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肱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粉碎性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3月肱骨粉碎性骨折患者80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钢板行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行内固定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优良率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肱骨锁定钢板应用于肱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最大限度保留肱骨头血供,促进骨折愈合,对提高治疗效果及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传统钢板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就诊的64例股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解剖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后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方式的切口较小,感染的发生概率较低,有利于患者骨折的愈合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锁定钢板 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肱骨粉碎性骨折内固定的选择及其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6月~2009年6月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粉碎性骨折62例。按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47例,四部分骨折15例,合并肩关节脱位4例,合并其他伤2例,其中19例采用肱骨锁定钢板,43例采用肱骨锁定系统。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6~24个月的随访,平均8个月,未发生切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及内固定松动。随访内容包括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按照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本组病例优40例,良16例,可4例,差2例,全组优良率90.32%。结论手术中掌握良好复位技术,选择合适内固定即肱骨锁定钢板及肱骨锁定系统治疗老年肱骨粉碎性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老年 肱骨近端骨折 内固定
  • 简介:目的评价一期人工肱骨头置换在高龄肱骨粉碎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0年12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肱骨粉碎性骨折病例19例,患者年龄63~85岁,平均71.3岁,其中Neer三部分骨折8例,Neer四部分骨折11例,合并肱骨头脱位7例、臂丛神经损伤3例、同侧桡骨远端骨折2例、同侧股骨颈骨折1例;合并高血压病15例、II型糖尿病13例、陈旧性腔隙性脑梗塞6例。手术于伤后3~7天内进行,全部采用Zimmer公司Bigliani/Flatow水泥型人工肱骨头假体。术后根据Neer康复原则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平均随访16.3个月,记录疼痛等级、关节活动度,以及有无关节脱位、假体松动、关节周围感染等术后并发症,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15例无痛,4例轻微疼痛;无关节脱位、假体松动、关节周围感染等术后并发症。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平均70.1分;满意程度:主观满意率78.9%。结论在高龄肱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人工肱骨头置换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选择,它能够快速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但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的把握、以及手术技巧和功能锻炼等是不可忽视的关键。

  • 标签: 肩骨折 肱骨骨折 假体植入 骨折 粉碎性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和适应症选择。方法2011年1月-2015年1月,对52例老年肱骨NeerⅢ、Ⅳ部分骨折患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应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SES)、VAS疼痛评分评估治疗结果,观察肩关节活动范围,肌力、疼痛情况。结果52例患者例患者术后获10-18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患者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活动范围平均为前屈上举(130.4±20.4)°,外旋(35.8±14.2)°,内旋达T9水平。ASES评分平均为(83.4±11.9)分,VAS疼痛评分平均为(1.5±0.9)分,总体优良率为80.3%。48例患者未出现假体松动,4例术后出现肩关节假体上移,1例上举轻度受限,4例出现大、小结节吸收。结论正确选择手术指征和掌握操作技术,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粉碎性骨折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肱骨骨折 人工肱骨头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老年
  • 简介:[摘要] 目的:老年肱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接受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1日~2020年10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肱骨粉碎性骨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凭借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每组25名患者。对照组接受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手术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半年后,两组复位效果对比(P>0.05);两组解剖、功能、疼痛评分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的运动范围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肱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接受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在老年患者群体中尤为适用。

  • 标签: []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老年患者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 手术复位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术后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即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与健康指导),将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膝关节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结论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和健康指导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56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并进行过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手术的患者,共计56例。然后对手术后的护理效果及康复指导等情况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和分析。结果在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术后的护理中,56例患者均进行了有效的护理,其治疗有效率高达100%,其中有3例患者在手术后出现了并发症的情况,但通过护理人员精心处理后已痊愈,同时在随访调查中,未发现有其他并发症的情况。结论采用有效的护理方法不仅可以减轻患者在进行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术后的痛苦,同时也降低了产生并发症的几率,加快了患者的恢复速度,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 标签: 术后 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术后护理。方法随机选取120例在我院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与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膝关节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结论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和健康指导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术后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即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与健康指导),将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膝关节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结论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和健康指导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术后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胫骨远端外侧接骨板是否为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最佳方法之一。方法32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了胫骨远端外侧型接骨板内固定方法。结果32例均达到解剖复位。随诊6个月~4年效果满意,骨折愈合快,无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发生。结论我们认为,胫骨远端外侧解剖型接骨板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比较理想的方法。

  • 标签: 胫骨远端外侧型 接骨板 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 简介:经皮微创钢板同定技术(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胫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愈合快的特点。笔者自2003年9月至2005年5月,采用MIPPO技术治疗16例,报道如下。

  • 标签: 微创技术治疗 胫骨近端骨折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胫骨骨折骨折中属于一种关节内的骨折,它的位置膝盖骨非常,由于此处多血管,软组织,韧带等,所以骨折时很容易伤到,治疗时也十分麻烦。而且胫骨骨折的手术并发症很多,治疗不及时或者误诊时,导致致残率比其他部位骨折要高。由于骨折位置的特殊性,使膝关节的支撑力和稳定性受到影响,如果不能治疗好,会对行走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治疗胫骨骨折的方法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笔者就近年来治疗胫骨骨折的新技术来做一篇综述,了解现代医学的新趋势。

  • 标签: 胫骨 骨折 进展
  • 简介:摘要以往认为肱骨Neer2部分外科颈骨折是髓内钉内固定的适应证,而对于肱骨粉碎骨折如Neer3、4部分骨折往往会选择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如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在手术过程中往往采用克氏针临时穿针维持复位,克氏针易受肌肉、肩峰阻挡,其临时固定强度不够,且易影响复位判断,同时克氏针会阻碍钢板防治,反复操作易破坏的骨质,影响固定强度。上述情况易导致钢板螺钉内固定失败。因此笔者对于肱骨粉碎骨折尝试髓内钉内固定。髓内钉具有跨越骨折区,恢复维持力线的优势,其次髓内钉为中心固定,可提供更强的支撑,且易于复位。和钢板螺钉内固定相比,肱骨髓内钉手术过程相似,但相对容易。髓内钉内固定使得肱骨头复位更容易。在固定大小结节方面,钢板和髓内钉都有自己的操作难点:对于大小结节粉碎的患者,钢板固定有一定的困难,往往需要借助缝线进行缝合固定;而髓内钉对于大小结节的固定则完全依靠缝线缝合固定。由于弯钉入钉点更靠近大小结节骨折块,使得复位固定困难,因此直钉更有利于肱骨骨折的复位,尤其是大小结节的复位。复位完成后如大小结节骨折块较大,可借助螺钉进行固定,如骨折粉碎,则可通过缝线缝合固定。必要时可额外增加空心钉进行固定。而对于肱骨头残存骨量少、肱骨头入钉点周围骨质不完整、肱骨头骨折患者则不适合进行髓内钉固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科自 2015.01-2020.01诊治胫骨开放性骨折 62例,均采用锁定钢板进行外固定,术后均进行随访。观察指标:手术时间、外固定钢板拆除时期、骨折愈合时间、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手术不良反应等。结果 所有病例的手术平均时间为( 68.5±8.5) min。术后拆除外固定钢板的时期为( 8.7±3.1)月,拆除时间均小于 3 min;骨折平均愈合时间( 3.2±0.3)月。所有患者末次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 90.32%( 56/62)。发生 2例创伤性关节炎,其余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其创伤小且能够有效维持骨折稳定性,利于关节功能恢复;同时具有手术方式简便、愈合后钢板易于拆卸、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 标签: 锁定钢板 外固定 胫骨近端开放性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对老年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股骨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32例,进行术中观察及术后随访。结果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固定可靠,31例术后经4~16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无并发症,功能评分:优21例,良8例,优良率达93.9%。结论股骨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效果良好,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转子间骨折 解剖型锁定接骨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外侧三角肌入路应用肱骨解剖板治疗肱骨大结节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1~2009年12月经外侧三角肌入路应用肱骨解剖板治疗32例肱骨大结节粉碎性骨折,结果随访时间6~36个月,骨折全部获得愈合,愈合时间6~12周,根据肩关节Neer功能百分评分标准优16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87.5%。结论经外侧入路肱骨解剖板治疗肱骨大结节粉碎性骨折,可减少对软组织和骨折残留血运的破坏,获得满意的复位和有效的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肱骨大结节 外侧入路 锁定接骨板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复杂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Thompson入路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复杂粉碎性骨折31例,根据美国加州洛杉矶半关节成形改良评分系统(SSMH)对患肩术后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手术时间40-90min,平均手术时间65min,出血量200-350ml,平均出血量280ml。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术后随访5-42个月,平均随访14.1个月,所有患者均无感染、神经损伤,复查X线片显示人工肱骨头位置良好,无假体松动、脱位、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优13例,良1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7.10%。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肱骨复杂粉碎性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肱骨 粉碎性骨折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2例老年肱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行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术。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平均随访18.7±1.6个月,观察组关节功能优良率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肱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行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术 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