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接收治疗的4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0例观察组和20例对照组,分别对其采取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结果护理三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AD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缓解残疾程度。

  • 标签: 脑卒中 护理干预 日常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风护理单元对中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产生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中风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中风护理单元护理,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和应对方式受到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日常生活功能评定量表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应对方式除了退避一项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风护理单元模式对中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极具应用价值。

  • 标签: 中风 护理单元 生活能力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脑外伤肢体障碍患者中应用延续性护理的对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实际影响。方法选取80例脑外伤肢体障碍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肢体功能评分为(72.1+4.4)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67.6+5.6)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的肢体功能评分为(52.2+5.5)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43.4+5.4)分,满意度为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脑外伤肢体障碍患者中应用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满意度,可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外伤 肢体障碍 延续性护理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行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恢复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我院确诊并治疗的脑外伤患者60例,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Barthel评分以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仅为73.33%,研究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Barthel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显著(P<0.05),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加快脑外伤患者的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我院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干预 脑外伤患者 日常生活能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BBS评分、FI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治疗,促使其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尽快恢复。

  • 标签: 康复治疗 脑卒中 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福利院老年人群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整体抽样,通过问卷调查,对大连市某福利院58位老年人进行现况调查,收集相关资料,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简明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状态与日常生活能力检查。结果MMSE值与ADL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488,p<0.001);MMSE值与ADL各分项间的相关性存在差异。结论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受到显著的影响。

  • 标签: 老年人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身护理对妇产科住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心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住院患者40例,将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心身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心身状态。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ADL)高于对照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住院患者实施心身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消除患者内心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身护理 妇产科 住院患者 日常生活能力 心身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影响。方法对55例漫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维持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行为治疗。观察3月,于治疗3月未,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及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未,入组患者阴性症状评定量表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评分显著下降(P<0.01)。结论行为治疗能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社会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兴趣,情感活动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

  • 标签: 慢性精神分裂症 行为治疗 阴性症状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缺陷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3年5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进行规范的护理干预,并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患者干预前后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在干预治疗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低,而在治疗之后有显著的提高;且患者的SDSS评分在干预之后有显著的降低,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精神病患者在经过规范的护理干预治疗之后,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均有明显的提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精神病患者 日常生活能力 社会功能缺陷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身护理对妇产科住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心身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妇产科2014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80例住院患者,住院期间均实施心身护理。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情绪状态的变化。结果经过心身护理干预后患者SF-36评分明显提高,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下降,经t检验分析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身护理对妇产科住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心身状态均可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患者的康复有益。

  • 标签: 心身护理 妇产科 住院患者 日常生活能力 心身状态 影响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往的高雅艺术已经被日常生活审美化趋势淡化出中心地带,人们渐渐逃离了传统的审美方式,居于社会审美活动主流地位的无疑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而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资源——古村落的日常生活审美现状如何呢?古村落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历史空间破败、文化的缺失、地域特色的缺失等诸多问题。原住居民的生活空间成了出租屋,原住民换成了商人与游客,历史性空间的原生活意象正在消失。

  • 标签: 古村落 原住居民 审美活动 原住民 村落文化 文化特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轻景观电影”游走于中国电影市场,这类电影将日常生活景观化、个人情感平面化。轻景观电影淡化叙事逻辑、追求视觉刺激,将日常生活展现为个体尊重和社会关怀的缺失。叙事电影向轻景观电影的转变带来了一种新的观影范式,即对电影的逻辑解读转为感官享受。现象级系列电影《小时代》是典型的轻景观电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轻景观电影对现代都市生活想象的建构,以及观影思维的潜在弊病。

  • 标签: 轻景观电影 日常生活 观影思维 《小时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正在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同时,伴随着激烈的竞争、文明病的侵蚀、人的冷漠以及高频率工作节奏的压力,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发展,关注生活的质量和多彩的生活内容。

  • 标签: 日常生活 休闲体育 生活质量 生活水平 工作节奏 生活内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鼠神经生长因子配合针刺夹脊穴及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抑郁状态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脊髓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针刺夹脊穴、康复训练及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针刺夹脊穴、康复训练及支持对症治疗,疗程为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及心理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版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提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有降低,且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配合针刺夹脊穴及康复训练可较好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抑郁状态,且效果优于单纯针刺夹脊穴及康复训练。

  • 标签: 鼠神经生长因子 脊髓损伤 日常生活能力 抑郁状态
  • 简介: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对脑瘫儿童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与促进。方法将82例2-7岁脑瘫儿童根据年龄、智能、功能障碍程度的不同分为4组,均在我院接受全天的引导式教育小组学习,1年后以脑瘫儿童实用技能评估记录表进行综合评估。结果82例脑瘫儿童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明显提高,进食、梳洗、穿衣、如厕等肢体功能障碍程度明显改善(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能明显提高脑瘫儿童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引导式教育 脑瘫儿童 生活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