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浆纤维蛋白(FIB)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FIB在前列腺癌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珠江医院456例前列腺癌(PCa)患者及322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前列腺癌患者术前血浆纤维蛋白水平与纤维蛋白(FIB)、Gleason评分、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值、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值、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百分比(f/tPSA)、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临床T分期(cT)、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骨转移、危险度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血浆FIB中位水平分别为3.52(2.97~4.35)g/L、3.12(2.61~3.45)g/L。前列腺癌组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患者术前血浆FIB水平与年龄、tPSA、Gleason评分、cT分期改变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术前血浆纤维蛋白水平与肿瘤病理评分、临床T分期以及相关血清指标有密切关系,可以联合相关影像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预测患者疾病进展情况及其转归。

  • 标签: 前列腺癌 纤维蛋白原 病理特征 疾病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外周血中纤维蛋白(Fg)、血浆D-二聚体(D-Dimer)的浓度变化与其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及意义。方法203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通过酶联免疫法测定各个组别的血浆Fg、D–二聚体值。同时对其中117例冠心病引起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通过酶联免疫法测定各个组别的血浆Fg、D–二聚体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3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随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血浆Fg及D-二聚体含量有增高趋势,P<0.05,在冠心病引起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随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血浆Fg及D-二聚体含量含量有增高趋势,P<0.05。结论心功能分级越高,血浆Fg、D–二聚体浓度水平越高,血浆Fg、D–二聚体水平与慢性心功能不全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联合血清总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E及纤维蛋白(fibrinogen,FIB)对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于成都市温江区妇幼保健院确诊为HSP的54例儿童作为观察组,将同时期健康体检的6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流式细胞计数法对嗜酸性粒细胞进行分类计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实验对血清总IgE进行测定,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免疫比浊法对FIB进行检测。分析嗜酸性粒细胞、血清总IgE及FIB对儿童HSP的联合诊断价值。结果流式细胞计数法结果显示,观察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5±0.92)比(2.88±0.34),t=8.33,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IB及D-D水平显著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32±0.59)g/L比(3.82±0.87)g/L, (328.95±61.21)ug/L比(562.62±65.92)ug/L,t值分别为8.62、9.32,P值均<0.05]。嗜酸性粒细胞、血清总IgE及FIB单独诊断HSP的灵敏度分别为72.19%、90.24%和75.21%,特异性分别为89.32%、81.19%和65.38%,三者联合诊断HSP的灵敏度为91.28%,特异性为90.77%。结论嗜酸性粒细胞联合血清总IgE及FIB对儿童HSP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 标签: 嗜酸性粒细胞 血清总IgE 纤维蛋白原 过敏性紫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遗传性纤维蛋白缺陷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12月收治的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合并遗传性纤维蛋白缺陷症患者的诊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初诊确诊为APL,给予全反式维甲酸和亚砷酸双诱导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但在第1次巩固治疗期间多次复查纤维蛋白波动于1.0~1.5 g/L,进一步完善纤维蛋白基因测序,诊断为APL合并遗传性纤维蛋白缺陷症。结论对于多次检测纤维蛋白均下降的APL缓解期患者和短期内纤维蛋白显著降低的遗传性纤维蛋白缺陷症患者,均应进一步完善骨髓穿刺、基因检测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

  • 标签: 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急性 遗传性 纤维蛋白原缺陷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48例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抽选正常人24例为对照1组。检测三组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指标。结果对照2组与观察组的血浆D-二聚体以及纤维蛋白指标高于对照组1组(P<0.05);而对照2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以及纤维蛋白指高于观察组(P<0.05)。入院第一天,观察组患者的纤维蛋白指标低于对照2组(P<0.05);而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指标逐渐趋于正常值。入院第一天,观察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低于对照2组(P<0.05);而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指标逐渐趋于正常值。结论纤维蛋白与D-二聚体可作为检测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主要指标,由于鼻咽癌患者极易出现血液高凝状态,进而诱发继发性纤溶亢进和血栓栓塞,所以,对纤维蛋白与D-二聚体指标加强检测,可有效减少患者死亡率。

  • 标签: 血浆D-二聚体 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 纤维蛋白原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联合检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诊断的疗效。方法以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对象,为血栓组,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2月,选取同期50例健康者,检测血清纤维蛋白、D二聚体,对比分析。结果血栓组D二聚体、血清纤维蛋白水平高于健康组,P

  • 标签: 血清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纤维蛋白与白蛋白比值(FAR)和血清CA724预测Ⅱ期和Ⅲ期胃癌患者在根治性切除术后的预后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932例Ⅱ期和Ⅲ期胃癌患者,通过ROC曲线分析获得血清CEA、FAR、NLR及其他变量的最佳截断值。根据FAR-血清CA724评分将患者分为3组:FAR-血清CA724=0(血清CA724<3.43ng/ml和FAR<0.083),FAR-血清CA724=1(血清CA724≥3.43 ng/ml或FAR≥ 0.083)和FAR-血清CA724=2(血清CEA≥3.43 ng/ml和FAR≥0.083)。结果FAR-血清CA724分组与患者的年龄(χ2=12.02,P=0.002)、性别(χ2=15.91,P<0.001)、肿瘤大小(χ2=18.22,P<0.001)、是否合并高血压(χ2=6.35,P=0.042)、肿瘤位置(χ2=26.09,P<0.001)、分化程度(χ2=12.46,P=0.002)及pTNM分期(χ2=6.68,P=0.035)均有关。生存分析显示:3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AR-血清CA724=0、1、2组生存率分别为88.2%、64.3%、37.8%,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AR-血清CA724是影响Ⅱ期和Ⅲ期胃癌患者在根治性手术后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FAR-血清CA724可能是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血液标志物。

  • 标签: 胃肿瘤 纤维蛋白原 白蛋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白蛋白/纤维蛋白比值(AFR)水平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5月至2020年1月亳州市人民医院诊断明确的131例患者,其中95例RA患者为RA组,36例排除自身免疫疾病的关节痛患者为疾病对照组,选取同期40名体检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RA组以基于28个关节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疾病活动度(DAS28-CRP)评分分为高度(>5.1分,25例)、中度(3.2分<DAS28-CRP≤5.1分,40例)、低度(≤3.2分,30例)疾病活动亚组;以血清25(OH)D水平分为正常(≥30 ng/ml,17例)、不足(20 ng/ml≤25(OH)D<30 ng/ml,31例)和缺乏(<20 ng/ml,47例)3个亚组;以年龄分为≤44岁(21例)、45~59岁(43例)、60~74岁(21例)、≥75岁(10例)4个亚组;以性别分为女(79例)、男(16例)2个亚组。分析其血清25(OH)D、白蛋白(ALB)及纤维蛋白(Fib)水平,同时计算AFR。采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用Spearman相关分析RA患者DAS28-CRP评分与实验室指标间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RA独立危险因素。结果RA组25(OH)D和AFR水平低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001),RA组25(OH)D水平缺乏/不足率为82.11%(78/95);不同年龄亚组的25(OH)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女性明显低于男性(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FR与DAS28-CRP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497,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OR=0.852,95%CI 0.768~0.944,P=0.002)、AFR(OR=0.626,95%CI 0.480~0.817,P=0.001)、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M(OR=1.044,95%CI 1.019~1.069,P<0.001)、抗环瓜氨酸肽抗体(OR=1.017,95%CI 1.002~1.032,P=0.030)均是RA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A患者血清25(OH)D及AFR水平较低且普遍存在25(OH)D缺乏/不足的现象,低水平的25(OH)D和AFR可作为RA患者疾病活动度评估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25-羟维生素D 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比值 疾病活动度
  • 简介:目的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是一种非创伤性探测下肢动脉系统有无狭窄,无症状缺血的方法。本研究通过应用ABI判断高血压下肢无症状缺血的发生率及其与炎症的关系。方法选择连续6个月住院患者200例;其中高血压组150例,正常血压组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下肢超声多普勒听诊仪检查,ABI小于1.0作为判断高血压下肢无疱状缺血的指标。血浆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水平作为炎症反应的指标。结果150例高血压患者中有56例ABI小于1.0,占高血压患者组37.3%;正常血压组有4例ABI小于1.0,占本组8%,两组ABI值分别为0.87±0.07,1.38±0.08(P<).01);高血压组中ABI<1.0与ABI>1.0的血浆CRP水平分别为3992±1264(μg/L),3212±1963(μg/L),P<0.01;FIB水平分别为3.8±0.1g/L,3.2±0.5g/L(P<0.05)。结论高血压组中ABI小于1.0物患者提示有下肢无症状缺血的存在,ABI小于1.0的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水平升高,ABI下降,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水平增高与下肢无症状缺血的发生显著相关,提示炎症参与了下肢无症状缺血的发生,ABI可作为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早期指标。

  • 标签: 高血压病 下肢无症状缺血 相关性 踝-臂指数 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胆固醇及纤维蛋白水平对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发生率和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SSNHL患者和84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对照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纤维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的血浆浓度对SSNHL发生率和疗效的影响。结果右侧单侧SSNHL占50%,左侧单侧SSNHL占42.2%,双侧同时发病占7.8%,白细胞计数升高占34.4%,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升高占20.3%。在SSNHL发生率的比较中,诊疗组患者的纤维蛋白的血浆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357±68)mg/dl vs(239±109)mg/dl,P=0.001],诊疗组患者平均HDL血浆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所降低[(1.47±0.41)mmol/L vs(1.80±0.43)mmol/L,P=0.01]。在SSNHL疗效的比较中,显效组患者纤维蛋白的血浆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9)。结论低HDL胆固醇血浆浓度可能是SSNHL的危险因素之一。纤维蛋白水平升高和炎症指标的升高可能表明SSNHL的危险性增加。高纤维蛋白水平与SSNHL预后不良有关,血清纤维蛋白水平可以作为使用降低血清纤维蛋白和血液黏度疗法的有用标志物。

  • 标签: 听觉丧失,感音神经性 听觉丧失,突发性 胆固醇 脂蛋白类,HDL 脂蛋白类,LDL
  • 简介:以TaqI限制性内切酶测定Fg基因的多态性与儿童单纯性肥胖进行关联研究,发现基因型的分布在单纯性肥胖组和正常体重组有显著差异(基因型分布P=0.029;等位基因频率P=0.005),携带突变等位基因的儿童易于肥胖。从而推测Fg基因可能是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基因标记。研究结果提示:通过测定基因基础不仅可以预测单纯性肥胖的倾向,而且可以为建立预防和干预肥胖的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儿童单纯性肥胖 Fg基因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测定对临床诊断的价值,以便对本病进行早期干预,减少其死亡率。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研究组)68例,同时采集同期健康体检者68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测定。对两组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中纤维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均比对照组高(P<0.05);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水平与研究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纤维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对诊断急性脑梗死具有较高的价值,并能对病变范围、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定,有助于临床医生制订科学、合理的治疗计划。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患者进行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Fbg)和抗凝血酶(AT)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2020年期间在我科室进行分娩并并发产后出血的产妇62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科室分娩的无产后并发症健康产妇6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在孕晚期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进行D-D、Fbg和AT检测,然后对比两组产妇的D-D、Fbg和AT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产后出血 D-二聚体 D-D 纤维蛋白原 Fbg 抗凝血酶 A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DM)患者急性脑梗死(ACI)后血浆纤维蛋白(FIB)水平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ACI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38例)和非END组(98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评估FIB与END的关系。将老年ACI合并DM患者分为END组(18例)和非END组(26例),进行倾向评分匹配分析,匹配调整后将年龄、性别、高血压、TOAST分类和FIB进行Logistic回归多元分析。结果136例ACI患者中,有38例(27.9%)出现END,有98例(72.1%)未发生END。136例老年ACI患者中,END组在年龄[(62.3±2.4)岁和(59.2±1.8)岁,t=2.035,P=0.044]、高血压病史(76.3%和57.1%,χ2=4.295,P=0.038)、糖尿病史(47.4%和26.5%,χ2=5.433,P=0.020)、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8.5±5.7)分和(6.1±4.6)分,t=2.548,P=0.012]、TOAST[大动脉粥样硬化(65.8%和40.8%),心源性栓塞(5.3%和10.2%),小动脉闭塞(23.7%和23.5%),其他(2.6%和20.4%),不明原因型(2.6%和5.1%),χ2=10.314,P=0.035]、血糖[(8.89±1.28)mmol/L和(7.36±1.64)mmol/L,t=6.048,P=0.000]、FIB[(3.57±1.33)g/L和(3.07±1.14)g/L,t=2.236,P=0.027]水平方面明显高于非END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较高的FIB水平与END无关(P>0.05)。基于倾向评分匹配分析44例老年ACI合并DM患者,匹配前END组患者高血压病史、NIHSS评分、FIB水平均明显高于非END组(均P<0.05),匹配后END组患者FIB水平高于非END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FIB与END显著相关。结论FIB水平增高与ACI合并DM患者的END的风险密切相关,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糖尿病,2型 脑梗死 纤维蛋白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浆纤维蛋白和D-二聚体升高在肺栓塞复发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9月肺栓塞患者70例,其中初次治疗的患者有42例(初次治疗组),肺栓塞复发患者有28例(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和D-二聚体情况,并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和D-二聚体升高在肺栓塞复发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结果初次治疗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3.46±1.83)g/L和(1.64±1.29)mg/L,复发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4.57±2.08)g/L和(3.17±2.26)mg/L,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对肺栓塞复发的诊断和治疗中,血浆纤维蛋白和D-二聚体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肺栓塞患者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血浆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肺栓塞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酶冻干粉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及纤维蛋白变化。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6月-2018年2月90例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冻干粉治疗。比较两组消化道溃疡出血治疗效果;止血平均耗时;治疗前后患者纤维蛋白;治疗副作用率。结果观察组消化道溃疡出血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平均耗时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纤维蛋白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副作用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冻干粉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纤维蛋白,加速纤维蛋白达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凝血酶冻干粉 奥美拉唑 消化道溃疡出血 临床效果 纤维蛋白原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危重症患者替加环素相关性低纤维蛋白(FIB)血症的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2022.6.1-2023.5.31接收的188例采用替加环素治疗的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发生低FIB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替加环素维持剂量与疗程等一般资料,分析引发低FIB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有50例患者使用替加环素(4.25±1.26)天后发生低FIB血症,停用替加环素(4.12±1.03)天后FIB水平好转。年龄≥60岁、替加环素治疗前FIB水平降低、替加环素疗程≥7天、替加环素(负荷剂量200mg,维持剂量100mg,q12h)的治疗方案、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水平升高等均为低FIB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危重症患者使用替加环素治疗后存在一定低FIB血症发生风险,临床需加强对存在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的药学监护,尽可能预防低FIB血症的发生。

  • 标签: 危重症 替加环素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替加环素疗程 负荷剂量 肝功能
  • 简介:摘要喉鳞状细胞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头颈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在对于血浆纤维蛋白水平与呼吸道恶性肿瘤放疗疗效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及血浆纤维蛋白水平与喉癌等头颈肿瘤相关性研究等方面,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对近年来治疗前血浆纤维蛋白水平与不同恶性肿瘤尤其是喉癌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探讨血浆纤维蛋白水平对喉癌发生发展的影响。

  • 标签: 纤维蛋白原 喉肿瘤 癌,鳞状细胞 D-二聚体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ACI)患者血浆纤维蛋白(Fib)水平的改变及其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250例脑梗死患者(ACI组)和226名健康成人(健康对照组)的血浆Fib含量。在ACI患者入院当天和4周时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结果ACI组血浆Fib水平异常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4.8%vs.9.3%,P〈0.01);NDS重型患者血浆Fib含量[(5.82±1.51)mg/L]明显高于中型[(4.17±1.09)mg/L]、轻型[(4.26±1.15)mg/L]患者(均P〈0.01)。血浆Fib含量升高组患者住院4周时显著进步和进步者明显低于Fib正常组(均P〈0.01),而无变化和恶化者明显高于Fib正常组(均P〈0.01)。结论ACI患者血浆Fib水平均明显升高,病情重的患者升高更明显,血浆Fib含量升高的患者预后较差。

  • 标签: 脑梗死 纤维蛋白原 症状和体征 预后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入院时纤维蛋白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院结局不良的关系。方法:对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来我院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 111例病患进行研究,对其临床治疗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探讨入院时纤维蛋白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院结局不良的关系。结果:观察不同纤维蛋白水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患出院结局不良产生率,病患入院时依照纤维蛋白四分位数进行分组,第 1组结局不良例数为 27例,第 2组结局不良例数为 33例,第 3组结局不良产生率为 32.43%,第 3组结局不良产生率为 36.94%,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 P< 0.05,由此可见,随着纤维蛋白水平的不断提升,结局不良的产生率也会相应的增加。结论:入院时纤维蛋白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院结局不良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纤维蛋白水平处于较高状态时会影响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效果。

  • 标签: 纤维蛋白原水平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出院结局 不良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