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高胆固醇血症与血小板活化指标FIB—R、CD62P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FIB—R和CD62P的阳性表达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结果高胆固醇血症组FIB—R、CD62P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同时正常老年对照组FIB—R、CD62P表达也高于正常对照组的参考值。结论老年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增强,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对照。

  • 标签: 老年人 高胆固醇血症 血小板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HC 血脂
  • 简介:丹麦药品局已致函欧洲各国有关机构,要求关注氨基葡萄糖(glucosamine)潜在的升高胆固醇作用。氨基葡萄糖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骨关节炎。本次行动的依据是发表在丹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报道了3名患者因服用氨基葡萄糖而使胆固醇升高。在丹麦药品局数据库中涉及氨基葡萄糖副作用的报告有67份,同时,也有些可疑不良反应报告,

  • 标签: 氨基葡萄糖 高胆固醇血症 不良反应报告 胆固醇升高 骨关节炎 丹麦
  • 简介:目的:观察高胆固醇血症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内邱的时程改变,探讨高胆固醇血症与AD的相关性。方法:以高胆固醇饲料喂饲大鼠不同时间,观察其学习记忆能力、血清CHO、LDL-C水平及脑组织Aβ含量的变化。数据用均数士标准差(M±SD)表示,应用one-wayANOVA分析。结果:高胆固醇饲料喂饲8周后,可导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表现在Morris水迷宫中,模型组的逃避潜伏期和游出距离较正常组明显延长,

  • 标签: 胆固醇 学习记忆能力 大鼠
  • 简介:1例31岁女性患者,因“皮肤瘙痒两年,加重2个月”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验检查,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不除外重叠自身免疫性肝炎;高胆固醇血症。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阿托伐他汀钙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治疗后瘙痒症状无缓解,药师建议将马来酸氯苯那敏换为舍曲林改善瘙痒症状,经治疗后患者瘙痒缓解但肝功能出现明显波动,考虑为阿托伐他汀钙片与舍曲林的药物相互作用所致,建议将阿托伐他汀钙片更换为瑞舒伐他汀钙片,同时减少舍曲林剂量。临床药师从PBC患者高脂血症药物的选择、瘙痒治疗的有效性、降血脂药物与舍曲林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用药监护与干预。经治疗患者肝功能好转,瘙痒症状缓解,病情平稳后出院。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他汀类药物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踝臂指数(ABI)的短期影响。方法96例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仅给予饮食控制;治疗组(46例)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及ABI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脂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BI指数,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无变化,治疗组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ABI值,对外周动脉硬化有改善作用。

  • 标签: 高胆固醇血症 踝臂指数 阿托伐他汀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开展用药教育对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治疗达标率的影响。方法:依据是否实施用药教育将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用药教育前和教育后半年对2组患者进行用药依从性和治疗达标率的调查。结果:临床药师通过用药教育可提高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降压调脂治疗达标率。结论:影响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临床药师可通过个体化的用药指导,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及治疗达标率。

  • 标签: 老年人 高血压 高胆固醇血症 临床药师 用药教育 用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所取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在 2017 年 10 月 ~2019 年 10 月期间入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选取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对比。 结果:经过治疗,在临床指标方面,两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下简称“ HDL-C” )和甘油三酯(以下简称“ TG” )数据比对,以 P>0.05, 表明相关差异无统计价值。在总胆固醇(以下简称“ TC” )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下简称“ LDL-C” )方面,以 P<0.05, 表明相关差异具有统计价值。在不良反应问题上,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以 P<0.05, 表明相关差异具有统计价值。 结论:在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过程中,与辛伐他汀相比,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所取得的治疗效果相对更好,值得进行普及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高胆固醇血症 辛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
  • 简介:健康的动脉血管,管壁平滑,血流通畅。当血液含有过多胆固醇,它们开始在血管内壁积聚起来;初期血管内壁出现脂质沉积,令血管向外肿胀,此时,血脂异常这个“无声的杀手”已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悄悄地潜藏在人体内。随着脂肪沉积物不断增加,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成分多数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坏”胆固醇,依然坏LDL-C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引发冠心病及其相关致死、致残风险的主要原因,它也因此被称为“坏”胆固醇。积极降低LDL-C能更有效地防治冠心病,这一点毋庸置疑。

  • 标签: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LDL-C 动脉血管 血管内壁
  • 简介:相想甩掉胆固醇,去菜场之前先把菜单拟好。过去已有许多研究证实低胆固醇饮食有助降血脂。刊登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期刊》研究更发现,低胆固醇饮食一年,最多可降29%。

  • 标签: 低胆固醇饮食 食物 心思 临床营养学 降血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柯大夫:我去年查出患有糖尿病,血糖控制不错,但医生说平时除了监测血糖以外,还要定期(如半年)查一下胆固醇。请问这是为什么?如何预防高胆固醇呢?

  • 标签: 高胆固醇 糖尿病 血糖控制 柯大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用公式法计算LDL—C(含量达到与直接测定相同效果,不需试剂,节约成本。方法采用LDL—C=0.87TC-0.9HDL-C-0.32TG+0.274公式。结果朗道Ⅱ脂质质控血清标定含量TGl.40mmol/L、HDL—C1.48mmol/L、TG4.32mmol/L、LDL-C2.25mmol/L;实测(n=5)TGl.40mmol/L、HDL—C1.50mmol/L、TC4.395mmol/L;用本公式计算得LDL—C2.28mmol(2.25~2.3lmmo1):用F公式计算得LDL—C2.62mmol(2.56~2.68mmol/L)。TG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本公式计算的LDL—C结果明显优于F公式(表)结论TG<9.0mmol/L用本公式计算LDL—C能满足临床需要。

  • 标签: 数学模拟公式 含量测定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清 实验室诊断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和分析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狭窄支数之间的血脂代谢变化,进一步探讨血脂代谢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347名住院男性病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将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50%列为对照组,≥50%列为冠状动脉病变组,其中又根据不同狭窄支数分为1支、2支、多支病变组,不同狭窄程度分为50-75%组及75-100%组。除外糖尿病、瓣膜病及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结果病变组HDL-C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但病变组不同狭窄程度,不同狭窄支数之间HDL-C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比较,SC/HDL-C及LDL-C/HDL-C比值较HDL-C,显著性差异意义更大。结论HDL-C水平下降与冠状动脉病变密切相关。SC/HDL-C以及LDL-C/HDL-C比值升高可能更好预测冠脉狭窄严重程度。

  • 标签: 冠状动脉病变 HDL-C 狭窄程度 对照组 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简介:两性霉素B因其强大而广谱的抗真菌效果成为抗真菌治疗的金标准。由于两性霉素B的水溶性有限,最早上市的静脉给药制剂采用去氧胆酸钠增溶(即普通两性霉素B,简称AmB)。在临床上,AmB的严重不良反应,尤其是肾毒性,限制了它在真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 标签: 两性霉素B 临床研究 复合物 硫酸钠 胆固醇 抗真菌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应用于高血压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8月收治的136例高血压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轻度升高的患者,将其按双盲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高血压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血脂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59%显著高于对照组83.82%,且治疗后LDL-C及三酰甘油水平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并LDL-C轻度升高的患者进行常规的基础上采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疗效较佳。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高血压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临床疗效
  • 简介:高尿酸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之一,它在人群中发病率高,发病年龄日益年轻化,高尿酸若得不到及时控制,血中尿酸浓度持续升高,则会直接损伤关节、肾脏、血管、胰岛,增加痛风发作、慢性肾脏病、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或者加快原发疾病的进展速度.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慢性肾脏病 人类健康 发病年龄 尿酸浓度 直接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