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也许是传统的教育模式确实培养了不少“高分低能”的“天之骄子”,使毕业生适应社会的周期过长、能力与社会的需求相去甚远;也许是素质教育给大学校园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许是比尔·盖茨、杨致远等IT精英辍学办公司的故事给了人们有益的启示,总之在大学校园,谈论创业已不再是遮遮掩掩的小道传闻。如今,谁敢谈创业、敢于创业,谁就是“英雄”,

  • 标签: 毕业生 辍学 教育模式 素质教育 大学校园 培养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教学融合的深入,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针对儿童学习适应性的特点,本文主要从学习任务适应性、学习方法适应性、学习环境适应性和学习交往适应性四方面,尝试性地探索流动儿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适应性,旨在学科教学中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提升流动儿童学习的适应性,推动流动儿童自主学习品质的形成。

  • 标签: 流动儿童 信息技术 学习适应性
  • 简介:随着城市化发展,流动儿童数量急剧上升,其适应问题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如何改善流动儿童班级适应现状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而社会支持视角为解决此问题开拓了新的思路。在梳理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从政府支持和家庭支持和学校支持三个维度提出应对策略,以期改善流动儿童适应不良现状。

  • 标签: 流动儿童 班级适应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流动儿童保健问题日益突出,且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调查显示,目前流动儿童保健利用率、家庭收入、知识知晓率、患病率等均低于户籍地儿童,且主要的影响因素有父母文化程度、经济水平等,需要通过加强健康宣教、因此提高流动儿童保健经费、建立电子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仅对现价段流动儿童保健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简单的剖析

  • 标签: 流动儿童 儿童保健 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对广州市南沙区大塘小学的25名流动儿童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耐克"让我玩"社区体育活动。结果显示,25名流动儿童的体育学习兴趣有显著性提高。建议学校及社区应多组织各种社区体育活动,以促进流动儿童尽快融入当地生活。

  • 标签: 社区活动 流动儿童 体育学习兴趣
  • 简介:职业期望,作为流动儿童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是理解其底层生存状态及社会地位"再生产"的重要"窗口"。该文抽取N市外来工子弟学校和城市重点小学各一个班级,采用文本分析法,对其职业期望进行了对比研究。经对比发现,城市中上阶层儿童的职业期望表现出目标类型多样、图景清晰、实现计划具体以及动机重游戏性等特征;相较而言,流动儿童的职业期望则显现出目标类型单一、图景模糊、实现计划笼统以及动机重实用性等特征。流动儿童职业期望的这些特征受其所处社会阶层的惯习力量所形塑,并将影响他们的行为,进一步巩固其底层位置。

  • 标签: 职业期望 流动儿童 惯习 阶层差异
  • 简介:流动儿童心理研究已逐渐成为心理学学科研究的热点,但是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通过文献梳理,发现近年来有关流动儿童心理研究有两种取向:消极心理研究取向和积极心理研究取向。从整合的视角对这两种研究取向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它们在理论基础、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同特点和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种研究取向整合的意义,对具体整合路径与方法进行了论证,以期在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基本思路上形成共识,为深入开展流动儿童心理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提供进一步理论指导。

  • 标签: 流动儿童 研究取向 比较分析 整合路径
  • 简介:频繁流动,特别是儿童、教师和学校多重流动所造成的不稳定状况,与教育所需要的持续稳定性和教育资源分配的计划性相矛盾,对学生自身的学习和流入地学校的教学秩序、教学效果都产生一些不利影响。要保护流动儿童的平等入学权、平等在学权和平等升学权,相关制度建构应借鉴当代教育平等理论,改革教育管理体制,落实就近入学,增加教学评价主体,改进学生评价标准,逐步取消升学限制,优化配置教育资源。

  • 标签: 多重流动 儿童 受教育权 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南京市某社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的现状,并对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管理对策。方法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随机抽样选取本社区常住户籍儿童12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在本社区的流动儿童120例作为对照组,向家长下发相关调查问卷,对儿童的出生日期、接种情况及接种证件号等进行核实,分析研究两组儿童的免疫现状,并对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对策进行研究。结果研究发现,研究组本地常住儿童的全程接种率、免疫建证率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流动儿童,组间对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率及建证率仍有待提升,需要通过合理的免疫规划管理改善现状,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免疫保护,最大限度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 标签: 流动儿童 免疫规划 现状 管理对策
  • 简介:沿海海港是流动儿童较多的地区,为揭示计划免疫状况及影响接种因素我们采用分层抽样进行了调查,结果:儿童四苗合格接种率54.6%。对四苗不合格的85名儿童进一步分析:无免疫史的儿童BCG最高为21%,OPV、DPT、MV在7.6~10.7%之间。选影响儿童疫苗接种的14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儿童家长对免疫的态度、流动频率、居住地的频繁更换等7种因素为影响因素。并认为疫苗接种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比较复杂,众多因素又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儿童接种率。

  • 标签: 流动儿童 免疫接种 影响因素 调查 计划免疫
  • 简介:近年来,我国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本文在对已有成果进行时间、经典文献、文献资料来源、关键词和研究方法5个维度的回顾基础上,反思认为已有研究存在关注年限较短,文献篇幅总量较少;领域学界名家较少;研究总体质量不高;理论研究缺乏;研究方法上存在缺陷等局限。未来我国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的研究应一如既往地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加强关注力度;吸引更多领域专家投身到研究中;由重点刊物给予研究更多鼓励与支持;加强理论基础研究,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丰富研究的方法范式,注重多种研究方法间的混合与共融。

  • 标签: 流动儿童 城市适应 回顾 反思
  • 简介:改革开放加快了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每年超过1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打破传统农业社会封闭、半封闭的桎梏,在农村、城镇之间动态地、大规模地迁徙和流动,不仅为城镇产业化增加了人力资源,而且激发出他们自身蕴藏的巨大生产力和创造力。正如马尔萨斯所说:“如果社会中没人指望升迁,也没人担心败落;如果勤奋没有带来好处,而懒惰也不会受到惩罚,

  • 标签: 妇女儿童权益 农村富余劳动力 传统农业社会 维护 中国工业化 城镇化
  • 简介:摘要目的为加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及时了解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现状,并为加强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街道为单位,在十个街道中,随机在每个街道调查2008年1月1日-2009年5月31日出生的居住满3月以上的流动儿童20名儿童。结果200名儿童中有证197名,建证率为98.5%,卡、证符合率为96.5%,基础免疫全程合格接种率为96.40%。结论本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流动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工作的不理解及针对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服务存在漏洞,特别在城乡结合地带,流动性大是造成该人群免疫接种率低的主要原因,也是计划免疫工作存在的重要问题。今后要进一步加大计划免疫的宣传力度,改进计划免疫服务方式,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免疫管理。

  • 标签: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祁阳县流动儿童监管人对免疫接种相关政策的认知、需求情况进行调查,为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管理提供借鉴经验。方法选择对象为2016年祁阳县0-14岁流动儿童数10493人,通过对流动儿童及其监管人进行现场调查,记录、分析调查结果。结果10493名流动儿童的监管人对免疫接种相关政策知晓率基本都低于70%,主要通过接种单位接种预约单、通知单被动给儿童接种疫苗,对免疫接种知识有主观需求为75.29%。结论祁阳县的流动儿童监管人对免疫接种知识知晓率低,主观需求还较低,政府及医疗机构应加大免疫工作的宣传,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落实好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

  • 标签: 祁阳县 免疫接种 流动儿童 相关政策认知
  • 简介:当前,我国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数量庞大,其受教育权的缺损所导致的问题已经成为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成为国家急需治理的大事。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以权利至上、权利具体化和不平等补偿为原则,以“法律认定”为基本方式,从程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行政法律构建的设想,试图把流动儿童受教育权完成“应然”到“实然”的转变。本文重点是立法不作为引起的行政给付诉讼的初构和救济程序提起主体扩张的设想。

  • 标签: 流动儿童 受教育权 立法不作为 行政给付诉讼 公益诉讼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流动儿童免疫接种实施社区干预的效果影响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分 别 对 2017 年 ~ 2018 年 某社 区进行社区干预措施前后的流动儿童进行免疫接种的情况 , 以 及 家长对预防的相关知识和态度履行进行分析。结果:实施社区干预后流动儿童进行 “ 六苗 ” 基础免疫接种率及覆盖率远高于干预前;在实施社区干预后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都有显著改变。结论:社区干预是加强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管理行之有效 的 措施 ,需长期坚持并灵活运用。

  • 标签: 社区干预 免疫接种 干预效果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大,学前流动儿童的“入园难”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选择南京三个有代表性的区县,主要采用问卷法,辅之以访谈法,对南京地区学前流动儿童受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以期能改善这一状况,促进教育公平。

  • 标签: 南京地区 流动儿童 学前教育 入园难现状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