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与单纯全放疗对转移肿瘤的疗效。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转移肿瘤患者70例(2013.1.20-2015.1.20),依照入院时间的次序进行分组,每组均35例。其中对常规组采取单纯全放疗,对实验组采取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与74.29%,P<0.05;实验组的中位生存期与进展生存期相比常规组均明显较长,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采取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效果显著,便于将患者生存时间延长,值得推广。

  • 标签: 全脑放疗 替莫唑胺 脑转移性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消化系统的症状以及体征是患者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表现,因此,作为医生需要系统的研究患者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对于患者的健康以及疾病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应用抗生素时间过长,造成患者使用的药物药效过低,是消化内科常见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由于医师对药物的性质以及成分不熟悉,造成对患者使用的药物不合理,因此,医院需要全面的分析与综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并且选用合适的药物,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正确的诊断

  • 标签: 消化内科 临床 诊断 方法
  • 简介:摘要在本文的研究当中,主要对亚胺培南对于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瘫痪婴幼儿重症肺炎降阶梯治疗进行研究和效果方面的分析。通过选取70患者作为具体的研究和探讨对象,形成具有可比的对照组和治疗组,通过不同治疗措施的采取,形成具有参考价值的治疗结果,为后续的临床医学发展提供可靠的参考。

  • 标签: PICU闹性瘫痪重症肺炎 婴幼儿 亚胺培南降阶梯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内毒素损伤肺泡巨噬细胞的极化特征及其加剧炎症损伤的机制.方法用脂多糖(LPS)气管滴注法构建内毒素性急性损伤小鼠模型,Q-PCR方法检测巨噬细胞特征因子IL-1β、iNOS、IL-10和CD206及流式细胞术检测iNOS和CD206阳性细胞率,对巨噬细胞极化特征进行分析;体外构建M1型巨噬细胞和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共培养模型,检测共培养体系下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细胞活性和凋亡情况.结果LPS诱导的内毒素促进了肺部组织后续IL-1β、iNOS、IL-10和CD206的表达,6h时即达显著差异;但是,流式细胞术结果发现6h时模型组CD68阳性细胞中iNOS阳性细胞比率(26.47%±2.14%)显著高于假手术组(11.62%±1.21%),而模型组CD206阳性细胞比率6h时仅为12.64%±1.01%,揭示6h时巨噬细胞的极化特征仍然是以M1型巨噬细胞激活为主;此外共培养体系下,M1型巨噬细胞降低了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活性并促进了其凋亡.结论内毒素导致的急性损伤过程中,肺泡M1巨噬细胞的激活加剧了组织的炎症反应,同时M1巨噬细胞导致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凋亡也可能参与了组织损伤进程.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肺泡巨噬细胞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囊肿的X线和CT表现和对比。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20例支气管囊肿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对全部患者均实施X线和CT诊断检测工作,对比X线和CT两种不同诊断方式的误诊率、囊肿诊断情况。结果采用X线诊断检测过程中,有7例患者出现误诊,误诊率为35.00%;采用CT诊断检测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误诊,误诊率为10.00%;X线和CT两种不同诊断方式的误诊率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囊肿患者采用X线和CT两种不同的检测方式诊断后,发现采用CT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采用X线的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肺囊肿 X线 CT 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