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上肢微型游离修复各种外伤所致手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手外伤科行上肢微型游离修复手部缺损的患者102例共118指,其中右手68例,左手34例,拇指缺损48例,食指30例,中指20例,环指15例,小指5例,均为不规则创面,面积(1.5cm×2.0cm)~(3.0cm×5cm)。结果本组102例患者(118指)均顺利完成手术修复缺损,118指均顺利存活,均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手指创面外观恢复良好,均无需再次手术修复。供、受区伤口均直接缝合并Ⅰ期愈合,供区仅残留局部线性瘢痕。术后出现静脉危象4例,经局部按摩、红外线理疗等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使用标准》评价疗效,优38指,良74指,差6指,优良率为94.9%。结论上肢微型游离修复各种外伤所致手指创面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术后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 标签: 指损伤 外科皮瓣 游离皮瓣 上肢
  • 简介:1998-2000年在我院接受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50例,向患者说明手术治疗的意义,术前患者心理因素对患者手术成败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 变化病情 心理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肝移植手术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行肝移植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各4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预见性护理配合肝移植围术期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实验组患者术中监测指标及并发症率亦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及输、出血量最有效的手段,对肝移植手术预后极具进意义。

  • 标签: 肝移植 围术期护理 预见性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中收集92例(92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前者采用的是传统单纯的胬肉切除术治疗,后者接受的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3.5%、91.3%,术后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4.3%、6.5%,两组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年,研究组复发率6.5%低于对照组21.7%(P<0.05)。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翼状胬肉,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远期复发率,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翼状胬肉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全身麻醉复合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对肾移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分为QLB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QLB组术前在超声引导下于术侧行QLB,给予0.375%罗哌卡因25 ml后行全身麻醉;对照组行单纯全身麻醉。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0、2、6、12、24、48 h静息及运动VAS疼痛评分,术后48 h内各时间段舒芬太尼用量,次要观察指标为术中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用量、术后48 h内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镇痛泵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QLB组患者术后0、2、6、12、24 h静息和运动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2~6 h、6~12 h、12~24 h、24~48 h舒芬太尼用量,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术后0~24 h内PCIA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恶心发生率等,QLB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仅在术后应用PCIA,QLB可显著缓解肾移植患者的术后疼痛,也可减少术中及术后镇静镇痛药物的用量。

  • 标签: 腰方肌阻滞 肾移植 镇痛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作为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干眼的治疗应根据病因和严重程度进行长期和个体化设计。对于泪腺分泌功能丧失,常规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效果不佳且有可能导致视力严重受损的严重干眼患者,若其唾液腺并未遭受严重破坏,自体唾液腺移植手术可为这部分患者带来希望。据文献报道,三大唾液腺及小唾液腺都被尝试过用作移植物,其中下颌下腺移植后不仅有较高的腺体成活率,还可保持分泌活性,在随访期间(长达180个月)有效改善干眼所致的眼部干涩、异物感等主观症状及视力、泪膜破裂时间等干眼相关客观指标,因此成功作为泪腺替代物。众多小唾液腺中,唇腺被证明能够在移植术后随访期间(文献报道最长达10年)维持足够润滑眼表的分泌功能,因此成为了一种可选择的泪腺替代物,近年来唇腺移植术相关技术取得了新进展。本文就近年来对三大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和小唾液腺(唇腺应用最多)移植手术的适应证、技术、临床实践评价、腺体术后分泌的药物调控及并发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干眼 移植 唾液腺 手术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做完肾移植手术后有时会因为护理不当等原因造成肺部感染,笔者根据自身的实际经验,对肾移植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进行简要的研究与分析,并找出预防肾移植手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应护理措施,从源头上切断感染源,让患者的身体可以更加快的恢复。

  • 标签: 肾移植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接受肾移植手术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112例接受肾移植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职能、社会功能以及疾病治疗等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对接受肾移植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肾移植手术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输血在肝硬化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针对实施手术的35例肝硬化患者,采用FCR-3000F型全自动自体血液回收系统,将肝移植术中出血回收,经抗凝、过滤、离心、清洗后,将得到的红细胞悬液立即回输给患者;统计术中自体及异体的输血量,输血前后电解质、凝血功能的变化,以及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35例肝硬化患者中3例(8.6%)未输注异体血,术中红细胞悬液平均输入量(9800±5400)ml,其中自体输血量(5850±5000)ml(56.16%);输血后APTT、PT、TT及FB较输血前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回输自体血过程中均未出现发热、脂肪栓塞及全身感染症状。结论:临床上在肝硬化肝移植术中使用回收式自体血液技术能够避免或减少输注异体血,对于保证手术用血量和患者安全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手段。

  • 标签: 自体输血 血液回收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肝移植手术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我院收治的肝移植手术患者43例分成两组,针对参照组21例患者实施基础性护理干预,针对研究组22例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肝移植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术前焦虑评分、手术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术后康复出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移植手术治疗的护理干预中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有效性较为显著,能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及康复。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肝移植手术 护理有效性 康复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接受肝移植手术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措施所产生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某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前者接受一般常规的护理方式,后者则接受预见性护理模式。客观比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调查研究结果有优于对照组。结论:预见性护理模式可降低肝移植手术患者所需花费的时间,控制手术中的实际出血量,尽可能减少并发症。

  • 标签: 预见性护理模式 肝移植手术患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实施于肝移植手术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在2019.01-2022.08期间我院收治的肝移植手术患者中选取42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双盲法进行分组,21例/组。基础组:基础护理;实践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实践组的疼痛指标、生活质量均好于基础组,且并发症情况较少(P<0.05)。结论:为研究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能够改善疼痛指标,维持较好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情况,值得借鉴。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 肝移植手术 并发症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部多个精细化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共收治软组织缺损患者30例33指,均伴有肌腱、指骨外露,缺损面积1.5 cm×2.5 cm~4.5 cm×6.5 cm,均采用以足部为供区的移植修复。其中,游离足内侧动脉修复12指,游离跗外侧动脉修复10指,腓侧趾底动脉修复11指,切取面积为2.0 cm×3.0 cm~5.0 cm×7.0 cm。供区25例采用美容缝合,5例植皮修复。术后定期随访。结果33指移植顺利成活30指,2指术后24 h发生动脉危象,经手术探查后消除,1指因静脉危象局部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本组患者随访3~14个月,平均12.5个月,质地良好,外形美观,TPD为8~10 mm,感觉恢复至S3~S4。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优26例,良4例。结论游离以足部为供区的精细化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供区隐蔽,外形美观,手指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足部 外科皮瓣 手指 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手外伤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9年 2月 ~2020年 2月收治的手外伤移植术患者 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 30例)和试验组( 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监测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并统计切口延迟愈合、切口感染、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常规护理后,对照组出现了 2例切口延迟愈合, 2例切口感染, 5例肩关节僵硬,总发生率为 30.00%;经舒适护理后,试验组出现了 1例切口延迟愈合, 1例切口感染, 0例肩关节僵硬,总发生率为 6.67%。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具有显著差异, P< 0.05。结论 手外伤移植术围术期积极采取针对性的舒适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并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临床应用效果较为可靠。

  • 标签: 舒适护理 手外伤 皮瓣移植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颌面部缺损使用游离移植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96例使用游离移植修复的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皮移植成活率高达96.7%。结论游离移植修复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合理选择术式,是具有高效的应用效果的。

  • 标签: 游离皮瓣 移植 口腔颌面部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不同原因导致的二例肛周皮肤缺损的病例,以及其诊治要点和手术经验,通过采用推移移植术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有临床参考和借鉴的价值。

  • 标签: 肛周皮肤缺损 皮瓣推移移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研究腹部转移性移植术修复手及腕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腹部转移性移植修复手及腕部软组织缺损共62例。结果移植成活62例,成活率100%,完全成活率约93.5%。结论腹部转移性在修复手及腕软组织缺损特别是严重复杂性、创伤性组织缺损,可保肢、疗程较短,外形及功能恢复好。

  • 标签: 腹部转移性皮瓣移植术 手及腕部软组织缺损 临床应用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