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伴随着医院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医疗科研项目逐渐增多,对医疗器械设备的需求量明显增长,除了一些基本的一次性针头、输液管等的基础医疗器械之外,还重视对高精尖医疗器械的应用。高质量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的应用,不仅能够更为有效的帮助人们解决病痛,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和诊疗水平。但是,随着医疗器械设备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和需求量的增长,也增加了医疗器械检测的难度,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在进行医疗器械检测的过程中,要提升检测的精度和效率,有效的进行不合格产品的筛选,就离不开对机器视觉技术的应用。文章就主要围绕机器视觉在医疗器械检测中的运用加以分析和研究。

  • 标签: 机器视觉 医疗器械检测 运用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生产的发展趋势,激光加工领域引入了视觉定位技术下的激光打标系统,它可以较好地避免人为定位误差,降低激光打标定位成本,实现对多个工件的快速、稳定而准确的定位。要基于机器视觉定位技术的前提下,研究激光打标工件定位系统的软硬件搭建与实现,较好地满足激光加工生产的现实需求。

  • 标签: 机器视觉技术 激光打标 工件 定位系统
  • 简介:摘要: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迅速发展,有关机器视觉的研究也日益活跃。机器视觉技术可以把被摄物体转换成图像信号,通过图像信号获取被摄物体的形状特征,然后再进行进一步的处理。目前,机器视觉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包装、电子、汽车制造、半导体、纺织、烟草等各个行业,其在制药行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 标签: 机器视觉检测技术 智能制药 展望
  • 简介:摘要焊接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加工的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占有着非常关键的地位。当前,大部分行业生产中仍以手工焊接为主,焊接效率低下,焊接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工人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恶劣。焊接自动化和智能化是提高焊接效率,稳定焊接质量,减小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的必然要求。在机器人自动化焊接中,传感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导引初始焊缝位置和监测焊接过程状态,并提供焊接过程焊缝的形状和位置等特征信息,控制系统根据这些特征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自动调整机器人末关节上焊枪的位置和焊接相关参数,从而实现机器人的自动化焊接。尤其是视觉传感技术在机器人焊接智能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实现机器人自动化焊接的关键技术。本文主要阐述了视觉传感技术的相关内容,并且探讨了其相关的应用,以供参考。

  • 标签: 视觉传感技术 机器人 智能化焊接 研究现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①云南景谷特大洪涝灾害7月31日,云南省救援人员正在营救泥石流中的被困民众。7月30日23时至31日6时,云南省景谷县境内突降单点暴雨。引发特大泥石流洪涝灾害。

  • 标签: 视觉 洪涝灾害 云南省 救援人员 泥石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镜像视觉反馈训练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机器人组和联合组,每组20例。3组患者均接受康复科常规康复训练,机器人组在此基础上进行4周的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5 d),联合组在机器人组基础上增加镜像视觉反馈训练(每次20 min、每日1次、每周5 d)。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下肢部分(FMA-LE)、Berg平衡量表(BBS)和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评价患者的下肢功能和步行能力。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FMA-LE、BBS评分及FAC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FMA-LE、BBS评分及FAC分级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机器人组治疗后FMA-LE、BBS评分及FAC分级较对照组优异(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FMA-LE[(21.95±2.95)分]、BBS评分[(35.65±3.53)分]、FAC分级优于机器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联合镜像视觉反馈治疗的效果更显著。

  • 标签: 脑卒中 下肢 康复 镜像视觉反馈 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
  • 简介:摘要:视觉系统的发展过程涉及了从基本的视觉功能到复杂的视知觉整合的逐步建立。在这个过程中,早期的视觉刺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从新生儿视觉系统的发展过程出发,详细探讨了早期视觉刺激对其发展的影响。不同类型的视觉刺激,如高对比度图像、运动刺激和面部表情等,都对新生儿视觉能力的促进起到重要作用。特别地,研究表明,在早期阶段进行适当的视觉刺激可以加速新生儿视觉系统的成熟,对其后续认知和感知能力的发展具有长期的积极影响。了解早期视觉刺激的重要性,为婴幼儿提供合适的视觉刺激环境,对于促进其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 标签: 新生儿 视觉发展 早期刺激 认知 感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这些人为什么会选择综合格斗作为职业与为什么这种格斗如此令人疯狂一样让人琢磨不透。选择一种胫骨断裂、眉骨裂开和鼻梁骨塌陷的生活,看起来并不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决定。但是一名斗士的意识却是在一个不同的水平上发挥作用。对他而言,每一处伤痕、每一次恼人的伤痛都是一个教训—对自身弱点的一个切实提醒和更刻苦训练的激励。

  • 标签: 重量训练 自身弱点 巴西柔术 鼻梁骨 训练过度 体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视觉显示终端(VDT)引起受检者视觉疲劳的差异和对视觉健康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纳入30名受检者,男7名,女23名,年龄23(23,25)岁,等效球镜度(-3.86±2.71)D,受检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的顺序先后观看类纸护眼屏及电视屏幕的视频,所有受检者在相同环境相同视角下观看视频30 min,观看前后分别填写视疲劳量表,测量调节、集合、融合等视觉功能指标并记录瞬目次数。观看视频前后各观测指标数据的比较根据数据正态性选择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或Friedman检验及Wilcon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结果:观看2种屏幕后所有受检者的瞬目频率增加,看近的单眼、双眼正相对调节能力提高。观看类纸屏及电视屏前受检者的瞬目频率分别为15.7(11.8,17.3)、16.9(13.1,19.4)次/min,观看2种屏幕后分别为18.9(12.7,20.1)、20.4(15.3,21.9)次/min,2种屏幕观看后都较观看前瞬目频率明显增加(Z=2.82,P=0.01;Z=-2.27,P=0.02),但2种屏幕间无差异;观看类纸屏后视疲劳量表评分较观看前明显降低(P=0.02)且明显低于观看电视屏后(χ2=5.57,P=0.01),而观看电视屏前后量表评分无显著变化;观看类纸屏后看近水平外隐斜度数较看屏幕前增长明显(F=2.87,P=0.049),且明显大于观看电视屏后(P=0.049);观看类纸屏后调节性集合/调节比值(AC/A)相较观看电视屏后更低(χ2=2.99,P=0.03),但观看2种屏幕前后无明显差异;观看2种屏幕后,受检者右眼、左眼及双眼的正相对调节能力(PRA)都较观看前增加(F=11.01、5.01、10.00,均P<0.05),同时观看类纸屏后的双眼PRA较观看电视屏更高(P=0.02)。观看类纸屏后近眼位负融像破裂点,远眼位正融像恢复点较看屏幕前均有增加(P=0.02、0.04),观看电视屏后各融像性功能参数无明显改变。结论:短时间、中等距离观看VDT可引起视疲劳感受及部分双眼视觉功能指标变化;不同类型的VDT可对人眼的视觉功能产生不同影响,观看电视屏比观看低蓝光、无频闪的类纸护眼屏可能更容易引起视疲劳。

  • 标签: 视觉显示终端 视觉功能 视疲劳 对比研究
  • 作者: 张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5-08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天津市眼科医院 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南开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天津市眼科研究所 300020
  • 简介:摘要中枢视觉损伤(CVI)是中枢视觉通路受损,导致视功能障碍的一组症候群,最常见于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发达国家儿童视觉损伤最常见原因,在发展中国家也日见增多。CVI患儿除视功能严重受损外,还常缺少独立生存能力,家庭、社会将为此付出巨大的抚养和教育成本。本文从了解CVI常见病因和临床特征,掌握CVI基本检查方法和意义,重视CVI早评估、早发现和早干预,加强CVI宣传普及预防工作和多学科交叉合作4个方面,强调关注CVI和给予CVI患儿更多、更为有效的关爱。(中华眼科杂志,2021,57:321-325)

  • 标签: 视觉障碍 视通路 膝状体 神经通路
  • 简介:皮斯莫海滩可是度假的好去处哟,这里不但有沙滩运动场,还有远近闻名的海上乐园呢。小朋友,请你找出示意图中的几个人吧。

  • 标签: 视觉 运动场 示意图
  • 简介:在上期的《养生》里,我们为大家介绍了不同的色彩所带来的冷暖、胀缩、轻重、兴奋、沉静等不同视觉和心理方面的感受。前述认知基本上是源自西方,在祖国传统医学里,也有色彩与人体的互助关系描述。下面就从阴阳和五行的角度,讲一下色彩与中医养生的关联。

  • 标签: 视觉 养生说 《养生》 心理方面 传统医学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