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颌缺损的修复与重建的方法。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治疗上颌缺损23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修复后功能良好率87.0%(20/23)。结论通过快速原型技术制造缺损的上颌模型,并按照面部对称原则,设计制作出“修复后”的颌模型,以此为模板,从而精确指导个体化上颌塑形,能有效地恢复患者面容。

  • 标签: 上颌骨缺损 口腔修复 上颌骨重建
  • 简介:摘要小腿和足部的解剖学特点导致其重建十分具有挑战性。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血管解剖学的新理论、显微外科技术和器械的进步使得小腿和足部复杂组织缺陷的评估和治疗发生了巨大改变。治疗此类病变的主流方法是多学科治疗,由参与治疗的专家们合作完成。这也是为何在上个世纪后期出现了一种新的专业——整形外科。肢体重建整形术可用于创伤性、肿瘤性和脓毒性疾病的治疗。本文将讨论从传统皮瓣到现代穿支皮瓣的发展过程中,小腿和足部手术中组织移植的时机和组织重建术的相关医疗设备。

  • 标签: 小腿 创伤 清创术 重建术 传统游离皮瓣 局部皮瓣 游离穿支皮瓣 局部穿支皮瓣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跟锁定重建钛板加自体髂骨植治疗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SandersⅢ型跟骨折患者采用跟锁定重建钛板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男21例,女11例。年龄23~65岁,平均39.6岁。结果全部32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6个月(8~24个月)。优16例,良15例,可1例,优良率96.9%。结论跟锁定重建钛板加自体髂骨植治疗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跟骨锁定重建钛板 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 自体髂骨植骨
  • 简介:摘要各种原因引起的下颌缺损可严重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如何恢复重建下颌外观及功能是修复重建外科医生不懈的追求。目前,下颌重建术后外观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观察者评估、患者自我评估、影像评估,但均存在不足,尚无客观统一的评价体系。如何建立客观、有效的外观评估方法是下颌重建评价体系的关键环节。该文通过回顾下颌重建的发展历史,综述不同学科对面部轮廓的评估方法与技术手段,旨在为下颌重建后的外观评估提供更全面的借鉴。

  • 标签: 下颌骨重建术 外貌,身体 结果评价(卫生保健)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简单的重建牙槽嵴技术。腭部取可以用来即刻重建牙槽嵴的高度和宽度。并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取区术后反应轻的优点。材料和方法17名患者(男性10人,女性7人),治疗时间1年以上。使用环形钻从上腭穹窿部取核状重建美学区域的牙槽嵴。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缺损的类型和位置、取的大小、是否同时拔牙、是否即刻种植、是否需要软组织瓣覆盖以及有无术后并发症。结果取的平均长度12.5mm(长度范围9~14mm)。平均宽度7.3mm(宽度范围5~9mm)。在11个病例中,采用了拔牙后旋转腭侧带蒂的结缔组织瓣技术。没有患者出现取区不适。16名患者成功的完成了单牙的种植修复。讨论重建的最佳材料是自体,而且应该在取简单、术后反应小的部位取。使用上腭区核状重建牙槽嵴具有以上的全部优点。结论在这篇初步的研究中,介绍了一种新的重建牙槽嵴的技术。“上腭区核状重建牙槽嵴具有取简单、有效、取区术后反应轻的优点。可以对牙槽嵴的缺损进行三维重建

  • 标签: 牙槽嵴 骨重建 取骨 上腭 术后反应 即刻种植
  • 简介:目的分析和评价应用钻花泥植结合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1例采用钻花泥植结合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随访3~18个月,平均(7.1±5.1)个月,1例感染,1例切口裂开,锁骨骨折均获得了临床愈合,临床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2.5±0.7)个月。结论应用钻花泥植结合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锁骨中段骨折 重建钢板 骨折固定术 骨移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股骨近端是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的好发部位,由于股骨近端特别是股骨头、颈部的解剖和生物力学特点,对此部位肿瘤的治疗有其特殊性:不但要注重肿瘤本身的治疗,而且要修复因肿瘤切除后所致的股骨近端减弱的机械强度。本文对本院自1995—2007年间股骨近端肿瘤性缺损修复重建12例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肿瘤性骨缺损 股骨近端 修复重建 生物力学特点 骨良性肿瘤 好发部位
  • 简介: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适宜的碘摄入量将是维持正常甲状腺功能、脑和骨骼发育的先决条件。以往关于碘缺乏对甲状腺与脑发育影响的研究颇多,但有关碘与发育及其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报道不多,况且更为少的是有关“碘过量”所发生甲状腺功能改变是否会影响到矿代谢的异常与紊乱。本文仅就碘摄入量与甲状腺激素代谢与发育及重建的文献进行了复习。

  • 标签: 甲状腺激素代谢 碘摄入量 骨发育 甲状腺功能改变 骨重建 摄人量
  • 简介:目的:探讨下颌重建术后重建板断裂或松脱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2—2005年间因下颌骨节段性缺损进行下颌重建的129例患者进行随访。根据重建方式分为2组,其中78例患者采用移植修复,51例患者采用单纯重建板修复。10例患者术后1~30个月发生重建板断裂或松脱。其中,8例采用单纯重建板修复,另2例分别采用血管化腓骨肌瓣和髂骨肌瓣修复。应用SAS6.12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重建板断裂及松脱的发生率为7.75%,修复组和单纯重建板修复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纯应用重建板进行下颌重建。钛板发生断裂及松脱的可能性大于移植修复。同期行移植重建下颌,或在局部和全身疾病控制后尽早进行二期移植重建下颌,是预防此类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 标签: 下颌骨重建 内固定 骨移植
  • 简介:目的探讨胫骨远端截重建下肢力线治疗陈旧性pilon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采用胫骨远端截重建治疗的15例陈旧性pilon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资料,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30.8岁(24~39岁).术前负重位X线片及CT三维重建示:内翻畸形9例,外翻畸形2例,胫骨远端前方塌陷4例;4例患者存在胫距关节半脱位.所有患者术前均主诉踝关节疼痛、畸形及活动受限,并伴有行走困难.术后随访摄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并记录骨折愈合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踝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13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3.8个月(19~48个月)随访,2例失访.性愈合时间平均为3.8个月(3~7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由术前平均(5.1±3.2)分降低至(1.4±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8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评分、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分及踝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失效、软组织并发症及进行性创伤性关节炎.结论胫骨远端截的力线重建手术治疗陈旧性pilon骨折畸形愈合可有效恢复下肢力线,缓解疼痛症状,并改善踝关节功能,降低进行性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

  • 标签: 踝关节 足畸形 截骨术 PILON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导航辅助下颌修复重建下颌三维形态变化量及下颌缺损位置和注册配准方法对修复重建精确性的影响。方法2011年8月至2019年10月,纳入导航辅助下颌修复重建共41例,在术前、术后CT三维图像上选取未受病变破坏的特定解剖标志点,统计分析导航辅助下颌修复重建三维形态变化量。根据下颌重建侧与非重建侧、缺损是否包括髁突以及注册配准的方法进行分组,对比下颌术前、术后三维形态变化量,分析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为统计学方法,设定显著性水平为P<0.05。结果下颌三维形态变化量平均值范围为1.710~4.977 mm。当下颌缺损涉及髁突时,三维形态变化量(1.671~5.587) mm大于缺损未涉及髁突时的变化量(1.346~4.358) mm,其中下颌角宽度、髁突内侧距离及髁突外侧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辅助下颌修复重建中,标志点注册组在髁突内侧宽度与非重建侧下颌重建精确性优于表面注册组(P<0.05),其余下颌三维形态变化指标两种注册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导航技术辅助下的下颌修复重建,能较为精确的实现下颌三维形态的恢复。当下颌缺损涉及髁突位置时,会明显降低下颌修复重建精确性,标志点注册在下颌髁突位置修复重建精确性优于表面注册。

  • 标签: 导航技术 下颌骨修复重建 三维形态变化 注册方法 精确性
  • 简介:在颌重建研究中,破骨细胞吸收反应与成骨细胞生成反应耦联机制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对该反应耦联机制研究较为成熟的OPG/RANKL/RANK信号系统及近来提出的Eph/ephrin介导的双向信号传递系统研究进行阐述。

  • 标签: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细胞相互作用 骨重建 颌骨 RANKL/RANK
  • 简介:背景:目前针对保守治疗无效且症状持续存在的儿童柔韧性平足症,跟联合内侧软组织重建是广泛使用的手术方式,但并没有很多文献报道这种手术方式的有效性。目的:研究跟术结合内侧软组织重建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跟术联合内侧软组织重建手术治疗的16例(22足)儿童柔韧性平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15足),女6例(7足),年龄10~14岁,平均(12.8±1.2)岁。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足正位X线片距第1跖骨角(talo-1stmetatarsalangle,T1MT)、距舟覆盖角(talo-navicularcoverageangle,TNCA)、距角(talo-calcanealangle,TC),侧位距第1跖骨角(Meary角)、跟倾斜角(Pitch角)、跟角(Kite角)的变化,采用美国足踝医师协会踝-后足评分(AmericanOrthopedicFootandAnkleSociety,AOFAS)比较术前及术后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6±6.6)个月(10~32个月)。2例患者跟外侧切口浅表感染,经口服抗生素及换药处理后二期愈合。其余患者切口一期愈合,没有感染和神经损伤。术后3个月,截面愈合。除1例患者术后3个月负重时,遗留轻度足部内侧疼痛不适,佩戴矫形鞋垫3个月后症状消失。其余患者后足外翻畸形均获得纠正,内侧纵弓重建,术后4个月疼痛明显消失,患足功能恢复满意。较之术前,末次随访X线片各种测量参数除Kite角外,其余均得到明显改善。AOFAS评分从术前(46.3±4.5)分提高至末次随访(91.8±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跟结合内侧软组织重建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症,可以恢复足的正常力线,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取得短期的满意疗效,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平足症 儿童 截骨术 软组织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术前Mimics软件重建后突骨折三维模型,结合踝后内侧入路治疗距后突骨折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2015年5月至2019年2月采用术前Mimics软件重建后突骨折三维模型结合踝后内侧入路治疗的7例距后突骨折患者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20~70岁,平均39岁。术前常规行CT检查,应用Mimics软件基于CT扫描数据三维重建后突以明确骨折块大小、数量和移位程度,踝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距后突骨折。术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70~105 min,平均87.1 min。术后早期伤口均愈合良好,无神经、肌腱损伤。所有患者术后随访4~24个月,平均12个月。10~16周复查X线片骨折愈合,未发现断钉、不连和畸形愈合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AOFAS的踝-后足评分为80~98分,平均87分。结论术前CT影像基于Mimics软件重建后突骨折三维模型可精确定位进钉点和进钉方向,用于踝后内侧入路术中有清楚显露、骨折易复位、置钉方便的优势。

  • 标签: 距骨 跗三角骨 骨折 Mimics软件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分别采用植与非植重建治疗,比较分析内侧柱支撑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11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均匀分组为原则,将所有研究对象均匀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非植重建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植重建治疗。结果实施治疗后,两组在肩关节功能恢复、疼痛程度以及肱骨头内翻角度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6.5±3.1)周,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4.5±2.5)周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采用植重建内侧柱支撑与非植重建内侧柱支撑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实施植重建后的骨折愈合速度较快。

  • 标签: 植骨重建 非植骨重建 肱骨近端骨折 内侧柱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