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结果准确的湿式大肠群快检纸片。方法对依据“食(饮)具用大肠群快速检验纸片质量标准”要求加工生产的湿式大肠群快检纸片与干式大肠群快检纸片进行质量检测和对比试验。结果湿式大肠群快检纸片与干式大肠群快检纸片的质量均符合“食(饮)具用大肠群快速检验纸片质量标准”的规定要求,经过400份食(饮)具的检测对比试验,两种快检纸片检测的阳性符合率为97.2%(69/71),阴性符合率为99.4%(329/331),总符合率为99.5%(398/400),说明两种快检纸片的检测结果一致。结论湿式大肠群快检纸片与干式大肠群快检纸片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易制备;经济成本低;使用方便,操作时省时省力,可减少或避免因加盐水湿润纸片过程中被空气污染引起假阳性的机会;该产品的湿度一致,可减少或避免因加盐水多或少而引起的结果不易判断或结果不一致;是一种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成品培养基,完全可以替代干式大肠群快检纸片,为消毒食(饮)具中大肠群的检测方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湿式 干式 大肠菌群快检纸片 成品培养基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纸片法与多管发酵法在水质总大肠群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市25份自来水样和25份城市周边农村的生活饮用水,分别采用纸片法与多管发酵法进行检测,分析并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结果纸片法阳性检出率为14.0%,多管发酵法阳性检出率为18.0%,统计学方法处理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纸片法与多管发酵法在水质总大肠群的检测中具有一致性,适应于检测水质总大肠群。

  • 标签: 纸片法 多管发酵法 水质 总大肠菌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生活饮用水中总大肠群 MPN法定量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及评定方法。方法 依据《 CNAS-CL07:2011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和报告通用要求》和《 GB/T 5750.12-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 微生物指标》中总大肠群定量检测 MPN 法,以实例来评定 MPN 法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结果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0.342。扩张不确定度为 0.772;总大肠群含量为 4.6×102~ 1.6×104 MPN/100mL。结论 重复性测量对不确定度影响最大,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控制。

  • 标签: MPN 总大肠菌群 合成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
  • 简介:大肠群快速检测纸片法在食具卫生监测上的应用研究陈卫东,戴昌芳,文彦,刘敏,黄吉城,宋曼丹广东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510300)常规法检验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的操作手段复杂,所需时间长、工作量大,不便于基层单位使用。根据大肠群快速检测纸片的作用原理...

  • 标签: 大肠菌群 纸片法 快速检测 食具卫生 食品卫生 细菌总数
  • 简介:摘要:通过对《水质粪大肠群的测定滤膜法》(HJ347.1-2018)的不确定度分析、评定,从结论中可分析该方法的实验误差,为该方法的提高该方法的数据准确的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为其他水中微生物指标的不确定度评定提供参考。

  • 标签: 粪大肠菌群 不确定度评定 地表水
  • 简介:针对微生物快速检测的需求,基于生长时间光谱法设计了大肠群快速检测仪器.根据大肠群指数生长期与大肠群浓度的关系来计算大肠群初始浓度;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大肠群的指数生长时间进行检测;通过实验确定了625nm作为分光光度检测波长;设计了基于双积分球的仪器光路结构,提高了仪器对透过率的测量稳定性,采用样品从实验开始时的初始透过率降低至初始透过率的70%时所需时间作为生长时间,显著降低了检测所需时间,对大肠群100cfu/mL的检测,只需要276min.建立了大肠群的生长时间与大肠群初始浓度的数学模型.设计实验评价了本方案平行样标准偏差小于12.61%;与滤膜法进行比对,相关系数0.979.

  • 标签: 生长时间光谱法 分光光度法 快速检测 微生物分析仪 大肠菌群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的是一种水中大肠群的快速检测方法——酶底物法,并对此方法与多管发酵法对地表水中总大肠群、大肠埃希氏以及粪大肠群分别进行了比对试验,结果表明(1)酶底物法与多管发酵法对地表水中总大肠群的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且呈中度正相关(配对t检验t=2.57,0.025〈P〈0.05;直线相关分析r=0.597,0.025〈P〈0.05);(2)酶底物法对大肠埃希氏的检测结果与多管发酵法对粪大肠群的检测结果呈高度正相关(直线相关分析r=0.863,0.025〈P〈0.05)。结论:酶底物法可以有效的检测水中的总大肠群和大肠埃希氏

  • 标签: 酶底物法 总大肠菌群 大肠埃希氏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大肠群迅速检查这一技术运用到给营养同食物卫生实施检查期间的成效。方法选择饮料、白糖、果冻、坚果、饼干、蛋糕与矿泉水一类食物内的352个样本,并借助乳糖胆盐型发酵这一方式同最可能数这一方式对大肠群加以测算,探究相应的检查成果。结果检查通过的样本一共309个;乳糖胆盐型发酵这一方式同最可能数这一方式对样本实施检查以后的通过率都一致,均即87.78%,二者实施检查以后的通过率都即100%;这之中,借助两类方式对大肠群加以检查的成果一致的一共333个,检查一致率即94.60%,没有通过的19个样本内有9个检查成果稍有差别,即占据样本的2.57%。结论大肠群迅速检查这一技术相应的检查成效较优,可以检查出食物内的大肠群,以更好地对营养同食物卫生加以监管,检查价值极大,成效显著,值得大力推行及应用。

  • 标签: 营养与食品卫生检测 大肠菌群快速检测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肠群快速检测技术在营养与食品卫生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500份食品作研究对象,卫生检测方法为最可能数法(参照组)与大肠群快速检测技术(实验组)。结果:实验组营养与食品卫生检测效果和参照组比较,P>0.05。结论:营养与食品卫生检测中应用大肠群快速检测技术的作用好,安全高效。

  • 标签: 营养与食品卫生 食品安全 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纸片法与多管发酵法在水质总大肠群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市25份自来水样和25份城市周边农村的生活饮用水,分别采用纸片法与多管发酵法进行检测,分析并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结果纸片法阳性检出率为14.0%,多管发酵法阳性检出率为18.0%,统计学方法处理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纸片法与多管发酵法在水质总大肠群的检测中具有一致性,适应于检测水质总大肠群。

  • 标签: 纸片法 多管发酵法 水质 总大肠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大肠群测试片在化妆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以密集抽样调查的方法,从市场在售的化妆品中,随机抽取15份,利用《化妆品卫生规范》、大肠群测试片,对化妆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结果:《化妆品卫生规范》中的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在使用前,本研究选取的样品合格率均为100%,大肠埃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合格率均为100%。而开封3个月后,样品合格率是86.67%。《化妆品卫生规范》检测方法和大肠群测试片的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两者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化妆品开封后,随时间延长,微生物数量会逐渐增多。用大肠群测试片来展开化妆品微生物检测,具有便捷、简单、快速、准确的优势,值得推广。

  • 标签: 大肠菌群测试片 化妆品 微生物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长沙地区小型餐馆及流动餐饮摊点所提供的即时生食配菜中的大肠群污染状况,改善该地区公共餐饮饮食卫生提出针对性措施,并制定即食生食配菜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长沙市行政划分及食品生产特点,对长沙市范围内小型餐馆及流动餐饮摊点所提供的即时生食配菜进行整群随机采样,按照GB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群计数》中大肠群的检测方法对所采样品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六区中,芙蓉区污染情况最重,雨花区污染情况较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香葱和香菜受大肠群污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样品大肠群检出率为100%。结论即食生食配菜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大肠群污染,建议尽快出台即食生食配菜类的食品卫生标准。

  • 标签: 即食生食蔬菜 大肠菌群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营养与食品卫生检测中应用大肠群快速检测技术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的 400份饼干、糖果、果冻、面包、饮料及饮用水六种食品为研究对象,大肠群快速检测技术采用乳糖胆盐发酵法、最可能数法,两种方式检测结果比较。结果:大肠群检测结果符合率 94.00%;检测结果不符合率 6.00%,乳糖胆盐发酵法检测合格率是 87.00%;最可能数法检测合格率 87.00%,两种检测方式合格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大肠群快速检测技术应用于营养与食品卫生检测能为食品安全提供可靠性保障、值得推崇。

  • 标签: 营养与食品卫生检测 大肠菌群 快速检测技术
  • 简介:作者采用常规滤纸附贴发酵法和快速纸片法同时对100份食具检测大肠群,结果显示两法差别无显著性,符合率达81.8%。认为快速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的特点,有助于对食具卫生进行及时的监督管理。

  • 标签: 快速检验法 大肠菌群 食具卫生检测
  • 简介:摘要:城市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虽然其水质得到很大改善,但水中细菌数量依旧很大,尤其存在着粪大肠群等病原。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将粪大肠群数列为出水基本控制指标之一。为保障污水排放水体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污水进行消毒处理。次氯酸钠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粪大肠群等病原,通过次氯酸钠投加量对二级出水消毒效果的影响,分析次氯酸钠的污水处理效益。

  • 标签: 污水处理 粪大肠菌群 次氯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在对饮用水源中粪大肠群测定过程中,检测时间和保存方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一年中不同时间段内饮用水源样品,分别采用常温和冷藏的方式进行保存,同时采取不同的检测时间间隔对饮用水源水中粪大肠群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冬季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检测时间和保存方式对饮用水源水中粪大肠群测定结果影响不明显,(P﹥0.05);在夏季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检测时间和保存方式对饮用水源水中粪大肠群测定结果影响明显,(P<0.05)。结论: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对饮用水源样本采用不同的检测时间和保存方式,会对样本中粪大肠群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 标签: 饮用水源 检测时间 保存方式 粪大肠菌群 测定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大肠群快速检测技术在营养与食品卫生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56份食品用于样品,开展卫生检测,通过大肠群快速检测技术以稀释液配制、乳糖发酵、分离培养之后,检测大肠群值。病情使用最可能数法检测,比较检测结果;依据有关标准,判断样品是否达到食品卫生标准。结果:经乳糖胆盐发酵法、最可能数法检测后,大肠群超标的不合格样品检出率是7.81%(20/256)、8.20%(21/256),无差异(P>0.05);经分析检测结果统一性,98.04%样品结果统一,1.95%的样品结果不统一。结论:运用大肠群快速检测技术在营养与食品卫生检测中可以准确的检测出大肠群值,明确大肠群超标的情况,然后进行处理,避免卫生不合格食品被消费者使用,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 标签: 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技术 营养 食品 卫生检测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