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置管内造瘘在危重小儿肠吻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在危重小儿肠吻合手术患儿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儿接受传统小肠造瘘,研究组患儿接受肠置管内造瘘。比较两组二期手术情况、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血清清蛋白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二期手术发生率为24.%,研究组为6%。研究组二期手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开始进食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清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清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置管内造瘘是减少危重小儿肠吻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避免二次手术(封瘘)的重要方法,可推荐使用。

  • 标签: 肠置管内造瘘术 危重小儿 肠吻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的护理要点,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或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的病人实施细致有效的护理,包括术前精心准备、中密切配合和术后细致的观察护理、健康指导。结果30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手术病人手术成功率96.7%,1例手术过程中导管不能顺利到达瘤体无法手术,余手术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的病人,作好术前、中、术后的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 血管内栓塞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植物人单次经鼻气管吸痰的总时间。方法将2例患者的1例作为对照组,行单次经鼻气管吸痰时间为≤15秒;另一例作为观察组,行单次经鼻气管吸痰时间为1~4分钟。观察不同的吸痰总时间对患者吸痰效果的影响。结果通过对这2例患者不同的气管总吸痰时间的比较,观察组吸痰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传统的吸痰技术是一次在气管吸痰总时间不超过15秒,不适于这2例植物人,而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操作,得出结论为气管的单次吸痰总时间可达1~4分钟之久,一次彻底吸痰可间隔4小时以上,能让患者呼吸道长时间保持通畅,减少吸痰次数,减少耗材,减轻患者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植物人 经鼻气管内 单次 吸痰总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密闭式气管吸痰结合循证护理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17例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均采用同一厂家密闭式吸痰管进行气管吸痰,其中观察组给予密闭式气管吸痰结合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密闭式气管吸痰结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黏膜损伤、刺激性咳嗽)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采取密闭式气管吸痰结合循证护理可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促进患者预后质量的改善。

  • 标签: ICU机械通气 密闭式吸痰护理 循证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桡动脉选择性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的临床护理。方法针对我院2011年2月-2011年11月的468例经桡动脉穿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即手术前对患者健康教育指导和细致的心理护理,手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肢和桡动脉穿刺处情况,加强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结果468例手术共447例获得成功,经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95.5%,21例经桡动脉穿刺失败后改为经股动脉手术。手术后32例患者前臂皮下有瘀斑,84例患者穿刺点渗血,9例患者穿刺部位血肿,经过及时对症处理后患者症状全部消失。经造影后确诊冠心病421例,其中行支架植入57例。结论针对经桡动脉穿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患者,做好手术前的充分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做好穿刺部位观察和侧肢体的护理、康复指导,可以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经桡动脉冠脉造影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150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做好术前、中、术后心理护理工作。结果本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成功率为100%,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工作,能够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做好中、术后心理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冠状动脉 支架植入术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olitaire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38例经SolitaireAB支架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38例患者取栓术后血管再通情况、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预后等情况。结果38例患者术后前向血流评定分级(TICI)Ⅲ级33例(86.84%),TICIⅡ级3例(7.89%),TICI0Ⅰ级2例(5.26%);术后发生死亡病例1例,发生率为2.63%;38例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脑水肿,出现4例,还有1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3.16%;术后随访1个月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的mRS评分显示预后良好者35例(92.11%)。结论SolitaireAB支架取栓治疗AIS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较少,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架取栓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造影支架植入的术前、中护理和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方法对52例全脑血管造影的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即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同时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加强中、术后监测和护理,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结果52例造影患者有一例因脑出血死亡其余均获得成功。护理人员熟练的护理技能,像对术后并发症出现原因和临床表现合理的预见性评估以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的细心监护、精心护理,使得介导成功率显著提高,病人康复速度显著增加。

  • 标签: 造影术 支架植入术 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进食困难的危重患者中床旁应用分步循序盲插法进行肠内营养的推广意义。方法89例拟行肠内营养(EN)支持的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FreseniusKabiAG生产的“福瑞可”螺旋型小肠喂养管,经鼻置入胃腔,每隔24小时分步置入,在辅助体位及药物应用下,利用肠道自身蠕动,使之进入空肠,并应用X线摄片及引流液的PH值进行确认。结果所有患者行空肠管经鼻置入后均无明显不适症状及体征。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胃腔内,48小时内进入空肠的有39例,48-72小时之间进入空肠的有28例,72小时-148小时之间进入小肠的8例,11例滞留胃内而未进入空肠。其中失败病例原因8例胃瘫,4例中止治疗,2例脑死亡患者。结论分步循序盲插经鼻肠管置入成功率较高,仅需借助床边X线摄片机,操作方便,对于需进行空肠内营养的危重患者有很好的推广

  • 标签: 危重患者 肠内营养(EN) 鼻肠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留置输尿管内支架出院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观察。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00例泌尿外科术后输尿管支架置入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建立出院回访登记表,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及置管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全面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留置输尿管内支架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率。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输尿管内支架 出院患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经肠镜下支架置入与腹腔镜手术用于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10日—2018年2月10日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中盲选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组以患者治疗前后顺序纳入,观察组40例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实验组40例行经肠镜下支架置入+腹腔镜手术联合治疗,对观察组和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肠镜支架置入手术治疗,均取得成功。解除肠梗阻并顺利排气,操作时间为(29.9±4.1)分,并未出现并发症。实验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长、手术时间、清扫淋巴个数明显优于观察组。结论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接受经肠镜下支架置入+腹腔镜手术联合治疗,可保障患者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手术操作简单且安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结直肠癌伴肠梗阻 经肠镜下支架置入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基层医院运用经皮气管切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危重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35例为观察组,行经皮气管切开,其余均为对照组,行传统气管切开,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切口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气管切开作为新型的一种急救技术,具有安全、微创、操作简单以及快速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使用及推广。

  • 标签: 基层医院 经皮气管切开 传统气管切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种复杂特殊情况下气管切开的应对方法,从而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总结2000年至2011年的42例复杂气管切开患者的特殊病情。针对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术前中应对措施。对颈部包块肿瘤气管移位者可选择不同方式定位气管位置。凝血机制异常者术前改善凝血功能,暂停抗凝治疗,手术时认真缝扎止血。无法平卧的患者可先半坐位下行手术,至接近气管时再放下体位立即切开气管,放入套管,以免在切开气管前加重呼吸困难。小儿气切术前先插上管,再行手术等。结果所有病例均完成气切手术,其中,6例术后出血,局部纱条填塞,3例重新打开认真止血,电灼渗血处,把气管周围粘膜与皮下组织间断缝扎,气管周围用明胶海绵及碘仿纱条压迫止住出血。2例患者在切开气管后呼吸停止,立即予人工呼吸,接上呼吸机后呼吸恢复。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皮下气肿,1例出现纵膈气肿,经穿刺排气后吸收,1例颈部较大肿物切除后气管塌陷呼吸困难,经更换加长套管后呼吸改善。1例喉梗塞严重患者行紧急气切呼吸停止经带呼吸机一天后恢复正常,其余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各种复杂特殊病情的气管切开,做好术前的检查与准备,快速评估可能的风险,同时权衡利弊,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与方法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并发症 气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皮气管切开患者的ICU护理观察。方法按照随机分号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诊治的100例经皮气管切开患者均分为两组,对单号组患者进行ICU护理(观察组),对双号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对比观察二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远远低于对照组的22.00%(P<0.05)。结论对于经皮气管切开患者来讲,采用ICU护理不仅可以有效缩短其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而且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经皮气管切开术 ICU护理 手术时间 术后并发症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药物洗脱支架能够使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明显降低,但是也使得支架内血栓成为了药物支架时代的研究热点话题,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主要对药物支架时代的支架血栓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药物支架 支架血栓 问题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胺酮与维库溴胺用于小儿气管插管全麻的安全性和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5年来56例8个月~7岁患儿,采用氯胺酮和维库溴胺行气管插管全麻,观察麻醉效果,中生命体征变化,毕清醒状况,及术后麻醉并发症情况。结果患儿插管顺利,麻醉效果满意,均安全平稳完成手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随访未见异常精神症状,无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结论小儿手术采取氯胺酮和维库溴胺行插管全麻是一种安全实用,麻醉效果满意,毕拔管复苏快,术后并发症少的静脉全麻方式,可运用于临床。

  • 标签: 患儿 氯胺酮 维库溴铵 气管内插管全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