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肺癌是肺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据报告,许多国家和地区,肺癌的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首位。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4-81,城市多于农村,年龄多在40岁以上。绝大多数的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故称为支气管肺癌。在病理学上以肺鳞状细胞癌较腺癌多见。肺癌的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首选。局限在支气管内尚未发生远处转移的肺癌成为原发性肺癌,其手术后5年生存率较高。但大多数肺癌病人在发现时病变已属晚期,大多数病人很遗憾的失去了根治性切除的机会,这是临床医生需要解决的。因为社区医生是最早接触病人的所以早发现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是社区医生的重要职责。目的通过血清测定CYFRA21-1发现早期肺癌。方法搜集石家庄市各医院胸外科96早期肺癌患者,并对其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早期肺癌患者,可以发现肿瘤标记物CYFRA21-1浓度有显著的增高。

  • 标签: 肺癌 社区 血清CYFRA21-1
  • 简介: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提高,末节断指再植已有较多成功的报道,成活率均在90%以上,而且功能及外观良好[1,2].我院于1998年5月~2004年4月采用腱鞘内神经阻滞的方法行末节断指再植21例23指,成活率为95.6%,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腱鞘内麻醉 末节断指再植术 显微外科 皮肤软组织
  • 简介:摘要大量羊水吸入又称羊水吸入综合征,是新生儿一种常见病症。本文将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1足月剖宫产儿发生的大量羊水吸入的原因做一回顾性分析,提出预防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毁损伤的急诊救治要点,评估保肢手术的适应症。方法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收治下肢严重毁损伤21例,均合并单侧或双侧下肢皮肤、肌肉、血管、神经和骨骼的严重毁损。术者根据下肢毁损程度评分(ISS评分)、患者的全身情况和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分别予以保肢或截肢。保肢治疗的患者均一期予以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端、血管吻合或移植,部分皮肤及软组织缺损严重的患者,予以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术后随访14~36月,平均(18.7±9.4)月。结果本组21例下肢严重毁损伤,5例急诊予以行截肢手术;1例因合并会阴部碾压毁损伤、骨盆骨折和髂外动静脉撕裂于术中抢救无效死亡;15例行保肢手术,其中3例二期行截肢术,其余患者均保肢成功,术后功能评分良好。ISS评分平均(17.8±10.3)分。结论正确评估下肢毁损伤的严重程度、结合患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和术后有效的支持治疗有助于挽救严重毁损的肢体,降低致残率,减少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 标签:
  • 简介:颜面部烧伤受其烧伤深度的影响,极易发生不同程度的睑外翻.根据睑外翻发生的时段不一,可将其分为早期睑外翻(伤后2~24h)和后期睑外翻.对后者的治疗国内认识较统一,均提倡早期修复.笔者单位1992~2002年共收治颜面部深度烧伤后早期睑外翻21例,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睑外翻 颜面部 早期修复 深度烧伤 手术治疗 后期
  • 简介:摘要总结心身科病房21例强迫症患者的护理,加强症状的观察和护理,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用药观察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目的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院外生活质量。

  • 标签: 强迫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院急诊抢救室在小儿高热惊厥方面的急救和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我院急诊抢救室在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21例高热惊厥患儿资料,总结急救和护理体会。结果21例高热惊厥患儿,通过及时的抢救治疗和护理,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满意。其中,4例因家长要求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4例收入本院儿科病房继续治疗,其余13例经过观察数小时后,病情稳定,门诊随访。结论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患病率约3~5%,高发于4岁以内。患儿抽搐时间越长,脑缺氧状况越严重,对脑细胞损害也越大。而且,虽然高热惊厥大多预后良好,但2%~5%的患儿可发展为癫痫,并发生率与复发次数有关,即复发次数越多,癫痫的发生率越高。因此,要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指导其学会观察孩子的体温变化,掌握基本的一些常用退烧药的知识等,减少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率。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间在我院实施外科手术治疗胃癌的2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本组21例原发性胃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发生ICU重症感染而死亡病例数为1例,发生率为4.76%;手术后产生并发症的患者数为4例,发生率为19.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2年、4年的生存率依次为66.78%,41.64%,35.32%。结论采用外科手术是胃癌的首选治疗,良好的预后取决于患者的身体状况、病理类型和适当的手术方法。临床手术根据患者自身状况、病变位置和病理情况选择最佳的术式,严格把握手术的各个环节,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胃癌 外科手术 临床调查
  • 简介:一项时间超过30年,空间跨度188个国家的研究表明,目前全球肥胖或超重人群的上升比例分别为近30%(成年人)和近50%(儿童),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总人数从1980年的8.57亿人,增加到了2013年的21亿人。

  • 标签: 超重人群 肥胖人群 成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新生儿皮下坏疽发生的原因,并找出其引起新生儿皮下坏疽的原因,规律性和可能性,达到诊断上的合理性。方法采取回顾与跟踪方式对21例新生儿皮下坏疽患儿的诊断治愈后及护理上的若干问题。21例新生儿皮下坏疽患者,其中男患12例,女患9例,平均年龄最小3天,最大28天,平均天数为15.5天,通过研究找出其发生疾病的原因和其规律性,治疗上的合理性。结果21例新生儿皮下坏疽患儿通过治疗存活中高达90.57%,仅有2例由于来院晚,患败血症而死亡,在研究中发现由尿布不洁而致病占总发病率的33.33%,其次为枕细沙枕头引其发病为23.80%。通过调查统计找出其引发新生儿皮下坏疽的主要原因,给预防此病打下了基础。结论在统计学中看到新生儿皮下坏疽的主要发病原因及因素,大大提高了预防和治疗上有效措施,通过宣传教育,减少了新生儿发病的发病率确保了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 标签: 新生儿皮下坏疽临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难治性剖宫产产后出血;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难治性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2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全部难治性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中,主要原因包括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子宫切口出血等。主要的止血措施包括子宫切除术、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宫腔纱条填塞术、子宫局部缝扎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等。结论对难治性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进行详细分析,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进行止血,才能对难治性剖宫产产后出血进行有效的治疗和预防。

  • 标签: 难治性 剖宫产 产后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87年9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21例乳腺叶状囊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中行局部切除术5例,局部扩大切除术9例,单纯乳房切除术4例,改良根治术2例,皮下腺体切除术加乳房再造术1例。随访至2004年12月,5年生存率95.2%,局部复发率9.5%。结论乳腺叶状囊肉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肿瘤,其预后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以及手术切除是否彻底有关。

  • 标签: 乳腺叶状囊肉瘤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型手足口病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选取ICU收治的21例行机械通气的危重型手足口病病例,均依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3年版》重症治疗原则给予治疗。结果21例患儿,平均年龄1±1.2岁。机械通气时间为2d至7d,抢救成功19例,死亡2例。结论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危重型手足口病,其特点为起病急、病程短、进展迅速,及时、准确把握第3期进展为第4期的时间节点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早期发现,早期气管插管,并辅以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21例继发性青光眼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 21例( 24眼)确诊为继发性青光眼病患,作为本次报告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患临床治疗特征和效果。 结果 治疗 7d之后病患眼压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视力高于治疗前( P< 0.05)。 结论 临床治疗中必须积极预防,尽早治疗,从而实现控制眼压和防止视力永久性丧失等目标。

  • 标签: 继发性青光眼 临床治疗 炎症相关性青光眼
  • 简介: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国际淋巴学会共同主办的第21届国际淋巴学年会,于2007年9月26-29日在上海举行。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其中国外代表150余人,国内代表50余人。会议对淋巴学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的新进展进行了广泛交流,会议论文摘要将刊登于《Lymphology》杂志2008年增刊上。

  • 标签: 淋巴 国际 学会 上海交通大学 临床治疗 论文摘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前庭囊肿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住院的21例鼻前庭囊肿患者采取鼻内窥镜鼻腔鼻前庭囊肿前壁做局部侵润麻醉,于鼻前庭囊肿顶端行圆形切口,将粘膜瓣揭开,吸净囊液,用双极电凝将囊肿内侧囊壁彻底烧灼,止血,创面无出血,结果术后21例患者均一次性治愈,伤口恢复良好,随访未有复发,结论手术治疗鼻前庭囊肿创伤小,方法简单、有效、实用,适合各级医院开展。

  • 标签: 鼻前庭囊肿 鼻内窥镜 双极电凝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果儿童肝豆状核变性以肝脏损害为主;本病首诊误诊率高,21例中首诊误诊8例。对患者进行正规治疗,19例患儿的症状完全缓解,2例患儿症状控制不佳,有效率达90.5%。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早期表现多样,易造成误诊。详询病史及辅助检查可尽早诊断,及时采取正规治疗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诊治 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