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利用的相关因素。方法本文随机选取我市5个社区的流动儿童2450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表对本次实验研究中流动儿童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对影响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利用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不同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水平的流动儿童在系统保健建卡率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水平的流动儿童在预防接种建卡率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的不同的文化水平和母亲工作状态对流动儿童“五苗”接种合格率有着直接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利用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父母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水平以及母亲的工作状态,为了保证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的利用率,卫生部门应该加强对流动人口家庭儿童保健以及计划免疫意识,将引流儿童纳入流入地儿童健康管理范围。

  • 标签: 流动儿童 卫生保健服务 预防接种 文化水平 家庭收入水平
  • 简介:入学准备是儿童入学适应状况和学业成就的预测因素之一,通过分析学龄前流动儿童的发育发展及其家庭方面的材料,发现其入学准备教育存在的问题:身体、语言和情绪情感方面的入学准备状况不足;流动家庭结构不稳定、家庭教养方式落后以及家庭负面情绪不能为学龄前儿童做好入学准备提供良好基础。基于这些问题,从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家庭改善内部环境以及尊重流动儿童主观感受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思考,以期为学龄前流动儿童创设良好的入学准备环境。

  • 标签: 学龄前流动儿童 入学准备 家庭环境
  • 简介:检验流动儿童幸福感问卷在修改后的信度、效度;对长沙市6所中小学的1200名学生进行该幸福感问卷测查;结果分析显示,量表中的40个项目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各个项目的通俗性水平在0.60-0.84,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在0.314-0.616;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06,分半信度系数为0.816;量表总分与效标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70;探索性因素分析修订了量表结构:8个因子,3个维度。可见,流动儿童幸福感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我国流动儿童幸福感研究的有效工具。

  • 标签: 幸福感 流动儿童 信度 效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流动儿童自杀不仅是个人的人生悲剧和家庭的不幸,更是社会问题,探索流动儿童的自杀意念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重点考察流动儿童的自杀意念现状,通过对上海奉贤的三所公办学校的560名流动儿童进行实证调查,描述性分析得出如下基本情况:流动儿童自杀意念率较高;心理健康状况较好;理性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男性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女性。另外,在社会人口因素中流动儿童所就读年级以及父母的工作方式都对流动儿童的自杀意念有显著预测。

  • 标签: 流动儿童 自杀意念 社会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管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本市区内居住满一个月的非常住流动儿童200名,再选取本市区内常住儿童200名,比较流动儿童和常住儿童的预防接种证建证率、“五苗”全程覆盖率,调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影响因素,进而探讨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证建证率、“五苗”全程覆盖率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P

  • 标签: 流动儿童 计划免疫 预防接种证 “五苗”全程覆盖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医生督导下的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效果。方法对本社区200户流动儿童外来人员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开展社区医生督导下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抽选出流动儿童户数100例),与2016年度进行比较(2016年度未开展社区医生督导计划,流动儿童户数100例)。将2017年度视为观察组,2016年视为对照组,比较2年间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合格接种率。结果在2016年期间,100户流动儿童家庭对于免疫规划知晓率较低,仅有21例儿童接受免费接种,疾病发病率显著高于2017年,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较大(P<0.05)。在2017年期间实施社区医生督导下免疫规划后,疾病发生率显著降低,流动儿童家庭对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较高P<0.05。结论社区医生督导下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实施效果较为良好,可以有效落实国家相关政策,降低疾病发生率,值得广泛推荐。

  • 标签: 流动儿童 免疫规划 社区医生 督导 应用效果
  • 简介:研究采用《学校适应状况问卷》对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等5个区县的3500名8岁至14岁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考察流动儿童对学校的态度、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学业适应和常规适应这五个方面的表现来研究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状况及其表现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标签: 北京市 流动儿童 学校适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县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流动儿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管理的有效措施,为今后的免疫规划管理工作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3年12月1日—2016年11月30日期间在辖区内的流动和常住儿童各1000名,采取上门逐户调查的方法,查对接种证、接种卡等方式对2000名儿童免疫规划接种情况进行调查、核实。结果流动儿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免疫覆盖率为82.70%,显著低于同期常住儿童(96.20%),存在显著差异(P<0.05)。流动儿童监护人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低于常住人口,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流动儿童监护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知识知晓率、儿童疫苗接种率显著低于常住儿童,存在疫情暴发隐患。其影响因素较多,广泛开展针对流动人口的预防接种知识宣传活动,提高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知晓率是加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有关部门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提高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率及接种质量,有效保护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

  • 标签: 流动儿童 监护人 预防接种 影响因素
  • 简介:摘 要: 城市对于打工人群的吸引力强,越来越多的打工人群涌入城市,寻找工作,在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例如打工流动儿童的保健问题就亟待考虑。在当今的行政政策下,由于流动幼儿生活在边缘地带,家庭和户籍的问题,诸多的社会福利都是无法得以享受的,而且在医疗卫生方面。再次,由于流动幼儿家长和父母的工作压力比较大,保健意识淡薄,对于孩子的卫生保健这个问题比较被忽略,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许多流动幼儿的卫生保健情况。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流动儿童的卫生和保健问题一直令很多人感到堪忧,本文将从角度出发,针对我国流动儿童卫生和健康教育的现状以及其他受到影响的因素开展一些探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现状及管理对策。方法:本次对象为我辖区280例流动儿童,时间段2019年1月-2020年5月,统计免疫接种建证情况,并对管理对策进行探讨。结果:280例流动儿童中,年龄在1岁以下132例(47.14%),1-4岁84例(30.00%),4-7岁36例(12.86%),7岁以上28例(10.00%);在疫苗接种上,五苗覆盖率为90.00%,建证率为89.29%。结论:流动儿童疫苗覆盖率、建证率较低,是传染病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制定免疫服务体系,提高疫苗接种率。

  • 标签: 流动儿童 免疫规划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全新的教育时代的来临,当前我国各学段的教学理念都在进行改革对与创新。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任务已经不再局限于课本中的知识传授,而是需要每个学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以课本为载体,培养小学生自身的学科关键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语文学科对小学生自身正确人格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城市内小学教育体系中的流动儿童来说,小学语文教师更是要注重这一类学生的积极人格的培养,使其能够在陌生的学习环境中,能够拥有健康向上的人格,使其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本文将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作为研究背景,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流动儿童积极人格的培养。

  • 标签: 小学语文教学 流动儿童 积极人格 培养
  • 简介:【摘要】儿童保健服务属于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内容,在整个医院卫生服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不断增大,促使流动儿童成长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重点问题,流动儿童的保健问题必然会成为各个地区卫生机构的重点问题。从临床经验来看,流动儿童保健工作相比于户籍地儿童相比更低,同时会因为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流动儿童保健覆盖率存在平均值较低的表现,改变当前现有状况便成为了目前的研究热点话题。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流动儿童保健综合水平,本文简要分析流动儿童保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 标签: 流动儿童 保健现状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流动儿童问题,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流动儿童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群体,流动儿童积极人格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关注的问题。流动儿童因缺乏家长的关爱和教育,在其成长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严重到很可能会被不良的环境所感染,导致他们的人格变得更加的反叛和堕落。本文主要从积极人格特征的角度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流动儿童积极人格培养的意义,并就如何利用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具体地实践和探讨。

  • 标签: 积极人格 小学语文 流动儿童
  • 简介:【摘要】 目的 此文中重点分析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100例我市流动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所有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同时分析导致计划免疫接种受到影响的因素。结果 经统计,乙肝疫苗接种合格率为85(85.00%)、卡介疫苗接种合格率为84(84.00%)、脊灰疫苗接种合格率为86(86.00%)、百白破疫苗接种合格率为86(86.00%)、麻疹疫苗 84(84.00%)。经分析,影响儿童接种疫苗的情况有:家庭经济状况、家长文化程度、对计划免疫不了解、家长不重视、家长存在侥幸心理。结论 家庭经济状况、家长文化程度、对计划免疫不了解、家长不重视、家长存在侥幸心理等均为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因素。因此,我国应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在计划免疫接种方面加大教育以及宣传力度,让儿童家长重视疫苗接种工作,提高接种率,进而将儿童患病几率降到最低,有助于我国流动儿童健康成长。

  • 标签: 计划免疫接种 流动儿童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