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5 个结果
  • 简介:临床上肾内病房多数患者需收集24h尿液行尿液分析,或者需记录24h尿量以观察疾病变化,为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护理工作。原来临床上采用玻璃材质的有刻度的集尿瓶,加盖一个橡胶的瓶盖来留取24h尿液,并存放在患者的床边,玻璃材质容易打碎,放床边不但容易踢翻又影响病房整洁。我科对原来玻璃集尿瓶进行改良,并制作了床边存放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集尿瓶 存放架 制作 改良 应用 尿液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改良式肛管灌肠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针对院内2019年1月-2020年1月开展灌肠的150例病患,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75例,研究组给予改良式灌肠袋灌肠,参照组给予常规灌肠,比对两组病患肠道清洁度、灌肠速度与灌肠时发生的负面状况。结果 研究组肠道清洁优良率为100.00%,明显优于参照组的82.67%,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灌肠液流速在全开与半开状况下分别为(5.48±0.71)ml/s与(1.37±0.22)ml/s,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病患出现腹胀、肛管插入时疼痛与灌肠液外溢概率分别为4.00%、5.33%与1.33%,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改良式灌肠袋,可以明显减少在灌肠时出现的负面情况,同时提升对肠道的清洁效果,值得广泛运用。

  • 标签: 改良式 肛管灌肠袋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对于气管插管患者采用改良约束护理干预后其约束效果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5月~2020年11月期间就诊的60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进行干预,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约束护理方案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方案干预后的约束效果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脱管率(10.00%)、非计划性拔管率(3.33%)、不配合治疗次数(0.00%)情况与对照组患者脱管率(20.00%)、非计划性拔管率(16.67%)、不配合治疗次数(10.00%)情况。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6.67%)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3.33%)对比,统计学数据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气管插管患者采用改良约束性护理干预,在充分评估患者各方面状态后,给予患者针对性且较为精准的约束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治疗痛苦的同时,帮助护理人员减少工作量。

  • 标签: 改良约束护理 气管插管 约束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观察改良自制水床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2019年1月~2021年2月我院新生儿科早产儿入院的70例为临床应用对象,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在一次性静脉营养液袋里面加入灭菌注射用水750ml,排尽空气,夹紧进水口,“U”型套用双层纯棉布料缝制,U型边缘使用空气棉填充,形成光滑、柔软、隆起的边缘,中间成凹槽状,形似气垫船,把装满水的水袋放入内,平铺在暖箱内,将早产儿置入水袋上,达到模仿子宫环境。对照组将水袋放入暖箱内,水袋上层铺一层棉被,整理成中间凹,四面低形式鸟巢式。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24小时哭闹次数、每次哭闹时间、患儿撞伤暖箱壁次数、发生背部皮肤压红例次、2小时护士干预翻身次数、使用治疗呼吸暂停药物率均小于对照组,各组指标对比均p<0.05。结论:改良式自制水床在早产儿护理中提高新生儿舒适感和安全感,预防新生儿发生压力性损伤和撞伤暖箱壁,可预防新生儿发生呼吸暂停,减少护士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固定方法在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静脉留置针应用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静脉留置针固定,观察组进行改良固定方法。统计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改良固定方法 静脉留置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20年4月-2022年3月期间我院急诊收治的170例胸痛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和死亡率,以及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和患者对急救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常规组抢救成功率81.18%,死亡率18.82%,护理满意率78.82%;而改良组抢救成功率96.47%,死亡率3.53%,护理满意率94.12%,在分诊评估、急诊停留、急救和住院时间上,均比常规组用时短,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改良急诊护理流程是合理有效的,应给予推广。

  • 标签: 急诊抢救 护理流程 改良 急性胸痛患者 效果和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国内常规使用的病号服,既缺少功能性也不方便护理操作,更没有考虑患者的舒适度及人文关怀。方法:本文分析了常规使用的病号服的缺点,在传统病号服的基础上,克服现有各类型改良式病号服的不足之处,针对临床需求,从临床医疗、日常护理和患者心理3方面需求进行改良设计,开发出一款适合危重卧床患者的病号服,并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结果:改良式病号服既能满足患者日常正常穿衣需求,又能满足患者治疗护理需求,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轻护士工作强度,更能增加患者舒适度、充分保护患者隐私。结论:改良式危重卧床患者病号服的使用可以满足新时代环境下对护理服务提出的新要求,从病号服角度出发与现代人文护理开展相呼应,真正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传统病号服 设计改良病号服 使用方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阴囊托在腹股沟疝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32例在我院行腹股沟疝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应用改良阴囊托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4%,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阴囊托减少了腹股沟疝术后患者阴囊水肿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改良阴囊托 腹股沟疝 阴囊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改良口腔护理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抽取66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数字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3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口腔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口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肺部感染评分)以及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均短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肺部感染评分、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改良口腔护理干预能降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口腔护理 卒中相关性肺炎 脑卒中 护理效果
  • 简介:乳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其外科治疗方式有改良根治手术、保留手术和根治手术,临床上以改良根治手术为主。但无论哪种手术方式,腋窝淋巴结清扫均为手术的标准组成部分,而其手术损伤是乳腺癌术后远期并发症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发症主要包括疼痛、麻痹、肩关节运动障碍、上肢水肿等。虽然手术本身是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但合理的分期康复锻炼以及重视对康复锻炼的宣教是减少并发症并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有效方法。我科自2003年10月--2006年8月对19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病人进行分期功能锻炼,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改良根治手术 乳腺癌 锻炼方法 术后分期 术后远期并发症 腋窝淋巴结清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新生儿女婴采集尿标本时实施改良式采集方法的意义。方法:从 2019年 02月 -2020年

  • 标签:
  • 简介:留置导尿是临床常见的基本诊疗技术,是治疗排尿困难,观察尿量的基本手段。据美国疾病中心报道,目前,泌尿系感染占院内感染的40%,其中约80%由留置导尿引起。如何降低留置导尿感染成为护理人员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做了相关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导尿管 逆行感染 消毒方法改良
  • 简介:针对骨髓炎术后置管滴注引流常出现管道堵塞致使冲洗引流失败,我们对常规的置管滴注引流法加以改进,以提高引流的成功率。结合34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对滴注管道的材料、直径、每次滴注量,每日冲洗量、引流时间、引流状态等方面进行对照实验。结果表明改良法提高置管滴注引流的成功率。

  • 标签: 骨髓炎 置管滴注
  • 作者: 贾文敏吴艳秋李岚岚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10—12月我院急诊就诊患者5009例为观察组,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对其进行病情评估,根据评估分值分诊,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和就诊流程;以2014年7—9月急诊就诊患者4860例为对照组,采取普通分诊流程与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就诊情况作对比。结果:观察组急诊的抢救成功率、预检准确率、平均急诊就诊时间、急诊绿色通道转运、意外事件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评估病情具有迅速、准确的优势,能提高急救护理的准确性、预见性,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和预检准确率,缩短患者平均急诊就诊时间,减少意外事件发生,对规范及完善急救护理流程有积极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优化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把2018年4月-2020年8月在我院进行急诊治疗的44例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改良侧卧位在胸腔镜肺占位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肺占位手术 78 例,将 2018 年 1-12 月收治的 38 例患者设为对照组, 2019 年 1-8 月收治的 40 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传统侧卧位,观察组:改良侧卧位。 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体位摆放时间、压疮率、压痕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压疮率为( 0 ),压痕率( 5% ),对照组压疮率为( 5% ),压痕率( 22.5% ),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的术后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率( 97 .5 % ),对照组( 79 % ),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的压疮率与压痕率明显减低,同时还提高患者舒适度,以及提高术后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率,值得各大医院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推广。

  • 标签: 改良侧卧位 胸腔镜 肺占位
  • 简介:【摘要】 目的 主要针对妇产科产妇接受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术后的效果进行研究,并分析结合使用的护理措施。方法 参照纳入标准,甄选100例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自然分娩并行会阴侧切缝合术的产妇进行研究,并将其中采用行改良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的50例产妇分在研究组,同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接受传统会阴侧切缝合术的50例产妇分在参照组,同时实施常规护理。将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情况发生率的研究数据统计成表,借助统计学工具检验并进行组间对比,以对比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与参照组对比,数据有很大差异,统计学检验有意义(P<0.05)。结论 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术实施的同时结合使用针对性护理措施,有助于产妇术后更好的恢复,同时避免了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效果显著,临床值得借鉴。

  • 标签: 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术 妇产科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型的中长导管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我院各科收治的老年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采用置入传统的中长导管输液,观察组32例采用置入改良型中长导管输液,并对输液时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治疗有效率进行记录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改良型中长导管的观察组患者输液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其治疗有效率更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型中长导管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且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更低,因此可以将改良型中长导管在临床输液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型中长导管 老年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20%甘露醇溶液的输注,了解经改良中长导管的使用过程,并对其使用安全性和效果做出相应的评价。方法: 本次研究由我院临床接受20%甘露醇静脉输液治疗的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参与实施,共计人数58例。按照要求,临床患者分别选用股静脉输液、经改良中长导管输注两种方式,并以此为依据对应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人数按照1:1的比例进行分配,每组29例。结果:关于两组患者穿刺耗时的比较,观察组较另一组对应时间值明显缩短,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除此之外,针对两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发生概率均较低,组间对应概率值差异不大(P>0.05)。结论:经改良中长导管输液方式的合理应用,不仅能够较快的完成穿刺操作,还具有较高的使用安全性,将其用于临床20%甘露醇溶液输注治疗环节中,有利于药物疗效更好的发挥,临床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甘露醇溶液 改良中长导管 安全性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