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肱骨骨折患者应用肱骨锁定钢板治疗对运动功能和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老年肱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运动功能、并发症以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对照组优良率(77.14%)明显低于观察组(94.28%),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8.57%)明显高于观察组(8.57%),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肱骨骨折患者采用肱骨锁定钢板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锁定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 骨折愈合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逐瘀定痛汤联合肱骨骨折手术治疗肱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60例肱骨骨折患者为例,时间为2018.05-2020.10之间,将60例按照不同干预分为2组(各组30例)。采取肱骨解剖钢板手术治疗参照组,实验组基于前组上联合逐瘀定痛汤治疗。比较2组并发症率、疗效优良率及恢复情况。结果:2组对比并发症率、疗效优良率、骨折愈合、骨痂出现、住院及消肿等时间的数据后发现实验组更优,统计显示差异明显较大(P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手术 逐瘀定痛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于本院治疗的5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患者,根据AO原则进行分类,按不同类型实施单纯外固定架固定,简单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钛板螺钉内固定。结果在52例患者的随访中,43例患者功能满意,7例可以接受,2例不满意。结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对患者桡骨相对长度,尺骨相对长度,关节面的平整,掌倾角和尺偏角,均可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在患者进行手术后,进行合理康复训练,可使其关节功能,达到最大程度恢复。

  • 标签: 桡骨远端 骨折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接受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以2021.3-2022.3作为研究时间限制,选择我院收治的66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患者开展研究,分为改进组(内固定法)与参比组(外固定法),比较疗效。结果:改进组手关节功能恢复和术后疼痛减少优于参比组,(P<0.05);改进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参比组,(P<0.05);改进组术后不良反应少于参比组,(P<0.05)。结论:选择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案后,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伤情术后恢复质量更高,建议在临床上扩大应用范围。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粉碎性骨折 关节内骨折 手术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股骨髓内钉和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探讨。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入选对象均为2015年4月~2016年3月期间内,我院骨科科室所收治的股骨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患者,共计40例。设置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均为20例。对照组20例患者接受解剖锁定钢板的治疗方法。观察组20例患者接受股骨髓内钉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股骨髓内钉方法对股骨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优于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近端髓内钉 近端解剖锁定钢板 治疗 骨折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髓内钉和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共选择2017年5月份至2020年5月份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股骨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患者60例,随手术方法分为PFAN组(n=30)和ALP组(n=30)。 PFAN组患者采取PFNA进行治疗,ALP组患者采取AL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并统计其并发症(髋内翻、骨不连、骨折未愈合、内固定松动或断裂)发生率。结果:PFNA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都比ALP组更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股骨近端骨折 髓内钉 解剖锁定钢板 股骨干骨折 手术方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万向锁定钢板在治疗胫骨平台粉碎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用胫骨万向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粉碎骨折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按Schatzker分型Ⅱ型11例,Ⅲ型4例,Ⅳ型4例,V型7例,Ⅵ型4例,均为闭合骨折。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固定,30例均获得随访,均无感染,骨筋膜室综合症及内固定断裂、松动,骨折复位丢失等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12月(3月—18月),根据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优23例,良5例,可2例。平均评分90.2分。结论万向锁定钢板对于治疗胫骨平台粉碎骨折有微创,复位、固定满意,功能恢复较快、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多向锁定 胫骨平台粉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肱骨复杂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6月间收治的42例老年肱骨复杂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各21例,分别接受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与常规治疗干预,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肱骨复杂骨折治疗中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有助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这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值得做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老年人 肱骨近端复杂骨折
  • 简介:目的:研究绝经后女性股骨骨密度的变化规律与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法国Medlink公司Osteocore3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本地区417例绝经后女性股骨颈、大转子、粗隆间、全髋进行骨密度测定。结果骨折组各年龄段、各部位的BMD均比非骨折组低(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股骨骨量逐渐丢失,除了45~50组,其余各年龄段骨折组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骨折组(P<0.05),骨密度值越低,骨折危险性越大。结论绝经后女性股骨骨密度与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呈明显负相关性,应该注意预防。

  • 标签: 骨密度 股骨近端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 绝经后女性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肩关节半关节置换用于治疗肱骨复杂性骨折的手术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的对象是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肱骨复杂性骨折患者8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2例。A组行肩关节半关节置换治疗,B组行肱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A组术后Neer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均显著高于B组(P

  • 标签:
  • 作者: 卫愉轩 张智长 董扬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3
  • 出处:《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骨科,深圳 518116;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上海 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上海 200233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中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和Y性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依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双钢板组和Y型钢板组,每组30例。双钢板组给予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Y型钢板组给予切开复位Y型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评估后,双钢板组优良率为86.67%,Y型钢板组优良率为73.33%,双钢板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Y型钢板组,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双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Y型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均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例中双钢板组尺神经症状例较Y型钢板组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中,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和Y性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均满意,并发症率也均较低,两种方法比较,双钢板内固定临床疗效具有优越性,可作为首选方法,但该方法可能对尺神经干扰性较大,具体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肱骨远端骨折 手术治疗 双钢板 Y型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就跟骨骨折的解剖形态及特殊部位,术后切口时常出现切口感染,皮肤坏死等。分析了本院2010年8月至2014年10月应用解剖型AO跟骨钢板治疗12例移位型关节内跟骨骨折出现的切口感染问题及治疗体会。

  • 标签: 跟骨粉碎性骨折 手术并发症 切口不愈合 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钛缆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8月~2014年1月,对25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钛缆内固定治疗。结果25例均达骨性愈合,8~14个月后去除内固定物。膝关节功能按胥少汀评分法优19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钛缆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具有固定牢固、可早期行功能锻炼等优点。

  • 标签: 钛缆 髌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髁间、髁上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截断尺骨鹰嘴入路暴露,交叉克氏针结合“Y”形钢板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2010年收治21例肱骨髁间、髁上粉碎性骨折病例,男16例,女5例;年龄17—74岁,平均45.5岁;右侧11例,左侧10例;新鲜骨折17例,陈旧性骨折4例;车祸8例,摔伤7例,高处坠落伤6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3年,平均2年。21例均骨性愈合,无明显肘内、外翻畸形。4例延迟愈合,经二期切开同种异体骨或者自体骨植骨,均骨性愈合。术后肘关节功能按casseban评分系统评分优15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肱骨髁间、髁上粉碎性骨折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可充分暴露骨折情况,视野清楚,有助于术中复位固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肱骨髁间、髁上粉碎性骨折手术入路。

  • 标签: 肱骨髁间 髁上粉碎性骨折 尺骨鹰嘴 克氏针 &ldquo Y&rdquo 形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10月~2011年11月,我院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31例。结果术后随访10~36个月,用Lidstrom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23例;良7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6.8%。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桡骨骨折T型钢板内固定
  • 简介:目的评估成人肱骨远端粉碎骨折使用新型解剖型接骨板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9月-2010年1月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37例,骨折按AO∕ASIF分型法分型均为C型,其中C1型21例,C2型9例,C3型7例。经肱三头肌双侧入路或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采用肱骨远端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术后早期积极功能锻炼。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31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全部获得愈合。参照MEPS评分系统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定:优23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9.2%。结论采用双侧解剖型接骨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能获得坚强固定,有利于早期肘关节功能锻炼从而获得优良治疗效果。

  • 标签: 肱骨骨折 肘关节 骨折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总结临床治疗的有效治疗方法,并评定患者治疗后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疗效情况。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8个月-15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8.52±2.06)个月,经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其中56例优,30例良,4例可,6例差,治疗优良率为93.5%。经临床疗效评定,29例治愈,16例好转,43例有效,4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4.4%。结论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术后的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治疗有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是临床治疗的良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肱骨外科颈 粉碎性骨折 手术方法 锁定钢板 肩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