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张蕾(昌吉州中医医院心电图室新疆昌吉83110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6期
  • 机构:伴或不伴有症状的心肌缺血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之一,而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因患者无明显症状而易被患者和医生忽视。动态心电图是临床上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临床评估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对7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分析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规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化皮肤护理对动态心电图伪差及皮肤不适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08例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次25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知识宣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皮肤护理,两组分别在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之后观察皮肤异常情况和伪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肤异常情况发生率8.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动态心电图伪差发生率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皮肤护理能有效减少动态心电图伪差和降低皮肤异常情况的发生。

  • 标签: 皮肤护理 动态心电图 伪差 皮肤不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中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应用,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中临床应用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91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91例冠心病患者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检查后即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心电图ST-T的变化,观察心律失常(主要包括房性早博、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阵发性室上速、室性早博、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速、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发作的起止时间、发作时间、心律、节律。评价动态心电图的阳性检出率和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阳性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检查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阵发性室上速、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速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常规心电图检查房性早博、室性早博、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高,优于常规心电图,值得临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应用诊断意义。方法用12导联心电图对病人行24小时心电图监测。结果共捡出心肌缺血102阵缺血性ST段下降。结论12导联Holter对诊断普通心电图变化不明显的无痛性心肌缺血是一种敏感手段,它更适于评估无痛性心肌缺血的。

  • 标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12导联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导动态心电图在病窦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3例病窦综合征患者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的63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对其实施导动态心电图检测,评价该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导动态心电图心率结果情况,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总心率、最高心率、最低心率情况明显区别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病窦综合征诊断中,采用导动态心电图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该方法能够对患者的心率变化情况作出评估,有助于医师更好的了解患者疾病发展情况,对于临床治疗的意义重大,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导动态心电图 病窦综合征 心率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36例,随机分为动态ECG组和常规ECG组,每组118例,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动态ECG组诊断心肌缺血阳性68例,占57.63%,其中,有症状39例,占57.35%,无症状29例,占42.65%;常规ECG组诊断心肌缺血阳性53例,占44.92%,其中,有症状31例,占58.49%,无症状21例,占39.62%;。动态ECG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E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ECG组在室早早发、房早早发、传导阻滞、房早成对、室早成对、房早二三联律、室早二三联律以及短阵室上速的检出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E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心电图比较,动态心电图可以有效的提高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康方案在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观察其对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分别实施西医常规治疗与心肌康方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心电图S-T段有效率及动态心电图正常率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6.3%vs77.8%,74.1%vs51.9%),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康方案治疗急性期病毒性心肌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疗效,减轻患者痛苦,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肌康方案 病毒性心肌炎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用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伴发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伴发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常规组(常规心电图监测方法)和动态组(动态心电图监测),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具体效果和检出率。结果:动态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伴发心律失常患者诊断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伴发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律监测中运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手段相对于传统的心电图监测,具有效果好、检出率高的优势,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效果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延伸护理联合动态血压监测方式对老年H型高血压的综合干预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医院收治的已确诊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128例患者,使用随机抽签法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指导、干预,研究组实施延伸护理方案,比较不同护理方式下,两组患者血压、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指标,分析其护理情况。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数值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动态血压监测方式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延伸护理,可以加强对血压状况控制,护理效果明显,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延伸护理 动态血压监测 老年患者 H型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电图检查在高血钾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我科室治疗的75例高血钾患者临床资料,均行心电图检查及血清钾浓度检测。结果心电图诊断高血钾总符合率可达76.00%。钾浓度为5.5-7.0mmol/L的50例患者中,心电图诊断符合率为68.00%,钾浓度为7.0-10.0mmol/L的25例患者中,心电图诊断符合率为92.00%,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对于肾功能及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心电图诊断符合率较高,对于糖尿病、失血性休克、急性胃肠炎及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电图诊断符合率较低。结论心电图变化与血清钾浓度存在密切关联,但对于不同疾病诊断符合率有所不同,临床应结合血清钾离子检测进行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心电图检查 高血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应用心电图检查结果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及时诊断,以协助临床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方法:选择医院心内科在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并经心电图室进行心电图检查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心电图检查资料及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中,出现明显临床症状73.53%,临床症状不明显26.47%;出现典型心肌梗塞心电图改变25%;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均不明显者14.71%,临床症状明显而心电图表现不明显39.71%,临床症状不明显而心电图出现典型心肌梗塞表现者20.59%。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T检查显示AST、CK、CK-MB、LDH和α-HBDH的平均阳性率为48.4%。结论:对疑似心肌梗塞患者应正确采用心电图检查协助临床诊断,尤其是对临床症状不明显以及不典型心电图患者,应加强动态心电图检查,同时结合心肌酶谱改变及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及时明确疾病诊断,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心电图检查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12导联动态心电图和运动负荷心电图联合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对74例患者进行了回顾分析,均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结果全部患者中有39例经CAG检查为真正合并冠心病患者,入选率是52.7%。单纯使用运动负荷心电图的敏感性为74.4%(29/39);特异性为62.9%(22/35)。单纯使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敏感性为48.7%(19/39);特异性为85.7%(30/35)。两种诊断方式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均存在差异性,单纯使用时的效果均不理想。结论联合使用运动负荷心电图及12导联动态心电图能够取长补短,弥漫相互的不足,提升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运动负荷心电图 12导联动态心电图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 简介:摘要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亿,其中80%分布在基层城镇社区和(或)乡村,基层是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基层医生是高血压防治的主力军。现在基层医院均采用诊室血压作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其实诊室血压诊断的准确性受影响、对高血压治疗疗效了解不全面、不能连续了解高血压患者血压动态变化及与各种因素的关系,存在着严重的“白大衣效应”;采用动态血压可以避免“白大衣效应”、发现“隐匿性高血压”、“单纯夜间高血压”、“晨起高血压”及高血压患者控制效率,更全面的评估患者心血管风险,指导合理降压治疗。动态血压监测是诊断高血压和高血压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的可靠标准。目前高血压患者对动态血压的知晓率、基层医生知识和技能的欠缺,基层医疗机构对动态监护仪器的缺乏导致高血压诊断及控制率仍低。因此,基层推广使用动态血压监测对高血压的防治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基层 高血压 需监测 动态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心肌缺血中诊断结果及临床特征分析。方法在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心肌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92例,将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和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在最后进行病例分析,完成后将两次检测的检出率进行比较,观察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和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行评分比较。结果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方式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测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较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临床特征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病症时检测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无症状心肌缺血 诊断结果 临床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本文通过应用动态心电图(Holter)对157例老年心血管病人进行监测分析各种心律失常。以动态心电图监测的157例心律失常和其常规心电图123例作对照,前者的检出率比后者高,其中心房纤颤高1.57倍,窦房传导阻滞及房室传导阻滞高1.26-6.30倍,室上早搏和室性早搏高13.32及9.02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6例确诊冠心病患者,应用24h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患者同时书写完整的动态心电图生活日志。记录缺血型ST段压低阵数及当时有无心绞痛症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96例冠心病患者中,87例发生ST段压低368阵次,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308阵次(83.70%);有症状心肌缺血发生60阵次(16.30%),发作时间高峰在600~1200。结论动态心电图是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无症状 心肌缺血 诊断
  • 作者: 刘永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甘肃武威 733000)  【摘 要】目的:对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选取了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然后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对患者进行了分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病症检查,而实验组则是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之后,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误诊率以及漏诊率。结果:应用动态心电图的实验组,其检查结果在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误诊率以及漏诊率方面,均优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动态心电图具有监测时间长、敏感度高,并且能够高效率的得到准确度高、特异性检查效果好的检测结果。相较于其他的诊断方式,动态心电图的漏诊率与误诊率也非常低,能够为临床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提供有效帮助。  【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12导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患者107名,每名患者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和12导动态心电图检查,详细记录患者24小时的各项指标及日常活动情况,比较两项检查的心律失常检出率和心肌缺血检出率。结果107名患者当中,常规心电图诊断为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分别有19名和10名,心律失常检出率和心肌缺血检出率分别为17.76%、9.35%。而12导动态心电图诊断为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分别有80名和31名,心律失常检出率和心肌缺血检出率分别为74.77%、28.97%,12导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检出率和心肌缺血检出率均明显高过常规心电图,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上所述,12导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高,不仅能够提高这两种疾病的诊断率,还能准确判断出两种疾病的类型,具有令人满意的可靠性功能,是值得推广的检查方案。

  • 标签: 12导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