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中耳胆固醇肉芽肿(cholesterolgranuloma,CG)多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等中耳慢性炎性疾病并存,尤其在中耳通气受阻时易发生,也有特发性颞骨胆固醇肉芽肿报道。中耳CG形成原因多认为与鼓室及乳突出血、中耳通气受阻和引流障碍有关。伴发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特发性鼓室的CG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所致鼓室负压和出血有关,三者可能是同一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通气受阻是与胆脂瘤、耳硬化和某些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存的CG形成的重要原因,而且阻塞部位也不仅仅局限于咽鼓管。Beaumont等在动物模型上成功再现了鼓窦阻塞后CG形成的过程,王丹妮等的临床资料也支持这一观点。Jackler等提出在颞骨含气腔形成过程中,黏膜覆盖延迟,

  • 标签: 胆固醇(Cholesterol) 肉芽肿(Granuloma) 中耳炎(Otitis Media)
  • 简介:中耳胆固醇肉芽肿常存在于各种慢性中耳疾病中,如胆脂瘤型中耳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和特发性蓝鼓膜等。本文对我院2004年3月—2007年10月的住院病例经手术和病理诊断证实中耳胆固醇肉芽肿并发胆脂瘤的14例病人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本病的发病原因及诊断,并对手术疗效进行分析。

  • 标签: 中耳胆固醇 处理治疗 并发胆脂瘤
  • 简介:目的探讨经咽隐窝入路治疗岩尖胆固醇肉芽肿的可行性。方法报道一例左侧颞骨岩尖胆固醇肉芽肿患者经咽隐窝入路治疗的方法,并回顾文献报道的手术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该例患者术后听力恢复,耳闷、耳鸣症状消失,无任何并发。随访10月无复发。结论经咽隐窝入路手术是治疗胆固醇肉芽肿可供选择的一种新方法,可简单迅速直达病变,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了手术创伤。

  • 标签: 内镜 鼻咽 胆固醇肉芽肿 岩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产生的原因。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胆红素新生儿23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的病因。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并发感染的共有115例,围产因素有42例,早产因素29例,母乳因素25例,溶血因素16例,代谢性疾病11例;87例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在272~342μmol/L范围内,其中,感染因素41例,非感染因素46例;对所有患儿进行输注白蛋白、光照治疗、丙球治疗等,227例患儿治愈,11例患儿未治愈出院。结论感染是引发高胆红素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新生儿的管理,尽早查找病因并进行诊治。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健康教育对控制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高的影响。方法通过化验单结合临床症状,进行有针对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加强宣教,绝大多数患者能够认识到控制钾的重要性。结论健康教育对控制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高钾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长期血液透析 高血钾症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前,学术界对失语的分类问题仍有不少争议,但以解剖一临床为基础将失语分为Broca失语、Wernicke失语、传导性失语、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经皮质感觉性失语、经皮质混合性失语、完全性失语和命名性失语8种的分类法是被广为认可的。本文以此分类方法为理论基础,重点介绍了失语患者在自发性言语、命名、复述、听觉理解、阅读、书写等方面的临床表现,以及如何通过相应测试考察失语患者以上能力,从而对其进行鉴别和分类。

  • 标签: 失语症分类 解剖学 命名 自发性言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室射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左室射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共80例,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40例观察组患者在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基础上,根据对患者临床症状,给予药物对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次数要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健康质量、活动质量以及精神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力衰竭患者与6MWT呈负相关,与心功能NYHA分级呈正相关,与2个月MACE呈正相关,同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左室射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时,要正确掌握病症特点,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及时给予药物治疗,从而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住院次数,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消除病症诱因,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心力衰竭 左室射血分数正常 对症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鼾PSG监测及有效开展术后监护对治疗鼾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6例门诊及病房因打鼾就诊的患者进行PSG监测,对其中86例重度患者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到确诊实施手术治疗,提出鼾术后监护应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持续脉氧饱和度监测,防止术后大出血和窒息等并发的发生。结果通过各项综合护理,86例手术后恢复良好,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结论开展多导睡眠监测并对符合鼾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同时采取积极有效护理干预,有利于尽早诊治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鼾症 PSG监测 术后监护
  • 简介:目的探讨耳硬化治疗中各种术式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1964~2003年资料完整的部分耳硬化病例,分别统计术耳手术前后0.25k、0.5k、1k、2kHz频率平均骨气导差,按不同术式(镫骨撼动术、镫骨足板切除足弓复位术、镫骨切除Teflon小柱植入术及镫骨活塞术)统计手术前后平均骨气导差的缩小值,t检验分析各术式间的差异,x2检验分析各术式再次手术率的差异,随访手术远期效果.结果经t检验发现,镫骨足板切除足弓复位术及镫骨活塞术听力提高明显优于镫骨撼动术及镫骨切除Teflon小柱植入术,镫骨撼动术及镫骨足板切除足弓复位术再次手术率明显高于镫骨切除Teflon小柱植入术及镫骨活塞术;镫骨活塞术术后远期效果较好.结论四种术式中镫骨足板切除足弓复位术听力提高最佳,其次为镫骨活塞术,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明显高于镫骨撼动术及镫骨切除Teflon小柱植入术组;镫骨活塞术是治疗耳硬化最理想术式,术后近期及远期效果较佳且再次手术率最低.

  • 标签: 耳硬化症 镫骨手术 手术治疗 镫骨撼动术 镫骨足板切除术 镫骨活塞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手术治疗是耳硬化患者恢复和提高听力最有效的措施。镫骨手术已成为治疗耳硬化名乎其实的“微创、高成功率手术”。本文将对耳硬化手术治疗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手术治疗 耳硬化症 镫骨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舒宁注射液联合掩蔽疗法治疗主观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科诊治的耳鸣患者78例,经耳鸣匹配检查及残余抑制试验后,随机将59例残余抑制试验阳性患者中的40例纳入观察组,其余19例加上19例掩蔽试验阴性者共38例纳入对照组。观察组采用1次/日静脉输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舒宁注射液70mg,联合2次/日的耳鸣掩蔽治疗每次30min,。对照组采用1次/日静脉输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舒宁注射液70mg。两组患者疗程两周。结果观察组患者耳鸣疗效及TH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掩蔽疗法对主观性耳鸣的治疗疗效确切,且方法安全、简便,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耳鸣 耳鸣残疾量表 舒血宁 掩蔽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钛颗粒刺激人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cytes,PBMC)表达HMGB1、MIF的情况,为临床防治膝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松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培养人单个核细胞,用培养液、钛颗粒及LPS刺激,通过ELISA方法检测HMGB1、NF-?B和MIF表达。结果将分离得到的人单个核细胞培养后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PBMC+培养液)、钛颗粒组(0.1%钛颗粒+PBMC+培养液)、阳性对照组(LPS+PBMC+培养液),观察24h后,采用ELISA方法测定HMGB1、NF-?B和MIF表达情况。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为?=0.05。结果HMGB1在钛颗粒刺激下表达6.73±0.19ng/ml,空白组表达为1.86±0.24ng/ml,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阳性组表达为7.51±0.32ng/ml,与钛颗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F在钛颗粒刺激下表达7.74±0.19ng/ml,空白组表达为3.93±0.11ng/ml,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阳性组表达为9.16±0.55ng/ml,与钛颗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F-?B在钛颗粒刺激下表达18.76±1.15,空白组表达为9.57±1.38ng/ml,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05),阳性组表达为20.31±1.02ng/ml,与钛颗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颗粒刺激人单个核细胞激活NF-?B通路,且HMGB1、MIF作为免疫炎性因子合成释放增多,参与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无菌松动的发生发展。

  • 标签: 钛颗粒 人血单个核细胞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核转录因子
  • 简介:目的评价前庭功能检查在眩晕患者病变部位中的价值.方法1997年12月至2002年12月间在我院检查的1400例眩晕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温度试验得出前庭中枢病变464例,末梢病变530例.结论前庭功能检查对眩晕患者能确定前庭是否异常(检出率71.0%);人体姿态图结合温度试验可判断迷路病变的侧别.

  • 标签: 眩晕 前庭功能检查 眼震电图 姿式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波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对异位妊娠临床症状和β-HCG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02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氨甲蝶呤、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微波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成功率及治疗后β-HCG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β-HCG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0.19%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有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β-HCG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米非司酮 氨甲蝶呤 微波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并发的预防及处置。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2月至2010年8月在我科由单一术者完成的416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发生并发29例(29/416),占7%,随访时间1个月~10年,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及处置的措施。结果29例并发中,按轻重程度分为:轻度并发23例,占5.5%,包括术后皮下血肿13例,急性中耳炎2例,术后迟发性切口感染2例,术后迟发性面瘫1例,面肌抽搐1例,术后重度眩晕4例;重度并发6例,占1.5%,包括脑脊液漏2例、切口感染致植入体外露1例、鼓膜穿孔致电极外露1例、耳蜗骨化至电极未能全部植入1例,磁铁移位1例。无电极耳蜗内扭曲、未植入耳蜗、植入体移位及脑膜炎、永久性面瘫发生。轻度并发经处置后均痊愈,脑脊液漏经二次手术修补痊愈。电极、植入体外露2例病人,均取出植入体,行对侧耳蜗植入。1例磁铁移位经二次手术予以复位。结论如何降低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严重并发的发生,仍是人工耳蜗植入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耳蜗植入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