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共和国前期最有成就哲学家有艾思奇、李达、杨献珍、毛泽东,前二者写出了马克思主义体系性著作,后二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独特思考。四人有关哲学活动以及共和国前期政治一文化氛围,促使共和国前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定型并最后体现在艾思奇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上。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 艾思奇 李达 杨献珍 毛泽东
  • 简介:通过对证据法中三个基本问题进行历史和辨证分析,作者认为:关贩于诉讼证明要求,近几年兴起"法律真实说"并不是完善学说,而传统"客观真实说"只要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加以修正,就仍然有其存在价值;关于证据调查方式,当前任务不是仅仅从口头上强调当事人举证,限制法官查证,而是正确地划分当事人举证与法官查证各自范围,并完善相应保障和约束机制;关于司法证明方式,全盘接受自由心证制度或法定证据制度中任何一种都不是理性选择,应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两大法系证据规则特点,在证据制度不同方面,分别借鉴两种模式中有益部分.

  • 标签: 当事人举证 证据法 法官 法哲学分析 法定证据制度 诉讼证明
  • 简介:孟德斯鸠在《论法精神》第一卷第七章第六节中论述"中国奢侈"问题时,认为中国各个皇帝们所实施道德性措施实际上具有理性经济考量特质。对于其中反映出道德哲学要求与经济理性考量应然关系问题,传统理论论证虽然有合理之处,但严格来讲也具有极大不足。法律哲学历史恰就是以道德哲学为基础法律观与以经济理性为标准法律观互动史,因而通过法哲学中介并证成道德哲学要求与经济理性考量之间应然关系极为便利。从法律哲学发展最新成果来看,道德哲学要求与经济理性考量之间可以用一种新型关系来说明,当道德哲学要求与经济理性考量化约为"公平"与"效率"关系时,作为论证中介法律哲学可以证明,道德哲学要求与经济理性考量完全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呈现亲和状态,共生于一定制度性因素中。

  • 标签: 孟德斯鸠 中国 道德哲学要求 经济理性考量 法哲学
  • 简介:<正>从哲学角度看,传统犯罪构成理论基本缺陷就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它一方面把犯罪构成看成是各个要件简单总和,忽视了各个要件之间以及各个要件与犯罪构成这个有机整体内在联系,缺乏整体观念;另一方面,又把它看成是一个不受外界影响、孤立、固定不变模式,忽视犯罪构成与外部客观环境联系,缺乏全局观念。因此,必须用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对它进行改造,以便把它建立在真正科学

  • 标签: 犯罪构成 社会危害性 哲学思考 犯罪行为 犯罪构成要件 犯罪主体
  • 简介:案例指导制度是既不同于大陆法系判例,也不同于普通法系中判例法一项新制度,是我国司法机关在既有的制度框架和现行司法体制基础上所进行一项接近正义、寻求和谐制度创新。一方面,案例指导制度能够解决因制定法自身缺陷与不足所造成同案不同判问题,确保司法平等,实现形式正义。另一方面,案例指导制度有助于实现法律调整机制结构合理化,即实现硬性约束和软性约束有机结合,进而形成对社会牛活有效回应弹性法律调整机制。

  • 标签: 正义 和谐 案例指导制度 合理性
  • 简介:当今世界已经进入风险社会时代,国家在惩治预防犯罪中面临巨大压力。在某些特定领域,刑事法价值取向“钟摆”逐渐向社会秩序利益倾斜,越来越趋向以预防与威慑为核心。刑事法社会保护机能强化与刑事法基本原则之问冲突可能进一步加剧。在这种刑事法变革大背景下.刑事推定规则凸显了强化刑事法社会保护机能功利导向。同时,推定规则以其特殊结构和功能,尽量降低了对刑事法基本原则冲击,是兼顾被告人人权保障一种利益均衡机制。

  • 标签: 风险社会 刑事推定 刑事政策 社会保护
  • 简介:凯尔森是20世纪最重要法学家之一,以“纯粹法学”而闻名.为保证法律纯粹性,他除了将法学范围限定在实在法领域与假设“基础规范”这两种手段之外,还诉诸了“逻辑”这一保真工具.但对“逻辑是否可直接应用于规范”以及“是否存在独特规范逻辑”等问题,凯尔森思想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即从早期毫不迟疑到中期提出变通方案:将逻辑直接应用于法律规则,间接应用于法律规范,再到晚期彻底否定逻辑可应用于规范,进而否定规范逻辑存在.其结果就是:凯尔森“纯粹法理论”在基础上发生了动摇.是否真的如凯尔森想象那么悲观呢?20世纪规范逻辑研究新成果已经证明,规范逻辑是能够建立起来,凯尔森实际上走入了误区.

  • 标签: 规范逻辑 纯粹法学 法律逻辑 规范体系
  • 简介:2015年7月26日至8月i日,国际法哲学与社会哲学协会(IVR)第27届大会在美国华盛顿特区乔治城大学法律中心举行。本次大会由美利坚大学华盛顿法学院、乔治城大学法律中心、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巴尔的摩大学法学院、美国国会图书馆共同举办。作为两年一度世界法哲学盛会,来自世界各个高校和科研机构近500名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包括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苏州大学、澳门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等中国高校和机构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 标签: 法律 世界 哲学观照 美国国会图书馆 IVR 华盛顿大学
  • 简介:康德“自由意志”理论是传统民法哲学基础。“自由意志”以“自主决定”与“自己责任”为原则,并衍生出近代民法三大原则以及逻辑严密、体系完备、内容浩瀚民法体系。但是,“自由意志”论在理论上与现实上都遭遇到了困境,民法制度随时代而变迁。庞德“社会利益”学说是解说这种变迁有力理论。依据庞德理论,民法从专注于个人自然权利转向兼顾社会利益,民法价值出现了从个人自由到保护信赖变化,民法终极目的也出现了从人格健全与发展转向社会秩序和谐,并实现在人们需求冲突时调整变化。现代民法内在体系因之形成以“自由意志”为内容“常规法”和以“信赖保护”为内容“矫正法”二元结构。

  • 标签: 民法制度 康德 自由意志 社会利益 信赖保护原则 常规法
  • 简介:语言不一定要反映现实,而是使现实在语言层面上得到理解。——题记”为了真正理解一个思想家思想,我们必须从思想渊源角度考察该思想家曾经受到哪些思潮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是如何体现在思想家本人著述当中。这种探讨是一个非常复杂工作,而不能根据某种表面的似曾相识对两种思想做出简单比附。无论思想家所赞成还是所反对思想,都可能成为他在分析自己所关注问题时思想和方法资源。我们知道,哈特曾经与早期分析法学家奥斯汀、自然法学家富勒以及当代著名法哲学家德沃金之间进行过多次论战,可以说,哈特所批判这些论战对手思想同样成为了他本人思想体系一个内在部分;

  • 标签: 语言分析哲学 哈特 法律现象 思想家 思想渊源 法哲学家
  • 简介:诉讼模式转换和变迁研究提供了对诉讼结构分析框架,成为民事诉讼理论发展一个重要基础和前提。但模式应是对诉讼经验和诉讼过程分类与比较考察,不应前置为可以建构理论目标和对司法发展预期,从而架构性按照单一司法理念来对诉讼模式进行设计。当下民事诉讼理论发展应超越模式分析类型学划分,避免诉讼模式刻意选择和设计,着重关注司法过程中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及其现实转化,超越在模式框架下狭隘理论建构,从实践合理性角度完善诉讼结构,形成以实践理性为主导而不是权力话语主导司法运作格局。

  • 标签: 民事诉讼模式 正当性 实践理性 反思
  • 简介:本文主要探讨巴迪欧事件哲学基本概念和核心命题,以此揭示事件哲学理论基础。巴迪欧认为,事件主要存在于事件场所,事件场所部分处于情境中。海德格尔追求存在之真理及其场域是普遍、稳定和常规,而与之相对立是特殊、不稳定和非常规,巴迪欧将这种非常规多元称为事件场所。巴迪欧将集合(情境)与幂集(情境状态)之间差异,融入对存在理解中,并根据存在在情境与情境状态中表现与再现形式不同,将其分为常态、赘生物与奇点三种类型。奇点反对赘生物和常态,它可以被表现却不能被再现,它属于情境,是一种元素,而作为子集不能被再现于情境状态中。它是历史存在本质属性,尤其是事件场所本质属性。事件场所与情境中奇点,即独特多元密不可分。但不是所有的情境中都能够有事件场所,巴迪欧将情境分为自然情境、中立情境和历史情境三种类型,只有在不稳定历史情境中,事件才有可能显现。事件由其所在事件场所与自身共同构成,它是不可在情境中显现元素,但又超越了情境中运算方式,虽不能被计为一,但也不能归为零,它呈现出一种“超一”姿态,与情境相关却超越了情境,而这一切构成了具有独特性质事件。事件是真理起点。真理是情境无穷子集,包含着无穷无尽踪迹。真理是难以察觉,它在知识里凿洞。巴迪欧借助保罗·科恩数学概念“脱殊”,说明真理是被假设完整脱殊忠诚程序所积极调查那些项再集合。真理不符合语法规则,正如事件不符合情境规则一样。他还借用科恩“力迫”证明法,证明真理存在。他将真理生成绘成一幅复杂“存在十字架”图式,以此描述真理生成脱殊途径。这是一幅真

  • 标签: 巴迪欧 事件哲学 理论基础 存在类型 情境类型 真理程序步骤
  • 简介:一、引言1999年颁行合同法大量地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立法经验,吸收了其较为成功立法成果.这一方面体现在合同法中新添加诸如履行抗辩权、根本违约及可预见损失规则等具体新制度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西方尤其是英美国家合同法观念采纳上,如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合理性术语大量采用.在适用合同法司法实践中,使我国法官们感到困惑主要是与后一方面相关规定.前一方面的规定虽然也可能使法官们感到陌生,乍一适用很不顺手,但随着时间流逝,陌生自可变为熟悉,渐达卖油翁名言"只不过手熟罢了"之境.

  • 标签: 合同法 适用 法哲学 根本违约 法观念 立法
  • 简介:<正>随着当代科学发展不断走向一体化趋向,随着哲学改革中各种应用哲学竞相出现,以及理论法学急待加强和改造,当前在我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显得更加突出了。然而,也有某些持不同意见同志对这一问题存在着若干疑虑,概括起来就是:法哲学有无自已特定研究对象,它同法学基础理论关系是怎样?它究竟是哲学一个分支抑或是法学一个分科?为此,有必要就这些问题阐明一下我们观点。我们看法是:

  • 标签: 法哲学观 马克思主义法哲学 研究对象 法学基础理论 法学研究 法理学
  • 简介:国际私法中法律规避效力榷证贯穿着两对逻辑范畴之间对峙:自由逻辑与自然逻辑,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规避无效论论证思路是"自由逻辑+辩证逻辑";规避有效论论证思路是"自然逻辑+形式逻辑"。自由逻辑依赖自由悬设,且可能涉嫌干犯行为人内在意志而陷入道德危机,不若悬搁自由意志、唯重规避行为之客观方面的自然逻辑。自然逻辑将各微观规避行为之客观合法性依形式逻辑合成为整体规避行为之客观合法性,其论证结构是古希腊"飞矢不动"这一芝诺悖论现代表达。辩证逻辑是破解芝诺悖论自然逻辑方案,它是对"自然逻辑+形式逻辑"合逻辑自否定,同时也为证伪规避有效论提供了哲学启示。

  • 标签: 国际私法 法律规避 效力论证 芝诺悖论 辩证逻辑
  • 简介:<正>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统一。我们既要认识事物质,又要认识事物量,既要对事物作定性分析,又要对事物作定量分析,才能完整地把握事物。刑法学作为一门研究犯罪和刑罚规律科学,它也是一门既定性又定量科学。本文拟从哲学角度,对刑法学中质和量问题作粗浅探讨。一、刑法学中质刑法学中质,是指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此刑罚与彼刑罚相区别的规定性。(一)罪与非罪规定性什么是犯罪?我国刑法第10条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个定义,是我们认定犯罪,

  • 标签: 刑法学 规定性 罪与非罪 犯罪情节 刑罚体系 此罪与彼罪
  • 简介:<正>刑法学界普遍认为。犯罪古典学派(俗称“旧派”)与犯罪实证学派(俗称“新派”)基本分歧之一是:前者认为犯罪是基于自由意志所选择结果,强调犯罪人道义责任;后者则反对自由意志论,主张决定论,强调人“社会责任”。贝卡里亚,这位公认“犯罪古典学派始祖”因而被人当然地视为自由意志论者和报应刑论者。美国近年来出现

  • 标签: 自由意志论 贝卡里亚 社会责任 道义责任 刑法思想 决定论
  • 简介: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变迁为法理学提供了新课题。豪埃克教授以哈贝马斯沟通行为理论为指导,提出一种沟通视角法理学。他认为,法律在本质上是基于沟通:立法者与国民间沟通,法庭与诉讼当事人间沟通,立法者与法官间沟通等。这种沟通现在被认为是法律合法化来源:法律人之间理性对话是“正确”地解释和适用法律最终保证。

  • 标签: 法律 沟通行为 合法化
  • 简介: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有段名言:“科学是人智力发展最后一步,并且可以被看成是人类文化最高最独特成就。它是一种在特殊条件下才可能得到发展非常晚而又非常精致成果。……在我们现代世界中再没有第二种力量可以与科学思想力量相匹敌。它是我们全部人类活动顶点和极致,被看成是人类历史最后篇章和人哲学最重要主题。[1]

  • 标签: 哲人科学家 哲学史 智力发展 人类文化 科学思想 人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