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脾是一个有着许多重要功能的器官,拥有强大的抗感染、抗肿瘤、免疫功能,同时参与并调节血液、内分泌的功能。全脾切除术后因为免疫功能缺陷易引起暴发性感染(OverwhelmingPososoplencctomyInfection,OPSI),术后发病率与死亡率增高,尤以青少年多见。早在1952年,King等首先报道脾切除术后并发暴发性感染(OPSI)的病例。近年来,外科学界对脾脏的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已经有了完整和准确的理解,专家们都为保脾功能达成了共识,并由此奠定了脾脏外科学的发展基础。作者从1988年—2011年经过20多年来对保脾手术治疗的研究,开展自体脾移植术126例,认为开展保脾手术必须掌握解剖以及脾的重要功能和脾修补,脾移植手术的操作技巧,才能获得成功,现将脾移植术作一综合概述,以供同道参考。

  • 标签: 脾移植 研究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术后游离修复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9例头颈恶性肿瘤患者实行股前外侧肌,腓骨肌和前臂游离移植修复,术前实施心理护理和针对性训练,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防止血管危象发生。结果除1人死亡外,其余48例修复术中有47例均成活。结论术前行心理护理和针对性训练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术后仔细观察使及时发现和处理血管危象的先决条件。

  • 标签: 头颈肿瘤 游离皮瓣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度烧伤的治疗修复方法。方法通过对我科5年来收治的35例深度烧伤患者采用修复进行总结,介绍修复修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35例中,5例部分坏死,30例全部成活,创面均一期修复封闭,功能恢复较理想,外形满意。结论具有血运丰富、好成活、不用吻合血管、抗感染力强等优点,是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理想方法。

  • 标签: 深度烧伤 皮瓣肌皮瓣 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游离股前外侧移植修复足踝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移植治疗足踝部组织缺损27例,缺损面积12cm×7cm-25cm×15cm。术前、术中受区创面彻底清创,切取股前外侧修复创面,术后常规三抗治疗,及时处理血管危象。结果27例均获随访,时间6-36个月。出现血管危象2例,经及时处理后恢复血液循环1例,1例探查失败,修薄成游离全厚移植全部成活。结论游离股前外侧供区隐蔽,成活率高,质地优良,特别适合足底、足跟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以及肌腱、骨外露患者,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

  • 标签: 皮瓣移植 软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腿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我科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我科,小腿软组织骨外露的患者采用交腿手术18例,术前加强对患者心里护理及术后重视病情观察。结果经过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所有患者均对术后愈合比较满意。结论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利于伤口的恢复,帮助患者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 标签: 小腿外伤 交腿皮瓣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106例游离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01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口腔科用游离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病例106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47例,年龄22-76岁。前臂游离65例,股前外侧游离18例,腓骨肌15例,小腿内侧8例。术后观察成活率和并发症。结果成功102例(96.23%),失败4例,术后危象发生率为5.66%(6/106),其中静脉血栓形成83.33%(5/6),手术探查抢救成功率33.33%(2/6),前臂桡侧成活率95.38%(62/65);股前外侧成活率94.44%(17/18);腓骨肌成活率100%(15/15);小腿内侧8例全部成活,随访半年—3年大部分患者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游离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成活率高,且并发症少。前臂、股前外侧、腓骨肌()、小腿内侧是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良好

  • 标签: 口腔颌面部缺损 游离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病灶清创联合羊膜伴移植术对轻、中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作用。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我科入院治疗的轻、中度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行病灶清创联合羊膜移植手术,进行回顾性观察分析。观察期≥12个月。结果69例(69眼)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33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1岁,视力FC/20cm~0.15。通过角膜病灶清创联合羊膜移植术临床治愈68例,视力0.3~0.8;复发后行板层角膜移植术临床治愈1例,视力0.2。结论角膜病灶清创联合羊膜移植手术对轻、中度真菌性角膜溃疡有较理想的作用。

  • 标签: 角膜病灶清创 羊膜移植术 中度 真菌性角膜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乳腺癌根治标本中皮肤移植预防肿块较大的乳腺癌术后坏死的疗效。方法全组56例,平均年龄58.5岁。病灶最大直径4.8-6.2cm,平均5.5cm。术前均有明确的病理诊断,均为初治病例。标本切除后取其标本皮肤长轴两端或远离病灶的一端尽最大限度地切取皮肤,制成中厚,并行冰冻病理检查,确诊各切缘无癌残留后,用4号可吸收线将所取皮肤植于切口中央。结果植皮皮肤成活率100%,坏死5例,坏死率8.9%(5/56),坏死均为表皮水泡样改变,平均换药3.8次后痊愈,平均住院7.8天,术后按规范行放化疗。随访4-6年,未发现植皮区有肿瘤复发或/和转移。结论在确保植皮切缘无癌残留的条件下,采用自体标本中皮肤移植预防肿块较大的乳腺癌术后因皮肤缝合张力大而致坏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供临床进一步探讨应用。

  • 标签: 标本皮肤/移植 乳腺癌 皮瓣坏死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体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门诊70例76只眼翼状胬肉患者采用自体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结果术后植片一期愈合70例,无植片坏死脱落,无肉芽增生及睑球粘连发生,随访半年-2年,复发3例,复发率约3.9%。结论采用自体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供体方便,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翼状胬肉 显微镜 自体结膜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前臂移植修复舌口咽及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运用。方法采用游离前臂修复舌口咽及颌面部组织缺损19例。结果19例游离前臂移植修复舌口咽及颌面部组织缺损的患者,术后均获得成活,其中1例术后48h发生静脉血管危像,经抢救后成活。移植修复后局部功能恢复良好,外形满意,张口基本无受限,取区功能良好。结论应用游离前臂移植修复舌口咽及颌面部组织缺损,安全可靠,成功率高,修复后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临床修复舌口咽及颌面部组织缺损较好的

  • 标签: 前臂皮瓣 缺损 移植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组报告了11例舌癌根治切除+胸锁乳突肌带蒂肌移植行舌修复再造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重点为密切观察的存活及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局部感染,同时做好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并指导合理的饮食,本组手术全部成功。

  • 标签: 舌癌根治术 胸锁乳突肌带蒂肌皮瓣 舌修复再造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晚期癌及复发癌广泛切除后组织缺损的修复是较为困难的问题。术后组织缺损致患者的语言、咀嚼、吞咽等功能障碍,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各种皮、肌应用于缺损组织的外形和功能重建,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术后的存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近10年来,我科采用肌整复头颈部晚期癌切除后广泛组织缺损患者,效果满意。既达到了消除或减轻晚期癌症患者的痛苦和延长生命的目的,又是一个修复头颈肿瘤广泛切除后遗留较大创面及洞穿性缺损的好方法。现将肌修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如下

  • 标签: 肌皮瓣转移修复术 护理 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护理在手外伤修复术后的作用。方法选取手外伤手术的病人64例,随机分为无痛护理组及普通护理组,无痛组35例,普通组29例。结果无痛护理组在患者满意度、疼痛评分方面均优于普通护理组(P<0.05),坏死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外伤修复术患者实行无痛护理能降低坏死的发生、减轻疼痛及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无痛护理手外伤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