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肝硬化高血症的关系。方法对60例肝硬化病人进行抗H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浓度的变化。结果2001-03/2003-06收住的肝硬化病人60例,Hp感染阳性42例(A组),占61.0%,阴性者18例(B组),占39.0%。Hp阳性者血为151.0±36.5μmol/L,阴性者血为121.3±37.6μmol/L,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Hp阴性者在治疗后血氨水平无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在Hp阳性的肝硬化病人中,血氨水平的升高与Hp感染有关,根治Hp后可以降低血的浓度,对防止肝性脑病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高氨血症 肝硬化 血氨浓度
  • 简介:背景:瘦素水平与肝脏疾病关系密切,但因研究对象及其病因、病情不同,各研究所得结论并不一致。目的:测定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探讨其与患者肝功能、性别、体重指数(BMI)和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的可能关系。方法:69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3组,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血清瘦素、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CⅣ)水平;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25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18.64ng/ml±26.56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2.04ng/ml±11.17ng/ml,P=0.043).但各Child-Pugh分级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男性(P=0.01)。血清瘦素水平还与BMI呈正相关(r=0.35,P=0.003),在超重者中,相关性尤为明显(r=0.537,P=0.002)。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且存在性别差异,该指标能反映患者体内的脂质代谢情况,但与病情无关。

  • 标签: 瘦素 肝硬化 肝功能 纤维化 体重
  • 简介:背景:目前尚无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用于临床诊断食管癌.目的:通过测定食管癌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食管癌诊断和监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ABC-ELISA)检测56例食管癌患者和10名健康成人的血清sTNFR-Ⅰ、sTNFR-Ⅱ水平,并与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食管癌患者的血清sTNFR-Ⅰ和CE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而sTNFR-Ⅱ水平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sTNFR-Ⅰ与CEA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低于sTNFR-Ⅱ(P<0.001).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的血清sTNFR-Ⅰ、sTNFR-Ⅱ水平均呈升高趋势,而CEA水平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同时检测血清sTNFR-Ⅰ、sTNFR-Ⅱ水平有助于诊断食管癌和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

  • 标签: TNFR 食管癌 血清 患者 诊断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 简介:近年来,消化道肿瘤与胃肠道激素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促胃液素(gastrin,Gas)对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发展等有促进作用。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法对消化道良性病变33例、消化道肿瘤37例及肿瘤术后患者19例血清Gas的含量作了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血清 促胃液素 消化道肿瘤 胃肠道激素 GAS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使用盐酸溴索静脉注射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及对患儿消化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肺炎患者,选取时间段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病例数为6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并行静脉注射溴索,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对患儿消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中患儿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VT(潮气呼吸指标潮气量)、RR(呼吸频率)、TPTEF/TE(达峰时间比)、VPEF/VE(达峰容积比)方面两组患儿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P<0.05),而观察组患儿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胃部不适及腹痛腹泻等症状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中,运用盐酸溴索以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效果明显,患儿的各项潮气呼吸指标均显著改善,同时无不良反应情况,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盐酸氨溴索 布地奈德 潮气指标 效果 消化系统
  • 简介:超氧化物歧化酶(SO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需氧生物细胞内的一族金属酶,能催化氧自由基(OFR)产生歧化反应,是体内氧自由基的重要清除剂,对机体起保护作用。SOD有多种形式存在,其中CuZn-SOD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它的活性降低则OFR就增多。早已发现OFR在肝细胞损害中起重要作用。OFR与肝细胞膜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使脂质过氧化物(LPO)增多。

  • 标签: 脂质过氧化物 肝硬化患者 氧自由基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血清 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