,t=32.255,P<0.05)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39±0.04比0.82±0.07,t=29.213,P<0.05)。过表达Ebp1抑制骨肉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抑制Ebp1表达逆转了白毛藤多糖对骨肉U2O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白毛藤多糖可通过上调Ebp1的表达抑制骨肉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 标签: 白毛藤多糖 ErbB3结合蛋白1 骨肉瘤 增殖 迁移 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155对骨肉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正常成骨细胞作为对照组,骨肉细胞作为实验组。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骨肉细胞株(n=4)中miRNA的表达量。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miRNA对骨肉细胞增殖生存能力的影响和调节机制。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Real-time PCR结果显示,miR-155在骨肉细胞株U2OS,Saos-2和MG-63中的表达量分别为5.10±0.32、6.82±0.48及10.12±0.39,显著高于其对照组正常成骨细胞hFOB1.19的表达量(1.01±0.13,t=13.100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K-8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0.37±0.02、0.58±0.02、0.80±0.04)比较,在转染miR-155后48、72、96 h,MG-63细胞的A值分别是0.49±0.03、0.77±0.03、0.93±0.02,其增殖能力明显增强(t=11.2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过表达miR-155组中MG-63的凋亡率为(0.90±0.13)%,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中的凋亡率[(5.92±0.80)%,t=17.9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通过靶基因预测软件、结合Western blot显示miR-155可能通过转录后水平调节MAP3K10的表达。结论miR-155在骨肉组织中高表达且可促进骨肉细胞的增殖。

  • 标签: 骨肉瘤 微小RNA-155
  • 简介:摘要分析同时型多发骨肉(synchronous multifocal osteosarcoma,SMOS)的好发年龄、性别、发病部位、肿瘤学特征、以及不同治疗方式的存活时间。在医学常用外文数据库检索"multifocal osteosarcoma",在医学常用中文数据库检索"多发骨肉、多灶性骨肉、多中心骨肉",时间选取1949至2020年,所有被检索的文献及参考文献均被用于分析,经文题、摘要、全文内容二次筛选,共筛选出80篇文献,将所涉及的同时型多发骨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删除重复报告的病例;收集每例入选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碱性磷酸酶、病理类型、治疗方式、存活时间等。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项研究。将本例患者及从80篇文献中筛选出的263例,共264例同时型多发骨肉患者纳入研究进行系统分析,发病年龄为2~70岁,平均16.17岁,高发年龄10~20岁;男女比例为1.76∶1。188例(92.16%,188/204)患者发病部位位于四肢。135例(95.10%,135/142)患者碱性磷酸酶升高。134例(76.14%,134/176)患者病理类型为成骨细胞型骨肉。有3例患者合并低钙血症、2例患者合并贫血。15例放弃治疗的患者(15/58)平均生存时间为4.51月;23例化疗的患者(23/58),平均生存时间为8.97个月;11例术前化疗+手术治疗的患者(11/58),平均生存时间为16.17个月;9例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化疗的患者(9/58),平均生存时间为23.28月。同时型多发骨肉较为罕见,恶性程度高,预后差,高发年龄为10~20岁,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化疗。

  • 标签: 骨肉瘤 流行病学 治疗,临床研究性 预后 临床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芯片检测在骨肉与瘤旁组织中lncRNA表达谱,分析差异表达的lncRNA,探讨其功能。方法利用lncRNA芯片筛查2010年至2012年期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南部战区总医院7对骨肉组织与瘤旁组织中lncRNA表达谱,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验证芯片结果;分层聚类和火山图分析特征性表达lncRNA,结合基因本体论数据库(GO)分析和通路分析探讨lncRNA参与肿瘤细胞的生物过程。使用Agilent Array平台对样品进行微阵列分析。Agilent Feature Extraction软件分析采集阵列图像。GeneSpring GX v11.5.1软件包进行分子标准化和随后数据处理。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评价各组之间的变化,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筛选得到7组瘤组织中差异lncRNA总数为4 221个,其中上调的1 995个,下调的2 226个;RT-qPCR验证结果与lncRNA结果基本一致;分层聚类分析显示骨肉组织(T)和瘤旁组织(C)中的lnc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O分析显示lncRNA广泛参与细胞的生物过程,还参与细胞的细胞器组成。结论lncRNA芯片能有效检测骨肉组织差异性表达的lncRNA,结合分子生物学分析技术发现lncRNA参与骨肉细胞多种生物活性过程。

  • 标签: 骨肉瘤 长链非编码RNA 基因芯片
  • 作者: 宋帅 吴苏稼 王臻 张伟滨 胡永成 张国川 姚阳 王文剑 于秀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014;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60医院骨病科,济南 250000 ,东部战区总医院骨科,南京 210000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肿瘤科,西安 130022 ,上海瑞金医院骨科 200025 ,天津医院骨肿瘤科 300000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肿瘤科,石家庄 050051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肿瘤科 20023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60医院骨病科,济南 250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儿童肢体骨肉患儿(≤14岁)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至2017年10月国内7家骨肿瘤治疗中心收治的14岁以下肢体骨肉患儿的病历资料,记录其一般资料、外科分期、术前有无穿刺活检、化疗方案、化疗次数、手术方式、复发转移及生存预后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描绘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预后分析,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的生存预后分析。结果肢体骨肉患儿共147例,男73例,女74例。肢体骨肉患儿的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5%、53%,中位总生存时间103个月(95%CI:92.8~128.5),3、5年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6%、38%,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33个月(95%CI:71.9~104.3)。膝关节周围:123例,膝关节以外:24例。Enneking外科分期:Ⅱ期139例,Ⅲ期8例。其中应用保肢术128例,截肢术19例。规范化疗组78例,非规范化疗组69例,规范化疗组与非规范化疗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2%、43.8%;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0.2%、31.6%。无复发转移的有75例,单纯复发13例,单纯转移41例,多发转移(包括复发伴转移)18例,其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51.3%、21.4%、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规范化疗、Enneking外科分期、术后辅助化疗次数和复发转移是影响肢体骨肉患儿生存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而性别、部位、手术方式及化疗方案中是否应用甲氨蝶呤(MTX)不是影响患儿生存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规范化疗和复发转移是影响肢体骨肉患儿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规范的进行辅助化疗、有效的控制复发和转移可以提高肢体骨肉患儿(≤14岁)的生存率,改善患儿的预后,化疗的不规范及复发转移严重影响患儿的预后。

  • 标签: 骨肉瘤 肢体 儿童 多中心研究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