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通过锁定钢板治疗肱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肱骨粉碎性骨折患者76例,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通过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45例患者为实验者,剩下的通过常规手术治疗的31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他们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31例患者中治愈6例,显著改善4例,有效率仅为32.26%;而实验组的45例患者中治愈26例,显著改善12例,有效率达到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 标签: 锁定钢板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后切口锁定钢板技术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用改良后切口锁定钢板治疗技术对48例胫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术后嘱咐患者进行积极的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患者骨折临床愈合平均时间15.8周,对骨折部位进行X-ray复查,均未出现异常情况,所有术后患者可进行日常活动,≥40岁的患者需拐杖扶持,临床愈合后骨功能按照Zohman1功能评分优27例,良16例,可5例,优良率93.75%。结论采用改良切口锁定钢板技术对患者进行内固定,既能减少骨软组织的剥离、保证骨折的血供,又能达到相对稳定的内固定,是一种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可靠、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胫骨骨折 粉碎性骨折 锁定钢板固定 改良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粉碎性肱骨骨折的术后护理。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粉碎性肱骨骨折的患者20例进行分析,均给予手术治疗,术后给予石膏固定,并做好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此组患者经有效的术后护理措施后,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粉碎性肱骨骨折的患者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的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粉碎性 肱骨近端骨折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微创技术治疗SchatzkerV型及VI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我们采用双锁定板小切口经皮置钉治疗SchatzkerV型及V1I型胫骨平台骨折21例,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6岁,平均年龄45.6岁,随访时间为6-18个月。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出现浅表伤口感染而发生延迟愈合,其余患者切口愈合良好,在随访期间骨折全部愈合,按改良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分2,得95以上分者15例,90分以上者4例,87分以上者2例。结论双锁定板小切口经皮置钉是治疗SchatzkerV型及VI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微创技术 锁定板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2012年1月收治的79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全部79例患者均得以随访6-36个月,全部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半年内每月复查一次X线片,以后每年复查一次。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无骨折不愈合及钢板断裂、无伤口感染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7%。结论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满意。

  • 标签: 胫骨远端 锁定加压钢板 粉碎性骨折
  • 简介:摘要肱骨骨折历来属于骨创伤医疗中的重点、难点。目前临床上对这类骨折治疗的方法有很多种,具体的处理措施等方面一直存在着一定的分歧,通过对肱骨骨折相关的治疗进展的探究、分析有助于找到该类骨创伤的有效治疗途径和相关的处理方法。

  • 标签: 肱骨 近端骨折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行双钢板加植骨治疗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单纯T形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而对治疗组患者主要采用双钢板加植骨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30例患者中优26例,良3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96.67%,而对照组30例患者中治疗优18例、良5例、差7例,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x2=2.5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组2例术后切口感染,对照组3例切口感染,两组均无骨不连现象,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行双钢板加植骨治疗效果显著,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双钢板加植骨 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肱骨骨折患者采用肱骨锁定钢板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2月收治的61例肱骨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T型钢板固定法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肱骨锁定钢板治疗,治疗一年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尼尔标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肱骨骨折患者采用肱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增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肱骨近端 锁定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于本院治疗的5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患者,根据AO原则进行分类,按不同类型实施单纯外固定架固定,简单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钛板螺钉内固定。结果在52例患者的随访中,43例患者功能满意,7例可以接受,2例不满意。结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对患者桡骨相对长度,尺骨相对长度,关节面的平整,掌倾角和尺偏角,均可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在患者进行手术后,进行合理康复训练,可使其关节功能,达到最大程度恢复。

  • 标签: 桡骨远端 骨折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绝经后女性股骨骨密度的变化规律与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法国Medlink公司Osteocore3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本地区417例绝经后女性股骨颈、大转子、粗隆间、全髋进行骨密度测定。结果骨折组各年龄段、各部位的BMD均比非骨折组低(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股骨骨量逐渐丢失,除了45~50组,其余各年龄段骨折组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骨折组(P<0.05),骨密度值越低,骨折危险性越大。结论绝经后女性股骨骨密度与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呈明显负相关性,应该注意预防。

  • 标签: 骨密度 股骨近端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 绝经后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稳定系统(LISS)与解剖钢板治疗胫骨复杂骨折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35例胫骨复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8例,对照组67例。对照组行解剖钢板治疗,研究组行LISS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AK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治疗相关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LISS相较于解剖钢板治疗胫骨复杂骨折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缩短治疗相关时间。

  • 标签: 胫骨近端复杂骨折 微创稳定系统 解剖钢板
  • 简介: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间,我们使用AO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15例3~11岁的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儿童,术中采用闭合复位或局部小切口辅助复位股骨骨折,术后髋“人”字石膏或支具外固定4周后拆除,术后6~12个月骨折愈合后取出弹性髓内钉。结果所有患儿都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术后无一例出现感染、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所有患儿髋、膝关节屈伸活动正常,行走步态无异常。结论采用闭合复位或小切口辅助复位股骨干骨折,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及髋“人”字石膏或支具外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具有损伤小、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便于护理、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弹性髓内钉 股骨干骨折 粉碎性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复杂肱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进行复杂肱骨骨折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进行观察研究,这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大为65岁最小为19岁平均年龄(43±1.4)岁,其中左侧患者12例右侧患者18例。在对这些患者进行分类时采用Neer骨折分类法,其中单纯Neer三部分骨折3例而单纯Neer四部分骨折有2例。在对这些患者进行手术时,选用的方法是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对外科颈进行固定式使用的是螺纹克氏针,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经过改良之后的Ender钉加配张力带协助。结果对经过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调查时间平均为24个月(12-36个月)。对这些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恢复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详细的记录。在对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时采用的方法是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法,对这些患者的平均评分为83.2分。这些患者以优良、可为、差三种标准进行评价,发现优良率是76.7%可为是23.3%差是10.0%。结论手术治疗复杂肱骨骨折有着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在进行手术时需要对结节骨折进行合理的复位。在进行复位时可以选择使用钢丝或者不吸收缝线通过张力带使其加以固定,并且通过早期的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地达到治疗的效果。

  • 标签: 复杂肱骨近端 骨折固定术 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法
  • 简介:目的评估带锁髓内钉(interlockingintramedullarynail,IIN)与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compressionplate,LCP)固定胫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按胫骨不同位置模拟骨折将其分成A、B、C三组,使用两种不同内固定物分别对骨折模型进行固定并用有限元法分析胫骨骨折模型及内固定物在500N轴向压缩载荷下的位移和等效应力及分布情况。结果3组模型中使用IIN固定的胫骨骨折模型及胫骨的最大轴向位移均比使用LCP的小;IIN及其固定的胫骨最大等效应力值均比LCP及固定的胫骨的小。且IIN应力分布较均匀,LCP应力集中在骨板与锁定连接处。结论IIN抗压缩能力强且固定坚强可靠,应力分布较均匀,抗疲劳性好,其固定胫骨骨折稳定性优于LCP。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锁定加压接骨板 胫骨近端 有限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6例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安全性。结果术后随访,86例均骨性愈合,无骨不连形成,未见骨折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治疗优良率为100.0%;治疗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3.0%;术中平均手术时间(44.8±13.2)min,平均出血量(55.1±15.7)ml;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具有手术损伤小、固定牢固、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锁定加压钢板 股骨转子间骨折 粉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月通过手术方式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5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AO分型原则进行分型,并针对其类型的不同采用多种方式予以固定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外固定架固定、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以及T板螺钉内固定,对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58例患者临床效果,优34例,良17例,可6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87.9%。结论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可恢复患者桡骨、尺骨的尺偏角、掌倾角、关节面平整及相对长度。

  • 标签: 桡骨远端 粉碎性骨折 关节内骨折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肱骨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组采用肱骨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优良率和差率。结果肩关节功能按照Neer评分标准,治疗组:优20例,良7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和差率分别为90.0%和0.0%;对照组:优8例,良4例,可9例,差9例,优良率和差率分别为40.0%和30.0%。两组优良率和差率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采用肱骨锁定钢板的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手术治疗 骨折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杂肱骨骨折主要是NEER三、四部分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体会。方法对23例平均年龄63岁的复杂肱骨骨折进行切开复位肱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根据术后X线片及肩关节功能判定疗效。结果术后9个月到2年6个月(平均1年)的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NEER评分优10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82.6%。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接骨板 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