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20以前,美国医学教育模式参差不齐,招生入学缺乏标准,教育过程缺乏品质管控,执照制度长期缺失。1910年《弗莱克斯纳报告》(Flexner Report)的发布引发了美国医学教育的剧烈变革,包括提高入学和学制标准,确立医学院教师的学术身份,配备实验室和教学医院,改变医学院运营的资金来源等。这极大地提高了医学教育的质量,促进了医学的职业化进程,使得医生成为精英职业,但也同时带来了低收入人群较难获得正规医疗服务等问题。我国应当从美国医学教育改革历程中吸取经验,更好地解决医学教育体制学制、资金支持、师资队伍、课程体系等问题,为全民健康提供保障。

  • 标签: 医生职业化 美国 医学教育改革 弗莱克斯纳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帮助患者抗击病魔,建立生活信心,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方法:实验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电脑系统随机排序分组的方式,对62例参与试验的患者进行客观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优质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0.3%(28/3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4(24/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有助于为乳腺癌患者的化疗提供多样化帮助,一方面降低了化疗不良反应,另一方面有助于增进护患关系和情感的建立,提升治疗配合度和满意度,为疾病治疗提供专业指导,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乳腺癌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加强集束化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方法:从2018年9月-2020年9月所收治86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基本资料,并将患者按照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的标准进行随机划分。观察组患者使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则为常规护理,分析治疗期间护理风险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期间压疮事件的发生率为4.7%(2/43),对照组则为11.6%(5/43),差异数值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压疮护理 动脉血压分压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 SOX21-AS1及SOX2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宫颈脱落细胞学标本共43例,其中正常23例,宫颈癌20例。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所有标本中SOX21-AS1及SOX21的表达水平,分析SOX21-AS1及SOX21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宫颈癌组SOX21-AS1和SOX2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相关分析显示,SOX21-AS1与SOX21的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P=0.000)。SOX21-AS1与SOX21的lncRNA表达量均随年龄增大、FIGO分期增高、出现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增加而增高,其中SOX21-AS1表达量与淋巴结转移及FIGO分期增高关系最密切(P=0.001;P=0.025);SOX21表达量与FIGO分期增高关系密切(P=0.027)。与之相反,SOX21-AS1随组织学分级增高表达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SOX21-AS1及SOX21表达在宫颈癌中诊断价值,结果显示:二者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11(95%CI:0.826~0.996)和0.946(95%CI:0.879~1.000)(P=0.000);敏感性分别为70%和95%,特异性分别为100%和87%。结论SOX21-AS1及SOX21在宫颈癌中异常高表达,对宫颈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有望成为宫颈癌诊疗新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SOX21-AS1 SOX21 宫颈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小麦过敏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提高对儿童食物过敏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变态反应科就诊的疑似小麦过敏患儿进行病史收集、血清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检测及新鲜食物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共纳入患儿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21.5±12.8)个月。患儿分别在摄食小麦制品或接触小麦面粉后出现过敏症状。临床表现以皮肤症状(20/21例,95.2%)最常见,其他依次为呼吸道症状(7/21例,33.3%)、消化道症状(6/21例,28.6%)及神经系统症状(1/21例,4.8%)。11例患儿曾出现严重过敏反应。21例患儿血清小麦特异性IgE检测水平为1.46 ~100.00 kU/L,当特异性IgE水平在Ⅴ级及以上时,患儿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增加(P<0.05)。其中5例患儿行小麦皮肤点刺试验,均呈阳性。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为0.04~0.12。患儿均有其他食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结论儿童小麦过敏发病早,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以皮肤症状为主;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对小麦过敏的诊断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价值,高度致敏者易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 标签: 儿童 小麦过敏 临床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典型21-羟化酶缺乏症(21-OHD)合并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诊治的21例非典型21-OHD合并不孕症育龄期患者的临床表现、内分泌激素、糖脂代谢、治疗和妊娠结局。非典型21-OHD的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内分泌激素检测综合判断。结果21例患者的年龄为(29.9±2.9)岁,初潮年龄为(13.6±2.0)岁,体质指数为(22.1±2.9) kg/m2,38%(8/21)月经稀发,14%(3/21)诊断为多毛,14%(3/21)表现为孤立性阴蒂肥大,33%(7/21)卵巢呈多囊样改变。48%(10/21)基础孕酮水平升高,基础孕酮水平为(11.3±21.0) nmol/L,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为(1.9±2.0) nmol/L;17α-羟孕酮水平为(66.4±123.6) nmol/L,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为(2.4±1.8) nmol/L。62%(13/21)睾酮水平升高,52%(11/21)雄烯二酮水平升高,43%(9/21)硫酸脱氢表雄酮水平升高,52%(11/21)同时发生高雄激素血症伴基础高孕酮血症;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后雄激素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16例患者妊娠,妊娠率为76%(16/21),共计19次妊娠中6次流产,流产率为6/19。结论非典型21-OHD合并不孕症的育龄期患者以高雄激素血症和基础高孕酮血症等性激素紊乱为主要特征,性腺轴紊乱的临床表现不明显,常规治疗无效时给予适宜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妊娠结局。

  • 标签: 肾上腺皮质增生,先天性 类固醇21-羟化酶 不育,女(雌)性
  • 简介:摘要三基序蛋白21(tripartite -motif protein 21,TRIM21)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胞质内的泛素连接酶,也是一类胞内抗体受体或者感应器,成为抵御病毒入侵的固有免疫防线。对于在细胞外已经逃逸了中和抗体作用,并被非中和抗体吸附而通过细胞膜侵入细胞内的病毒,TRIM21可以通过与病毒-抗体复合物中的抗体Fc段结合,发挥阻止病毒复制和诱导细胞免疫的抗病毒作用。TRIM21的降解病毒颗粒与激活免疫信号的双重效应功能,受自身的泛素化和磷酸化的严格调控。此外,TRIM21还能够与补体系统协同发挥作用。文章对TRIM21细胞内抗病毒和激活免疫功能的机制,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治疗、抗体工程和TRIM-AWAY技术进行综述。

  • 标签: 固有免疫 三基序蛋白21 抗病毒免疫 免疫激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婴儿及儿童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8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诊断为原发性心脏肿瘤的2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1例;中位年龄7个月(胎龄26周~15岁,其中6例胎儿期发现),总结21例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21例患儿中,有心脏杂音者8例,活动后胸闷、胸痛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2例,头晕、黑朦1例,脑动脉栓塞1例,炎性指标增高1例,无任何症状者9例。本组病例中,13例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理检查确诊均为良性肿瘤(横纹肌瘤4例、黏液瘤3例、纤维瘤3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畸胎瘤1例),围术期无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7年,3例复发(2例黏液瘤,1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8例未处理,其中7例临床诊断横纹肌瘤,随访过程中3例肿瘤消失、1例瘤体变小、2例无明显变化、1例失访;1例临床诊断恶性肿瘤可能性大,随访0.5年后死亡。结论儿童原发性心脏肿瘤多为良性,以横纹肌瘤多见,临床表现多样;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手术治疗是大多数心脏肿瘤根治的手段,部分良性肿瘤可采用药物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预后差。

  • 标签: 心脏肿瘤 儿童 临床表现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适宜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护理手段。方法:本次研究所涵盖的对象是我院收治的21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实验开始时间为2020年10月,实验结束时间为2021年6月,根据双盲法将患者分为甲组(10例)、乙组(11例)。乙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甲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整体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满意度评分、各相关指标,分析适宜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护理手段。结果:经全面比较研究后发现,甲组患者各相关指标更优,且护理后满意度评分更高,表示为P

  • 标签: 有机磷中毒 整体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2019年 1月至2019年12月对某航空公司的21家飞机二次供水协议单位进行了基本情况、设备配置、制度台账和17项卫生管理措施情况现场调查。结果显示,21家民航飞机二次供水单位合格率为38.1%,不同性质的供水单位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3);各类水质净化、消毒设备配置率较低(14.29%~47.62%),不同性质的供水单位水质净化、消毒设备配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1.000);90.48%飞机二次供水单位拥有《飞机供水程序手册》,其他手册和台账情况配置率较低(9.52%~76.19%),不同性质的供水单位各类手册和台账配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6~1.000);17项卫生管理措施合格率为28.57%~100.00%。21家民航飞机二次供水单位存在卫生安全隐患和系统性风险,急需统一飞机二次供水卫生操作规范、增加净水设备投入、引入卫生分级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监管力度和抓好关键环节。

  • 标签: 民用航空 二次供水 卫生管理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超声提示鼻骨缺失的胎儿进行产前诊断。方法联合应用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分析(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array,SNP-array)技术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进行验证,应用G显带和FISH技术对胎儿父母行遗传学分析。结果胎儿的核型初步结果为46,XN,add(21)(p11.2),SNP-array提示胎儿在21q22.12q22.3区(hg19:36 762 648-48 093 361)有11.3 Mb的重复,FISH结果证实了上述发现,其父母核型及FISH检测均未发现明显异常。胎儿的核型结果最终确定为46,XN,der(21)t(2121)(p11.2;q22.1),为新发生的21q(21q22.1→qter)部分三体。结论在产前诊断中联合应用多种检测技术,可得出更为精准的检测结果,为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更为科学的遗传学信息。

  • 标签: 部分21三体综合征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黑皮素原(POMC)在miR-21敲除小鼠表达下丘脑中的变化及其相应的能量代谢变化。方法将miR-21敲除小鼠及野生型C57BL/6J小鼠分别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糖尿病组给予高脂饮食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监测各组小鼠体重及血糖变化。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取下丘脑组织检测POMC蛋白表达、STAT3 mRNA表达水平。结果基线时各组小鼠体重及血糖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后分别于3、6、9、12周比较各组小鼠体重及血糖的差异,结果显示,糖尿病组及miR-21敲除糖尿病组小鼠体重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此2组间体重在3及12周时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糖尿病组小鼠血糖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小鼠(P<0.05)。miR-21敲除糖尿病组小鼠在各时间点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糖尿病组小鼠,而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小鼠下丘脑POMC蛋白及STAT3 mRN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miR-21敲除的糖尿病小鼠下丘脑POMC蛋白及STAT3 mRNA水平较糖尿病组升高。结论miR-21敲除小鼠下丘脑POMC表达较未敲除miR-21糖尿病小鼠高,miR-21敲除可改善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减轻体重,改善能量代谢。

  • 标签: 微小RNA-21 能量代谢 糖尿病,2型 下丘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