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新生儿科大肠埃希氏(E.coli)感染的分布特点及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大肠埃希氏的培养和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推荐的MIC法,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s)测定采用NCCLS/CLSI推荐的双纸片协同法和ESBLs确证试验。结果新生儿E.coli检出率最高的标本是呼吸道标本为主,其次是血液标本,ESBLs检出率为46.4%,药敏结果显示亚胺培南,美诺培南敏感率为100%,派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为79.4%,头孢西丁敏感率为71.7%,氨基糖苷类敏感率为52.8%~88.8%。对常用的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及头孢三代中的头孢噻肟呈较高耐药,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敏感率>65%。结论在我院新生儿科呼吸道感染中大肠埃希氏感染是最常见临床类型,大肠埃希氏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医院应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预防与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大肠埃希氏菌 超光谱&beta -内酰胺酶 药物敏感试验
  • 简介:目的对来源于食源性疾病病人腹泻便标本中分离的致泻大肠埃希进行耐药情况检测,掌握通化市食源性疾病致病菌的耐药趋势和耐药谱。方法根据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定量测定致泻大肠埃希的最低抑浓度(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结果来源于通化市食源性疾病患者的41株致泻大肠埃希对环丙沙星(CIP)、庆大霉素(GEN)、氯霉素(CHL)、头孢西丁(CFX)、萘啶酸(NAL)、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TMP/SMZ)、四环素(TET)、头孢噻肟(CTX)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吉林省通化市食源性疾病患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致泻大肠埃希存在多种抗生素耐药,应高度重视和加强食源性疾病中致泻大肠埃希的耐药性监测,以保证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

  • 标签: 食源性疾病 肉汤稀释法 MIC 致泻大肠埃希菌 结果分析
  • 简介:常规分离鉴定47株大肠埃希,以标准纸片扩散法(K—B法)对其进行常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敏感性测定,耐药株经PCR检测aac(3)~Ⅱ基因保守区,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分析。初步探讨大肠埃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株与aac(3)-Ⅱ基因保守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本地区大肠埃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株的aac(3)-Ⅱ基因保守区具65位G、84位T和65位A、84位C两种基因型,且高度耐药菌株皆为65位G、84位T。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氨基糖苷类 耐药株 aac(3)-Ⅱ基因保守区 药物敏感性 检测
  • 简介:采用平板稀释法,用MRS和M17培养基从鸡的新鲜粪便中分离出7株,进一步初筛得到3株对普通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且他们的菌落是圆形稍扁平的黄色菌落,周围培养基变为黄色,根据这些特征初步将其定为乳酸。观察发现其中编号为1,5,7的LB平板上的圆形滤纸片周围有抑圈,初步筛选出1,5,7号,保留有抑活性的1号,5号,7号菌株。各的抑圈直径分别为:1号:11mm;5号:13mm;7号:10mm。进一步用弱毒型大肠杆菌作为实验复筛得到对弱毒型大肠杆菌抑圈直径最大的菌株为5号菌株。糖发酵实验,吲哚实验,伏—普实验,甲基红实验进一步验证其为乳酸,显微镜下观察有杆状和链球状两种菌株。乳酸产生益菌素对革兰氏阴性的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对革兰氏阴性的抑制作用为近年来新发现,所以尤其受关注。

  • 标签: 乳酸菌 大肠杆菌 抑制 分离 筛选
  • 简介:摘要: 为考查中药对大肠杆菌的抑效果,选取了白头翁、黄连、黄柏等二十余种常见清热解毒、抗菌类药物,进行抑试验;分别采用了体外纸片扩散法及体内小白鼠实验,通过观察扩散情况与小白鼠致死及发病情况,考查其对大肠杆菌的抑效果。结果显示, 23 种中药水提取液中,黄芩、白头翁、黄连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效果最强,可以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其次是金银花、黄柏、菊花、陈皮、白芍、栀子、五倍子等;而石榴皮、土茯苓、木香、艾叶这几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几乎没有抑制作用。由 复方 1 : 菊花、五倍子、石菖蒲、 黄芩,与复方 2 : 大黄、黄芩、石菖蒲和金银花,合二为一组成的复方组合对体内外抑效果较为显著。可能是几种不同的中药成分在对大肠杆菌作用过程中产生协同促进作用;而由地榆、白头翁、土茯苓组成的复方 7 ,以及黄连、白头翁、木香和甘草组成的复方 8 ,抑效果并不明显,这与代谢过程中的相互抑制作用有关;综合以上,黄芩、白头翁、黄连,以及由石菖蒲、五倍子、黄芩、菊花组成的复方,或由石菖蒲、黄芩、大黄、金银花组成的复方可以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药;大肠杆菌;复方;抑效果;小白鼠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类传染性疾病的总称。 根据猪的生理特性、日龄的增长及免疫状态等特征的不同,导致疾病的发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常见的猪大肠杆菌病有以下三种: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猪水肿病。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 1 ) 试验动物 健康的小白鼠和疑似患有大肠杆菌病的病猪 ( 2 ) 试验试剂 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粉、蛋白胨、牛肉浸膏、琼脂、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超纯水,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及以上纯度。 ( 3 ) 试验药物 参考《全国中草药汇编》选取了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等疗效的中草药二十余种,具体为: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黄芩、栀子、香附、穿心莲、石菖蒲、五倍子、菊花、大黄、金银花、艾叶、马齿苋、甘草、郁金、诃子、白芍、地榆、石榴皮、土茯苓、木香,以上中药材均购自吉林大药房,所有药物经鉴定均符合生药质量标准。 1.2 试验方法 ( 1 ) 培养基制备 培养基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肉汤培养基,培养方法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称取,将其加入超纯水,并搅拌在 121℃, 101KPa下灭菌 30min,以备用 ( 2 ) 细菌的分离 第一, 菌种采集:大肠杆菌菌种采集自疑似患有猪大肠杆菌的病猪。 第二, 菌种培养:首先使用温水和脱脂棉清洗患有白痢的仔猪肛门部位,再用 75% 的酒精棉球和碘酊进行消毒。经过彻底清洁、消毒后,将无菌棉拭子插入肛门内,采集直肠粪便病料。随后将样品棉拭子放入无菌生理盐水的 10 ml 离心管中,密封保存于 4℃ 冰盒中,快速送至实验室。按照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粉说明书要求,制备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于 37℃ 过夜检后使用。在超净工作台上,将采集的粪便棉拭子涂布于合格的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中,在生化培养箱中,在 37  的环境下,倒置培养 1824 h 。观察培养基,用平板划线法为初步分离的大肠杆菌分离株并且进行分离纯化,重复培养 3-5 次。将其接种于营养肉汤中,并置于振荡培养器中处于 37 , 180 r/min 培养 8 h 后采用甘油保存法,与 30% 甘油混合置于 -80℃ 保存、备用,每个菌种保存三管。 第三, 镜检:菌体形态通过革兰氏染色,经过初染、媒染、脱色、复染之后,将载玻片覆上盖玻片,置于 Classica E220LED 双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拍照记录菌体形态,包括菌体形状、大小、排列方式和革兰氏阴阳性等。 第四, 生理生化鉴定:将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进一步试验,如: VP 试验和尿酶试验、糖发酵试验、三糖铁试验、 MR 试验等各种发酵实验。 第五, 动物试验:将纯化的大肠杆菌肌肉注射到小白鼠体内,观察小白鼠的生命体态。 ( 3 ) 中药试剂的选择 将单味中草药按照中药配制原则、药理、药性并与常用方剂(如白头翁汤)组成八种复方 : 复方 1 为 石菖蒲、黄芩、菊花、五倍子 ; 复方 2 为 石菖蒲、大黄、金银花、黄芩 ; 复方 3 为 大黄、秦皮、艾叶、黄芩 ; 复方 4 为 白头翁、黄柏、秦皮、黄连 ; 复方 5 为 马齿苋、黄柏、五倍子、甘草、白头翁 ; 复方 6 为 郁金、白芍、诃子、黄柏、黄芩、栀子、大黄、黄连 ; 复方 7 为 地榆、土茯苓、石榴皮 ; 复方 8 为 黄连、木香、甘草、白头翁 。 ( 4 ) 药敏实验 第一, 药液制备:分别制备复方 1 至 8 中草药水提液且采用水煎法。分别称取粉碎后的中草药复方制剂 50 g ,置于 500 mL 烧杯中,加入 400 mL 超纯水,浸泡 1 h 后,强火加热至沸腾,改用文火煎煮 30min , 4 层纱布过滤,药渣再加入适量超纯水,按上述方法煎煮过滤除去滤渣,合并 2 次滤液,分别制备复方 1 至 8 中草药水提液且采用水煎法。将其分别装入 8 个 100 ml 生理盐水瓶在 121 ℃ 、 101 KPa 条件下灭菌 30 min ,灭菌后,置于 4 ℃ 冰箱中保存,备用。 第二, 纸片制备:取滤纸,用打孔机打成圆形小纸片,取圆形纸片 80 个放入清洁干燥的青霉素空瓶中,瓶口使用单层牛皮纸包扎。经高温高压消毒后放入 37 ℃ 恒温烘箱中,使其完全干燥。 第三, 抗菌纸片制作:将上述 80 个纸片均匀分为八组每组 10 个,然后分别放在药液 1 至 8 中。使各纸片充分浸透药液。于 37 ℃ 下过夜干燥后及密封。 第四, 药敏实验:在无菌条件下将培养 24 h 的肉汤培养物,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 10 倍,取 0.2 mL 滴加在琼脂平板培养基上,用灭菌棒涂匀,平板置于超净工作台上,在室温下干燥 3-5min ,用无菌镊子将含药纸片紧贴于琼脂表面,等距离放置纸片;置 35℃ 恒温箱内倒置培养 18h 后,观察结果。 2 试验结果 2.1中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23 种中药在琼脂纸板上的抑圈直径大小 : 黄芩 , 抑圈直径 1.78mm , 抑效果最好 ; 白头翁 , 抑圈直径 1.65mm , 抑效果最好 ; 黄连 , 抑圈直径 1.58mm , 抑效果最好 ; 金银花 , 抑圈直径 1.45mm , 抑效果良好 ; 黄柏 , 抑圈直径 1.44mm , 抑效果良好 ; 菊花 , 抑圈直径 1.32mm , 抑效果良好 ; 秦皮 , 抑圈直径 1.31mm , 抑效果良好 ; 白芍 , 抑圈直径 1.26mm , 抑效果良好 ; 栀子 , 抑圈直径 1.26mm , 抑效果良好 ; 五倍子 , 抑圈直径 1.22mm , 抑效果良好 ; 地榆 , 抑圈直径 1.13mm , 有抑效果,但不明显 ; 马齿苋 , 抑圈直径 1.12mm , 有抑效果,但不明显 ; 石菖蒲 , 抑圈直径 1.05mm , 有抑效果,但不明显 ; 大黄 , 抑圈直径 1.05mm , 有抑效果,但不明显 ; 香附 , 抑圈直径 1.05mm , 有抑效果,但不明显 ; 穿心莲 , 抑圈直径 0.98mm , 有抑效果,但不明显 ; 甘草 , 抑圈直径 0.98mm , 有抑效果,但不明显 ; 郁金 , 抑圈直径 0.96mm , 有抑效果,但不明显 ; 诃子 , 抑圈直径 0.96mm , 有抑效果,但不明显 ; 石榴皮 , 抑圈直径 0.90mm , 几乎没有抑效果 ; 土茯苓 , 抑圈直径 0.90mm , 几乎没有抑效果 ; 木香 , 抑圈直径 0.90mm , 几乎没有抑效果 ; 艾叶 , 抑圈直径 0.90mm , 几乎没有抑效果 ; 生理盐水 , 抑圈直径 0.90mm , 几乎没有抑效果 。综上, 这 23 种中药大多数都能对大肠杆菌产生抑菌作用,其中,黄芩,白头翁,黄连的抑效果最好,金银花,黄柏,菊花等其次,但石榴皮、土茯苓、木香及艾叶在体外对大肠杆菌几乎没有抑菌作用。 2.2复方中草药的体外抑效果测试 8 种复方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效果 : 复方 1 - 抑圈直径 2.58mm - 抑效果最好 ; 复方 2- 抑圈直径 2.42mm - 抑效果最好 ; 复方 3- 抑圈直径 1.12mm - 有 抑效果 ,但不明显; 复方 4- 抑圈直径 2.15mm - 抑效果最好 ; 复方 5- 抑圈直径 1.06mm - 有 抑效果 ,但不明显; 复方 6- 抑圈直径 1.18mm - 有 抑效果 ,但不明显; 复方 7- 抑圈直径 0.98mm - 有 抑效果 ,但不明显; 复方 8- 抑圈直径 1.22mm - 抑效果良好 ; 生理盐水 - 抑圈直径 0.90mm - 抑效果良好 - 没有抑效果 。综上, 多数的组合复方都比单一中药的作用效果更明显;其中由石菖蒲、五倍子、黄芩、菊花组成的复方 1 抑效果显著比单一中药效果好,其次,由石菖蒲、黄芩、大黄、金银花组成的复方 2 体外抑效果也比较好,而由地榆、石榴皮、土茯苓组成的复方 7 的体外抑效果比单一地榆的效果更差,原因可能是几种药物在与大肠杆菌发生作用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抑制作用。 2.3复方中草药的体内抑测试 按照几种复方的配制,将中药水提取液注入 8 只 小白鼠体内观察得到的情况 : 复方 1 ,死亡 0 只,死亡率 0.0% , 小白鼠状态良好,能够进行正常活动,无不良反应 ; 复方 2 ,死亡 0 只,死亡率 0.0% , 小白鼠状态较好,活动量较正常情况微少 ; 复方 3 ,死亡 1 只,死亡率 12.5% , 小白鼠状态不佳,活动量减少至少一半 ; 复方 4 ,死亡 0 只,死亡率 0.0% , 小白鼠状态良好,能够进行正常活动,无不良反应 ; 复方 5 ,死亡 2 只,死亡率 25% , 小白鼠状态很差,活动量小或几乎不活动 ; 复方 6 ,死亡 2 只,死亡率 25% , 小白鼠状态很差,活动量小或几乎不活动 ; 复方 7 ,死亡 3 只,死亡率 37.5% , 小小白鼠状态很差,活动量小或几乎不活动 ; 复方 8 ,死亡 2 只,死亡率 25% , 小白鼠状态很差,活动量小或几乎不活动 ; 生理盐水 ,死亡 8 只,死亡率 100% , 小白鼠状态很差,活动量小或几乎不活动 。 其中复方 1 抑效果显著,其次,复方 2 ,复方 4 体内抑效果也比较好,这与体外琼脂纸板扩散实验的结果的一致的;而由地榆,石榴皮,土茯苓组成的复方 7 ,以及有黄连、白头翁、木香、甘草组成的复方 8 ,效果相对较差,原因可能与代谢过程中的相互抑制作用有关。 3 分析与讨论 本课题主要探索了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黄芩、栀子、香附、穿心莲、石菖蒲、五倍子、菊花、大黄、金银花、艾叶、马齿苋、甘草、郁金、诃子、白芍、地榆、石榴皮、土茯苓、木香,这 23 种清热,抗菌的中草药,通过试验得出对大肠杆菌抑菌作用最强的是黄芩、白头翁以及黄连。体内及体外抗菌试验中对大肠杆菌抑效果最强的是由石菖蒲、五倍子、黄芩和菊花组成的复方以及由石菖蒲、黄芩、大黄和金银花组成的复方 , 为兽医临床应用上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美发 ,陈作栋 ,梁欢 ,柏峻 ,赵二龙 ,易中华 ,瞿明仁 ,许兰娇 .单一中草药以及复方中草药体外抑效果研究 [J].饲料工业 ,2019,40(12):22-26. [2]杨明凡 ,高航 ,万博 ,李庆华 ,陈红英 ,张红英 ,夏平安 .猪源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白头翁汤对其抑试验 [J].中国兽医杂志 ,2019,55(05):55-57+121. [3]陈敏卿 .猪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药敏试验 [J].福建畜牧兽医 ,2018,40(06):14-16. 5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需氧和厌氧配对血培养分离大肠埃希的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miniVITAL或BacT/ALERT3D血培养仪对2001年1月-2008年6月临床送检血液标本进行需氧和厌氧配对培养并分离菌株,用VITEK32分析系统及配套的鉴定与药敏卡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及超广谱p内酰胺酶(ESBLs)检测。结果共分离149株大肠埃希,其中需氧和厌氧培养均生长115株(77.18%),仅需氧培养生长14株(9.40%),仅厌氧培养生长20株(13.42%);产ESBLs阳性率为36.91%(55/149)。149株大肠埃希对亚胺培南、呋喃妥因、头孢西丁、奈替米星有较高的敏感率,分别为100.00%、94.63%、88.60%和75.84%;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萘啶酸、培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嗯唑、替卡西林、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包括中介)均〉40%。结论采用需氧和厌氧配对培养可提高火肠埃希阳性检出率。该院血源性大肠埃希产ESBLs率较高,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且呈多重耐药性,需高度重视。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血培养 抗药性 微生物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目的研究大肠埃希Ⅰ类整合子携带率及可转移耐药的发生率。方法用Ⅰ类整合酶基因通用引物对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进行PCR检测,并对阳性菌株进行接合转移实验。结果大肠埃希Ⅰ类整合酶基因阳性率为70.8%;质粒的转移接合率为51.4%。Ⅰ类整合子的接合成功菌株仅占接合子的3.1%。结论大肠埃希中Ⅰ类整合子的存在非常普遍,耐药性的质粒传播也时有发生,整合子的质粒传播概率相对较低。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整合子 接合子
  • 简介:目的建立-种灵敏、可靠、快速对水中大肠埃希富集和DNA提取的最佳方法组合,以便应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技术进行定量检测。方法膜过滤洗脱环节,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富集洗脱,通过平板计数法比较各方法富集洗脱效果;DNA提取环节,采用4种方法进行DNA提取。所得DNA进行实时荧光PCR扩增,定量检测DNA拷贝数,比较各方法的DNA提取效率;并采用最优的方法组合,对模拟水样进行膜过滤和DNA提取,考察全过程的回收率和灵敏度。结果采用加表皮葡萄球菌过滤+漩涡混合器+玻璃棒刮擦洗脱方法(C法),洗脱效率能达到75%-93%;TritonX-100法和磁珠法的线性范围达到6个数量级稀释度(10^0-10^-5),r2分别为0.998和0.999,然而,TritonX—100法更省时,更简便,经济性更好。采用该最优的方法组合,其全过程的回收率为79.7%~104.0%且灵敏度达到1cfu/ml。结论c法+Triton-100法组合可以快速、准确、经济地对饮用水中大肠埃希进行富集和DNA提取。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细菌富集 DNA提取 饮用水 食品安全 食源性致病菌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泌尿外科术后泌尿系统感染大肠埃希的耐药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152例泌尿外科术后泌尿系统感染(UT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Vitek-32自动化细菌分析仪和纸片扩散法分别进行病原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152例UTI患者的大肠埃希检出情况和耐药性。结果152例患者共检出致病菌152株,检出率100%,且主要为大肠埃希,占比56.58%;大肠埃希在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和膀胱癌中的检出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药敏结果显示,86株大肠埃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16%、1.16%、6.98%和8.14%;且86株大肠埃希中产ESBLs菌株54株(62.79%),非产ESBLs菌株为32株(37.21%);产ESBLs菌株对头孢噻肟等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非产ESBLs菌株(P<0.05)。与≤60岁患者相比,61~70岁、71~80岁和>80岁患者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明显升高(P<0.05),>80岁患者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大肠埃希是泌尿外科术后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且多为产ESBLs菌株,其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等耐药性较低;且大肠埃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临床上应重点监测老年泌尿外科术患者耐药情况,合理选择抗生素,以提高抗菌药物疗效。

  • 标签: 泌尿外科术 泌尿系感染 大肠埃希菌
  • 简介:目的研究美罗培南、头孢米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7种常见抗生素对产ESBLS大肠埃希和肺炎克雷伯的接种效应。方法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7种抗生素对22株产ESBLS大肠埃希和肺炎克雷伯在标准细菌接种量(5×10^5CFU/mL)和高接种量(5×10^7CFU/mL)时的MIC。结果随着接种量增加,美罗培南和头孢米诺对所有受试菌株的MIC无接种效应;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SHV-12型和1株CTXM-14的MIC表现出接种效应;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存在接种效应的菌种分别占所有受试菌株的86.4%(19/22)、40.9%(9/22)、100%(22/22)和100%(22/22)。结论对22株产ESBLS大肠埃希和肺炎克雷伯,美罗培南和头孢米诺不存在接种效应,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部分基因型ESBLS菌株(SHV-12型和1株CTX-M-14菌株)存在接种效应,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存在接种效应。

  • 标签: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接种效应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 简介:目的调查1999~2003年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广东和辽宁地区大肠埃希和肺炎克雷伯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比较不同来源菌株之间耐药率的差别.方法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用WHONET5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5年间共收集大肠埃希6816株和肺炎克雷伯4411株.尿液、痰和血液等是大肠埃希和肺炎克雷伯临床分离株的主要标本来源.1999~2003年广东和辽宁地区大肠埃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其次为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大肠埃希临床分离株,广东地区的菌株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高,2003年增加到32.0%,两地区分离的大肠埃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于60%.肺炎克雷伯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其次为头孢吡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在1999~2003年间,广东和辽宁地区的肺炎克雷伯临床分离株对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逐年增高,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高.广东和辽宁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和肺炎克雷伯的检出率逐年增高,2003年广东地区产ESBL大肠埃希和肺炎克雷伯的检出率分别为29.6%和30.1%,辽宁地区的检出率分别为18.6%和26.6%.广东和辽宁地区的大肠埃希和肺炎克雷伯临床分离株头孢噻肟耐药、头孢他啶敏感率明显高于头孢噻肟敏感、头孢他啶耐药率.结论通过不同地区间临床分离株细菌耐药性的比较,了解耐药率间的差别,对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临床分离株 耐药率 头孢他啶 头孢噻肟
  • 简介:目的了解大肠埃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流行情况,分析产ESBLs细菌的耐药性。方法对154株大肠埃希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54株大肠埃希中共检出产ESBLs80株,检出率51.95%。在各类标本中,尿中产ESBLs菌株分离率最高(52.50%),其次是痰(22.50%)。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外,产ESBLs菌株对其他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结论该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株对多类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临床应加强对产ESBLs大肠埃希耐药性监测,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路感染大肠埃希的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到2012年尿路感染患者尿液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376株,用ATBExpression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376株大肠埃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159株,阳性率为42.4%。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全敏;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耐药率小于35%;对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及常用二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大于60%。产ESBLs菌株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大肠埃希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应重视病原的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 标签: 尿路感染 大肠埃希菌 超广谱&beta -内酰胺酶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新生儿科病区痰培养产ESBLs、AmpC酶大肠埃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CLSI推荐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确证试验,对大肠埃希进行ESBLs检测,并用三维试验法、三维试验抑制试验进行AmpC酶检测。结果90株大肠埃希中,检到产ESBLs菌株50株,阳性率高达55.56%。15株耐头孢西丁菌株检到4株产AmpC酶,其中单产AmpC酶1株,产AmpC+ESBLs菌株3株,AmpC酶阳性率为4.44%(4/90)。结论分离自我院新生儿科下呼吸道的大肠埃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主要以产ESBLs和(或)AmpC酶为主。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是院内感染的一大隐患。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超广谱&beta -内酰胺酶 AmpC酶 三维试验 三维抑制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2月对大肠杆菌菌株进行临床试验后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以提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实验证据。方法收集5年间门诊及住院患者标本分离大肠埃希氏大肠埃希氏的培养和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CLSL推荐的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2MIC法和K-B纸片扩散法,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s)测定采用NCCLS/CLSL推荐的双纸片协同法和ESBLs确证试验。结果在五年内,观察了514种大肠株,其中含有伤口、尿液、痰等排出物是大肠埃希氏的重要来源。本院大肠埃希氏临床分离株对美罗培南最敏感99.6%,亚胺培南99.4%,其次为阿米卡星86.5%,呋喃妥因85.43%。大肠埃希氏对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60%~70%,对喹诺酮类、庆大霉素敏感率30%~50%,对一代、二代、三代、四代头孢、氨曲南、复方新诺明敏感率20%~40%,对青霉素类敏感率低于10%。结论引起不同类型临床感染的最重要病原体之一是大肠埃希氏,临床试验必须与有效使用抗生素和有效控制耐药性菌株传播的措施相结合。

  • 标签: 大肠埃希氏菌 医院感染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患者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的具体分布特点以及药敏情况,并针对具体情况给予合理、科学的抗菌药物,从而提升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从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共50株,对其展开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同时分析具体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分析产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的检出率,从50株大肠埃希中共检出产广谱β-内酰胺酶12株,检出率为24.00%。结论对于检出患者感染大肠埃希通常以呼吸道标本为主,针对药敏的试验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以此来防御诱导型耐药菌株的出现。

  • 标签: 超广谱 &beta -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药敏情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流感染是感染性疾病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同时由于地区、医院水平、收治患者病情程度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不同,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的耐药监测数据不尽相同1。为了解本地区社区和医院血流感染大肠埃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对我院2015年临床血培养分离的大肠埃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血流感染 敏感性 超广谱&beta - 内酰胺酶资料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