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特点及ABP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住院患者86例,以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82例对照,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治疗前24h血压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并发高压病患者的24h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血压昼夜节律类型异常(非杓型)比较与血压晨峰出现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具有高收缩压、高晨峰出现率及高非杓型分布率等特点,ABPM对于明确血压异常程度与异常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治疗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糖尿病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非杓型 血压晨峰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妊娠中晚期妇女开展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妊娠中晚期孕妇397例,对其临床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方式检查结果,分析总结其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结果窦性心动过速及ST-T改变是发生在妊娠中晚期妇女中较为常见的异常情况,此外还会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室性早搏、短P-R间期等异常情况。而开展动态心电图对异常情况总检出率为24.16%,常规心电图总检出率为12.08%,动态心电图检查情况显著优于常规心电图,两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孕妇心电图异常呈现多样性,但若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将严重威胁母婴安全。开展动态心电图检查,能够更加准确的诊断出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危险因素,为临床采取治护措施提供重要依据,从而尽早有效的把握最佳治疗时机,降低母婴死亡率,对改善母婴预后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妊娠中晚期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规心电图检测ST-T改变与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86例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病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测,观察组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测,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T-T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的V1-V6波直立V1T>V5T、V4-V6波低平或倒置、ST段缺血性压低比例41.86%、58.14%、62.79%,对照组比例18.60%、30.23%、27.91%,由此可见,观察组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ST-T改变进行检测,有利于对心肌缺血性心脏病进行诊断,在这一过程中还需与临床资料相结合进行诊断,有利于取得理想的诊断效果。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ST-T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77例,先后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采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无症状心肌缺血检查中,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00~1200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高峰时间。结论临床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时,动态心电图可提升检出率,促使患者尽早接受治疗,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无症状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循环发生功能的或器质性的改变而引起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导致的心肌缺血性损害的一种心脏病。心电图检查冠心病的方法有心电图心电图负荷试验、动态心电图、核素心肌显像、超声心动图。意义在于13岁起就要有一份原始心电图;可以快速诊断病理性或生理性心脏疾病;通过对比观察疾病发展情况;有助于快速诊断复杂心律失常;观察和评价药物治疗效果。因此,我们应从13岁起,定期检查身体并保存心电图报告,为今后诊断疾病提供宝贵资料。

  • 标签: 冠心病 心电图检查 方法 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介绍与对比。方法为了更好的对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价值进行对比,研究人员结合某医院在2011年-2013年中收治的220例心脏病诊断病例,对采用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的不同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对不同检查方法的心电检查结果进行了记录。结果在研究的过程中,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对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实验组对不同心电检查项目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诊断的阳性率为63.6%,对照组诊断的阳性率为50%,两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比发现,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比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要高,而且诊断的阳性率也比较高,所以,可以在临床诊疗心脏病时大力推广这种心电检查方法。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心脏病 应用价值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并分析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观察组使用动态心电图的方法诊断,对照组使用常规心电图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结果使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两组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阳性率进行检测,对照组100例患者中检测出57例阳性患者,阳性率为57%,观察组100例患者中检测出81例阳性患者,阳性率为81%,观察组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100例患者共检测到350次心肌缺血发作,对照组100例患者共检测到280次心肌缺血发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均能够诊断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但是动态心电图能够更好的诊断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并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理应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于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12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的检测情况,阳性率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中,阳性率动态心电图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情况准确、效率高,常规心电图与之相比,检测效果远要低于动态心电图,同时动态心电图操作方便快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研究与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常规心电图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讨论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3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分别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65例,接受动态心电图诊断;对照组患者65例,接受常规心电图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两组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率失常诊断中的效果显著,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疑诊冠心病且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ST—T压低的83例患者,男性57例,女性26例,年龄33~82(56.0±5.2)岁,均作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有无ST—T动态改变分为A、B两组,并且对SR—T改变与造影结果对比分析。结果A组44例ST—T动态改变的患者确诊冠心病30例,符合率68.18%,而B组39例ST—T无动态改变的患者确诊冠心病仅l3例,符合率33.33%。结论ST—T无动态改变诊断冠心病可靠性小,ST—T改变有动态变化较无动态变化诊断冠心病价值相对较大;动态心电图检查具有简便、快捷、记录时间长、重复性好且无创性等优点对冠心病的辅助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适合基层医院。

  • 标签: ST&mdash T改变 动态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12导联心电图在诊断心源性晕厥病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有不明原因晕厥的患者进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嘱其诱导晕厥发作,同时记录下心电图,仔细分析其晕厥时的心电情况。结果50例患者中发生黑朦、晕厥19例,其中14例晕厥发作时记录到严重的心律失常,长P-R间期和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与晕厥发作密切相关,在出现以上两种心律失常时发生晕厥的几率也远高于其他心律失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5例未记录到心律失常。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价格低廉、方法简便,对排查心源性晕厥的可能病因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检查阴性者尚不能完全排除心源性晕厥,还需多次排查,以提高阳性检出率。

  • 标签: 12导联动态心电图 心源性晕厥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电子动态喉镜是目前诊断耳鼻咽喉科疾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实施有效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顺利配合检查,提高检查效率,并对仪器进行良好维护。

  • 标签: 电子动态喉镜护理措施仪器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5例,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测阳性率达到65.89%,与常规心电图的58.82%相差不大,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动态心电图在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短阵室上速等方面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检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是在室上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等检出率上,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上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具有操作简单、准确率高、创伤小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电图检查诊断心房纤颤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确诊以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疑似心房纤颤患者73例进行心电图检查,首先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然后进行全天候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平躺,检查设备为12导联心电图机,记录ST段、T波、Q波、V1和V5导联电压、心律、心率、电轴、传导阻滞类型、有无左室肥厚的详细情况,选取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3例患者使用心电图检查,确诊心房纤颤73例,准确率为100%。73例患者心电图主要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f波和R-R间期绝对不相称。结论心电图检查诊断心房纤颤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电图 心房纤颤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研究组患者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研究组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65.0%,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心肌缺血检出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50.0%,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心电图比较,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检出率较高,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其中60例心肌梗死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Ⅱ型患者为A组,60例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Ⅲ型患者为B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无症状ST段下移时心率、有症状ST段下移时心率与动态心电图24小时平均心率等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是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有效诊断方式,对疾病程度等均具有良好诊断价值。

  • 标签: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临床诊断