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下肢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患者进行研究,时间为2020~2021年,共计21例。本院基于患者病情、身体素养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分析临床疗效、安全性、预后。结果 21例患者中,开放手术6例、介入手术8例、杂交手术7例,临床有效率95.24%,术后并发症率33.33%,介入手术中1例支架内血栓再形成,杂交手术中1例术后血栓再次形成,随访1年时保肢率90.48%。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血栓形成需及时治疗,手术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恢复其下肢血流,保障生命安全,提高保肢率。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 血栓形成 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围产期起病的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AFL)患儿的临床特征、诊疗经过和转归,以提高对围产期起病的胎/新生儿AFL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21年8月外院出生后转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科的围产期起病的AFL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总结其临床特征、复律方法和随访结局。对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围产期起病的AFL患儿共21例,男17例,女4例;足月儿10例,早产儿11例;胎龄32~41周,平均(36.6±1.9)周;出生体重2 130~4 450 g,平均(3 059±528)g,均为剖宫产出生。所有患儿在宫内已出现胎心率增快,症状出现孕周均大于32周。胎儿期经外院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3例。出生后所有患儿仍有心率偏快,生后当天均行心电图检查确诊。心电图提示AFL(2~6)∶1传导。6例患儿出现心功能不全表现,监测血压偏低,伴有呼吸困难及皮肤发绀。其中4例患儿头罩吸氧后症状缓解,2例患儿予呼吸机支持后症状改善。21例患儿中1例自行转复,其余20例予药物复律或电复律。首选药物复律7例,复律成功率为5/7;治疗前伴有心功能不全患儿1例,治疗过程中新发心功能不全3例;中位住院23 d(13~25 d)。首选电复律治疗13例,复律成功率为12/13,治疗前伴有心功能不全5例,治疗过程中无新发心功能不全;中位住院11 d(9~14 d)。21例患儿出院随访20例,失访1例,随访时间1月龄至8岁,均未复发。结论围产期起病的胎/新生儿AFL症状多始于孕晚期,出生前主要依靠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出生后依靠心电图诊断,总体预后良好;电复律治疗快速有效。

  • 标签: 心房扑动 围产期 电复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清CYFRA21-1、AFP/CEA水平联合检验鉴别结直肠癌的结果进行观察。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疗的31例结直肠癌病患及同期31名健康体检者。对所有入组人员实施血清CYFRA21-1水平、AFP水平以及CEA水平检测,并且对 AEP/CEA进行计算。对比2组CYFRA21-1水平、AFP水平、CEA水平以及AEP/CEA 水平。结果:结直肠癌组CYFRA21-1水平、AFP水平、CEA水平以及AEP/CEA 水平均比健康体检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健康人群,结直肠癌病患血清CYFRA21-1、AFP/CEA水平更高,可使用CYFRA21-1及AFP/CEA联合检测对结直肠患者进行鉴别诊断。【关键词】血清CYFRA21-1水平;AFP/CEA水平水平;结直肠癌;鉴别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国医大师王民运用中医辨证思维,结合DN西医发病机制及肾脏病理特征,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从中医病机与西医病理的相关性探究,认为气虚血瘀、肾络癥瘕是DN的基本病机,瘀血、癥瘕贯穿病程始终,导致精微物质从尿中排出。临床应针对患者不同情况辨证施治,主要治以益气活血消癥,或化痰消癥佐以清热利湿,或活血通络佐以调畅气机,或破血消癥佐以搜风通络,可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益气活血消癥 国医大师 王世民 名医经验 医案
  • 简介:【摘要】目的 刘明主任运用四妙散加味治疗痛风经验总结。方法 58例痛风病人均为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间我院所收治者。将其按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组,研究组与参照组,各29人。参照组给予秋水仙碱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四妙散加味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3.10%,参照组的有效率为72.41%(P<0.05)。结论 刘明主任运用四妙散加味治疗痛风有临床依据,其疗效确切,比之秋水仙碱的疗效更理想。

  • 标签: 四妙散 加味治疗 痛风 刘世明 经验总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检验用于鉴别诊断肺癌的准确性。方法:选取肺癌患者120例,均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所收治,将其设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2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检验研究对象的CEA、CA125、NSE及CYFRA21-1,比较两组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的CEA、CA125、NSE及CYFRA21-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小细胞肺癌的NSE水平显著高于腺癌、鳞癌(P<0.05),而鳞癌的CYFRA21-1水平则显著高于腺癌、小细胞肺癌(P<0.05)。研究组的CEA、CA125、NSE及CYFRA21-1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小细胞肺癌的NSE阳性率显著高于腺癌、鳞癌(P<0.05),而鳞癌的CYFRA21-1阳性率则显著高于腺癌、小细胞肺癌(P<0.05)。结论:通过检验CEA、CA125、NSE及CYFRA21-1,能对肺癌进行准确地鉴别诊断,能对病理类型进行明确,为后期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25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21在脂多糖(LPS)所致小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后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实验研究。SPF级C57BL/6J小鼠共36只,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小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LPS-0 h组、LPS-6 h组、LPS-24 h组、LPS-48 h组和LPS-72 h组,每组6只。HE染色观察纤维化程度,Masson染色评估纤维性增生的分布,免疫组织化学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及p21蛋白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α-SMA、p21蛋白的表达。用10 mg/kg LPS气管滴药作用小鼠24 h后提取肺成纤维细胞,使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转染细胞,敲低p21表达,分为对照组(si-control)、si-control+LPS组(si-control+LPS-24 h)、LPS组(LPS-24 h)和si-p21+LPS组(siRNA-p21+LPS-24 h)。Western blot检测肺成纤维细胞中α-SMA、p21、p-IκBα及p-p38蛋白的表达。结果LPS-24 h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LPS-0 h组、LPS-6 h组比较,HE染色气道壁纤维组织增生,Masson染色胶原沉积增多,免疫组织化学α-SMA、Ⅰ型胶原及p21蛋白的表达增多,肺组织中α-SMA、p21蛋白的表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LPS作用时间的延长,小鼠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中p21蛋白的表达均逐渐增多,但LPS-48 h组、LPS-72 h组p21蛋白的表达较与LPS-24 h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Western blot发现肺成纤维细胞中,si-control+LPS组、LPS组α-SMA、p21、p-IκBα及p-p38蛋白表达均较si-control组增加(α-SMA分别为1.10±0.12、1.11±0.06、0.23±0.02,p21分别为0.65±0.05、0.72±0.03、0.16±0.00,p-IκBα分别为1.19±0.06、1.07±0.17、0.21±0.02,p-p38分别为1.18±0.05、1.20±0.08、0.08±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i-p21+LPS组α-SMA、p21、p-IκBα及p-p38蛋白表达均较LPS组、si-control+LPS组降低(α-SMA分别为0.27±0.01、1.11±0.06、1.10±0.12,p21分别为0.23±0.01、0.72±0.03、0.65±0.05,p-IκBα分别为0.05±0.03、1.07±0.17、1.19±0.06,p-p38分别为0.36±0.02、1.20±0.08、1.18±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21在ARDS肺纤维化的早期表达增加。抑制肺成纤维细胞中p21的表达可降低细胞外基质的沉积,抑制p38及IκBα的活化。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纤维化 p21 肺成纤维细胞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62排螺旋CT结合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片段抗原21-1(CYFRA21-1)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2022年11月收诊的70例疑似肺癌患者,以影像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n=50例,确诊),对照组(n=20例,未确诊),对比两组血清CEA、CYFRA21-1水平,分析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阳性检出情况和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CEA、CYFRA21-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血清CEA、CYFRA21-1、62排螺旋CT、联合诊断检出真阳性分别为39例、37例、40例、48例,真阴性17例,15例,15例,17例,假阴性11例、13例、10例、2例,假阳性3例、5例、5例、3例。单一行血清CEA、CYFRA21-1、62排螺旋CT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8.00%(39/50)、85.00%(17/20)、80.00%(56/70);74.00%(37/50)、75.00%(15/20)、74.29%(52/70);80.00%(40/50)、75.00%(15/20)、78.57%(55/70),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96.00%(48/50)、85.00%(17/20)、92.86%(65/70)。结论:血清CEA、CYFRA21-1在肺癌的诊断中均有一定价值,联合62排螺旋CT诊断在肺癌中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 标签: 62排螺旋CT CEA CYFRA21-1 肺癌早期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刘明主任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痞经验总结。方法 66例胃痞病人均为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间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将其按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治疗组与对比组,各33人。对比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比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3.94%(31/33),对比组有效率为69.70%(23/3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刘明主任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痞有临床依据,其疗效确切,较之西药的治疗效果更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半夏泻心汤 加减治疗 胃痞 刘世明 经验总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腺癌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苷酸(miRNA)-21和miRNA-4534水平变化及其与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肺腺癌患者148例为观察组,另选取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测定血清miRNA-21和miRNA-4534相对表达量。比较两组血清miRNA-21和miRNA-4534相对表达量,不同病理特征肺腺癌患者血清miRNA-21和miRNA-4534相对表达量;miRAN-21高表达和miRNA-21低表达患者总生存时间;miRNA-4534高表达和miRNA-4534低表达患者总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血清miRNA-21相对表达量(3.27±0.87)和miRNA-4534相对表达量6.74±1.56均高于对照组(1.00±0.01、1.02±0.02)(t=20.07、36.64,均P < 0.05)。不同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肿瘤部位和肿瘤直径血清miRNA-21和miRNA-4534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Ⅲ~Ⅳ期肺腺癌患者血清miRNA-21相对表达量(4.45±1.05)高于Ⅰ~Ⅱ期1.92±0.53,且淋巴结转移4.97±1.28高于无淋巴结转移1.34±0.60(t=17.53、23.48,均P < 0.05)。血清miRNA-4534相对表达量Ⅲ~Ⅵ期(8.97±1.85)高于Ⅰ~Ⅱ期(4.48±1.09),且淋巴结转移9.65±1.35高于无淋巴结转移3.78±0.91(t=17.17、30.59,P < 0.05)。miRNA-21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时间[(18.37±4.35)个月]短于miRNA-21低表达患者[(29.93±3.24)个月](t=18.45,P < 0.05)。miRNA-4534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时间[(17.56±4.21)个月]短于miRNA-4534低表达患者[(30.43±3.63)个月](t=19.97,P < 0.05)。结论肺腺癌患者血清miRNA-21和miRNA-4534高表达,且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 标签: 腺癌,细支气管肺泡 核糖核苷酸类 基因表达 聚合酶链反应 肿瘤分期 淋巴转移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孔测序对2例非经典型21-羟化酶缺乏症(NC 21-OHD)患者基因诊断的性能及应用。方法2例NC 21-OHD患者于2019年5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集其临床资料,采集患者及其父母外周血并提取基因组DNA,应用纳米孔测序技术和生物学信息分析患者的基因变异情况,进一步通过一代测序对患者检测到的致病性CYP21A2基因变异进行验证。结果患者1平均测序读长12 792 bp,测序深度27.19 ×,携带CYP21A2基因c.293-13C>G/c.844G>T(p.Val282Leu)复合变异。患者2平均测序读长13 123 bp,测序深度21.34 ×,携带CYP21A2基因c.332_339delGAGACTAC(p.Gly111Valfs)/c.844G>T(p.Val282Leu)复合杂合变异。进一步验证显示,例1的c.293-13C>G变异遗传自父亲,c.844G>T(p.Val282Leu)遗传自母亲;例2的c.844G>T(p.Val282Leu)遗传自父亲,c.332_339delGAGACTAC(p.Gly111Valfs)遗传自母亲。2例患者基因检测均符合非经典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临床表型。结论CYP21A2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是两例非经典型21羟化酶缺陷症患者的病因,纳米孔测序为其基因诊断提供新的检测方法。

  • 标签: 21-羟化酶缺乏症 纳米孔测序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CYP21A2基因
  • 简介:摘要:晚期宫颈癌患者已经丧失根治性手术的时机,放化疗是该病首选治疗方案。但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死亡率较高,无病生存率较低,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情况,积极探讨宫颈癌放化疗敏感性是很有必要的。宫颈癌分子机制比较复杂,涉及较多基因表达、蛋白质变化,比如微小 RNA(miRNA)可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显著作用。文章主要分析miRNA-21对晚期宫颈癌放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意义,希望能为临床研究宫颈癌放化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标签: 晚期宫颈癌 放化疗 敏感性 微小 RNA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血透室护理人员对老年透析患者的认知和评价,为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提供建议。 方法: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血透室护理人员(n=50)和老年透析患者(n=100)进行分析。 结果:护理人员对老年透析患者的特点和需求有一定了解,但有差距和不足,尤其是在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技能、沟通、态度较满意,但对护理服务的个性化、综合性、连续性有期待。 结论:血透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老年透析患者的认识和评价,提高护理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满足患者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 标签: 血透室 老年 透析 临床特点 护理需求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抗原21-1(CYFRA21-1)单独及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在本院住院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作为肺癌组,良性肺病患者50例作为良性肺病组,体检中心常规体检居民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的CEA、SCC-Ag、CYFRA21-1值。 结果 A组患者血清CEA、SCC-Ag、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的CEA、SCC-Ag与C组相比差异性不大,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CYFRA21-1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项指标联合诊断效能优于其单项检测。结论 血清CEA、SCC-Ag、CYFRA21-1联合检测是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较为理想的指标,其特异性和敏感度均高于单独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CYFRA21-1水平在肺部良性疾病及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均高于其他两项指标,可优先作为筛查指标。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血清癌胚抗原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抗原21-1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EGFR)基因外显子19及21突变患者的临床、病理及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20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肺腺癌患者683例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其中男性351例,女性332例,年龄25~89(62±11)岁。根据基因突变状态分为EGFR基因常见位点突变(外显子19、21突变)382例(突变组),包括外显子19突变者165例(外显子19突变亚组),外显子21突变者217例(外显子21突变亚组),及EGFR基因无突变301例(无突变组)。突变组与无突变组、外显子19突变亚组与外显子21突变亚组各特征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预测因子并构建模型。以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或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突变组与无突变组肺腺癌患者的性别分布、吸烟史、实体生长方式为主占比、周围型分布、肿瘤最大径(3 cm为截点)分布、毛刺征、磨玻璃密度影、充气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及肺内转移灶数目(10个为截点)、胸腔积液、坏死、胸内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女性(OR=5.230,95%CI 3.534~7.740,P<0.001)、无吸烟史(OR=2.970,95%CI 1.986~4.443,P<0.001)、磨玻璃密度影(OR=3.092,95%CI 1.746~5.477,P<0.001)、无坏死(OR=1.754,95%CI 1.047~2.939,P=0.033)、血管集束征(OR=3.129,95%CI 1.971~4.969,P<0.001)、胸膜凹陷征(OR=2.434,95%CI 1.680~3.526,P<0.001)及肺内转移灶≥10个(OR=2.242,95%CI 1.284~3.915,P=0.005)为肺腺癌EGFR基因外显子21及19突变的独立预测因素,以其构建的logistic模型预测肺腺癌EGFR基因外显子21及19突变的AUC为0.804。EGFR基因外显子19突变亚组与外显子21突变亚组的性别分布、腺泡状为主生长方式占比、周围型分布、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血管集束征(OR=1.833,95%CI 1.187~2.831,P=0.006)是预测肺腺癌EGFR基因外显子21突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鉴别腺癌EGFR基因外显子21突变与外显子19突变的AUC为0.604。结论肺腺癌EGFR常见位点突变与无突变、EGFR基因外显子19与外显子21突变患者的临床、病理及CT特征均存在一定差异,熟悉和掌握这些差异,有助于基因突变状态未知型肺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 标签: 腺癌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三项肿瘤标志物指标与肺部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探究CYFRA21-1、NSE、pro-GRP三项指标在肺癌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7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8例对照组。对二组纳入的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血清学CYFRA21-1、NSE、pro-GRP三项指标检测,统计分析相应数据;利用ROC曲线对CYFRA21-1、NSE、pro-GRP三项指标与肺癌疾病进行临床相关性评价。结果 观察组三项指标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指标对肺癌疾病辅助诊断的特异性均达到75%以上,三项指标与肺癌疾病均具有很好临床的相关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YFRA21-1、NSE、pro-GRP三项指标可用于临床对肺癌疾病的辅助诊断,动态监测上述三项指标可以对肺癌疾病进行风险预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CYFRA21-1 NSE pro-GRP 肺癌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