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的增高,加上人们生活结构的变化,导致我国血栓性疾病以及肺栓塞等疾病患病率迅速升高,增加患者死亡的风险。下腔静脉过滤器是一种设计用于预防下腔静脉系统中因栓子脱落而引起的肺栓塞的装置[1]。此种植入的介入,对降低致命性肺栓塞的出现起到很大的作用。为了使接受下腔滤器植入的患者获得更佳的临床效果,本文对下腔滤器植入置入护理进行了综述。

  • 标签: 下腔滤器 护理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行下腔静脉网置入治疗后的护理方案。 方法:选取我院 2017 年 9 月 -2018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74 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下腔静脉过滤网置入介入治疗,并按照治疗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概率。 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 92.3±8.2 )明显高于参照组( 78.2±6.3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概率( 8.10% )明显低于参照组( 27.02% ),组间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患者行下腔静脉滤网置入介入治疗后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下腔静脉滤网置入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 综合干预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研究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手术治疗的患儿,分析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0例患儿在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手术治疗后,有10例患儿出现并发症,其中发绀、咽喉部损伤患儿各有3例,喉痉挛以及喉头水肿患儿各有2例。结论:发绀、咽喉部损伤、喉痉挛、喉头水肿属于纤维支气管镜术后主要并发症,故在手术前需要对患儿做好心理干预,提升治疗依从性,减少检查时间,避免负压过度吸引,做好全面干预,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小儿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手术;并发症;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方法。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7 年 9 月到 2018 年 9 月接收的 90 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45 例,使用常规护理)与观察组( 45 例,采用围期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 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 踝肱指数( ABI )、经皮氧分压( TcPO )、跛行距离( DOC ) 指标评分与护理有效率 ,对比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指标数据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 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进行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身体指标,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作者: 徐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15期
  • 机构:句容市人民医院,江苏句容212400
  • 简介:目的:探讨在急性心梗患者接受心脏支架植入中辅以预见性护理的价值。方法:试验者是2021.01至2023.01在医院行心脏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60例,以入院时间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提供常规护理与预见性护理,比对护理有效性。结果:观察组不良情绪、住院时间以及满意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预见性护理进行干预,可使得患者不良情绪得到缓解,缩短其住院时间的同时,还能对其护理满意度起到提升作用,适宜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急性心梗;心脏支架植入术;护理效果
  • 简介: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主动脉夹层瘤一般起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治疗难度大。外科手术风险大,住院时间长,内科保守治疗后仍有一定的病死率和复发率。带膜支架植入是主动脉夹层瘤病人较好的治疗方法,安全、高效。但70岁以上的主动脉夹层瘤病人植入带膜支架却未见报道。我科于2005年1月14日成功地为1例71岁的病人实施了带膜支架植入,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带膜支架植入术 主动脉夹层瘤 护理体会 病人 高龄 手术风险
  • 简介:综述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介入手术前后的护理进展。通过护理干预和各项护理措施,减少术前可能出现的危重病状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CCU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支架植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进行支架植入的冠心病患者72例为对象。根据入院编号奇偶性分组:奇数编号的36例进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偶数编号的36例进入试验组,实施CCU护理路径。比较护理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率(97.22%)比对照组(80.56%)要高,术后并发症率(5.56%)比对照组(22.22%)要低,经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支架植入患者实施CCU护理路径,能提高患者满意度,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情况。

  • 标签: 冠心病 支架植入术 CCU护理路径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9年8月—2021年12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纳入6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护理方案为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依据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患者中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其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状况,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 循证护理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式胃管置入法在急诊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7月需置入胃管的129例急诊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式胃管置入组(n=68)和常规置管组(n=61),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总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改良式胃管置入组置管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置管组(P〈0.01),一次置管成功率和总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置管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置管组(P〈0.05)。结论改良式胃管置入法不仅具有置入成功率高、置入时间短的优点,而且改良式胃管结构简单,置管时操作快捷、方便,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 标签: 胃管 置管 改良 效果
  • 简介:目的寻找减轻胃管置入不适的方法。方法将120例需行胃管留置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置入方法,试验组在插胃管前加用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结果试验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插管时间短,其不良反应的发生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且在操作后血压和心率较为稳定,与操作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置管后3minMAP和HR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试验组对操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可有效控制胃管置入的不适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插管法 胃肠/副作用 针刺疗法/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表面麻醉下经鼻腔插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需行胃肠减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1%盐酸丁卡因滴鼻孔及舌根部,麻醉起效5min后插胃管;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插胃管。比较两组置管时心率、血压变化及平均置管时间、恶心发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置管时心率、血压变化及平均置管时间、恶心发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等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表面麻醉起效5min后插胃管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胃管置入一次成功率。

  • 标签: 表面麻醉 盐酸丁卡因 胃肠减压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心理干预对患者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配合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 90例 2018.1.1-2019.12.31我院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挂号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 45例,观察组检查前采用心理干预,对照组不给予心理干预,两组其余术前准备保持一致。对比两组患者检查配合情况和中满意度有无差别。结果 观察组患者检查配合率为 91.11%,对照组患者检查配合率为 62.22%,观察组检查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中满意度为 82.22%,明显高于对照组 5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检查前采取心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配合检查,并提高中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干预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配合程度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进行小儿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使用改良约束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9月于本院行小儿支气管镜检查的78例患儿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约束方法进行分组,将采用常规约束法的39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将采用改良约束法的39例患儿纳入观察组,分析对比两组患儿家属对检查的满意度评分、患儿对检查的耐受情况。结果:观察组服务态度、操作熟练性、责任心、护理安全评分分别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气管镜下呼吸道异物取出中的作用。方法 以2021年我院行气管镜下呼吸道异物取出患者为例,以不同护理措施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8例。比较基础护理(对照组)和优质护理(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 观察组满意率96.43%,比对照组82.14%高,统计意义成立(P

  • 标签: []呼吸道异物取出术,气管镜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的术后护理对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集的60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2组,对照组(n=30)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症状管理策略下多维度协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吞咽功能正常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研究组的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切开的术后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术后护理 吞咽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根据护理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心脏支架手术术后护理的改进策略。方法 对 120例实施心脏支架植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术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个性化护理的实验组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术后护理生理指标和心理健康评估与对照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 ,统计学意义突出 (P<0.05)。 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取得较好的术后恢复效果。

  • 标签: 心脏支架手术 个性化护理 健康评估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冠心病患者,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由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随机两组均分,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采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方案,医务人员在确定患者的个体状况后为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照组内25名患者在接受护理时由医务人员给予其常规护理,实验组内25名患者在接受护理时,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将心脏康复延伸护理应用于其中。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心功能及血清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后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NT-proBN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应用心脏康复延伸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并改善心功能和血清指标,对冠心病患者的康复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这些结果表明,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个体化的护理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康复策略,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手术后的康复过程,并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

  • 标签: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 临床疗效 心脏康复延伸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