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改良肛管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针对院内2019年1月-2020年1月开展灌肠的150例病患,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75例,研究组给予改良灌肠灌肠,参照组给予常规灌肠,比对两组病患肠道清洁度、灌肠速度与灌肠时发生的负面状况。结果 研究组肠道清洁优良率为100.00%,明显优于参照组的82.67%,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灌肠液流速在全开与半开状况下分别为(5.48±0.71)ml/s与(1.37±0.22)ml/s,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病患出现腹胀、肛管插入时疼痛与灌肠液外溢概率分别为4.00%、5.33%与1.33%,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改良灌肠,可以明显减少在灌肠时出现的负面情况,同时提升对肠道的清洁效果,值得广泛运用。

  • 标签: 改良式 肛管灌肠袋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使用导尿管灌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观察。方法:在科室随机选择10例造口病人,采用随意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例,采用传统灌肠包经造口灌肠,实验组5例,采用导尿管经肠造口灌肠,对两组灌肠效果、满意度等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使用导尿管与使用传统灌肠包相比,导尿管为硅胶材料,材质相对灌肠包的橡胶材质较软,减少了对肠道的刺激,舒适度高,值得临床普及和推广。结论:在造口患者中实施导尿管灌,预后良好,患者及家属对灌肠操作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灌肠 造口 导尿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塞露肛管治疗老年认知障碍患者便秘的效果,为临床采取更佳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3月江苏省五台山医院老年科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伴发便秘症状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开塞露塞肛治疗,观察组给予开塞露肛管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后排便时间、排便量、腹部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后排便时间≤120min患者18例,对照组11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及腹部体征缓解的效良率(效果良好率,下同)为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塞露肛管治疗老年认知障碍患者便秘,具有较好的排便效果,优于传统开塞露塞肛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便秘 开塞露 肛管 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一次性吸痰管替换肛管改善精神病人便秘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4月至11月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发生便秘患者需给予药物灌洗肠道,并根据患者灌肠时使用的管道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为50~83岁,平均年龄为61.3±6.7岁,采用一次性吸痰管替代常规肛管进行灌肠;对照组患者25例,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为51~82岁,采取常规肛管进行灌肠,均给予开塞露5~8支(100-160ml)加温开水200ml自管道经直肠缓缓地灌入结肠,并保留5-10min,帮助病人排出粪便和积存的气体。并观察排便例数及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3例在灌肠过程中出现面色苍白、气急、脉搏增快100次/min以上,立即停止灌肠,取平卧位,数分钟后症状缓解。观察组无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一次性吸痰管替代常规肛管改善精神病人便秘,可很大程度地促进患者排便。

  • 标签: 灌肠 一次性吸痰管 便秘 排便反射 粪便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连接管连接鼻胆管和引流临床价值。方法将50例应用鼻胆管引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采用改良连接管连接鼻胆管和引流,对照组采用传统法连接鼻胆管和引流。比较两种方法的连接异常(松脱、漏气、打折、弯曲、成角、阻塞、受压等)情况、临床操作难易评价。结果实验组出现的连接异常情况少、临床操作和平率高。结论应用改良的连接管连接鼻胆管和引流能较好地保持引流的通畅性,降低临床操作难度、减少管道冲洗操作次数、减轻护理强度,实用性强,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鼻胆管引流术 改良 连接管 护理
  • 简介:摘要应用改良法为老年便秘患者清洁灌肠,能减少漏灌现象及不良反应,提高灌肠效果,减少了对肠道的刺激和损伤。

  • 标签: 老年患者 便秘 清洁灌肠 技术改进
  • 简介: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患者的存活时间的延长,许多上消化道梗阻的患者,需行胃或空肠造瘘以便于给予肠内营养。胃或食管切除的患者,行胃造瘘术困难,仅能行空肠造瘘术。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0月安阳市肿瘤医院外科共行空肠造瘘术49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年1月至2007年10月期间行空肠造瘘术者共49例,剔除肝炎、肝病患者及4周内行放化疗患者。其中行改良空肠造瘘术并配合早期肠内营养共32例作为治疗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32~70岁,平均55.2岁;食管癌术后19例,贲门癌术后8例,胃窦癌术后5例。对照组为17例,行传统空肠造瘘术,肠功能恢复后开始肠内营养。男11例,女6例;年龄31~70岁,平均59.5岁;食管癌术后8例,贲门癌术后6例,胃窦癌术后3例。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治疗组:提起上段空肠,在距Treitz韧带下40cm处对系膜处作一肠管浆肌层荷包缝合1针,荷包中央戳孔向远端插入直径约5~7mm的蕈状管30cm,前端5cm内剪2~3个侧孔,结扎荷包,使肠黏膜内翻,并沿近端空肠壁行浆肌层的隧道缝合,包埋管道5~6cm,经腹壁...

  • 标签: 临床价值 式空肠 改良式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小肠CT灌肠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肠疾病患者50例,把他们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别各有25例患者,其中针对对照组患者所进行的常规CT方法,而针对观察组患者所进行的是小肠CT灌肠方法,对于两个组别患者所呈现出的诊断效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所呈现出的诊断效果要比对照组有十分明显的提升,两者的对比差异十分显著,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具体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切实有效的运用小肠CT灌肠方法,可以有针对性的规避和克服常规CT以及小肠灌肠两者各自的缺陷,进一步有效融合两者的技术优点,趋利避害,对于内窥镜检查的侵入性比较小,对于患者造成的损害程度比较低,针对小肠疾病的诊断是十分可行的一种检查方法,这样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 标签: 小肠CT灌肠 临床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急性肠套叠是常见的小儿急性肠梗阻疾病,在肠梗阻总数中占比20%左右。全球肠套叠疾病的发病率有所不同,在中国和亚洲比较高。临床表现主要为血便、阵发性腹痛或哭闹和呕吐等,不利于婴幼儿的健康发展。及时发现和正确医治急性肠套叠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治疗成效。在理论指导下将煎好的中药通过特定工具滴入肠道中或灌入肛门内留存一段时间达到医治疾病的方法称作中药灌肠疗法,如今应用广泛。B超引导下中药灌肠液水压灌肠复位治疗该疾病行之有效,这种方法安全、简便且高效。文章对婴幼儿急性肠套叠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B超诊断、中药灌肠治疗进行了分析,为治疗婴幼儿急性肠套叠提供参考。

  • 标签: []肠套叠 B超诊断 中药灌肠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灌肠效果,减轻患者灌肠过程中不适,探索出一种高效、无痛的灌肠方法。方法将44例清洁灌肠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肠法;实验组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一次性灌肠灌肠灌肠。结果使用传统灌肠灌肠的病人出现边灌边排现象,不仅污染床铺、衣裤,而且灌肠后不能做短暂的保留,既达不到灌肠的目的,又给患者造成不适。结论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一次性灌肠灌肠法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提高治疗效果,且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 标签: 传统灌肠法 双腔气囊导尿管灌肠法 效果比较Double cavity effect of balloon catheter enema with traditional enema method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卧位对清洁灌肠次数的影响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6年7月—2007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需要清洁灌肠的病人80例,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卧位,病人取左侧卧位,灌入灌肠液后,以同样的体位保留5min~10min,然后自行排便。实验组采用改良卧位,即病人先取左侧卧位,将臀部抬高10cm,每次灌入灌肠液后,取屈膝抬臀卧位,稍后再取右侧卧位,共保留灌肠液5min~10min,然后自行排便。[结果]改良卧位清洁灌肠达到肠道清洁效果的灌肠次数较传统体位次数少。[结论]清洁灌肠改良卧位方法优于传统清洁灌肠方法。

  • 标签: 改良卧位 清洁灌肠 左侧卧位 右侧卧位 次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应用改良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资料来自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80例,根据掷硬币法,分为改良术组和传统术组。传统术组以传统切开脓肿引流手术进行治疗;改良术组应用改良手术治疗。就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患者疼痛感、术前术后SF-36评分、手术优良率、肛瘘发生率、肛门失禁发生率和二次手术率进行比较。结果改良术组手术优良率明显高于传统术组,肛瘘发生率、肛门失禁发生率和二次手术率低于传统术组,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改良术组患者愈合时间、疼痛评分、术后SF-36评分均优于传统术组,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应用改良手术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减少肛瘘、肛门失禁等的发生,可降低二次手术率,加速创面愈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改良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水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农业生产的发展需要充足的水资源供给。现阶段农业生产离不开良好的供水条件。管灌技术就是利用管道输水,像自来水一样对农业生产提供用水,结合喷灌和滴灌渗灌技术,在满足农业生产供水的同时,又充分高效利用水资源,起到节约用水,降低农业生产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作用。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分析农业水利工程中管灌技术的应用改良,希望可以给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进程。

  • 标签: 农业水利工程 管灌技术 应用和改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回流灌肠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于2014年3月-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者按照数字表顺序划分成两个组,其中50例设为观察组,另5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回流灌肠护理方法治疗,而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良回流灌肠法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灌肠时间、灌肠液的出入量、残留液量、灌肠合作程度、肛周皮肤状况、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状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灌肠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每次灌肠液的出入量上远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灌肠合作性及肛周皮肤状况远远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除此之外,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状的机率远远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给予改良回流灌肠方法进行治疗效果理想,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良好,并且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减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改良回流灌肠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前清洁灌肠的最佳体位及插管长度。方法将妇科手术需行清洁灌肠的患者50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57例和对照组25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法头低臀高左侧卧位(臀部抬高30~35cm),肛管插入长度20~22cm;对照组采用传统左侧卧位,肛管插入长度7~10cm。比较2组患者清洁次数、肠道清洁度、不适感及灌肠入液量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灌肠次数、肠道清洁度、不适感及灌肠入液量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灌肠法能彻底清洁肠道,可减轻患者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

  • 标签: 清洁灌肠 体位 插管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