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情况与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42例脑卒中抑郁患者作为实验组,40例脑卒中后非抑郁患者作为对照组,38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组,检测各组患者空腹静脉血中CRP和IL-6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CRP和IL-6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正常组,P<0.05;对照组与正常组间CRP和IL-6表达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中重度抑郁患者CRP和IL-6明显高于轻中度抑郁患者,中度抑郁患者CRP和IL-6明显高于轻度抑郁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抑郁程度评分与CRP和IL-6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与C反应蛋白和IL-6表达水平程度呈正相关,均可作为诊断脑卒中后抑郁情况的指标。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近年来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跟据资料统计,其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妇女仅次于子宫癌,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20年预计中国乳腺癌新发病例将达210000例,共增加44000例乳腺癌患者。研究相关基因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乳腺癌的诊断,治疗与相关研究工作的进一步进行。

  • 标签: 乳腺癌 基因 HB基因 FOXO3a基因 PTEN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MUC2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时小肠黏膜中的表达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C组)、恶性梗阻性非黄疸患者(B组)及健康志愿者(A组),AB-PAS染色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三组研究对象的肠黏膜上皮内杯状分泌情况、细胞数量变化及MUC2的分布及表达情况。结果C患者的杯状细胞数量、MUC2数量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研究对象,与A,B组分别对比,P<0.0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肠黏膜MUC2数量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中明显减少,可能是肠黏膜屏障受损的机制之一。

  • 标签: 恶性梗阻性黄疸MUC2 小肠粘膜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通过检测CD44、EGFR、nm23在患者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了解在胃癌侵袭和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消化内科患者,其中75例胃癌患者,25例正常健康人并分为胃癌组和正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组和正常胃粘膜组中CD44、EGFR、nm23表达情况变化,并分析三者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CD44在胃癌组和正常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33%(28/75)和0%(0/2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GFR在胃癌组和正常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33%(37/75)和16.00%(4/2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3、nm23在胃癌组和正常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33%(34/75)和84.00%(21/25),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1、胃癌组织中CD44、EGFR表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nm23表达低于正常胃粘膜组织。2、胃癌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与CD44、EGFR表达情况呈正相关;与nm23表达情况呈负相关。3、胃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CD44、EGFR的表达起促进作用;nm23表达起抑制作用。

  • 标签: 胃癌 CD44 EGFR nm23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肺癌患者化疗前后CEA(血清癌胚抗原)、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CC-Ag(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和CYFRA21-1(血清角蛋白19片段)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5月份至2018年5月份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纳入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治疗,再选取同时段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人群100例,纳入常规组,评估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结果化疗前经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得出腺癌患者CEA水平均高于鳞癌与小细胞癌患者;小细胞癌患者NSE水平明显高于鳞癌与腺癌患者;而鳞癌、腺癌、小细胞癌患者SCC-Ag水平相近;鳞癌患者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腺癌与小细胞癌患者。常规组患者CEA、NSE、SCC-Ag和CYFRA21-1水平均在正常值范围。化疗成功患者化疗后各项肿瘤标志物均低于化疗前。结论通过检测外周血中肿瘤标志物可帮助评估肺癌化疗后疗效。

  • 标签: 肺癌 化疗 肿瘤标志物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Factor,vWF)。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VascularCellAdhesionMolecule1,s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sICAM-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病人尿蛋白24小时排泄量将148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及临床糖尿病肾病组。检测148例各分期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vWF、sVCAM-1、sICAM-1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WF、sVCAM-1、sICAM-1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液中vWF、sVCAM-1、sICAM-1与肾脏的受损程度相关,可作为动态检测糖尿病肾病病情变化发展的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53及Rasp2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6例胃癌石蜡标本,作为研究组;收集同期24例正常胃组织,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P53及Rasp21蛋白含量。结果对照组P53蛋白荧光指数为(1.0±0.2),表达均为阴性;研究组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8.5%;胃癌分化程度与胃癌P53蛋白表达量呈负相关。对照组Rasp21蛋白荧光指数为(1.0±0.1),表达均为阴性;研究组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3.1%;胃癌分化程度与胃癌Rasp21蛋白表达量呈负相关。P35蛋白与Rasp21蛋白表达呈现正相关。结论在胃癌疾病判断中,联合检测P53及Rasp21蛋白表达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可判断疾病恶性程度,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胃癌组织 P53蛋白 Rasp21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鼠II期压疮愈合过程中MMP-9、TIMP-1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磁铁压迫持续缺血损伤复制大鼠Ⅱ期压疮模型,在造模前和造模后的1、3、7、14天测量大鼠压疮面积,取压疮部位组织通过免疫组化观察MMP-9和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压疮愈合过程中的第三天MMP-9、TIMP-1及MMP-9/TIMP-1比值达到高峰,随后随着压疮愈合MMP-9、TIMP-1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MMP-9、TIMP-1及MMP-9/TIMP-1与大鼠II期压疮愈合有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急性左心衰竭及急性右心衰竭患者中NT-proBNP不同表达的相关性情况。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2016年8月之2017年8月,病例数为100例,根据其病情分组为急性左心衰竭组患者以及急性右心衰竭组患者各50例,在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50例)。分析三组研究对象的NT-proBNP水平差异。结果急性左心衰竭及急性右心衰竭患者的NT-proBNP水平均不存在组间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P<0.05)。结论临床上在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过程中,急性左心衰竭及急性右心衰竭患者均存在有显著的NT-proBNP水平上升现象,但两种病情的NT-proBNP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应根据更加有效的方式对急性左心衰竭及急性右心衰竭病情进行诊断以及区分。

  • 标签: 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心力衰竭 相关性 急性左心衰竭 急性右心衰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大鼠的行为学和脊髓GAP-43表达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40只脑卒中偏瘫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为期4周的康复训练,比较康复训练前后其行为学和脊髓GAP-43表达的影响效果。结果所有40只脑卒中偏瘫大鼠经康复训练后,行为学指标评分与未训练前相比较,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卒中偏瘫大鼠脊髓GAP-43阳性细胞、GAP-43mRNA方面,康复训练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大鼠的行为学指标评分并改善脊髓GAP-43表达,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康复训练 脑卒中 偏瘫 行为学 生长相关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绪释放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康复病人血清炎症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50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5例,两组病人均实施护理常规,研究组还实施情绪释放护理。观察两组病人护理之前与护理8周后焦虑情绪(SAS)评分、抑郁情绪(SDS)评分以及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水平。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病人SAS分、SDS分以及hs-CRP、IL-6、TNF-α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康复病人实施情绪释放护理,可明显促进病人焦虑与抑郁情绪改善,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情绪释放 炎症标志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iR-26a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51例患者外周血及同期正常妊娠妇女51例外周血RNA,qRT-PCR检测表达。结果miR-26a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血清miR-26a水平与围产儿预后相关,但是与患者的年龄、经产、孕周与否没有关系,但是。结论血清miR-26a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断和围产儿预后预测中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 标签: 妊娠 miR-26a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MP-2在宫颈癌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并与宫颈癌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与否、临床分期进行比较,探讨其与宫颈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的方法检测48例宫颈癌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及16例宫颈良性病变组织中MMP-2的表达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MMP-2在宫颈癌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4.58%、37.50%、31.25%,宫颈癌与正常宫颈组织(P=0.012)、宫颈癌与宫颈良性病变组织(P=0.031)间的MMP-2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正常宫颈组织与宫颈良性病变组织之间的MMP-2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MMP-2在不同临床分(P=0.001)及淋巴结转移(P=0.002)中的表达率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不同年龄患者的癌组织中MMP-2的表达率无差异(P>0.05)。结论MMP-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良性病变组织MMP-2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临床分期越晚,其肿瘤组织中MMP-2的表达率越高。伴淋巴结转移宫颈癌MMP-2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MMP-2表达率与患者年龄无关。

  • 标签: 宫颈癌,机制金属蛋白酶-2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的PTE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法SP法检测70例乳腺癌组织石蜡切片中蛋白的表达情况,其中PCNA指数作为衡量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参数。结果PTEN的表达与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显著相关(P<0.05);PTEN的表达水平与腋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呈负相关(P<0.05),与ER水平和5年生存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PTE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可作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 标签: 乳腺癌 PTEN PCNA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白细胞介素17(IL-17)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取原发性NSCLC患者37例为观察组,健康对照组1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17水平。比较两组外周血Th17细胞及IL-17水平,分析观察组患者外周围血Th17细胞及IL-17水平与肺癌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和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NSCLC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Th17细胞及细胞因子IL-17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辅助性T细胞17 白细胞介素17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膜联蛋白A1(AnnexinA1)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及对应的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探讨AnnexinA1在乳腺癌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浸润性导管癌的石蜡标本180例,并从中挑选出同一石蜡切片中包含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导管内癌及浸润性导管癌连续性病变的标本3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比较AnnexinA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差异;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Ki-67、CK5/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进行分子分型,分析AnnexinA1在不同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在36例连续性病变组织中,AnnexinA1在正常乳腺组织及良性增生性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36/36),分别明显高于其在导管内癌中的表达水平27.8%(10/36)、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水平16.7%(6/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AnnexinA1的阳性表达率为26.1%(47/180),且在相对应的淋巴结转移灶中同步表达。AnnexinA1在不同的乳腺癌分子分型中存在表达差异,其中在基底细胞样型中表达水平最高,阳性表达率为83.7%(36/43),分别明显高于管腔A型8.7%(4/46)、管腔B型7.5%(3/40)、HER2过表达型5.7%(2/35)、正常乳腺样型12.5%(2/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nnexinA1在正常乳腺组织及良性增生性病变中阳性表达,随着乳腺癌的发展,在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及转移灶中表达显著降低,提示AnnexinA1的表达可能是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早期事件。而AnnexinA1的表达水平在不同的分子分型中存在差异,在基底细胞样型中高表达,提示其有望成为指导患者个体化治疗及预测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 标签: 膜联蛋白 乳腺癌 分子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思考胱抑素C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抽取本院2015年1月—2018年3月期间诊疗的9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照是否存在粥样斑块,将患者划为斑块组45例、对照组45例,且借助PENIA法(颗粒增强散射比浊法)的使用,对患者血浆CysC、生化指标予以测定。结果斑块组患者CysC、TG、TC、LDL-C、HCY等指标较高于对照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HDL-C、LP-α指标较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数据相似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ysC和HCY、年龄间呈现正向关联,即r=0.458/0.437,P<0.05;但年龄、HCY间无相关性,即r=0.133,P>0.05。结论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而言,血浆CysC水平和粥样斑块存在关联,而其更是和患者年龄、HCY等因素相互作用。

  • 标签: 胱抑素C 颈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及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9例,均行EGFR、ALK及Ki-67检测,分析其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结果癌组织EGFR、ALK及Ki-6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5cm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K在鳞癌、低分化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腺癌及高中分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GFR、ALK及Ki-67阳性表达率高,且在非小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EGFR ALK Ki-67 非小细胞肺癌 癌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16和cyclinD2在卵巢颗粒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60例卵巢颗粒细胞瘤作为观察组,60例正常卵巢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观察组的p16和cyclinD2的表达,并与对照组的结果比较。结果观察组中p16的表达率为13.3%,对照组为26.7%,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cyclinD2的表达率为81.7%,对照组为38.3%,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体卵巢颗粒细胞瘤中p16的表达显著增加,cyclinD2的表达显著降低,这对卵巢颗粒细胞瘤的检测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p16 cyclinD2 卵巢颗粒细胞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