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刘颖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07-27
  • 出处:《医药卫生》2022年4期
  • 机构:文安县医院     河北廊坊    065800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于本院神经内科2019年7月-2020年7月治疗且符合研究标准的脑卒中患者中遴选96例为探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组48例。参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效果、日常生活能力、相关功能、生活质量。结果:(1)分析康复效果,研究组高达93.75%,与参照组间的79.17%具有明显差异(P<0.05);(2)分析日常生活能力,研究组评分较参照组高(P<0.05);(3)分析相关功能,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4)分析生活质量,研究组评分明显较参照组高(P<0.05)。结论:予以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可明显减轻机体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肢体功能,有利于生活质量提升,应用效果理想。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日常生活能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总计91例,分为两个实验小组,即实验A组(45例)和实验B组(46例),分别使用常规护理以及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调查满意度。结果:实验A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能力得分为(50.37±3.14),实验B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能力得分为(67.46±5.63),则实验B组患者的能力得分比实验A组患者的能力得分较大一些。实验A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态度、专业度、细心度、训练管理、沟通评分低于实验B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本次研究中的效果较好,对患者的生活能力有促进恢复作用,值得推崇。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技术对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率。方法:本研究的全部病患均来自我院神经内科2020年-2021年诊治的78例脑卒中偏瘫病患,分别给予康复锻炼治疗(参照组)和联合中医技术治疗(观察组),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87%比参照组82.05%高(P

  • 标签: 中医技术 偏瘫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护理工作中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从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选择84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数据分组依据随机数表法原则,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训练之前的MMSE评分与ADL评分差异不明显,但训练之后两组该指标均发生很大的改变,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四项生活质量指标很显然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对比结果可以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痴呆患者接受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老年痴呆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对80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脑梗塞予以项目研究,信息采集时间为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以奇偶法为分组方案,对照组(n=40常规护理)、观察组(n=40早期康复护理),统计及对比组间护理前后相关量表评分。结果:脑梗塞患者护理前相关量表评分无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脑梗塞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护理后肢体功能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统计指标较高,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脑梗塞 早期康复护理 肢体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家庭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择取我院自2020年7月—2021年8月收治的确诊对患有老年痴呆的患者72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干预组采取家庭管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并对比两组护理后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居家生活能力明显改善,同比对照组显著性优异(P<0.05),且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其日常生活能力的临床效果较理想,能有效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强化其认知能力,防止认知功能障碍,方法安全有效,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家庭护理干预 老年痴呆 日常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改善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以双盲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n=28,实施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28,实施个性化护理)两组。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以及护理干预后1个月、护理后3个月的生活能力评分及痴呆严重程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的生活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后1个月及3个月的生活能力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其组间差异为(P0.05),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痴呆严重程度评分均要低于对照组,其组间差异为(P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老年痴呆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对急性脊髓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5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对照组(n=61)、观察组(n=61)。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前,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对比(P >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有提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康复护理 日常生活能力 急性脊髓炎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以对比研究方式探讨脑梗死患者采取神经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神经内科1230例患者。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主要基于医嘱提供护理。实验组应用神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康复指标。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好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康复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患者接受神经康复护理对于手术后的康复质量与效率有着明显的推动效果,不仅可以实现加快患者康复速度,降低卧床休息时间,能够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降低治疗费用,有利于患者健康生活意识、能力的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 神经康复护理 脑梗死 运动功能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此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于恢复脑梗老年患者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本次的实验对象是选择2016年第一季度到2020年第四季度的266名脑梗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常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在患者脑梗死发病三天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结果:从统计数据来看,观察组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提高。结论:两组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明显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老年患者 脑梗死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10-2021.10月,1年内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9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49例,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49例,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脊髓损伤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可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予以脑梗塞患者规范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本院收治的72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形式均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规范化护理干预,比较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对比两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Fugl-Meyer、Barthel评分),护理前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脑梗塞 肢体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脑梗死上肢瘫痪患者,分析针刺与康复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9.04~2021.04月收治的脑梗死上肢瘫痪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30例对照组和30例研究组,分别接受康复技术干预和联合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变化。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的FMA评分、ADL评分均有提高,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针刺与康复技术应用于脑梗死上肢瘫痪康复治疗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脑梗死 上肢瘫痪 针刺与康复技术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面对医院当中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来说,医院医护人员给他们提供神经康复治疗的方法,研究此种治疗手段为他们带来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当中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为对象实施研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法,观察组运用神经康复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步态变化;焦虑、抑郁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状态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上面向脑卒中偏瘫患者来说,提供给这部分患者实施神经康复治疗的方法,有效帮助患者改变步态,优化患者内心情绪,还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神经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水平,加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效果理想,运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神经康复治疗 脑卒中偏瘫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脑瘫患儿的康复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相关护理干预,本文主要探索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于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作用。方法:共选取我院脑瘫患儿40例,将这些患儿分成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在其康复治疗过程中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两种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能力、智力情况等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护理员的满意度也更高一些。结论:对脑瘫患儿实施护理干预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病情的恢复,常规护理方式的治疗效果并不明显,而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之后则有效起到了改善患儿日常生活、提高患儿智力、促进患儿运动能力、语言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治疗效果良好,与常规护理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对脑瘫患儿未来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瘫患儿 早期康复护理 日常生活能力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脑梗死患者中开展针灸康复护理工作的价值作用。方法:将2021年5月到2022年5月期间院内的68例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针灸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上肢瘫痪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相关数据信息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上肢瘫痪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等数据信息明显比对照组更具优势,均得到明显提升,P

  • 标签: 针灸康复护理 脑梗死 上肢瘫痪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中风患者接受中风护理单元干预对于日常生活能力与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中风患者70例入组,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例3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例35例实施中风护理单元,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应对方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应对能力评分明显更优异,有统计差异(P

  • 标签: 中风 中风护理单元 日常生活能力 应对方式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精细护理模式对脑血栓患者溶栓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 选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94例脑血栓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7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精细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溶栓治疗有效率为97.87%,较对照组87.23%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指数(Barthel)评分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对脑血栓患者溶栓治疗中实施精洗护理模式,可提升溶栓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脑血栓 精细护理模式 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