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膜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支气管膜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临床诊断并经支气管镜与病理检查证实为支气管膜结核患者的胸部DR及CT影像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分类分析。结果影像检查(DR及CT)发现支气管及肺内改变的28例,占87.50%。其中气管壁不规则增厚、局限性(1厘米以内)增厚、弥漫性增厚15例,占46.88%,管腔狭窄21例,占65.63%,闭塞3例,占9.38%。气管、支气管周围及纵隔淋巴结肿大5例,占15.63%。肺内合并斑片影19例,占59.38%,可见局限性肺不张及肺气肿的5例,占15.63%。结论简单、方便、无创的影像学检查,能够为支气管膜结核的诊断提供较可靠依据,同时,对了解病情,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支气管内膜 肺结核 影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膜结核的临床特征及早期确诊方法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支气管膜结核可疑患者检查过程,从中发现最有价值的确诊检查方法。结果对可疑支气管膜结核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较其他检查方法可明显提高阳性检出率。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对诊断支气管膜结核有决定性作用。

  • 标签: 支气管结核支气管镜术细菌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本低,效果好的气管套管清洗消毒方法。气管切开术后必须严格认真的做好呼吸道及清洗消毒内套管的护理,严格有效的气管套管清洗,往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1。有效清洗内套管,对改善和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有很好的效果,这与颈部切口的愈合和机体的恢复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近年来气管套管的清洁和消毒方法较多,如何选择一种既能达到消毒灭菌效果又经济、环保、便捷的方法是护理工作者的责任。将一次性注射器包装袋清洗,3%过氧化氢消毒内套管的方法,此方法不仅取材方便、简单、快速、彻底、经济,还能彻底清洗5号以下及各种材料的气管套管。现将方法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气管内套管 一次性注射器包装袋 过氧化氢 清洗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欧普乐喉罩(OPLAClaryngealmask)和气管插管(ET)用于肝癌射频消融对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记录麻醉相关并发症。方法60例行择期经皮彩超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OPLAC喉罩组(A组)和气管导管组(B组),每组30例。在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T2)、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5min(T3)、10min(T4)、15min(T5)和拔管后即刻(T6)记录SBP、DBP、HR和SPO2。并记录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B组T2与T6时SBP、DBP和HR显著高于A组(P<0.05)。A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及口咽喉不适并发症少于B组(P<0.05)。结论应用OPLAC喉罩通气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实施经皮彩超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无明显应激反应。麻醉相关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 标签: 欧普乐喉罩 气管内插管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加强对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医从性。方法统计近三年我院收治的输尿管双“J”管滞留的病例,通过填写双“J”管滞留原因分析表,回顾性分析产生这种双“J”管滞留原因,制定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方案。结果从双“J”管滞留原因调查分析表中我们看到3年收治双“J”管滞留15例,3例不能出示出院证,6例不清楚接受的什么手术方式,14例不清楚患者体内留有双“J”管,15例不清楚什么时候应该取出双“J”管。结论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依从性的重要环节,可有效防止泌尿系手术后输尿管内支架管的滞留。

  • 标签: 支架管 滞留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对喉气管狭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硅胶管置入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接受喉气管狭窄手术治疗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喉气管狭窄范围、程度的不同采用激光切除、支撑扩张、喉气管切开以及气管镜扩张等方法对患者实施治疗,并置入硅胶管,观察和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本次实验研究中共有患者65例,经随访发现拔管后有62例患者解除了喉气管狭窄的情况,其治愈率为95.4%,剩余3例患者在接受再次手术或者相应处理之后缓解了喉气管狭窄的程度。结论在对喉气管狭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喉气管狭窄的范围和程度给予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并给予硅胶管置入,进而达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取得更为显著和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硅胶管置入 手术治疗 喉气管狭窄 喉气管切开 气管镜扩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测量声门下直径预测小儿气管导管的型号准确性。方法选90例3岁到4岁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A组;最佳导管型号的选择是依据标准的年龄公式(ID(内径)按mm=0.25X年龄+4)。B组;由超声测量声门下直径选择最佳导管型号。我们观察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超声预测的导管型号和最终临床最佳导管型号97%的一致性。用年龄公式预测的气管导管型号与临床最佳型号的一致性仅仅为56%。结论使用超声测量声门下气道直径预测导管最佳型号更准确。

  • 标签: 儿童 气管导管 超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胃管置入是消化道手术患者需要常规进行的术前准备之一,随着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持续开展,为减轻手术患者的痛苦和因胃管插入时引起的不良反应,消化道手术患者胃管置入越来越多地选择在全麻插管完成后进行操作。但全麻插管后患者处于无意识且肌肉松弛的状态,而且吞咽反射消失,不能主动配合,通过对152例患者在气管插管全麻后进行胃管置入的操作进行观察和分析,总结为气管插管全麻患者进行胃管置入操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相应对策,以提高气管插管全麻患者胃管置入的一次成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胃管置入方法,以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行了气管切开术后需要置入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置管,观察组采用1%丁卡因将鼻腔及咽喉进行表面麻醉后,再将导丝插入胃管腔内进行置管操作。结果导丝加丁卡因能提高气管切开患者置胃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安全可行。

  • 标签: 导丝 丁卡因 气管切开 置胃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胃管留置方法与改进法对气管插管患者胃管一次性置入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气管插管患者胃管留置按照单双床号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留置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进法。比较两组患者胃管留置一次性成功率。结果观察组胃管留置一次性成功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改进胃管留置方法后能够显著提高气管插管患者胃管留置一次性成功率。

  • 标签: 气管插管 胃管 置管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一条胆道活检新途径,并行胆道内支架置入治疗阻塞性黄疸。方法18例阻塞性黄疸患者,在行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治疗中,进行胆道活检。此技术通过经皮经肝穿刺通道送入8F动脉血管鞘,将活检钳经鞘内送入并对病变段行胆道活检,获取多个组织标本,然后置入金属网眼支架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结果18例胆道钳夹活检病人中16例获得组织标本,技术成功率为88.9%。金属网眼支架置入手术成功率100%,术后7d总胆红素由(425±204)μmol/L降至(89.3±45.3)μmol/L,直接胆红素由(164.4±56.2)μmol/L降至(34.2±23.4)μmol/L,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生存期延长,最长的1例达到了29个月(至今仍存活),中位生存时间为11.7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TC下经胆道活检及金属支架置入对于晚期、高龄、不能手术的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且技术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 阻塞性黄疸 肿瘤 胆道活检 支架置入
  • 简介:摘要目的对食管扩张、镍钛记忆合金带膜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食管狭窄进行疗效评价。方法58例恶性食管狭窄患者,其中,食管癌54例,食管胃结合部肿瘤4例,合并食管气管瘘8例,食管纵隔瘘2例,均在胃镜或结合X线透视下放入导引钢丝行食管扩张,置入镍钛记忆合金带膜支架。结果58例均成功置入支架中2例因置入器引导头未完全从支架腔内退出拖动支架致移位,取出重置成功,1例置导引钢丝时致食管穿孔,钢丝进入左胸腔,后在X线透视下重下导引钢丝扩张置管成功,病人恢复,无手术死亡;术后吞咽困难得到明显改善,食管瘘口得以堵塞,肺部、纵隔感染得到控制。结论食管扩张、镍钛记忆合金带膜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食管狭窄,近期疗效肯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

  • 标签: 镍钛记忆合金带膜支架 恶性食管狭窄
  • 简介:摘要:探讨经超细胃镜直视下置入金属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癌引起恶性狭窄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经胃镜、病理确诊为食管癌、贲门癌伴狭窄的晚期患者,行超细胃镜直视下置入金属覆膜支架。经超细胃镜直视下置入金属支架治疗食管贲门恶性肿瘤狭窄,安全简便、定位准确、疗效可靠,且可避免医护人员和患者放射线暴露。

  • 标签: 超细胃镜 金属支架 置入 食管癌 重度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管内支架机械取栓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进行研究,共60例,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方式治疗,其他患者为研究组,进行血管内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比较疗效。结果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给予机械再通治疗,在治疗后的NISHH评分为2.16±1.01,相比较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评分明显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管内支架机械取栓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优点,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血管内支架机械取栓术 脑卒中 NIHSS评分 急性期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