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日前,全国妇联发布《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截至2010年,我国0-17岁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已达到9683万,他们普遍面临亲情缺失、平等教育等多方面问题。其中,有近205.775的留守儿童处于独居状态。

  • 标签: 流动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 2010年 全国妇联 亲情缺失 平等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动儿童辅食喂养可能存在的问题,为社区儿童保健医师在指导流动儿童家长正确的辅食喂养的工作中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现况调查研究方法,分析辅食喂养对体格发育的影响。调查对象选取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儿童系统保健体检的0-12月龄流动儿童。调查方法采用广州市儿童系统保健体检项目及父母或抚养人问卷相结合方法。在对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评价采用Z评分法。结果本次研究共调查216名儿童,其中收到有效问卷181份。对调查对象进行Logistic相关性分析,按时添加蔬菜水果、蛋类、动物性食物与流动儿童低体重、生长迟缓呈负相关。每日添加1次以上蔬菜水果、蛋类、动物性食物对儿童的体格发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谷类食物添加超过每日1次以上对儿童低体重和生长迟缓具有正相关性。结论流动儿童辅食添加存在不及时问题,不良的辅食添加可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对儿童身体方面的影响可表现为体重低下,体格发育迟缓等。

  • 标签: 流动儿童 辅食添加 体格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研究0~3岁流动儿童的保健状况。方法随机抽取本区3岁以下儿童398名作为调查对象,将本区212例儿童设为观察组,186例流动儿童设为对照组,调查儿童营养性疾病、定期体检以及五官保健方面的情况。结果本区儿童在生长迟缓、佝偻病、贫血、肥胖方面的检出率均高于流动儿童,营养不良的检出率低于流动儿童;本区儿童定期检查的完成率为89.2%显著优于流动儿童32.3%,本区儿童保健卡办卡率高达98.6%,显著优于流动儿童80.6%,二者差异显著(P<0.05);两组儿童五官的保健状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流动儿童保健状况与本区儿童比较还有一定差距,应加强流动儿童保健管理工作,为其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 标签: 保健状况 流动儿童 调查
  • 简介:<正>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1亿,其中,18周岁以下流动儿童接近2000万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明确小学阶段应完成不少于145万字的课外阅读总量(其中,1-2年级不少于5万字,3-4年级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不少于100万字)。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 标签: 阅读能力培养 学生课外阅读 我国流动人口 文学作品 书报杂志 阅读实践
  • 简介:摘要为帮助流动儿童以更好的状态步入小学,应重视入学准备的奠基作用,为其提供尽早接受系统教育的机会,进一步提升托幼机构的保教质量,转变养育者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并做好相关课程与资源库的建设工作。

  • 标签: 流动儿童 入学准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由于流动人口数量多,城镇流动儿童免疫工作在免疫规划工作中是一个薄弱环节,该群体接种水平低,成为易患人群,免疫屏障无法形成,造成疾病的爆发或流行1。为有效的控制和预防传染病,使流动儿童享受到国家免费接种的政策,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把国家关于免疫规划的工作落到实处,在免疫规划工作中,亟需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模式。

  • 标签: 流动儿童 免疫规划 探讨 计划免疫 条带管理
  • 简介:所谓入学准备,是指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性条件。这些关键特征或基础性条件包括五个方面的准备状况:身体健康和运动发展、情绪和社会性发展、学习方式、言语发展、认知和一般知识。不具备这些条件的儿童被称为人学准备不足儿童

  • 标签: 流动儿童 入学准备 基础性条件 学龄前儿童 社会性发展 学校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况,探索促进相关工作的干预措施,从而加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方法于2009年9月在调查区域采取现场拦截法对前来接种疫苗的流动儿童家长进行包括干预需求、疫苗使用、传染病知识等问卷调查,随后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短片、举办知识讲座等方式进行干预。实施1年后对辖区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二类疫苗的接种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接受问卷调查的680名对象中,91.9%的人群表示有了解预防接种知识的需要;干预前后对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知晓率由26.2%提高至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课题,同时开展免疫预防知识宣传,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参与免疫预防的自觉性、主动性,是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的重要举措。

  • 标签: 流动儿童 免疫规划 现状调查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分析其影响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因素。方法在本县各辖区随机抽取0岁—7岁的儿童共240例,将240例儿童按照流动儿童的定义分组,130例常住儿童为对照组,110例流动儿童为研究组。以5种常见疫苗(BCG、DPT、OPV、HIV、MV)为例,对两组儿童的家长或者监护人询问儿童的接种情况并查看接种证,同时查看卡疤并与医院产科的接种记录进行核实。比较分析两组儿童建卡、建立接种证、接种情况以及全程接种覆盖率,并比较分析家长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与儿童疫苗接种的接种情况。结果流动儿童的建卡率、建证率以及5苗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均低于常住儿童的各项指标,高中文化以下、年均收入10000以下的家庭的5苗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均低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年均收入10000及以上的家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于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的宣传工作,提高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率。

  • 标签: 流动儿童 免疫规划 调查
  • 简介:摘要流动儿童是城市新一代移民,作为劳动力移民的后代,进城读书由于成长环境的改变,面临着对城市学校学习的种种不适应,本文着重探讨了流动儿童城市学校学习适应的困境、影响的因素和心理干预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流动儿童 城市学校 学习适应 困境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为深入了解辖区流动儿童生长发育营养健康状况,为以后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7、8月份儿童入园体检时对常住儿童3517名,流动儿童3241名进行身高、体质量、血红蛋白的检测以及营养状况评估。结果流动儿童低体质量、生长迟缓、消瘦、贫血显著高于常住儿童。结论流动儿童体格发育较差,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流动儿童的营养健康水平,预防营养失衡的发生。

  • 标签: 流动儿童 营养不良 贫血 肥胖
  • 简介:2013年5月12~13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北京师范大学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二届流动儿童学前教育发展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举行。本次论坛以“守护童年幸福,行动带来改变”为主题,聚焦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近400位参会代表就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 标签: 流动儿童 发展论坛 学前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 综述 教育问题
  • 简介:目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日益成为政策制定者和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SDQ(StrengthsandDiffficultiesQuestionaire)量表,通过OLS、OrderedProbit模型的回归分析,探析家庭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发现,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中的忽视、当着外面人的吼骂显著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家庭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不同维度(情绪症状、行为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影响并不相同。此外,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与母亲受教育水平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不显著,仅在特定维度有影响。农民工父母应正确处理好经济上的供养与精神上的抚慰之间的关系,努力提高自身教育能力,同时城市应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流动儿童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 标签: 家庭关系 流动儿童 心理健康 SDQ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佛山市南海区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探讨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按照PPS抽样方法随机抽取60个村共900名2007.7.1-2010.7.1出生的1-3岁流动儿童。结果流动儿童建证率为70.6%,HepB、BCG、OPV、MV、JE、DPT、MenA、HepA的单苗接种率分别为74.1%、74.3%、72.8%、63.3%、63.9%、62.9%、54.7%、40.2%。流动儿童家长文华水平较低,家庭经济收入少,对计划免疫的信息和信心有待提高。结论流动儿童接种率较低,要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必须加强宣传,改善免疫服务形式。

  • 标签:
  • 简介:日前,“第二届流动儿童学前教育发展论坛”圆满落下帷幕。此次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北京师范大学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中心共同举办。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有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朱慕菊、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光巨、中国儿童中心主任丛中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赵树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顾定倩、

  • 标签: 发展论坛 流动儿童 学前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 简介: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成都及重庆两地591名流动儿童和272名城市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流动儿童疏离感的特点及其与应对方式和学校态度的关系。结果发现:(1)流动儿童疏离感各维度显著高于城市儿童;流动初中生的疏离感显著高于流动小学生,且男生的疏离感显著高于女生;(2)流动儿童疏离感的三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社会疏离感最高,其次是环境疏离感,人际疏离感最低;(3)流动儿童疏离感对学校喜欢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学校回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应对方式在流动儿童疏离感对学校态度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流动儿童 疏离感 应对方式 学校态度 中介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学龄前流动儿童新管理模式在免疫规划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泗泾镇社区综合协管员对学龄前流动儿童进行管理,观察模式采用前后学龄前流动儿童排摸及疫苗接种情况。结果自2011年起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龄前流动儿童日常摸底和强化免疫工作开展,采取由协管员入户进行宣传摸底,再由接种人员对摸底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和查漏,最后直接到现场补种,比此种模式采用前由预防科医护人员摸底的流动儿童数量大大提高,补种数和接种及时率也随之增加。结论学龄前流动儿童管理归口于社区综合协管员管理,建立起以政府牵头,公安、卫生、教育等多部门协作工作制度,定期督查学龄前流动儿童管理情况,在流动儿童免疫规划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标签: 学龄前 流动儿童 管理模式 免疫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