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病变的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结果。方法选择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病变的患者67例,根据置入支架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Invastent组21例,影像学检查平均随访18.6个月;Apollo组17例,影像学检查平均随访19.5个月;Wingspan组29例,影像学检查平均随访15.1个月,对3组临床事件和影像学结果进行COX分析。结果67例患者共置入69枚支架,Invastent组、Apollo组和Wingspan组支架置入成功率分别为95.8%、100%和96.7%(P〉0.05)。Invastent组缺血性脑卒中和(或)死亡发生率15.8%,Apollo组为6.3%,Wingspan组为10.3%,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随访Wingspan组再狭窄率虽高于Invastent组和Apollo组(33.0%72515.8%vs1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ingspan支架是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HR=4.37,95%CI:1.02~18.78,P=0.047)。结论与球囊扩张式支架置入比较,Wingspan支架是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其与临床预后无关,但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 标签: 大脑中动脉 脑血管障碍 支架 血管成形术 气囊
  • 简介:彭博新闻社11月17日报告说,根据美国心脏协会会议上提出的一项研究称。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最好在治疗师的帮助下进行活动,而不是让医生在其腿中安放一个支架以改善血液流动。研究者发现无论放置支架还是监督锻炼都比被告知要行走和服用血液稀释剂西洛他唑要好,这几项患者都可以做到。在各种方法中,监督下进行锻炼的效果最好。

  • 标签: 下肢动脉血栓 支架 运动 美国心脏协会 下肢动脉栓塞 血液稀释剂
  • 简介:目的总结评价国产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手术适应证、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DebaKeyⅢ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腔内隔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对所有患者行CT随访,评价其临床改善程度与真假腔的变化。结果37例患者全麻下均成功进行了覆膜支架血管腔内隔绝,共使用40个血管支架,中造影显示夹层裂口完全封闭或内漏明显减少。3例中出现明显的内漏,再置入1枚短支架后内漏消失;1例因置入支架后血压下降,急诊行开胸手术人工血管置换,15d痊愈出院。其余患者未出现与夹层及手术有关的并发症。术后3~2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复查螺旋CT或64排CT,假腔内血栓形成,真腔增大,未发现内漏、瘤体扩大及支架移位。结论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创伤小、安全有效、成功率高、术后恢复较好,尤为适用于老年高危患者及亚急性或慢性期的患者。

  • 标签: 主动脉瘤 动脉瘤 夹层 腔内隔绝术
  • 简介: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支架内慢性完全闭塞(in—stentchronictotalocclusion,ISCTO)病变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的技术及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ISCTO135例的临床、介入手术资料及术后长期随访结果,总结PCI治疗技术及经验。结果PCI病变成功率93.2%(136/146),病例成功率94.1%(127/135)。单纯经皮腔内球囊血管成形(percutaneoustranscoronaryangioplasty,PTCA)23例(17.0%)。再次置人支架112例(83.0%)。置人的112枚支架中药物洗脱支架94枚(83.9%)。具有支架内闭塞时间超过6个月、绝对性闭塞、闭塞部位呈刀切状、有分支发出、闭塞长度在15mm或以上、病变近端或病变处弯曲在45。或以上特征的ISCTO病变较不具备这些特征的病变PCI成功率降低(88.2%与97.4%,89.7%与98.3%,81.8%与98.0%,82.9%与97.1%,87.8%与98.6%,86.2%与97.7%,P〈0.05)。8例患者10处病变PCI操作失败,其中导丝不能通过ISCTO病变7处,球囊不能跨越病变2处,开通血管后发生无复流1处。中发生心室颤动1例,急性左心衰竭1例,均处理成功。术后住院期间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心绞痛症状缓解率为89.0%。临床随访4~78个月,造影随访72例(53.3%),发现心绞痛复发23例(17%),靶血管重建16例(11.9%),心脏性猝死4例(3.0%)。结论ISCTO成功PCI因素包括合适的手术时机、适当的手术器械选择及者的经验及决策。手术难度虽大,但一旦成功,患者将明显受益。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慢性完全闭塞 支架 再狭窄 血管成形术 经腔
  • 简介:血流储备分数(FFR)及血管内超声(IVUS)是目前PCI治疗的两大中药辅助检测手段,并且其临床介入治疗的指导意义也得到了认可。但是,近期的一项研究指出,与标准血管造影指导PCI相比,FFR及IVUS指导的PCI并不能降低患者死亡率。该结果发表在2014年6月23日JAMA杂志上。

  • 标签: 血流储备分数 手术死亡率 血管内超声 PCI IVUS 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治疗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8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例。其中实验组给予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比并判定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18例患者的临床随访,实验组显效率为77.78%,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显效率为44.44%,总有效率为77.78%,而且实验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总而言之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入氯吡格雷治疗可明显提高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急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建议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绞痛 治疗
  • 简介:自1995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可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后不久,一些临床研究机构又开展了局部动脉内溶栓及动静脉联合溶栓实验研究旧引。但无论是静脉溶栓还是动脉溶栓,都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①溶栓时间窗短: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卒中研究所(TheationaInstituteNeurologicalDisordersandStrokert-PAStrokeStudyGroup,NINDS)的研究认为,静脉溶栓应在发病3h之内进行,多数机构认为动脉溶栓时间窗应在6h之内。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局部动脉内溶栓 血管内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纤溶酶原激活剂 药品监督管理局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以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ID)、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水平,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诊断系统分别检测3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冠心痛组,年龄62~91岁)以及32例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年龄65-89岁)肱动脉的EDD及EID;同时采用还原、比色法测定NO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ET水平,并分别与40例健康老年人(健康对照组,年龄61~86岁)进行对比。结果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肱动脉的EDD、EID以及血浆NO水平均显著低于老年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老年冠心病组的EDD、EID以及血浆NO水平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的ET却显著高于老年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老年冠心病组ET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1)老年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肱动脉EDD及EID均受损;(2)老年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均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且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内皮功能紊乱更严重;(3)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控制血糖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

  • 标签: 冠状动脉痰病 糖尿病 内皮 血管 一氧化氮 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对冠脉造影阴性冠心病患者不稳定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例临床诊断冠心病而冠脉造影阴性的病人行血管内超声检查,结合造影结果综合分析.结果5例临床诊断冠心病而冠脉造影阴性病人经血管内超声检查共诊断7处不稳定斑块.结论血管内超声检查可以准确诊断冠脉造影阴性冠心患者的不稳定斑块.

  • 标签: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不稳定斑块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颅内动脉狭窄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或家属意愿分为血管内治疗组72例和药物治疗组73例,分别行血管内治疗手术(使用Gateway球囊、Wingspan支架、Apollo支架)或药物治疗(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阿托伐他汀2040mg/d),随访观察1、3、6、9、12个月的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率、再狭窄率(以狭窄率〉50%为标准),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1)血管内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成功置入支架70枚,支架置入成功率为98.6%(70/71);血管内治疗组共发生并发症7例(9.9%),其中合并出血2例,饮水呛咳、声音嘶哑、眩晕、头痛、兴奋各1例;1例脑出血病情恶化死亡,其他患者经积极内科治疗均痊愈出院,未遗留严重后遗症。(2)血管内治疗组治疗后12个月卒中复发率为8.4%(6例,均为TIA),药物治疗组为26.0%[19例,其中16例(占84.2%)为小卒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52,P〈0.01);治疗后12个月两组再狭窄发生率或狭窄加重发生率分别为5.6%(4例)和6.8%(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1,P〉0.05)。结论血管内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与药物治疗比较,疗效更显著,改善患者临床预后优于药物治疗。

  • 标签: 颅内动脉疾病 血管内操作 支架 多种药物疗法 再狭窄
  • 简介:目的分析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置入双腔起搏器患者心房颤动(房颤)及无症状房颤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因病窦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首次置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515例,其中病窦组221例,其中房颤106例,非房颤115例;房室传导阻滞组294例,其中房颤103例,非房颤191例。以起搏器置入指征、是否发生房颤及房颤发生时有无症状,分别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房颤及无症状房颤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515例患者中,房颤发生率为40.6%。房室传导阻滞组心室起搏、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较病窦组明显升高(P〈0.01)。房颤患者年龄、冠心病、心房起搏、左心房内径较非房颤患者明显升高(P〈0.05,P〈0.01)。无症状房颤患者年龄、冠心病和心室起搏较症状房颤患者明显升高(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心房起搏、胺碘酮药物史是房颤的危险因素;而年龄(OR=0.957,95%CI:0.925~0.990,P=0.011)、心室起搏(OR=0.982,95%CI:0.972~0.992,P=0.000)是无症状房颤的危险因素。结论起搏器可以连续有效的监测房颤发作,尤其是无症状房颤发作。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人工 心房颤动 房室传导阻滞 胺碘酮
  • 简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是导致缺血性卒中发作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据国外文献报道,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年卒中发生率高达10%~17%,而无症状颈动脉中度以上狭窄患者年卒中发生率也可达2%。提示颈动脉狭窄的早期诊治对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发生至关重要。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金标准” 外科治疗 支架成形 内膜切除 缺血性卒中
  • 简介:目的探讨医生电话随访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戒烟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复查造影的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随访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出院时都叮嘱入选患者术后必须戒烟、长期服药和1年内返院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出院后只对随访组进行电话随访,出院1年后评定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结果随访组患者的戒烟依从性[90.32%(56/62)vs.75.00%(45/60),r=5.02,P〈O.05]、服药依从性[91.25%(73/80)vs.77.50%(62/80),x2=5.74,P〈O.05]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复查造影依从性[90.00%(72/80)vs76.25%(61/80),r=5.39,P〈O.05]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医生电话随访对提高冠心病患者戒烟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复查造影的依从性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电话随访 冠状动脉支架术 冠状动脉造影术 戒烟 依从性
  • 简介: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性,74岁,主因"间断胸痛2月余,胸闷气短加重5d"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多年,未规律服药及监测血压。随机血糖17.28m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T改变。入院诊断:1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Ⅲ级;2高血压3级(极高危);32型糖尿病。入院后给予抗心力衰竭(心衰)及抗心绞痛治疗。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亚急性血栓形成 不稳定型心绞痛 高血压病史 支架 术后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与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7年4月于石家庄市第-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9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48例,年龄50~78岁,平均(62.11±3.49)岁.存在焦虑抑郁纳入研究组(n=41),不存在焦虑抑郁纳入对照组(n=58).通过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测定焦虑抑郁水平,包括HADS总表(HADS-t)、焦虑亚量表(HADS-a)和抑郁亚量表(HADS-d).检测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脂氧素A4(LXA4)、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水平.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以及硝酸甘油介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NMD).结果研究组患者HADS-t、HADS-a及HADS-d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血清MPO、LXA4、CRP、IL-8及TNF-α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者sVCA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MD和NM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合并焦虑抑郁的冠心病患者血清MPO、LXA4、CRP、IL-8、TNF-α及sVCAM-1水平与HADS-t、HADS-a及HADS-d评分均呈正相关(P均〈0.05),而FMD、NMD与HADS-t、HADS-a及HADS-d评分均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合并焦虑抑郁的冠心病患者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更严重,且炎症因子水平与焦虑抑郁水平呈正相关,血管内皮功能与焦虑抑郁水平呈负相关.

  • 标签: 不良情绪 冠心病 炎症反应 作用机制.
  • 简介:尿酸是人体细胞代谢及食物中嘌呤核糖核酸代谢的终末产物.男性和绝经后女性血尿酸〉420μmol/L,绝经前女性血尿酸〉350μmol/L即诊断为高尿酸血症[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环境与遗传因素的改变,高尿酸血症与许多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 标签: 尿酸 内皮 血管 内皮细胞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一氧化氮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iSize功能诊断冠状动脉左主干及前降支根部病变的效果,优势及预后情况。方法:入选冠状动脉左主干及前降支根部有病变且在IVUS指导下植入支架的患者(A组,30例),及未行IVUS检查,仅根据冠脉造影评估行支架植入者(B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支架植入情况及术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肌梗死率和急诊冠脉旁路移植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B组比较,A组超敏C反应蛋白[(31.59±56.93)mg/L比(5.03±7.24)mg/L]、病死率(3.3%比0)、心绞痛复发(26.7%比6.7%)及再狭窄率(16.7%比3.3%)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IVUS指导左主干及前降支根部病变介入治疗,有助于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减少组织损伤以及提高疗效,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和冠脉再狭窄率。

  • 标签: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冠状动脉疾病 C反应蛋白质
  • 简介: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川芎嗪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7年1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60例,男性34例,女性26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盐酸曲美他嗪片等治疗.对照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常规静脉滴注川芎嗪注射液,疗程为7d.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冠状动脉造影中冠状动脉内增加注射川芎嗪.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测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检测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治疗后随访6个月,记录并发症情况,包括心律失常、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结果试验组显效25例(83.3%),有效4例(13.3%),无效1例(3.3%);对照组显效19例(63.3%),有效6例(20.0%),无效5例(16.7%).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7%vs.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FMD均升高,试验组升高更明显,[(7.44±1.55)%vs.(10.34±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IL-6和TNF-α均降低,而试验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6个月,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7%vs.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川芎嗪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可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川芎嗪 冠状动脉慢血流 血管内皮功能 炎症因子
  • 简介:目的:观察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87例缺血性脑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加用ILIB治疗,比较两组间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LIB治疗缺血性脑病可提高疗效,减少病残率。

  • 标签: 低能量HE-NE激光 血管内照射 ILIB 缺血性脑病
  • 简介:分析近年来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与护理质量的特点,加强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分析护理管理的主要特点,探索管理方法,提高心血管护理管理的质量。心血管护理管理工作应当适应护理的管理规范,并具备其管理的特点,发挥管理机制促进护理工作的提高。使护理工作更适应现代化医疗特点及社会发展新形势,满足患者不断提高新要求,注重人文化关怀和个体化服务,不断推进护理工作,使其更加的规范化、人性化和专业化。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