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高龄老年患者贫血、共病、生活能力、衰弱分布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255例≥80岁的患者,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记录慢性疾病,并完善日常生活能力(ADL)及(临床衰弱量表)(CSF-09)评估,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叶酸、维生素B12、血清铁、铁蛋白、肌酐等)。分析贫血、日常生活能力受损、衰弱、共病的患病率,贫血类型特点。结果255例住院高龄老年患者中贫血174例,占总人数68.2%,其中轻度贫血90例(51.7%)、中度贫血77例(44.3%)、重度贫血7例(4.0%),正细胞性贫血143例(82.2%)。贫血原因中营养性贫血(即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65例(37.4%),慢性病贫血89例(51.1%),合并慢性肾脏病3-5期的贫血90例(51.7%),多因素贫血84例(48.3%)。男性、女性贫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龄组(80~89岁)与超高龄组(≥90岁)在血红蛋白水平、疾病数、疾病负担、共病指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与超高龄组在ADL方面平均秩和分别为118.19、156.68,衰弱方面平均秩和分别为118.12、156.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8039.5、8052.0,均P=0.000)。住院高龄老年患者不同贫血程度在ADL(H=20.5,P=0.000)、CSF-09(H=29.7,P=0.000)、疾病数(H=16.2,P=0.001)、疾病负担(H=20.7,P=0.000)、共病指数(H=12.6,P=0.006)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贫血、衰弱、共病在住院高龄老年人中患病率高,贫血预示了更严重的生活能力受损、疾病负担、衰弱程度,应重视高龄老年人的贫血、衰弱及慢性疾病的管理。

  • 标签: 贫血 高龄 共病 衰弱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探究针灸康复护理对脑梗死上肢瘫痪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方法 此次研究采取随机盲选法,将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 82 例脑梗死患者划分为 2 组,各组平均为 41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针灸康复护理,对比 2 组患者的上肢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评分。 结果 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护理后上肢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明显, 2 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 P < 0.05 )。 结论 脑梗死患者实行针灸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恢复上肢功能,大大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 标签: 针灸康复护理 脑梗死上肢瘫痪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对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7年 3月 ~2017年 6月我院收治的 72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期间日常生活能力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 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老年痴呆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干预,老年痴呆症,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术后康复护理工作中应用系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 100例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系统护理)与对照组(常规脑外伤护理)各 50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脑外伤临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脑外伤临床神经功能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给予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术后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系统护理 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 术后康复护理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以脑梗死患者为对象,共78例,39例应用常规护理(参照组),39例应用早期肢体功能训练(研究组),两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更优(P

  • 标签: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 脑梗死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卧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症状方面影响。方法:选择2017.5-2020.4老年卧床患者,病例数为108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均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与护理,试验组进行综合康复护理。结果: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较低于试验组,对照组SAS与SDS评分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卧床患者护理期间,综合康复护理效果理想,提升患者生活能力同时,可以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老年卧床 日常生活能力 抑郁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脑卒中护理单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 88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脑卒中护理单元干预,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干预。 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别较大(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别较大( P<0.05)。 两组的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别较大(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别较大(P<0.05)。 结论:在脑卒中患者中使用脑卒中护理单元干预,可以改善应对方式,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脑卒中护理单元 日常生活能力 应对方式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针对80例本医院诊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实验资料,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是抽取时间,以抽签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予行常规治疗、早期康复治疗,比对两组治疗前后肢体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1)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前肢体功能评分具有一致性,显示出数据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上肢功能、下肢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早期康复 肢体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术后康复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90例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巴氏指数对比,两组间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显著超过观察组患者,巴氏指数评分则比观察组患者明显更低,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仅75.56%,而观察组患者高达91.11%,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能加速其术后康复,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神经外科护理提高参考和借鉴。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性重症脑外伤 术后康复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作业疗法对孤独症儿童的干预效果以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年 11月 -2019年 11月我院收治的孤独症患儿 90例,将其随机的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各 45例,对照组患儿实施传统治疗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之上辅以作业疗法,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基本情况。结果:两组孤独症患儿的行为量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出现了明显下降,其中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结论:作业疗法对孤独症儿童的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提升儿童的日常生活能力,对于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价值作用。

  • 标签: 作业疗法 孤独症儿童 干预效果 日常生活能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神经康复治疗,对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8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集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随机抛硬币法分成两组。42例应用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43例在其基础上配合神经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配合应用神经康复治疗,对于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效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神经康复治疗 运动功能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脑血栓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其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我院自 2019年 2 月至 2019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70 例脑血栓患者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 n=35 )与参照组( n=35 ),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住院时间及肢体功能优良率。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 P> 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护理后,试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住院时间比参照组短, 肢体功能优良率 ( 97.14% ) 明显优于参照组 ( 77.14% ), P< 0.05,数据存在统计学指标分析意义。 结论: 脑血栓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住院时间,改善肢体功能,值得应用。

  • 标签: 脑血栓 肢体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探究在脑梗死护理期间采用急诊护理流程对其日常生活能力产生的影响。 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脑梗死患者,共计 74 例,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确保两组患者例数均等,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结果:护理前,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未见明显差异, P>0.05 ;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以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数值对比差异显著 P 均 <0.05 。 结论:在脑梗死患者护理期间落实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对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可以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 脑梗死 应用效果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伸护理服务对断指再植术患者功能康复与日常生活能力的促进作用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 50 例,是我院收治的断指再植术患者,选取时间段为 2018 年 3月 -2020 年 3月。 根据自愿分配原则, 其中 25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视为对照组,另外 25 例患者接受延伸护理服务视为观察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前和接受护理干预 6 个月后再植指节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前, 再植指节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比无差异 ( P> 0.05), 经过 6 个月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更优,数据比较差异较大 ( P<0.05)。结论:将延伸护理服务应用断指再植术患者功能康复过程中,利于断指功能的早日康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

  • 标签: 断指再植术 延伸护理服务 功能康复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银杏达莫联合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在 2014年 7月至 2016年 7月期间入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 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研究组 36例和对照组 36例,采用巴曲酶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银杏达莫联合巴曲酶治疗研究组患者,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能力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运动功能、生活能力评分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银杏达莫 巴曲酶 急性脑梗死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中青年卧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选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本院治疗后卧床休养的中青年患者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用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能力评分(ADL)及抑郁情绪评分(SDS)。结果:护理前,两组ADL评分及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观察组ADL评分比对照组高,SD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中青年卧床患者行综合康复护理,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抑郁情绪,可应用。

  • 标签: 中青年卧床患者 综合康复护理 日常生活能力 抑郁症状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探究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7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将所选取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 35例)和研究组( 35例),分别予以常规康复治疗和虚拟现实技术康复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 LOTCA评分、 MMSE评分和 Barthel指数( MBI)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无明显差别( P>0.05),治疗一个月后研究组患者 LOTCA评分、 MMSE评分和 Barthel指数( 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 <0.05)。结论 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康复训练有着优质作用,可明显提高患者认知能力,包括记忆、思维、集中、注意能力等,同时对日常生活能力也有明显提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 ]脑卒中 日常生活能力 虚拟现实技术 认知功能 恢复期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及脑出血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 60例脑梗死及脑出血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个 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治疗 方法,试验组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治疗效果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脑梗死 脑出血偏瘫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伸护理对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依从性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以100名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一组实施延伸护理(观察组),对不同护理措施实施下患者锻炼依从性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依从性上,观察组患者(98.00%)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84.0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伸护理对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依从性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延伸护理 骨折 膝关节僵硬 依从性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行优质护理对其术后康复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病例选择本院于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共86例随机分组,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评价两组术后康复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改善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NIHSS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神NIHSS评分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围手术期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利于术后康复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良好恢复,护理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重症脑外伤 优质护理 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