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伴有高尿酸的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将经过肾活检明确诊断的原发性IgA肾病110例患者分为2组:尿酸正常组55例,尿酸升高组55例,比较2组临床和病理的差异。结果尿酸升高组与尿酸正常组比较,血尿素氮、肌酐、24h尿蛋白定量、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肾小球损伤加重,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明显。结论伴有尿酸升高的kA肾病患者临床和病理损伤均重于尿酸正常的IgA肾病,临床上应给与重视。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IGA肾病 病理学 临床
  • 简介:前列腺增生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男性疾病,男性自40岁以后,前列腺可有不同程度的增生,50岁以后才出现症状。晚期可出现肾积水和肾功能不全。从临床表现来看,本可归属祖国医学“癃闭”的范畴。当合并感染结石时,亦可归属于“淋”范畴。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病理基础 血瘀 肾功能不全 男性疾病 不同程度
  • 简介:1病例患者,男,63岁,农民,主诉1月前因劳累后,出现两下肢浮肿,无发热、皮疹、咽痛、关节痛及腰痛,在当地医院作"青霉素”及对症治疗无效,且浮肿加重.1周来,发现尿色混浊,呈泡沫状,无排尿痛,经尿常规检查尿蛋白++++,拟诊肾病,收住入院.查体T36.9℃,P84次/min,R20次/min,BP177/74mmHg.神清,呼吸平稳,颜面无明显浮肿,巩膜皮肤未见黄染,未见出血点及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咽不充血,扁桃体不肿大.心律整,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音清.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肾区三联(-),两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神经系统未引出病理性反射.化验:血常规WBC5.7×109/L,N0.724,L0.276,Hb9.2g/dl,PLT191×103/μL.尿常规Pro+++,RBC+,24h尿蛋白定量6.62g,尿电泳为非选择性蛋白尿,尿al-微球蛋白22.74mg/L.

  • 标签: C1Q肾病 氮质血症 肾病综合症
  • 简介: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知识的认知水平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便利选取2017年07月在杭州市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303例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及高磷知识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知识总均分为(17.73±5.53)分,疾病相关知识、饮食知识、服药知识得分的中位数均为2分,依从性得分均分为(10.45±2.26)分。经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文化程度、透析龄及是否服用磷结合剂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高磷知识的认知水平低。医护人员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宣教.尤其关注文化程度低、透析龄短和未服用磷结合剂的患者。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磷血症 调查
  • 简介:目的观察烟酰胺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经停用其他磷结合剂2周后,患者(磷〉1.5mol/L)每天口服烟酰胺500-750mg,观察8周。分别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和8周患者磷、钙、钙磷乘积、碱性磷酸酶、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血脂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烟酰胺治疗4周后磷水平、钙磷乘积和全段甲状旁腺素明显下降,8周达到最低水平,8周后碱性磷酸酶明显减低(P〈0.05)。治疗前、后血清钙、白细胞数、肝酶、血糖和血脂均无显著变化。结论烟酰胺可有效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高磷,降低钙磷乘积和碱性磷酸酶,而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 标签: 烟酰胺 肾透析 治疗
  • 简介:近年来,高尿酸(hyperuricemia,HUA)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HUA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代谢性疾病之一。HUA不仅是痛风的主要原因,血尿酸水平的升高也不仅仅是肾功能减退的指标,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代谢性疾病 血尿酸水平 血清尿酸 肾功能损害 肾脏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3期高尿酸与慢性肾脏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78例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血尿酸水平,将其分为高尿酸组和尿酸正常组,分析蛋白尿、肾功能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178例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中发生高尿酸137例(高尿酸组),发生率为76.9%;尿酸正常者41例(尿酸正常组)。女性患者高尿酸发生率为85.6%,较男性患者高尿酸发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组与尿酸正常组的蛋白尿、肾功能、血压、血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尿酸在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中发生率高,但高尿酸在肾功能受损患者中的致病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肾功能不全 慢性 回顾性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本地区最新的高尿酸与心血管、肾脏等疾病的发病情况,探讨治疗高尿酸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深圳市民4930人进行血尿酸值测定及体检,统计分析其数据。将高尿酸者随机分为非药物治疗组、别嘌呤醇组、苯溴马隆组,随诊1年,观察血尿酸、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压的变化及相关疾病情况。结果高尿酸患病率为15.9%;存在性别差异并随年龄而增高;高尿酸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痛风性关节炎、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发病率增高。治疗1年后,别嘌呤醇组、苯溴马隆组的血尿酸值和上述相关疾病的发生率低于非药物治疗组。结论深圳地区高尿酸的发病率高于内地其他地区,高尿酸与心血管、肾脏等疾病相关,别嘌呤醇、苯溴马隆降尿酸治疗有效,且对心血管等疾病改善预后可能有益。

  • 标签: 尿酸 别嘌呤醇 苯溴马隆 深圳
  • 简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hyperparathyroidism,SHPT)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发展至中晚期常见的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并发,发病机制主要是CKD进展导致肾脏产生的1,25(OH)2D3分泌不足,导致低钙、高磷刺激甲状旁腺增生,导致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增高,SHPT患者不仅表现为钙磷代谢紊乱、转移性钙化,还会导致骨骼、关节疼痛、骨骼畸形(如退缩人综合征)。

  • 标签: 甲状旁腺切除术 低钙血症 肾脏病患者 PARATHYROID 转移性钙化 钙磷代谢紊乱
  • 简介:目的观察肾衰宁胶囊联合药用炭片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我院106例存在高磷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肾衰宁组和对照组。肾衰宁组:给予肾衰宁胶囊6粒,口服,3次/日;药用炭片1.5g,口服,3次/日。对照组:给予醋酸钙片口服,每日6片,分为早餐1片,午餐2片,晚餐3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8周后观察2组患者磷、钙、钙磷乘积变化和治疗8周后全段甲状旁腺素(immunoreactiveparathyroidhormoneiPTH)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的磷、钙磷乘积在治疗2、4、8周后均明显下降(P〈0.05),iPTH水平在治疗8周后也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衰宁组钙水平无明显变化,对照组钙水平略有上升,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7.5%比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衰宁胶囊联合药用炭片能有效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高磷,并有效降低钙磷乘积、iPTH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肾衰宁胶囊 药用炭片 血液透析 高磷血症
  • 简介: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ON)高尿酸的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对227例HBV—GN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分析其高尿酸发生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227例HBV—GN患者中高尿酸71例,总发生率31.28%,随着eGFR的下降,高尿酸发生率逐渐增高。单因素分析发现Scf≥132.6μmol/L、高血压、系膜增生程度、肾小球硬化率、新月体形成者、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等是其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Scr水平、肾小管间质病变为HBV—GN高尿酸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HBV—GN是继发性高尿酸常见的病因之一,其高尿酸的发生与肌酐水平、肾小管间质病变等有关。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高尿酸血症 继发性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合并高尿酸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对137例合并高尿酸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联合治疗组47例、中药组48例、氯沙坦组42例,比较蛋白尿、肾功能的临床疗效以及血尿酸、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结果在137例合并高尿酸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中,中药组治疗蛋白尿的疗效显著优于氯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保护肾功能方面联合治疗组和中药组显示出优势,各组的血尿酸、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中医药治疗合并高尿酸慢性肾脏病3期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其疗效不仅仅依赖于血尿酸、血压、血脂的改善,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协同作用在保护肾功能方面具有更优的效果。

  • 标签: 治疗 高尿酸血症 血压
  • 简介:阳痿,为男性多发病,随着生活环境、工作压力、经济条件、婚姻状况、夫妻感情及社会等因素引起的各阶层、成年各年龄组都有增多趋势。如何提高阳痿治疗率,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 标签: 阳痿 血瘀 生活环境 工作压力 经济条件 婚姻状况
  • 简介:慢性前列腺炎是由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类综合征,包括细菌性前列腺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病,因而有人谓之慢性前列腺炎综合征,简称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类似属于中医“精浊”、“劳淋”、“白淫”等范畴。该病是一种病因程长,疗效慢,容易反复而又非常棘手的慢性病,尚无特效疗法与药物,我们以口服府逐瘀口服液为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0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

  • 标签: 血府逐瘀口服液 前列腺增生症 慢性前列腺炎综合征 治疗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病
  • 简介: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CKD-MBD)是指慢性肾脏病导致的矿物质与骨代谢异常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上出现钙、磷、甲状旁腺素(PTH)或维生素D代谢异常、骨骼病理改变及血管和软组织钙化等一项或多项改变。骨活检为其诊断金标准。随着透析患者生存期的延长,CKD-MBD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2007年的DOPPS调查研究显示国外CKD-MBD发病率达40%~50%,而国内发病率更是高达60%~70%[1]。

  • 标签: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低钙血症 相关因素分析 切除术后 骨代谢异常 慢性肾脏病
  • 简介:目的研究无尿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腹膜转运功能对骨矿物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159例无尿CAPD患者,根据腹膜平衡试验将患者分为2组:低转运特性组87例,高转运特性组72例。检测两组患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等生化指标,测定腹膜尿素清除指数(KT/V)及肌酐清除率(CCr)。结果与低转运特性患者相比,高转运特性患者钙、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明显偏低,而KT/V、CCr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Cr与钙、磷呈负相关(P〈0.05),Kt/V与钙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D/Pcr与钙、磷、甲状旁腺激素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低腹膜转运特性患者易出现高磷和高甲状旁腺激素;腹摸转运特性能影响钙、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但之间未见显著相关性。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转运特性 血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