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你知道何为“流动儿童”吗?在我国,很多农村人口到城市打工,他们大多是中青年人,他们的子女和我们的年龄相差无几,这些孩子跟着父母来到大城市,却没有条件像我们一样进入公立学校念书,便成了流动儿童。北京市流动儿童群体比较庞大,所以现在社会各界筹办了一些学校,让流动儿童也能读书。

  • 标签: 流动儿童 公立学校 农村人口 大城市 青年人 北京市
  • 简介:当前,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陕西作为西部的中心,集中了大量的农民工,其子女受教育状况如何,却始终缺乏数字化的反映。为此,2011年9月~10月,我们组织了这次调查,希望能够了锯真实情况、弥补信息空白,为问题的解决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农民工 子女受教育
  • 简介:泉州是海西重要的制造业及港贸城市,其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在促进泉州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十一五”期间泉州流动儿童教育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流动儿童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

  • 标签: 泉州市 流动儿童 教育现状
  • 简介:以1例典型的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不良个案为例,分析其学校适应不良的表现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操作性强的心理教育和干预措施,逐步解决其适应不良问题。从结果来看,这些措施对提高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性是有效的。

  • 标签: 流动儿童 学校适应不良 心理干预 个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余杭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现状和相应管理方法及效果,为政府及卫生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总结目前杭州市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针对辖区内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采用的各种对策。结果在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双休日接种人性化管理、常态化信息查漏管理、不同形式建证管理、多种方式宣教管理的基础上依靠医院-街道-社区-联络员联动协调机制,提高接种率,依托医院-学校-联络员联动协调机制,提高补种率。使辖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收到了明显的成效。结论政府的高度重视使得长效机制能正常运作,一支和谐、务实、奉献的公共卫生队伍是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的基本保障,利用多种手段,加大对流动人口预防接种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素质,完善法制建设促使每位公民切实履行免疫规划的公民义务。

  • 标签: 流动儿童 免疫规划 效果评价 对策探讨
  • 简介:农村税费改革以来,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一些问题:流动儿童辍学现象仍然存在,流动儿童就学渠道单一,部分就读学校教学质量不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且流动儿童不能接受与流入地城市儿童同等的义务教育等。文章从公共选择、我国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户籍制度等方面分析了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困境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标签: 流动儿童 义务教育 教育资源配置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计划免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防止相关传染病的发生是基层计划免疫工作有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流动儿童 计划免疫 管理
  • 简介:家庭在流动儿童受教育权利实现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流动儿童家庭的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相对匮乏,使得流动儿童在城市中处于教育劣势地位,无法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以及学业表现不佳。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身份地位,实现自下而上社会流动的期望并没有实现,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依然存在。流动儿童父母的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地位直接影响到其子女的社会地位获得,家庭的福利功能是降低流动儿童教育贫困、满足流动儿童教育需求的主要途径。

  • 标签: 家庭资本 流动儿童 教育贫困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儿童的数量明显增多,给计划免疫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区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的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

  • 标签: 流动儿童 计划免疫 管理 讨论
  • 简介:2004年9月1日,对于富锦县黑山镇的小龙同学来说是一个让他终生难忘的日子,因为他第一次出“远门”,离开那个离他家仅有几步之遥的学校,离开4年小学生活仅有的一位老师和几名不同年级的“同班同学”。几公里的路上,

  • 标签: 校园 小学生活 同学 学校 老师
  • 简介:本文根据在上海地区进行的问卷调查和标准化考试结果,考察学校类型对于流动儿童考试成绩的影响。我们在控制家庭和学生个人因素,并通过工具变量法调整学校选择的内生性问题后,发现在民工子弟学校就读和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之间仍存在较大的成绩差距。进一步的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学校类型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影响更大。我们的研究结果与目前民工子弟学校教学质量普遍低于公办学校的观察相吻合。

  • 标签: 流动儿童教育 民工子弟学校 标准化考试
  • 简介:2006年10月,全国妇联等14部委共同组成农村留守儿童专题工作组,致力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2011年底,全国妇联联合中央综治办、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开展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目前已在全国确定了26个试点市县区,努力创新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机制,为留守儿童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

  • 标签: 农村留守儿童 流动儿童 全国妇联 国家发改委 儿童问题 服务体系
  • 简介: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大量儿童随父母流入城市,形成流动儿童群体。他们进入城市后无法获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义务教育机会,不利于教育起点公平的实现。对此,只有改进教育财政的拨款方式,发展专业教育管理公司,以及引入学校社工,才能有效地促进其教育均等机会的获得与社会公正的实现。

  • 标签: 流动儿童 义务教育 教育机会均等 学校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岑溪市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发现影响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因素,为提高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及接种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在市区和14个镇所在地流动人口居住集中区进行入户调查及现场询问相结合的方法,调查190名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接种情况,并与同期常住儿童进行比较。结果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建卡率为63.8%,卡介苗接种率76.32%,脊髓灰质炎疫苗71.58%,百白破疫苗68.95%,麻疹疫苗64.73%,乙肝疫苗69.47%,“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63.68%,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58.95%,百白破加强免疫接种率77.42%,麻疹疫苗复种率75%。结论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建卡率、接种率低于同期常住儿童。低于广西免疫规划工作质量综合评估方案要求。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加强流动人口儿童管理,落实工作责任制,是提高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建卡率、接种率的突破口。

  • 标签: 流动人口儿童 免疫规划 接种率 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方法随机抽取湘西少数民族地区9~12岁流动儿童1600名,城区常住儿童1600名,根据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的要求,进行心理健康各项指标的调查。结果9岁流动儿童与城区常住儿童相比,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10岁流动儿童与城区常住儿童相比,男性情绪障碍、品德缺陷、学习障碍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女性儿童中,品德缺陷、学习障碍、不良习惯、社会适应方面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两组均无统计学意义。11岁儿童流动儿童与城区常住儿童相比,男性学习障碍、情绪障碍、社会适应障碍、品德缺陷、行为障碍等方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在学习障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社会适应等方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两组均无统计学意义。12岁流动儿童与城区常住儿童相比,男性儿童学习障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社会适应障碍、性格缺陷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儿童在学习障碍、行为障碍等方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从调查结果总体来看,城区常住儿童的心理健康优于流动儿童,应加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标签: 心理健康 流动儿童 城区常住儿童
  • 简介:摘要对我市2011年城区1225名2~7岁儿童进行乙脑抗体水平监测,结果表明乙脑接种率为98.37%,全程接种率为93.96%,IgG抗体阳性率为92.25%,在常驻儿童流动儿童的各年龄组间乙脑抗体水平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对做好流动儿童管理,提高流动人口的免疫监测和补种,确保免疫效果。

  • 标签: 乙脑 抗体监测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崇明县流动儿童的接种情况,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探索今后流动儿童的管理措施。方法本次调查选取了本县的陈家镇社区作为代表。结果流动儿童家长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思想观念、预防接种知晓情况、医院宣传与接种率有关。结论流动儿童免疫率低的原因是流动人口流动性大;文化水平低、卫生意识淡薄;经济状况差;不知道接种时间地点、思想观念陈旧等等。建议提示将流动儿童纳入系统管理,提高他们的防病意识,加强计划免疫的宣传力度,加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时目前的当务之急。

  • 标签: 计划免疫 流动儿童 影响因素
  • 简介:这年头,年轻人们都喜欢疯狂创业,在他们满脑子的点子中总少不了流动餐车这个选项。但每当提及究竟要怎么做,大多想法都是弄一辆可爱、有风格的伪福斯T1进行改装,然后在上面卖卖咖啡、饮料、点心或工艺品,而地点也大都是某某假日创意市集。

  • 标签: 流动 年轻人 工艺品
  • 简介:[摘要]怎样才能让中职学生尽快适应中职学校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和学习方式,不至于中途退学而导致在校学生的流失呢?这是每一个家长和老师都会担心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学校要从硬件和软件加以改善,老师多给予学生关注,重点把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顺利渡过开学初的不稳定期,一定可以大大防止在校学生的流失。[关键词]在校学生流失防止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学生有自由选择职业学校的权利。每年都会有大批新生进入中职学校就读。然而通常新学年开学的头一个月属于不稳定期,往往会出现个别学生由于各种理由中途提出退学的现象,从而导致一部分在校学生的流失。作为一名教师,看到学生弃学是非常痛心的。我们在教学第一线,应该首先做好“护河堤”的工作,要认真“防”、“导”、“护”,不要让学生从学校流失出去。一、中职学校在校学生流失的原因及案例分析:要解决问题就得“对症下药”,只有了解清楚在校学生中途退学的真正原因后,才能及时而有效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加以应对。首先具体分析一下中职学校在校学生中途提出退学的各种原因

  • 标签: 中职学校 在校学生流失 学校在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