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课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40例心血管内科教学学生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20年4月-2020年11月,分为参照组20例与研究组20例,分别实施常规教学、微课教学法,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理论成绩(93.32±6.54)分、实践成绩(90.68±5.17)分均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案例教学 微课 心血管内科 学习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前列环素、内皮素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肾性高血压患者60例,根据舒张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舒张性心力衰竭组38例和心功能正常组2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浆前列环素和内皮素水平,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肾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浆前列环素、内皮素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关系。结果舒张性心力衰竭组患者血的浆前列环素、内皮素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单因素回归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发现,吸烟、异常SBP、高水平TC、高水平前列环素和内皮素肾性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舒张性心力衰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列环素和内皮素水平异常是引起肾性高血压患者出现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结论ARAS高血压患者应用肾动脉介入治疗后明显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降低急性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 标签: 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肾血管性高血压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吡美莫司乳膏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中,选取90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克林霉素乳膏治疗,实验组采用吡美莫司乳膏治疗。结果:在临床症状积分方面,治疗后,实验组在治疗两周后、治疗四周后、治疗八周后阶段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实验组总有效率95.55%,对照组总有效率75.5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治疗中,行吡美莫司乳膏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吡美莫司乳膏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药师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效果与评价。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患者的入院时间在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共收治了2750例患者,对其用药情况和基本情况等展开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参与药方监护的275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对其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共有841例患者存在用药错误,占比为30.58%;问题医嘱数为1132条,占总医嘱条数的3.98%,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血液及造血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和心血管系统用药这三类,占比为20.14%,分别占总数的30.48%、24.03%、20.14%;其中用法、用量错误是造成用药干预的重要因素;实施药学监护前后,各年龄段患者的依从性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临床药师采取药学监护,能够及时对用药问题进行纠正,减少错误用药的发生概率,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临床药师 心血管内科 住院患者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的院前急救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1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护理措施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未实施规范的院前急救流程,研究组患者实施规范的院前急救流程。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和预后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7,P<0.05)。研究组气道阻塞、脑疝、中枢性发热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38,P<0.05)。研究组患者的到达急诊科时间、送至专科治疗时间及初步处理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3、3.140、3.178,P<0.05)。研究组患者的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下肢FAM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66、3.860、4.142,P<0.05)。结论:予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规范的院前急救流程干预效果确切,能提升其救治成功率,改善其近期预后,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再发,缩短其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 标签: 规范的院前急救流程 心脑血管疾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物涂层球囊在冠状动脉原位大血管病变中的疗效及价值体会。方法:将冠状动脉原位大血管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21年10月~2022年9月,将100例患者按照电脑随机法分组,观察组50例应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对照组50例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院内及出院后3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冠状动脉原位大血管病变 药物涂层球囊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方法: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将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成40例/组。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比血脂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之后,观察组各项血脂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中西医结合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方法: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将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成40例/组。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比血脂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之后,观察组各项血脂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中西医结合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防跌倒风险分级护理作用于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方法: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将心血管内科住院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分类,将70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与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实验组,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不良情绪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高的小组为实验组,P<0.05;实验组不良情绪改善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防跌倒分级护理作用于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有利于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提升有促进意义,并且帮助患者改善了不良情绪。

  • 标签: 防跌倒分级护理 心血管内科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80例,起始时间为2022年6月份,截止时间为2023年6月份,随机平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尼莫地平治疗,实验组丁苯酞治疗,分析两组患者MMSE评分、NIHSS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MMSE与NIHSS评分显优,P<0.05。结论:为急性脑梗死后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丁苯酞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提倡。

  • 标签: 丁苯酞 急性脑梗死 轻度血管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数字化放射摄影脊柱拼接技术在脊柱侧凸矫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脊柱侧凸畸形手术收住患者20例的全脊柱影像,结合数字化放射摄影脊柱拼接技术对拼接后获取的脊柱影像开展质量评估。选取术前、标准前后脊柱侧凸的影响及拼接后的全脊柱图像进行调整、拼接及角度测量。结果 通过对Apex-CSVL、SVA绝对值、Cobb’s角的参数进行分析,手术前和手术后两周天至一年进行比对,且两周至一年术后角度变化不明显,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另外CA、TK、LL参数中,手术前与手术后两周至一年进行比对,且两周至一年术后角度变化不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 数字化放射摄影脊柱拼接结束成像清晰、费用低、无拼接伪,为脊柱侧凸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依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脊柱拼接技术 脊柱侧凸 矫形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技术(DBT)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的200例女性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将选出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全数字化乳腺 X 线摄影技术(FFDM) ,观察组实施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技术(DBT),所有的患者都接受了DBT和FFDM检测。两种技术的结果由两位医生独立评估和比对。结果:200名患者中,47例诊断为原发乳腺癌,49例为局部复发,104例为转移瘤。对于原发乳腺癌的诊断,DBT的敏感度为95.7%,特异度为93.0%;而FFDM的敏感度为78.7%,特异度为66.7%。结论:DBT相较于FFDM,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更准确地发现和区分病灶。在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检测上具有很大的潜力。

  • 标签: 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技术 乳腺癌 效果
  • 简介:摘 要 目的 :回顾 1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并行人造血管搭桥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在患者行全身麻醉下行右腋动脉-左腋动脉人造血管搭桥术围手术期间,术前除常规护理外,给予饮食和心理上指导护理,测量双侧上肢血压、对比双侧肢体动脉搏动情况并记录,比较术后的效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引流管、疼痛护理,给予肢体功能训练指导,预防并处理并发症,加强出院指导。结果 : 经过全面细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症状好转,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出院前双上肢血压、双侧肢体动脉搏动左右基本持平,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有效人造血管搭桥手术,住院期间提供优质全程的护理,积极术前准备,术后精心护理,并发症预防是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并行人造血管搭桥术的成功关键。

  • 标签: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人造血管搭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总结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血管内科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干预措施。结果在护理人员认为,导致心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中,患者因素与文书书写不规范占的比例较大在患者认为,导致心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中,护理专业水平缺陷、护患交流沟通障碍及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占的比例较大。结论在心内科护理过程中完善护理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良好住院环境,可以有效的防范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对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自己主管的病人中接受治疗的30例多种恶性肿瘤患者,对他们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并观对患者的临床效果与生活质量做出记录。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以及肝肾功能的指标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患者治疗前的生活质量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治疗后ALT、AST、Cr、BUN、WBC指标并没有发生影响(P>0.05)。结论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治疗肿瘤患者,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减少化疗对患者肝肾功能的损害,值得临床治疗推广。

  • 标签: 多种恶性肿瘤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靶向治疗 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